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2020-11-25 騰訊網

【全文導讀】

1.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2.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3. 高敏感型人格如何揚長避短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

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2、有異於常人的易感性,一件小事都會影響心情,尤其涉及到信仰的事反應更劇烈。

3、擁有比他人多10倍以上的觀察力、敏感度、情感充沛度。一天24小時,多數時間都在處理大腦中的信息。

4、高度敏銳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接收器,擁有自己都沒覺察到的,觀察微小細節的能力。例如分辨顏色深淺度之間的差異性、音符之間的細微音差。還有著精準反映過去學習經驗的五官感知力。

5、能夠敏感地欣賞外在環境的一切特質,且能夠通過對其的感受和思考,將其轉化成詩文、圖畫等藝術作品,或令人讚嘆的表演。

6、擁有無意識反射行為的「觸發聯想」的能力卻往往不自知。

7、默然地通過「觸發聯想」的能力協助記憶,能夠記住大量瑣碎的信息。

8、「觸發聯想」的能力讓高敏感人擁有極強的發散性思維,因而會有很多天馬行空、光怪陸離,無釐頭的想法,想像力豐富程度超出別人幾十倍。

以上只是粗略列舉,如若干條皆中,恭喜高敏感型人格身份確認!

若同時還是內向性格,那就是「內向型高敏感人格」(雙重「驚喜」or驚嚇簡直不要太巧合)。

擁有這樣性格和人格的你,人生一定過得比別人豐富辛苦,當然也比其他類型人群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領悟更多更細膩。

目前,高敏感型人格這個群體在世界人口中佔比高達1/3,而內向的人中有70%是高敏感者(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

顯而易見,性格內向+高敏感度,這兩者之間存在著無法忽略的共性。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1991年,伊萊恩·艾倫博士開始研究「敏感」這一人格特點,隨後她的研究成果很快發表在各類期刊上。

在所著的《高敏感人群》一書中她提到:

敏感人群常常被誤認為只是少數群體,不同的文化影響著人們對敏感個性的看法。在輕視敏感個性的文化中,高敏感人群往往更易低自尊。

他們被要求別想太多,更切合實際一些,少一點情緒等等,而這些要求讓高敏感型人格的人們覺得自己是不夠強大的異類。

事實上,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講,人格都應該無好壞之分。而對於不同人格類型來說,最重要的是接納並利用好自己原本的特質,了解自己,而後更好地去生活。

現在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高敏感型人格和這種人格的優劣勢。

高度敏感其實是一種生理特徵。

一般而言,在同樣的情形和刺激下,每個人神經系統的受刺激程度存在差異。

因此具備高敏感特徵的人群,能感受到被他人忽略掉的微妙事物,會自然而然處於一種被激發狀態,並且被激發的速度比其他人都要快。

而這就是他們看起來比所有人都「敏感」的體感及心理機制。

其實,無論是否高度敏感,每個人在既不過分無聊也不受過度刺激的時候,感覺是最好最恰當的。

正是這種接受刺激程度差異的存在,意味著具備高度敏感人格者觀察到的刺激程度等級,均在別人無法注意到的層面。

高敏感型人格的人,有著明顯的能力優勢。

他們大多是天生的謀臣和思想家,社會中的精神領袖和道德領袖,因為具備這種人格的人常常具有非凡的創造力、洞察力、激情和愛心,並需要更多時間來獨處。

除此之外,高敏感型人格還有這些長處和優勢:

對細節感知力強

關注行為的意義

對情緒有高覺察力

有非凡的創造力

富有同情心與同理心

心理學家克裡斯德,針對高敏感特徵的人總結出了一個金字塔邏輯思維層,這一思維層分析了高敏感特徵的人在採用與其他人完全不同的邏輯思考方式之後,對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負面作用。

高敏感人的金字塔邏輯思維層

第6層---精神層面(跟誰?為了誰?)

第5層---身份(我是誰?)

第4層---價值觀(為什麼?)

第3層---能力(如何?)

第2層---行為舉止(做什麼?)

第1層---環境(在哪裡?什麼時候?)

克莉司德指出,在這個邏輯思維層裡,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舉止通常都是一致的。

換言之就是,高敏感人認為,當我們如何時(價值觀),我們就應該如何(行動)。

所以,我們的行為背後往往連接我們的價值觀。

但是現實情況是,每一個人思考的金字塔邏輯思維層是不一樣的。

對於高敏感度的人來說,當她/他思考時,會把很簡單的一件事擴大思考:

1.她不打電話給我,是我做錯了什麼了嗎?

2.她不打電話給我,是她有什麼新想法嗎?

3.她不打電話給我,是她不想再理我了嗎?

