認識你的戀愛人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2020-12-04 簡單戀愛家

經常有女孩傻乎乎地跑來問我,說是男朋友前一秒還很正常,突然就執意分手,並且怎麼都不肯回頭。

她們思來想去,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她們以淚洗面,最後篤定是自己的問題。

男朋友莫名其妙要分手,錯的就一定是女生嗎?

真不一定!

但我同時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真相,那就是——

從來都沒有什麼突然分手,所有的分開都是蓄謀已久!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的稜角,在與別人組成親密關係時,無非會面臨兩種結局,繼續深愛,或者彼此傷害。而從相愛走到分開,中間必然經歷過無數次的磨合失敗,最終才會引發山崩海嘯一般的反彈。

為什麼會磨合失敗?

很簡單,要麼你不夠用心,要麼他不夠投入。

極有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你以為愛上的是他,實際卻只是愛上了你心中設定好的「紙片人」,你沉湎於自己臆想出來的關於他的人設,而忽視了對方內心的真正需求,最後導致了他的出走。

那麼,怎麼才能了解男朋友的真實需求,避免莫名其妙被分手呢?

可以試著從定位男朋友的戀愛人格入手。

戀愛人格,起源於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戀理論,是為了研究嬰兒離開父母后所產生的分離焦慮。

之後,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依戀行為的影響會延續到人們成年,主要凸顯在親密關係上,由此衍生出三種不同的戀愛人格:安全型依戀人格(secure attachment),焦慮型依戀人格(anxious preoccupied)和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三種戀愛人格,在處理親密關係的方式上,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每一個行為細節,都能反映出他們對於愛情的真實畫像。

一、 安全型依戀人格 · 理想型

安全型依戀人格可以說是人群中最常見的存在。作為低焦慮、低迴避的類型,安全型依戀人格幾乎稱得上「理想戀人」,主要特徵有:

l 對自己,高標準,高要求,時刻保持領先於人的優雅姿態

l 對戀人,善解人意,包容度強,能夠帶領對方很好地成長

l 對感情,時刻積極正向,注重及時溝通,遇到問題正面迎擊,認真守護親密關係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安全型依戀人格非常完美?

但這不意味著和他們談戀愛就一定不會分手!

安全型依戀人格有一處絕對不能觸碰的心防,那就是他們的底線。

這類人其實是一種很驕傲的存在,就像瓊瑤描繪的,「我太驕傲了,就像枯葉蝶,驕傲是我的保護色,一旦失去保護色,我就活不成了!」

什麼能打破他們的驕傲呢?踩底線,一而再再而三!

這個底線也許是一些涉及三觀的事情,也許是無法原諒的行為舉止,分輕重兩個等級。

為了更直觀,我舉兩個例子:

1. 程度較輕型:他的原生家庭不那麼完美,但總體而言還算可以,你卻不停地評價他的父母、親戚,言語間毫不客氣,即便他已經流露出迴避傾向,甚至委婉提醒過你,你依舊改不掉這個習慣。

2. 程度較重型:他是一個溫和有禮的人,你卻有吐露粗口的習慣,甚至輔以PUA式的話語進行打壓,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凌駕,讓你覺得很有快感。

當你第一次踩底線的時候,安全型依戀人格會不動聲色地將你放到被告席上,以一段時間為期限,觀察你的表現。在此期間,他會非常理性地評價你的所作所為。

作為被告的你,一旦再次出現逾矩的行為,勝訴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幾次之後,你的勝算降至為零,落得敗訴的下場。

而你,也被掃地出門,被他從心中遷出。

所以,當一個安全性依戀人格首次和你提出他的需求時,你一定要認真聽取,因為這裡面隱藏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它高懸頭頂,稍有不慎,就會斬斷你們的親密關係。

二、 焦慮型依戀人格 · 小作精

焦慮型依戀人格屬於高焦慮、低迴避的類型,這類人有三個非常典型的特徵:

l 害怕被拋棄

l 情緒不穩定

l 容易走極端

放到生活中,可以看到這幾個常見的例子:

1. 他很喜歡通過各種方式驗證你對他的真心,比如時不時找人試探你,比如聊天時設下言語陷阱,一旦你表現得讓他不滿意,他就會發飆。

2. 他熱衷於用各種手段查崗,比如微信、簡訊、電話,當你和他在一起時,必須和外界隔絕開,要是你將注意力放在他之外的事情上,他就會憤怒。

3. 每當你們爭吵,你總是感到非常疲憊,因為他幾乎無法正常與你溝通,隨時處於歇斯底裡的狀態,他的情緒就像炸藥桶,害得雙方遍體鱗傷。

和焦慮型依戀人格的相處,就像兩隻刺蝟依偎取暖,一個不小心,就會刺痛對方,也就是心理學上的「刺蝟效應」。

之所以會形成焦慮型依戀人格,主要與原生家庭缺愛有關。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處於長期缺席的狀態,這就導致他對愛的需求無法得到很好的滿足。

