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恩澤
賽6: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一,這是聖潔的差遣
有人認為以賽亞書是聖經中第一部先知著作,並且以賽亞書是由多種文體格式寫成,其中有散文,也有詩歌;這卷書充滿著先知的宣言和吶喊,其中更為吸引我們的就是本書的兩個主題,第一就是「審判」,第二就是「安慰」,通常會把這卷書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三十九章,第二部分為四十章到六十六章,也就是說前半部分為審判,後半部分為安慰。
當以賽亞蒙召之時有一個時間的記錄,在以賽亞書的第六章,提到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賽亞在異像中領受神完美的計劃和旨意,並且受託付去宣告神的意思給選民聽。
烏西雅王的死也提醒著每個人聖潔信仰生活的重要,因為烏西雅心高氣傲染上大麻風,所以終生無機會進到聖殿,因為在謙卑的日子他沒有謙卑,一意孤行,造成了終生的不潔淨。所以說烏西雅的不潔淨正好與神的聖潔作為對比,這也說明神的威嚴和尊榮,連天使和撒拉弗都不能幹犯神的聖潔,何況人。
當以賽亞蒙召之時,他所看到的異像是神清晰的帶領,更提到神榮耀的寶座和形象,其次就是撒拉弗在神面前謙卑侍立,發出敬畏: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耀充滿全地。
當以賽亞越明白神聖潔的威嚴,就越知道自己的汙穢不堪。所以他發出,禍哉,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在嘴唇不潔的民中。這是以賽亞對自己罪惡本性的認識,這是罪惡的世界,罪惡的環境,自己並不能脫離罪惡的轄制,所以在異像中,有撒拉弗拿紅炭來作為潔淨以賽亞的行動。
以賽亞敢於回應,他聽到這神聖潔的聲音,他沒有逃避,沒有退縮,他更多的是渴望走進神的心意,與聖潔的神同行,聽命受差遣。對於基督徒而言,回應神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差遣之路想必是艱難的,是充滿危險的,更是被許多人排斥的,但知道這些之後,是不是依然選擇被差遣?還是選擇逃避,做自己以為容易的事?
以賽亞的舉動,讓我們真實看到什麼叫全然的獻上,什麼叫毫無保留,什麼叫不懼艱難。
二,這是蒙恩的差遣
以賽亞聽到了神呼召的聲音,於是他宣告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是蒙恩的選擇,也是體貼神心意的行動。面對當時時代,道德淪喪、信仰暗淡,國家危機的時刻,以賽亞敢於去站在發聲之地,為神的心意而發聲。
差遣在原文的意思當中,有射箭、被驅使、打發的意思,這說明差遣工作的急切和重要,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意思,所以說神的心意要向選民傳達是非常急切的事情,然而神在尋找合適的人選,那麼以賽亞的挺身而出正是神差遣計劃的一部分。
神安排以賽亞受差遣的工作,這工作是嚴峻的,是審判式的宣告,告誡選民不悔改的結果,並且神預知百姓不聽警告,故此以反面的話形容以賽亞的使命。
神讓以賽亞告訴不悔改選民:「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以賽亞就問這刑罰要到幾時?神告訴了以賽亞直到被擄時的場景出現,城邑荒涼,無人居住的時候;但神為自己仍然存留餘種(參賽6:13,雖被砍伐,樹墩子卻仍存留,這聖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不悔改的人,改變不了被擄的事實,神要保守那些敬虔迴轉的餘民,成為蒙恩的群體。
以賽亞的工作是嚴峻的,他要宣告不悔改選民的下場,這是不容易被接受的,甚至會遭遇人的排斥,因為他所帶出的宣言是刺耳扎心的,或許說在多數的選民當中很多人沒有理會他所宣教的信息,儘管如此,他仍然忠實地宣講真理。
以賽亞的蒙恩之路,是基督徒美好的榜樣,因為以賽亞明知道差遣之路的難走,他毅然果斷選擇,沒有推卸責任,也沒有因艱難而停止發聲,乃是越發因著神的使命和異像衝在侍奉的崗位上,這是立志行事的態度,基督徒當更多的效法,因為這是我們所缺乏的侍奉態度。
三,總結
以賽亞的勇氣和信心也要成為這個時代受差遣者的標誌,因為初心未變,初衷未改,在充滿漩渦的危機當中,砥礪前行。
為防止失聯
關注基督時代備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