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之父倪光南院士

2021-01-15 負債大軍黃偉添

中國晶片之父倪光南院士,曾被很多人嘲笑。

倪光南院士曾經為了製造中國的晶片,放棄了國外高薪的待遇,毅然決然回到祖國的懷抱。

當時倪光南院士大力提議做自己的晶片,但是卻遭到了拒絕。孤軍奮戰的倪光南院士無能為力,還被很多人嘲笑。

很多人說他不考慮利潤,沒有商人頭腦只會要錢投資,說他不會變通一根筋書呆子等等,這些倪光南院士都一一咽下了苦水。

但是倪光南院士並沒有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他的晶片研究,他一直堅持主張做自己的晶片。

現在的情況看來,當時嘲笑倪光南院士的人,如今被打臉了吧。中國發展速度太快了,很多人都習慣了賺快錢,不去看長遠的利益,但是一但被人制約,就卡到了要害。

當年嘲笑倪光南院士的人,都欠倪光南院士一個道歉。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開源晶片為我國晶片短板提供了機遇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倪光南表示,希望把開源軟體成功經驗應用到晶片領域,但同時要建立起開源的生態系統很不容易。倪光南認為,開源晶片難在門檻很高,一個14納米晶片的投入分配,大體上來講經費多數上億,只有少數大型企業能夠比較好的做晶片的投入,因為投入很大,一般人不太願意來開源,因此這個循環不能形成。「大家都知道搞晶片的兩大家,一個是英特爾,還有一個就是ARM,未來很長時間這兩大架構還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機會。」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英特爾和ARM之外,中國做開源晶片有機會突圍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李永華)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進入晶片領域之時,世界已經形成了壟斷體系,英特爾和ARM兩大家之外,「我們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機會。」11月3日,在湖南長沙舉行的2020年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中國在開源晶片方向上有可能取得突破,並規避美國可能採取的限制政策。倪光南認為,開源晶片雖然難度很大,但可以借鑑開源軟體的成功經驗,實現突破,目前已經看到一個很好的開端。
  • 倪光南再次發出警告!首家「晶片大學」正式行動:掀起國產替代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倪光南院士再次發出警告表示:「軟體一直都是我們的軟肋,被國外公司所壟斷。其實倪光南院士口中的軟體,並非是我們日常所使用的APP應用,而是那些被應用到專業技術領域的頂級軟體,例如數學軟體—Matlab,在數據分析、無線通訊技術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還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CAD,EDA軟體等等;
  • 倪光南院士:中興事件不能僥倖 必有頭部核心技術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結構和算法專家倪光南點評稱,對於中興事件絕對不能存在僥倖心理,我們要堅決發展自己的頭部核心技術。倪院士指出,中興事件暴露出的一個問題是,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就要依靠人家倪光南表示,自主晶片剛出來,可能有些不太流暢,幾次以後就比較順暢了,都有規律。第一天就成功、第一個版本成功不容易,但要做的更紮實一點,儘量能夠快點成功。倪光南此前接受採訪時還曾指出,我國連北鬥導航都能突破,而晶片的難度達不到這個量級。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倪光南自2013年7月之後,將近五年來首次更新個人微博。
  • 倪光南院士:匯聚優秀人才,湖南的計算產業正在高速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倪光南倪光南院士說:湖南的計算產業正在高速發展匯聚了優秀的企業和人才>大咖雲集 高端對話分享最新的行業創新成果與產業前沿洞察話題圍繞產業生態、計算晶片專家簡介倪光南——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中科院計算所公司(聯想前身)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聯想系列微型機,分別於1988 和1992 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聯想集團即以聯想式漢字系統起家並由此而得名。
  • 倪光南、金燦榮、張召忠正式表態,中國「芯」突破
    大家所熟悉的幾位科學家倪光南,金燦榮,張召忠正式表態,中國即將會在晶片上取得很大的突破。 在最近召開的技工貿路線發布會上,倪光南院士向大家闡述了我們現在半導體的現狀,雖然說確實在比較先進的晶片上面缺少技術
  • 倪光南:中國科學院院士
    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一直從事計算機及其應用的研究與開發,參與研製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119機),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展漢字處理和字符識別研究,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主持研發聯想式漢卡和微機,分別於1988年和1992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終身成就獎;2015年獲得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
  • 倪光南: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攻克「卡脖子」難題
    在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對於此次大會給予了期待。倪光南認為,目前我國5G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但晶片等技術存在短板,仍然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而晶片,特別是高端數據晶片,歷來是信息技術的核心,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 倪光南:中國現有半導體體系可以滿足新基建業務需求