當他成年之後,他會通過各種努力獲得愛,從而彌補這個空白,但是當他真正得到了愛,他又會惶恐於失去,害怕自己落回兒童時期沒有人愛的困境。

於是,緊追不放和情緒宣洩成為他們守護愛情的方式,他們腦中仿佛永遠上演著幾百集的狗血連續劇,主角正是你們兩人,套用一句流行語就是:「愛就一個字,我要你回答八百次。」

當焦慮型依戀人格覺得一切如自己所想,愛情已成過眼雲煙,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虛假敷衍時,他們就會真正放棄這段感情。

當然,中間的過程會非常漫長,穿插不間斷的爭吵,分手之後還常會出現「複合-分手-再複合」的荒唐局面。

所以,對於焦慮型依戀人格,千萬不要無底線妥協,你需要做的,是幫助他正視問題,與之共同成長。

三、 迴避型依戀人格 · 愛無能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最複雜最難以捉摸的存在,屬於低焦慮、高迴避的類型。

這類人的典型特徵有:

l 自卑,但表現不太明顯

l 冷漠,但也會適當熱情

l 退縮,但在確定關係後

生活中,常能見到以下的例子:

1. 曖昧期,他一直表現出高漲的熱情,積極迎合你的話題,推動親密關係的確立,然而當你們真的打算談戀愛時,他卻忽然銷聲匿跡了。

2. 就算你們確定了關係,他也一直迴避參與家庭、社交等話題,比如不願意與你暢想未來的家庭,比如拒絕參與你和朋友之間的應酬。

3. 在你們的親密關係中,他一直擺出抽離的姿態,不會和你進行深層次的溝通,一旦關係出現裂痕,他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拉黑或躲避。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形成,說白了還是和原生家庭有關,但和焦慮型依戀人格不同的是,迴避型依戀人格是由於成長中不斷遭受打擊式教育,因而在心中埋下了自卑情結,並且抱有揮之不去的不安全感。

他們渴望愛,但又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和他們談戀愛,仿佛在打一場攻防戰,你進一步,他退兩步,你攻至城下,他棄城而逃。

迴避型依戀人格,可以細分為兩種截然相反的類型。

1. 冷漠絕情型

這類人對親密關係的需求表現得不那麼明顯,很多女生會被他們身上的酷勁兒所迷住,繼而飛蛾撲火。

但其實,這是一種「假性獨立」,根源在於他們無法妥善處理親密關係中的問題,為了不露怯,他們選擇用冷漠掩飾自己。

這類人就算確定了關係,也不會打開情感閥門,他和你做的一切都是點到即止,一旦你流露出不滿的負面情緒,他就會快速切斷你們之間的聯繫。

2. 風流多情型

和冷漠型類似,風流是這類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偽裝。

這類人,不是在構建親密關係,就是尋找新的親密關係的路上。

他們有三個非常顯著的特徵:

1) 前期撩個不停;

2) 中期熱情高漲;

3) 後期臨陣脫逃。

一旦你們的關係要昭之於眾或者步入穩定,風流多情型就會快速逃離,仿佛這件事根本沒有發生過,甚至還有可能轉向冷漠絕情型,用冷若冰霜作為回復。

由於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很多女生在和他們相處時會感到束手無策,生怕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將他們嚇跑。

這裡,我提供三個簡單可行的方式,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1) 舒適感鋪墊

關鍵點:不強迫對方改變狀態

很多女生在戀愛初期,特別喜歡和戀人24小時黏在一起,殊不知這是迴避型依戀人格最害怕的事情。

你越是逼迫他和你寸步不離,他就是越是感到由衷的恐懼。

對迴避型依戀人格而言,對你若即若離的時候,其實是他最享受的時候。這時,你應該順其自然,跟隨他的步調,營造舒適的相處空間。

說白了,這是一種「守株待兔」的狩獵方式,等他真正放下戒心,再進行接下來的攻心之戰。

2) 情緒引領

關鍵點:消化自身焦慮

這個引領,是指你要引領消化自己的情緒。

焦慮,可謂是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大敵,他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鎮定自若,但是由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最怕焦慮的侵襲。

但對一些女生而言,一旦與對方成為戀人,就會走入情緒浸染的誤區,她們將自己的情緒與戀人共享,尤其是焦慮。

可你有沒有想過,迴避型依戀人格連自己的焦慮都消解不了,又怎麼能分擔你的呢?

