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賽亞被呼召反思:基督徒的受差遣之路

2020-12-06 基督時報

文 | 恩澤

賽6: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一,這是聖潔的差遣

有人認為以賽亞書是聖經中第一部先知著作,並且以賽亞書是由多種文體格式寫成,其中有散文,也有詩歌;這卷書充滿著先知的宣言和吶喊,其中更為吸引我們的就是本書的兩個主題,第一就是「審判」,第二就是「安慰」,通常會把這卷書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三十九章,第二部分為四十章到六十六章,也就是說前半部分為審判,後半部分為安慰。

當以賽亞蒙召之時有一個時間的記錄,在以賽亞書的第六章,提到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賽亞在異像中領受神完美的計劃和旨意,並且受託付去宣告神的意思給選民聽。

烏西雅王的死也提醒著每個人聖潔信仰生活的重要,因為烏西雅心高氣傲染上大麻風,所以終生無機會進到聖殿,因為在謙卑的日子他沒有謙卑,一意孤行,造成了終生的不潔淨。所以說烏西雅的不潔淨正好與神的聖潔作為對比,這也說明神的威嚴和尊榮,連天使和撒拉弗都不能幹犯神的聖潔,何況人。

當以賽亞蒙召之時,他所看到的異像是神清晰的帶領,更提到神榮耀的寶座和形象,其次就是撒拉弗在神面前謙卑侍立,發出敬畏: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耀充滿全地。

當以賽亞越明白神聖潔的威嚴,就越知道自己的汙穢不堪。所以他發出,禍哉,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在嘴唇不潔的民中。這是以賽亞對自己罪惡本性的認識,這是罪惡的世界,罪惡的環境,自己並不能脫離罪惡的轄制,所以在異像中,有撒拉弗拿紅炭來作為潔淨以賽亞的行動。

以賽亞敢於回應,他聽到這神聖潔的聲音,他沒有逃避,沒有退縮,他更多的是渴望走進神的心意,與聖潔的神同行,聽命受差遣。對於基督徒而言,回應神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差遣之路想必是艱難的,是充滿危險的,更是被許多人排斥的,但知道這些之後,是不是依然選擇被差遣?還是選擇逃避,做自己以為容易的事?

以賽亞的舉動,讓我們真實看到什麼叫全然的獻上,什麼叫毫無保留,什麼叫不懼艱難。

二,這是蒙恩的差遣

以賽亞聽到了神呼召的聲音,於是他宣告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是蒙恩的選擇,也是體貼神心意的行動。面對當時時代,道德淪喪、信仰暗淡,國家危機的時刻,以賽亞敢於去站在發聲之地,為神的心意而發聲。

差遣在原文的意思當中,有射箭、被驅使、打發的意思,這說明差遣工作的急切和重要,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意思,所以說神的心意要向選民傳達是非常急切的事情,然而神在尋找合適的人選,那麼以賽亞的挺身而出正是神差遣計劃的一部分。

神安排以賽亞受差遣的工作,這工作是嚴峻的,是審判式的宣告,告誡選民不悔改的結果,並且神預知百姓不聽警告,故此以反面的話形容以賽亞的使命。

神讓以賽亞告訴不悔改選民:「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以賽亞就問這刑罰要到幾時?神告訴了以賽亞直到被擄時的場景出現,城邑荒涼,無人居住的時候;但神為自己仍然存留餘種(參賽6:13,雖被砍伐,樹墩子卻仍存留,這聖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不悔改的人,改變不了被擄的事實,神要保守那些敬虔迴轉的餘民,成為蒙恩的群體。

以賽亞的工作是嚴峻的,他要宣告不悔改選民的下場,這是不容易被接受的,甚至會遭遇人的排斥,因為他所帶出的宣言是刺耳扎心的,或許說在多數的選民當中很多人沒有理會他所宣教的信息,儘管如此,他仍然忠實地宣講真理。

以賽亞的蒙恩之路,是基督徒美好的榜樣,因為以賽亞明知道差遣之路的難走,他毅然果斷選擇,沒有推卸責任,也沒有因艱難而停止發聲,乃是越發因著神的使命和異像衝在侍奉的崗位上,這是立志行事的態度,基督徒當更多的效法,因為這是我們所缺乏的侍奉態度。