    【TechWeb】8月28日消息,在華為北京城市峰會2020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發表演講稱,雖然國內晶片產業7nm及以上工藝上受到制約,但中國現有的半導體體系可以滿足新基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的需求。
  • 專訪倪光南院士及部委央企專家:若微軟「斷供」,我們的「備胎」能...
    就此事,《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專訪了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顧炳中總工程師和中鋼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紅,談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軟體國產化替代進展究竟如何?如果「萬一」出現,我們的「備胎」能頂上嗎?倪光南:美國軟體「斷供」風險顯然存在,要有準備微軟的一次「常規操作」引發憂慮,倪光南院士認為,這在目前的中美局勢下並不意外。
  • 他是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一生為中國芯和作業系統奮鬥,卻爭議極大
    院士,代表了學術界的最高榮譽。倪光南作為我國第一批工程院院士,其實力本來不容質疑。但這位院士爭議極大,有人說他是水貨院士,也有人說他是國之棟梁,一切的緣由都歸結於倪光南院士和中國「芯」。說倪院士是水貨院士,其理由無非是倪院士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但他在漢化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聯想就是在他的技術下發展起來的。
  • 9.15禁令全面生效,倪光南院士卻說華為有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
    美國的禁令全面生效的時間是9.15日,過了這時間華為將沒有任何辦法從三星、聯發科、臺積電等這些知名晶片企業拿到晶片。不過就在禁令就要全面生效之時,倪光南院士卻對外表示,華為不會無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然來是有部分國人對於美國禁令產生了非常不樂觀的想法,認為在晶片的領域中國是一丁點的自主能力都沒有的。說到「中國已經擁有28納米的光刻機」,根據目前中國的能力,自己生產28納米和14納米的晶片還是沒有問題的。
  •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大會在番禺舉行
    10月18日,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大會在廣州番禺長隆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活動現場匯聚了眾多國內外在高性能計算、微電子技術、智能科學、腦科學、智能製造、生物晶片和精準醫學等領域中具有頂級影響力的知名院士和高科技領軍專家。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創始人、理事長劉敏在會上發表致辭。
  • 中國「晶片之父」:最年輕院士,終結無「芯」難題,卻因老婆出名
    晶片一直是中國製造的痛,根據行業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約3770億塊,進口額高達2601億美元,中國晶片的進口量佔到了全球50%以上,而其中的自主份額卻不到10%。今年發生的中興事件更是讓人心驚,偌大的一個中興竟然被小小的一顆晶片給制約住了手腳。
  • 中國院士發出「警告」後,華為也開始行動了
    英偉達收購ARM的美夢今年9月份,據國外媒體報導稱,美國科技公司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晶片架構巨頭ARM,引起了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震動。如果這次併購計劃成功,那麼將創造晶片市場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交易,而美國的科技實力也會進一步增強,對其他國家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 從聯想到CRVA,倪光南35年造芯路,為何開花容易結果難?
    正文 今年80歲高齡的倪光南仍頻頻出現在媒體閃光燈下。在近日的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做主題演講時,倪光南認為華為的估值應該是13000億美元。一時語驚四座,因為13000億美元相當於蘋果加英特爾的市值,大約等於5個三星電子的市值。
  • 中國院士說的沒錯,美巨頭400億併購或將泡湯
    其實如果將晶片行業進行更加細化的區分,可以發現華為要解決的不只是晶片的製造和代工問題,在一些技術專利上,華為也沒有任何主動權。去年9月份,美企晶片巨頭英偉達讓整個晶片業都為之一振,企業宣布將耗資400億去併購英國晶片架構巨頭ARM。坦率地講,400億的美金足夠誘人,但對比ARM所具備的市場潛力,這些資金都是毛毛雨。
  • 倪光南談軟體生態:中國正從人口紅利轉為工程師紅利
    中國軟體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正逐漸從人口紅利轉變為工程師紅利。這樣一個好的條件,我們應該利用我們人才方面的優勢,每年培養出來軟體人員世界第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19軟體綠色聯盟開發者大會說。
  • 他終結了中國無芯的歷史,是中國芯之父!也是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他是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是「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他也是中星微集團創建人和董事長他放棄了美國大好前程 毅然回國發展他就是被稱為「中國芯之父」的鄧中翰
  • 為遏制中國發展,美國花高價收購各大晶片公司,晶片行業亂套了?
    在此之前的時候,高通晶片,大家想必都聽過,因為掌握核心技術,高通的晶片價格一年都比一年高,可那些手機廠商卻只能乖乖交錢,大家都對晶片的依賴性太強了,對高通這種坐立起價只能默認。 而我們中國本身發展速度就特別的快,美國擔心我們發展過快會對他造成威脅,美國對我們實行的記住風鏡都已經高達30多種了,而晶片技術只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