所以你需要合理釋放自己的焦慮,避免波及對方,不要給他造成過重的情緒壓力。

3) 合理化需求

關鍵點:點明自己想要什麼

迴避型依戀人格其實從頭到尾都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但拒絕改變,也就是「道理都懂,但做不到」。

類似「鴕鳥心態」,以為將自己扎進沙中,就可以成功躲開問題,只可惜,隨著逃避時間的延長,問題只會越來越多。

所以,你需要不斷溝通自己的需求,好讓他正視你們之間的問題。

你想要什麼、希望什麼,那就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態度一定要認真,切忌嬉皮笑臉。

同時,當下的問題必須當下解決,不要拖到第二天,那樣只會讓他覺得有漏洞可鑽。

著名神經學家阿米爾·萊文(Amir Levine)在《讀懂戀人心》一書中說過:

「想擁有一段健康快樂的關係,你首先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依戀類型,不僅能幫助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還能更好地向別人表達這些需求,並找到一個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伴侶。」

當你處於一段親密關係時,你需要做的是,不僅是了解自己的戀愛人格,還要確定戀人的戀愛人格,這樣,才能更好地維繫親密關係的健康,避免被分手的尷尬局面。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人格:明明很想戀愛,但有機會時心理又很抗拒,為什麼?
    當對方失落的離開之後,你又會感到無限的憂愁,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都無法結婚生子。這就是很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它和我們所說的迴避型人格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迴避型人格主要是指怕他人對自己評價低,所以迴避可能對自己做出低評價的人與場合。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迴避型依戀如何挽回有很多諮詢者上來就會問我,自己的伴侶是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並不是你們吵個架,他不回覆你的信息,或者是愛說分手就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它並不體現於某一個表現,而是貫穿於親密關係中的方方面面,這影響的是一個人的行為模式。一、什麼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 你會吸引怎樣的戀人,你的戀愛人格會告訴你|十四型戀愛人格測評
    結合小曦了解的男生信息,再加上告白這個行為來分析,他很像FTP14型人格中的狼型人格。狼型性格的人是人群中當仁不讓的進取者,在戀愛過程中也是很有自己的一套規則。他們機敏有野心,對於喜歡上的人會有一種不拿下就決不罷休的氣勢,但不會盲目出擊,在感覺到對方散發出了對自己的好感後,不會多想就瞄準時機光明正大的發起追求。而性格外向率直的小曦,剛好就適合這種戀愛人格的男生。
  • 性單戀者的自述:「我喜歡你,但你千萬別喜歡我!」
    所謂性單戀者,指的是對某人產生愛戀,卻不希望獲得來自對方的情感回應的人,這類人的戀愛情節可能會因對方的情感回應而消失。下面5點判斷標準如果能中3條以上的話,很大概率你就是性單戀者。第一,當有人表示想跟你發展更進一步的親密關係,你就會感到厭惡,果斷拒絕。
  • 迴避型依戀人格了解一下
    迴避型依戀人格了解一下時間:2020-08-28 17:0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性單戀什麼意思什麼梗?迴避型依戀人格了解一下 lithromantic,也叫迴避型依戀人格 指在感情中,愛慕喜歡他人,卻不希望得到回應,即討厭所有喜歡我的人 性單戀者一旦感受到對方的好感,都會停止喜歡對方,甚至產生生理性厭惡。 性單戀者的性取向不限,可能是   原標題:性單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 我就喜歡你不喜歡我,「性單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們也會去努力去付出,讓喜歡的人高興,但只是因為自己是「討好型人格」害怕因為自己做得不好,會影響到別人……低自尊水平的朋友們通常帶有「討好型人格」。    二、迴避型依戀   成人依戀類型簡單地分為3類:   安全型依戀:安全型依戀的人,
  • 《習慣逃避》:如何拯救你的迴避型人格?
    這不僅是一本幫助「迴避型人格」群體建立自信的手冊,也可以讓每個人獲得一些心理上的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本書試讀 第一章別做那隻逃避的鴕鳥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1.尤其是那些居心叵測的人,他們需要依靠擴張自己的邊界來獲得心理上的優越感和價值感,而你的退縮恰恰助長了他們的這種囂張氣焰。他們這種行為的極端表現就是欺負和霸凌。很多情況下,霸凌事件中的受害者往往都是那些害怕與人發生衝突,刻意迴避衝突的人。霸凌者正是因為看穿了受害者在面臨衝突時存在嚴重的自責傾向和恐懼傾向,所以他們在欺負對方時才肆意妄為。
  • 為什麼原本有好感的人,一旦對你表白,你就討厭他了?「性單戀」
    其實不是他們渣,lithromantic了解一下,學術名叫性單戀,也有人稱之為迴避依戀人格。 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的:lithromantic——指的是對某人產生愛情,卻不希望獲得情感回應的人(這類人的愛情可能會因對方的情感回應而消失)。lithromantic有的可以接受戀愛關係,有的則不能。
  • 權威16型人格分析,你屬於哪一種?
    他們通常與伴侶分手的原因 ;哈哈哈哈,我對這個人格的人很佩服的一點是,他們總能拿著小本本記著你的各種錯誤,然後開始找茬,這類人格的小夥伴,不單單是對伴侶嚴格,對自己的也是很嚴格的,通常自律性比較高。有利有弊吧,自律的人往往更專一。但是成為自律的人的伴侶,也需要你有更高的戀愛情商。