三,總結

以賽亞的勇氣和信心也要成為這個時代受差遣者的標誌,因為初心未變,初衷未改,在充滿漩渦的危機當中,砥礪前行。

為防止失聯

關注基督時代備用號

相關焦點

  • 深圳新生命教會主日崇拜 基督徒的屬靈曠野之路
    今天的基督徒也是在走屬靈的曠野之路,林牧師提醒大家不到倒斃在這燈紅柳綠,虛浮的世界之中。4月7日,復活節後的第一個主日。深圳新生命教會主日崇拜,林舜浩牧師證道《曠野》,經文:哥林多前書10:1-13。林牧師說「通過聖經,我們可以看到神帶領人的原則。神的話就是我們的生命,希望大家都能按照神的話去生活,也通過今天的分享來查看你的曠野之路已走到哪個階段?」
  • 疫情中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反思:基督徒傳福音為何喜歡追求「名人...
    網上流傳假見證早就不是新鮮事,而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受所有人喜愛的醫生,居然也成了「主內弟兄」。雖然隨著一些主內媒體的及時闢謠,加上全國民眾紀念李醫生的活動退潮,終於才使這個謠言歸於沉寂。但是這個假見證所暴露的問題卻值得中國教會反思。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按照聖經 人死後是上天堂還是去新天新地
    對基督徒來說,這是以賽亞書的重大預言,這個預言描述了神將為他的信徒創造美好的新天地,他們在裡面生活可以無比的美好,沒有災禍、沒有欺壓,而且人們的壽命大大地延長,甚至永存。作者心中想像的如此美好的地方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先來看詩的內容吧:看哪,我要創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
  • 中國的基督徒為何這麼容易受騙?——對溫家寶信主和楊利偉看見上帝...
    然而這並不能阻擋楊利偉是「基督徒」、「看見上帝榮耀」的假見證的瘋傳。我網上搜了一下,「楊利偉是基督徒」這個假見證被非基督徒列為「那些年,基督徒撒過的謊之六」。我不知其它五個是什麼,但這種假見證的傳播著實令教會蒙羞,在非基督徒中嚴重敗壞了基督教的名譽,以至於在一些非基督徒眼中撒謊似乎成了中國基督徒的一個特色。
  • 【見證】吉中鳴:「著名基督徒音樂人」遇上「牧師」的故事
    畢業後在多倫多牧會四年,但經歷神的呼召,便全身投入以音樂及大眾媒介傳遞福音之事工。於1986年在加拿大成立以廣播及電視傳福音的「恩雨之聲」。1992年回香港工作,全職投入音樂創作,推動香港的敬拜讚美事工,並舉辦數以百計的敬拜讚美、司琴與敬拜事奉培訓。1992至1996年,吉牧也同時成為香港藝人之家傳道人,牧養影視及歌唱界藝人。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以賽亞第1章預言中耶路撒冷為何沒有被毀滅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論述以賽亞大概率是虛構人物,以賽亞書裡寫的神跡、預言等等只是後人編撰的故事而已,並非真的是所謂的什麼神的默示。有人可能會說,既然你說以賽亞書作者是被擄後之人,他盼望著神來救他們,怎麼還敢編神的話騙人呢。其實現代信徒對古代人的宗教信仰有一個很大的錯覺,就是他們以為聖經裡的先知對神必定是非常的虔誠敬畏。
  • 葛福臨解釋基督徒受迫害的原因 指出迫害源於撒旦
    在華盛頓首屆「保護受迫害基督徒世界峰會」上,著名布道家葛福臨就世界各地基督徒因著基督教信仰而遭遇逼迫與殺害的「真正原因」做出了解釋。
  • 基督徒,不可徒受神的恩典!
    《聖經》「哥林多後書」6章1-2節:「我們與神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徒受他的恩典。因為他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 三步助基督徒走出失戀泥沼
    失戀往往是人生功課,生活在大千世界的基督徒有時也不能倖免。一筆名為「牧人」的基督徒特分享了自己的三點看見,對弟兄姊妹很有幫助。基督徒失戀應該怎麼辦?作為基督徒,主是我們得安慰的源泉,但很多時候我們會在這個非常時期迷失自己,需要外來的幫助,指導我們更好地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
  • 回眸2019,對基督徒關注過的十大熱點之回顧和思考
    在過去的一年裡,無論教會內還是教會外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但總有一些在歷史的時空裡留下烙印,也值得我們去回味去反思。下面是從一位普通基督徒的角度所做的觀察和思考。上帝差遣自己的兒子,使他有了跟我們人相同的罪性,為要宣判人性裡面的罪,把罪除去。」(羅8:3現中)不過,一些眼尖目明的基督徒很快就發現了這處經文翻譯存在的漏洞,並且拿中文和合本的翻譯做了對比:「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羅馬書8:3和合本)。
  • 「聖經」基督徒在基督耶穌裡所受的是兒子的名分,不是奴僕的名分
    >今天的內容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加拉太書第3章的內容「聖經」奴僕的名分與兒子的名分(基督徒所受的是兒子的名分)。基督耶穌的代贖面對有一些猶太人對於加拉太教會基督徒的攪擾和基督福音真理的歪曲。使徒保羅把舊約聖經中關於亞伯拉罕被稱為義的經文講了出來。使徒保羅告訴加拉太教會的基督徒說,根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不是因行為完全成為義人的,而是因亞伯拉罕相信神被神算為義的。
  • 我是一名真實的基督徒嗎?
    我承認,當我向其他基督徒提出這些尖銳的問題時,總有人向我投來憤怒的一瞥。但使徒保羅曾勸勉我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哥林多後書13:5) 作為基督徒,在我們成聖的過程中,最好能定期地檢驗一下自己的屬靈狀況——你若願意,就來確認一下自己的「飛前預檢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