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節能減排為己任,用發展電動車行業來鋪就一條綠色環保的道路;他以「要有所作為,有所貢獻就必須通過艱苦努力」的科研態度,化成學術界一顆充滿能量的「火球」;他甘心做「紐帶」做「橋梁」,奔走各地考察研究,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儘管雪落白頭,依然活躍在工程科技第一線。他,如車疾行與生命的漫漫長路,任憑風雨飄搖,初心不改。他就是「亞洲電動車之父」陳清泉。
好奇心創造夢想
陳清泉院士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一直奔走在電動車科學研究前端,創造性地提出了電動汽車感應電機的自適應控制,運用現代控制理論成功研究了多種新穎的電動車特種電機的高性能控制系統。同時,他採用自己創立的電機數學模型,根據工況優化效率、節省能量、提高電動車行駛裡程。他撰寫《現代電動汽車技術》,《混合電動車輛基礎》等多部專業著作,為現代電動車學奠定了基礎,也為中國電動車發展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
陳清泉的電動車之夢源於他幼年的經歷。
陳清泉的父親是一位汽車企業家,家族從事計程車和巴士運營生意。他自幼便於汽車結緣,那時的他,站在自家車行的角落目不轉睛地盯著被送來維修的車輛,那些在公路上光鮮亮麗,跑得虎虎生風的汽車被送到車行之後,總是讓維修工人身上沾滿難以清洗的油汙。這個年幼的孩子靈光一閃使冒出一個想法「以後的汽車能不能變得乾淨,沒有油汙了?能不能沒有廢氣了?」只是一瞬間的念頭,卻在不經意間在心中萌芽。
在新中國成立和中國印尼建交的感召下,陳清泉於1953年從印尼漂洋過海來到新生的紅色中國。「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的他繼續學習深造,希望能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在就讀北京礦業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時他師從當時礦業學院機電系系主任、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著名礦山機電專家湯德全教授。「那時有一個礦業電力牽引機車的課,就是在礦山裡面用電動車來驅使機車進行運輸,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電動車的形象與小時候想要「把車變乾淨」想法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牽引著他一步步走近電動汽車領域。
1957年,陳清泉以優異成績從礦業學院畢業。後被保送到清華大學參加研究生班學習獲碩士學位。此後他被借調到煤炭工業部,承擔提升機自動化的技術革新,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臺礦用防爆乾式變壓器和低頻發電機系列,填補了當時的國內空白,並且沿用至今。他還編寫出版了中國第一部《煤礦電工手冊》,參與《電工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和《電工手冊》的編寫、1976年陳清泉移居香港,彼時人們的生活水平漸提高,汽車在大街小巷呼嘯奔跑。汽車尾氣汙染嚴重,不可再生資源終將面臨枯竭。他意識到發展電動汽車,節能減排刻不容緩,於是他正式將電動汽車作為研究方向。他提出工程哲學,揭示電動車的系統集成與優化設計規律,發明多種電動車專用的特種電機和控制裝置,多次在國際上獲獎,並前往一些國家深造或進行技術、教學交流。回憶自己學術研究的黃金時期,陳清泉說:「做什麼事都要從好奇心開始,有好奇心才能激發你的思維」。
一路走來,初心不改
在科學研究方面他一直堅持認真謹慎的工作作風。杭州眾泰電動計程車自燃事件發生後,有不少人開始質疑電動車最關鍵部件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面對外界的強烈質疑,陳清泉冷靜分析,任何新鮮事物暴露出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他指出這件事暴露的問題實際上反映了汽車廠商,電池供應商和能源供應方之間的利益較量問題,應當平衡好三方技術和利益問題,電動車才能得到更好得分發展。
「文革」期間陳清泉也和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受到了迫害,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他從曾經的天堂墮入地獄。剛開始他無法接受甚至患上了神經衰弱症,但最終他還是憑藉自己的堅持和毅力挺了過來。時隔多年,院士依然強調心態的重要性,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永恆的,學無止盡,不進則退。他強調:「科學上是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偶爾的挫折或許就是新的轉機,因此更要調整好心態,靜待發揮才智的時機。
在他大學任教期間,一天晚上八點四十分,教學樓的工作人員要下班了,便催促他提前下課,這位身體瘦弱,個子小小,看上去「弱不禁風」的教授很嚴肅地拒絕道:「學校給我的時間是到九點,我不會提前下課的!」可見其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
在從事電動汽車40餘年的時間裡,他見證了電動汽車從僅有兩百餘人的小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成「既有政府官員,有企業家,投資者,專家」的龐大規模。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溝壑,歷史在他的身上刻下痕跡。大動蕩、大變化的時代豐富了陳清泉的人生閱歷,也激發了他的追求真理、探索高科技的強烈願望。一路走來,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激勵著他,特別是當他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他對曾經的種種經歷心存感激,一路走來,初心不改。
作者:張琴
人物名片:
陳清泉,原籍中國福建省漳州市。1937年1月出生於印度尼西亞馬吉朗市一個華僑家庭,父親為汽車行業企業家。陳清泉的成長深受荷蘭殖民地多國文化以及汽車業企業家父親的雙重影響。1953年,陳清泉回中國,就讀於北京礦業學院(今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的中國礦業大學)師從當時礦業學院機電系系主任、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著名礦山機電專家湯德全教授。
1982年,獲得了香港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同年任教於該校電機電子工程學系。
1994年,升任系主任。2002年,升任香港工程科學院副院長直至退休。
1987年獲美國能源部及美國電力研究所(EPRI)支持,創辦了國際電動車研究中心,並獲美國IEEE優秀論文獎。
1997年,陳清泉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在香港的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獲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和烏克蘭工程科學院院士。
1999年,任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
2001年,任英國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院士,被《亞洲新聞》評為最佳技術創新者。
2002年,任香港工程科學院副院長。同年,創辦了國際高等研究院並任院長。
2003年,任中國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0年12月8日和21日,先後分別受聘擔任臨沂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
2014年10月23日,任渤海大學名譽校長、校董會董事長、教授。
(資料來源於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