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導讀】
1.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2.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3. 高敏感型人格如何揚長避短
高敏感型人格清單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
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2、有異於常人的易感性,一件小事都會影響心情,尤其涉及到信仰的事反應更劇烈。
3、擁有比他人多10倍以上的觀察力、敏感度、情感充沛度。一天24小時,多數時間都在處理大腦中的信息。
4、高度敏銳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接收器,擁有自己都沒覺察到的,觀察微小細節的能力。例如分辨顏色深淺度之間的差異性、音符之間的細微音差。還有著精準反映過去學習經驗的五官感知力。
5、能夠敏感地欣賞外在環境的一切特質,且能夠通過對其的感受和思考,將其轉化成詩文、圖畫等藝術作品,或令人讚嘆的表演。
6、擁有無意識反射行為的「觸發聯想」的能力卻往往不自知。
7、默然地通過「觸發聯想」的能力協助記憶,能夠記住大量瑣碎的信息。
8、「觸發聯想」的能力讓高敏感人擁有極強的發散性思維,因而會有很多天馬行空、光怪陸離,無釐頭的想法,想像力豐富程度超出別人幾十倍。
以上只是粗略列舉,如若干條皆中,恭喜高敏感型人格身份確認!
若同時還是內向性格,那就是「內向型高敏感人格」(雙重「驚喜」or驚嚇簡直不要太巧合)。
擁有這樣性格和人格的你,人生一定過得比別人豐富辛苦,當然也比其他類型人群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領悟更多更細膩。
目前,高敏感型人格這個群體在世界人口中佔比高達1/3,而內向的人中有70%是高敏感者(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
顯而易見,性格內向+高敏感度,這兩者之間存在著無法忽略的共性。
高敏感型人格的心理學解釋
1991年,伊萊恩·艾倫博士開始研究「敏感」這一人格特點,隨後她的研究成果很快發表在各類期刊上。
在所著的《高敏感人群》一書中她提到:
敏感人群常常被誤認為只是少數群體,不同的文化影響著人們對敏感個性的看法。在輕視敏感個性的文化中,高敏感人群往往更易低自尊。
他們被要求別想太多,更切合實際一些,少一點情緒等等,而這些要求讓高敏感型人格的人們覺得自己是不夠強大的異類。
事實上,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講,人格都應該無好壞之分。而對於不同人格類型來說,最重要的是接納並利用好自己原本的特質,了解自己,而後更好地去生活。
現在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高敏感型人格和這種人格的優劣勢。
高度敏感其實是一種生理特徵。
一般而言,在同樣的情形和刺激下,每個人神經系統的受刺激程度存在差異。
因此具備高敏感特徵的人群,能感受到被他人忽略掉的微妙事物,會自然而然處於一種被激發狀態,並且被激發的速度比其他人都要快。
而這就是他們看起來比所有人都「敏感」的體感及心理機制。
其實,無論是否高度敏感,每個人在既不過分無聊也不受過度刺激的時候,感覺是最好最恰當的。
正是這種接受刺激程度差異的存在,意味著具備高度敏感人格者觀察到的刺激程度等級,均在別人無法注意到的層面。
高敏感型人格的人,有著明顯的能力優勢。
他們大多是天生的謀臣和思想家,社會中的精神領袖和道德領袖,因為具備這種人格的人常常具有非凡的創造力、洞察力、激情和愛心,並需要更多時間來獨處。
除此之外,高敏感型人格還有這些長處和優勢:
對細節感知力強
關注行為的意義
對情緒有高覺察力
有非凡的創造力
富有同情心與同理心
心理學家克裡斯德,針對高敏感特徵的人總結出了一個金字塔邏輯思維層,這一思維層分析了高敏感特徵的人在採用與其他人完全不同的邏輯思考方式之後,對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負面作用。
高敏感人的金字塔邏輯思維層
第6層---精神層面(跟誰?為了誰?)
第5層---身份(我是誰?)
第4層---價值觀(為什麼?)
第3層---能力(如何?)
第2層---行為舉止(做什麼?)
第1層---環境(在哪裡?什麼時候?)
克莉司德指出,在這個邏輯思維層裡,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舉止通常都是一致的。
換言之就是,高敏感人認為,當我們如何時(價值觀),我們就應該如何(行動)。
所以,我們的行為背後往往連接我們的價值觀。
但是現實情況是,每一個人思考的金字塔邏輯思維層是不一樣的。
對於高敏感度的人來說,當她/他思考時,會把很簡單的一件事擴大思考:
1.她不打電話給我,是我做錯了什麼了嗎?
2.她不打電話給我,是她有什麼新想法嗎?
3.她不打電話給我,是她不想再理我了嗎?
「沒有打電話」這個簡單單一事件,如果從正面邏輯思考鏈上去看,事實應該是:
1.可能手機沒有電
2.可能正忙著工作
3.可能手機不在身邊
兩者對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高敏感型人格的人非常傾向於「非正面」思考,而恰恰是這種非正面思考很容易與人造成誤解。
在高敏感人的思考邏輯鏈中,行為和價值觀是絕對對應的關係,有什麼行為就代表有什麼價值觀——你不打電話給我就代表你不想搭理我。
正是因為這樣的金字塔邏輯思考鏈,高敏感人才經常深受困惑和煩惱,直至讓生活工作陷入泥潭。
作為高敏感人,要明確認識到性格特徵中這一負面對自己的影響和控制,必須學會和覺知不輕易陷入負面思考模式,不讓自己的生活陷入無意義的揣測中。
另一方面,還必須指出的是,高敏感人的邏輯常常停留在金字塔邏輯層較高的地方——身份與價值觀層面。
所以如果高敏感人自己不注意覺察自省,就會陷入喜歡辯論精神層面的主題,卻忽略回到現實生活的基本面上來。
這樣會導致自己與周圍人群格格不入,對自己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高敏感人要時刻覺察和自省,控制並減少這樣的情況發生,做一個聯繫客觀現實的思考者。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高敏感者,如果所想的,自己信以為真,那麼能落地成行,才能信以為真。
有豐富想像力,也有將想像力變成現實的能力,這才是高敏感人變負面為優勢,並發揮真正的優勢的確定之路。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