  • 16型人格:你的人格類型,怎麼決定了你的專業和擇偶選擇?
    你去一個大公司求職,沒準就會被人力小姐姐要求做一下MBTI測試,看看你的「深層氣質」是不是符合崗位的要求。所以呢,選專業或者職業,不要光想著什麼賺錢多,也要考慮你擅長什麼、人格特質是不是匹配。今天八段錦就給大家介紹一下MBTI的來源、背景和16型人格,來看一下你是哪種呢?
  • 對於戀愛,什麼樣的人格匹配最合適?九型人格幫你匹配最佳的戀愛對象
    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都具有天生的氣質,和相對主導性的人格特質。無論你相信與否,你大多數的性格特徵其實早已寫在了你的DNA裡。這些人格特質會很大程度上決定你如何應對周遭環境,和家人同伴相處,以及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 DSM5分裂型人格障礙 (STPD) 診斷標準
    分裂型人格障礙的基本特徵是一種社交和人際關係缺陷的普遍模式,表現為對親密關係感到強烈的不舒服和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減弱,且有認知或感知的扭曲和古怪行為
  • 九型人格中的思想型特點和戀愛狀態
    我們大概很難相信世界上會有這麼一類人:天生愛追求知識,每天必須要學習點啥才覺得踏實,喜歡用實力說話,從來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就連戀愛也是匪夷所思,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傳說中的實力派—思想型。我們一般人都習慣用感同身受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但是思想型從來不在乎感受,他們習慣把自己抽離出來;身邊的人,事物,工作等等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是和他們沒關係,他們僅僅是個旁觀者。思想型的人一般不在乎自己的外貌,也不關注物質,他們唯一關心的是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
  • 我很愛你,但是我不希望你過得好——婚姻中的自戀型人格障礙
    實際上這並不是男生才有的直男癌,這是一種經典的心理現象——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特別矛盾的心理現象:一方面,自戀者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神通廣大,另一方面,自戀者卻是如假包換的低自尊群體,他們稍不如意,就又體會到自我無價值感。
  •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2.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3. 高敏感型人格如何揚長避短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 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客體關係心理學:你與母親的關係,造就了你對待世界的基礎
    大多數人的童年並不完美,每個人都有創傷,在長大以後,談戀愛就會無意識地複製過去的相處模式,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目的是修正童年的錯誤,正所謂戀愛關係是對親子關係的複製。 自體指的是個人在生活中形成的總體人格;外在客體指的是關係中的重要他人;內在客體指的是自體內化的重要他人的形象,自我包括了自體和內在客體兩個部分。
  • 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學—9號平和型,溫順卻又淡漠的性情
    作為一種性格分析工具,我希望通過對九型人格的探索,對自我的剖析,能讓我們一起對自己做一個大致的認知,在客觀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從而走得更好。接下來是對第九種性格和平者心理的看法與分析。當你發現你這位平和型人格的朋友並非以真實的自己來面對你時,你對Ta是感動居多,還是更多的心寒失望呢?2. 自貶自嘲與逃避因為經常輕易去認同別人,所以有些平和型人格也會經常喜歡自貶。把精力放在了傾聽別人、成全別人身上,也就常常忽略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看不到自身所存在的價值,覺得自己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平凡人,並沒有多大的獨特之處。
  • 九型人格之——助人型人格
    九型人格成為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必修課程,並在美國一些政府機構、和世界500強企業的管理培訓中,得到應用,幫助提升員工的協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現在讓我們了解下九型人格中的——助人型人格。聚會上助人型的朋友會很體貼照顧每一個人,看誰的杯子沒水了,或者誰需要紙巾,都會馬上遞上。當聚會結束後,大家都走了,而助人型朋友會留下來幫忙打掃。他們會儘可能的幫你排憂解難。第二型助人者,他們關懷他人、慷慨大方、樂於付出,通常有著很好的人緣。需要明白的是,從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奉獻愛,但是在他們內心的深處,他們實際是在尋找愛。竭盡一切去幫你,希望你能來愛我!
  • 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你是哪一種?
    你生活中有沒有經常遇到這種困惑: 性格無法融入環境 選擇職業的時候一臉茫然?,就更容易找到改變現狀的突破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早已風靡職場和心理學界的性格氣質測試——MBTI十六型人格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