「沒有打電話」這個簡單單一事件,如果從正面邏輯思考鏈上去看,事實應該是:

1.可能手機沒有電

2.可能正忙著工作

3.可能手機不在身邊

兩者對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高敏感型人格的人非常傾向於「非正面」思考,而恰恰是這種非正面思考很容易與人造成誤解。

在高敏感人的思考邏輯鏈中,行為和價值觀是絕對對應的關係,有什麼行為就代表有什麼價值觀——你不打電話給我就代表你不想搭理我。

正是因為這樣的金字塔邏輯思考鏈,高敏感人才經常深受困惑和煩惱,直至讓生活工作陷入泥潭。

作為高敏感人,要明確認識到性格特徵中這一負面對自己的影響和控制,必須學會和覺知不輕易陷入負面思考模式,不讓自己的生活陷入無意義的揣測中。

另一方面,還必須指出的是,高敏感人的邏輯常常停留在金字塔邏輯層較高的地方——身份與價值觀層面。

所以如果高敏感人自己不注意覺察自省,就會陷入喜歡辯論精神層面的主題,卻忽略回到現實生活的基本面上來。

這樣會導致自己與周圍人群格格不入,對自己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高敏感人要時刻覺察和自省,控制並減少這樣的情況發生,做一個聯繫客觀現實的思考者。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高敏感者,如果所想的,自己信以為真,那麼能落地成行,才能信以為真。

有豐富想像力,也有將想像力變成現實的能力,這才是高敏感人變負面為優勢,並發揮真正的優勢的確定之路。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相關焦點

