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9-11 10:38:44
中國傳感器的市場近幾年一直持續增長,傳感器應用四大領域為工業及汽車電子產品、通信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專用設備,其中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領域傳感器市場佔比約為42%。睿工業認為,目前我國傳感器在醫療、環境監測、油氣管道、智能電網、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也將成為新熱點,有望在未來創造更多的市場需求。而市場的驅動,也正是技術不斷變革、進步的動力。
如今,國內傳感器共分10大類、24小類、6000多個品種,而美國約1.7萬種傳感器。國外廠商西門子、霍尼韋爾、歐姆龍等公司佔有較大份額,國內廠商雖然有了較大發展,但遠遠不能跟上形勢的要求。由此可見,我國傳感器技術水平與種類數量都與技術先進國家有很大差距。
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對傳統傳感技術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產品正逐漸向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無線數據傳輸技術、紅外技術、新材料技術、納米技術、陶瓷技術、薄膜技術、光纖技術、雷射技術、複合傳感器技術、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向發展。其中,MEMS是目前世界製造業的熱點,MEMS以其微型化的優勢,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光學MEMS、圖像傳感器等領域都有相關應用,在軍事領域和以汽車、電子、家電等為代表的民用行業有著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2015年5月19日,《中國製造2025》正式發布,推動我國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向著融合化、創新化、生態化、集群化方向加快發展。
2016年7月28日,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其中,在「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智能綠色服務製造技術」章節中,提出重點加強新型傳感器的研發,加強工業傳感器製造基礎共性技術研發,提升製造基礎能力;在先進位造技術專欄中,提出開展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的研發,提高自主研發能力,開展工業傳感器核心器件、智能儀器儀表、傳感器集成應用等技術攻關,加強工業傳感器技術在智能製造體系建設中的應用,提升工業傳感器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在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專欄中,提出發展近海環境質量監測傳感器和儀器系統。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