  • 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學—9號平和型,溫順卻又淡漠的性情
    (一)以柔克剛的健康平和型聽到「和平」這兩個字,給人的感覺就是平和的心態,溫和的性情,為人也好,處事也罷,都是以不爭不吵不炫耀的姿態呈現,在矛盾衝突中扮演的是和事佬的角色。初次了解九型人格時,我個人認為九號和平型與二號助人型在人際交往中有部分相似之處。
  • 性格心理學:九型人格探秘——不同型號的優缺點
    「九型人格」。每一型人格都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劉志則老師的新書《性格心理學:九型人格探秘》詳細描述了每種類型人格的閃光點和不足,並給出了改善的建議。首先,九種類型的人格分別是完美型人格、助人型人格、成就型人格、自我型人格、理智(觀察)型人格、疑惑(忠誠)型人格、活躍(享樂)型人格、領袖型人格與和平型人格。
  • 《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解讀抑鬱症第二高危人群:藝術家人格ISFP
    作者:周雲騫,綜融方向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諮詢師,榮格人格理論MBTI性格分析師致力於心理學公益,心理讀書會發起者,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本文是《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系列之ISFP各位心理學朋友們,謝謝你們!是你們的支持和期待,讓我跌跌撞撞地走了那麼遠的路!
  • 漫談九型人格心理學
    關於九型人格的描述,海倫·帕爾默的暢銷書《九型人格》中,已經描述得比較詳細。現在對於這個能準確地預見人格的某一方面的理論,正統心理學還沒什麼研究。也許是因為正統科學看不上這似乎民科或神秘學的東西,又也許是因為定量的研究方法對這理論沒什麼好補充的。
  • 心理學:看圖片第一眼看到什麼動物,測試你的人格原型
    心理學:看圖片第一眼看到什麼動物,測試你的人格原型每個人對於動物的認知都是不同的,喜愛動物的程度可以體現出你潛在的性格是什麼樣的。看看下面的圖中,你第一眼看到了哪種動物!測試你潛在的人格特徵!A、 一條狗B 、一隻貓C、一隻兔子A、 順從型你是屬於順從型的,又稱親近型。你有比較好的性格,與人相處會非常和睦,對待他人也很友好,因此朋友對你的評價非常的高。你的親近會表現在你的社交方面,這會使你變得積極主動,使你有強烈的歸屬感。你會去認同 他人的意見和看法,儘管你暫時沒有明確的態度。
  • 馨香智慧:孩子有社交恐懼症,高度敏感?討好型人格怎麼破?
    馨香智慧:孩子有社交恐懼症,高度敏感?討好型人格怎麼破?相信不少的家長有這樣的煩惱:自己家裡的孩子常閉門不出,自閉,不敢與別人打交道,有社交恐懼症,迴避社交!1、社恐的本質是什麼?2、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高敏感帶來的高壓力?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高敏感帶來的高壓力?當孩子遇到困境,負面情緒如自身消化不了,能量一直無法提高。1、學會去傾聽,而不是指責和謾罵。
  • 高度敏感的人格特質 · 它也許是你最佳的內在驅動力
    多年後,F了解到他是一個具備高度敏感性人格的人(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擁有這種特質的人對喧譁的環境,明亮的燈光和他人的情緒都很敏感。然而,心理學上存在這樣一個術語,並不代表它一定就是個「問題」。據調查,HSP人群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5-20%。
  • 現代心理學的人格理論和研究方法探討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在19世紀中葉以前,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式的,帶有經驗描述性質,因此尚不能稱之為科學。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把實驗法引進心理學,並於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的心理學實驗室,由此開創了科學心理學。善於駕馭文字的作家寥寥數筆就能生動地勾勒出筆下人物的特徵,好的文學作品對人物的描述絕不僅僅限於他的容貌和行為,更重要的(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在於對人物性格的描繪和刻畫。
  • 心靈療愈|愛因斯坦一樣有著脆弱的高敏感?3招帶你走出心理困局
    美國心理醫生兼研究員伊萊恩.阿倫是最早對高敏感者進行研究的人,她首次引入"高敏感型人格"這一概念,她認為:高度敏感是高敏感人群出生就擁有特殊神經系統,能夠更完整細緻地處理外界積極和消極的信息。瑞士的精神醫生和心理分析流派的創始人之一榮格說:"沒有比把高度敏感歸為一種病理特徵更離譜的事。如果真是這樣,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態的了。"可見,高敏感型人格只是一種人格特徵,並非人格障礙。它只是比一些人特殊一點,但是這種特殊卻也是很普遍的存在,並不是一種病,你不需為此而擔憂,過度解讀自己的感受。
  • 心理學:DICS人格測驗,測你是什麼類型人格,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心理學:DICS人格測驗,測你是什麼類型人格,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測試開始: 題目:你最認同下面哪句話: A、能夠贏得別人的認同是工作的全部意義 B、任何事情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才可以
  • 孩子挨批後的兩種表現,多是討好型人格,根源出在教育方式
    ,孩子受批評後有這兩種表現,可能正在養成討好型人格。,都會主動認錯,不懂得狡辯,這種委屈自己、隱忍情緒換來的「乖巧」,會逐漸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讓他們壓抑表達自身的情緒,經常吃啞巴虧,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的表現之一。
  • 心理學:有這4大特徵的人,是「無錢型人格」,這樣的人註定貧窮
    「無錢型人格」不是一種心理疾病,而是在金錢這個維度上,對性格的劃分,因為臨床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一些人身體健康,智力正常,但就是難以賺到錢。  那麼我們把這樣的人稱之為「無錢型人格」,有下面這4大特徵的人,是「無錢型人格」,這樣的人註定貧窮:1、喜歡貶低金錢和有錢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看不起金錢,貶低金錢和有錢人,這一點要從進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  我們是一個農耕民族,重農抑商在古代是一項政策,所以千百年以來,我們是看不起商人的,而有錢人往往就是那些商人。
  • 心理學:攻擊型人格者的三特徵
    攻擊型人格的人認為生活就是一場戰爭,人們各自為戰,成王敗寇就是結局。他們的價值觀建立在叢林哲學基礎上,認為強權就是其理,在人生路上沒有慈悲和寬容。人對人就是狼:碰到了羊群,儘管捕殺,碰到了獅子,那就逃跑。逃跑是為了下一次的戰鬥。攻擊型人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
  • 九型人格心理學:你知道自己是什麼性格嗎?
    九型人格,也叫九柱性格學,性格型態學,是一種性格分析工具。而它作為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有很強的實用價值,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社交,職場,婚姻,教學等各個領域,它可以幫助人們發現認識自我,讓人們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幸福。
  • 心理學:高敏感、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說在當代社會中,敏感不是病,也很常見。 實際上,敏感其實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 心理學家榮格說:高度敏感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人格特點,只有在糟糕或者異常的情況出現時,它的優勢才會轉變成明顯的劣勢,因為那些不合時宜的影響因素讓我們無法進行冷靜的思考。
  • 心理學:不願意麻煩別人屬於一種人格缺陷,請遠離他們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即使你與他們相識已久,甚至是很好的朋友,但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仍然不會願意來麻煩你。在許多人看來,這些小小的請求只是舉手之勞,而他們總是怕麻煩別人。當對別人提出請求時,心中總會十分糾結與難堪、害怕麻煩他人,導致他人厭煩。
  • 認識你的戀愛人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之後,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依戀行為的影響會延續到人們成年,主要凸顯在親密關係上,由此衍生出三種不同的戀愛人格:安全型依戀人格(secure attachment),焦慮型依戀人格(anxious preoccupied)和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 心理學:你覺得哪個老奶奶最和藹,測你是否有人格分裂的傾向吧!
    心理學:你覺得哪個老奶奶最和藹,測你是否有人格分裂的傾向吧!智商比較高,在任何場合下都能沉著地應付,做人很理智,不會因為人情而動搖自己的原則。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你可能有人格分裂的傾向,很不幸,在生活中,你可能有人格分裂的傾向
  • 心理學理論之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心理學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對人格進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學家,他的「人格三結構」理論是第一個完整的人格理論。他不僅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層次性,而且率先提出了人格中的欲望、動機等非理性的無意識因素的存在和影響,這大大豐富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他的研究深入了人的內心世界,直面了人性的真實,這比以往的心理學對人的內心世界的認識更深刻。「人格三結構」理論的提出標誌著西方人格心理學的開始。
  • 榮格分析心理學與 MBTI 人格模型:識人識己終身受用工具
    手把手教你心理學入門從小白到達人,帶你通過閱讀改變認知和人格,做自己的心理醫生。第一講、分析心理學與 MBTI 人格模型1、什麼是心理學?2、什麼是分析心理學?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問了三個問題了,回顧一下:感覺是用感官理解這個世界;直覺是對事物的變化發展的預感,無需解釋和推論;思維是對事物的作出判斷和推理,情感是對事物的好惡傾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沒有運用理性判斷,所以感覺和直覺屬於非理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