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匯聚優秀人才,湖南的計算產業正在高速發展

2020-11-04 賽迪網官方

湘江北去,嶽麓山前

11月3—4日

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

再一次與您相約湖南長沙

相逢意氣為君飲

為了慶賀這難得的相逢

倪光南院士也發來寄語

他認為湖南的計算產業正在高速發展

希望藉助舉辦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

探索產業發展新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倪光南

倪光南院士說:

湖南的計算產業正在高速發展

匯聚了優秀的企業和人才

特別是在國家超級計算機發展方面

湖南作了很多貢獻

希望藉助舉辦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

聚焦產業技術前沿

探索產業發展新領域

在這裡我預祝本屆大會成功舉辦

今年大會主題為

計算萬物·湘約未來——計算產業新動能

10餘位省部級以上領導

1位圖靈者獲得者

18餘位院士

百餘位計算機行業領軍人物

2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

大咖雲集 高端對話

分享最新的行業創新成果與產業前沿洞察

話題圍繞

產業生態、計算晶片

網絡安全、5G、超高清

工業網際網路、製造生態

聚焦產業高頻熱詞

溫馨提示

接下來

將會更多的院士和專家發來寄語

敬請期待!

終極預告

若您想現場零距離聆聽

多位頂級專家、學者共話計算產業!

專家簡介

倪光南——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中科院計算所公司(聯想前身)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聯想系列微型機,分別於1988 和1992 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聯想集團即以聯想式漢字系統起家並由此而得名。

此後,一直致力於發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術和產業,1994年被遴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2011年和2015年分別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和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2018年獲得國家「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開源晶片為我國晶片短板提供了機遇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倪光南表示,希望把開源軟體成功經驗應用到晶片領域,但同時要建立起開源的生態系統很不容易。倪光南在採訪中表示,中國遇到比較明顯的短板是晶片,但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比如重視體系建設。通過軟體、硬體、系統的改進,不一定用5納米、7納米,其實除了手機需要很小晶片以外,數據中心、一般的電腦和計算產品不是很敏感,14納米或18納米也基本能夠用,沒有太大影響。
  • 3院士湖南大學開講共話未來計算與產業變革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芳 田萌 楊楊 長沙報導11月4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的第二場名家講堂在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舉行。本場名家講堂以「未來計算與產業變革」為主題,匯聚了知名院士、學者,線上線下同步分享計算技術的發展前沿與未來趨勢,探討計算技術為生產生活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可能性。
  • 湖南「計算」釋放產業新動能
    行業精英、領域專家等暢談計算機產業未來,共探創新發展生態、製造生態、應用生態建設,為繁榮計算產業、釋放產業動能匯聚智慧和力量。數據採集和感知、高清視頻、機器視覺、現場輔助、數字孿生等典型智能化應用場景,正在為湖南製造賦能。
  • 「希望計算機大會一直在湖南辦下去」
    :迎接開源晶片新潮流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治 劉永濤本屆計算機大會上,倪光南院士在分論壇上做了題為《迎接開源晶片新潮流》的演講。倪光南院士是老一輩科技人員。1983年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做了兩年訪問研究員的他放棄高薪回國,曾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聯想系列微型機,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後,致力於發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術和產業,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和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湖南發展計算機產業有哪些比較優勢?該怎麼把握好這些優勢發展壯大?」
  • 倪光南: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攻克「卡脖子」難題
    00:00紅網時刻記者 王詩穎 田萌 攝影 李長宏「計算機技術是高新科技領域最基本的支撐,此次大會對計算機產業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將會進一步加強計算機領域的創新發展。」在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對於此次大會給予了期待。倪光南認為,目前我國5G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但晶片等技術存在短板,仍然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而晶片,特別是高端數據晶片,歷來是信息技術的核心,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 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聚集國內外頂尖人才!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大會在番禺舉行
    活動現場匯聚了眾多國內外在高性能計算、微電子技術、智能科學、腦科學、智能製造、生物晶片和精準醫學等領域中具有頂級影響力的知名院士和高科技領軍專家。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創始人、理事長劉敏在會上發表致辭。
  • 激發人才活力動力 匯聚發展勢能動能
    據統計,近年來雲南省配套完善了100多項制度文件,以品牌整合、統籌聯動、政策銜接、活力激發4條路徑為抓手,推動雲南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深水區挺進,具有雲南特點、區域競爭力、閉環全面的人才政策和制度體系基本構建成型,雲南人才的制度優勢正在轉化為實際效能,人才品牌競爭力日趨凸顯。
  • 中國晶片之父倪光南院士
    中國晶片之父倪光南院士,曾被很多人嘲笑。倪光南院士曾經為了製造中國的晶片,放棄了國外高薪的待遇,毅然決然回到祖國的懷抱。當時倪光南院士大力提議做自己的晶片,但是卻遭到了拒絕。孤軍奮戰的倪光南院士無能為力,還被很多人嘲笑。
  • 湖南召開創新型省份建設院士諮詢會 以創新驅動湖南高質量發展
    諮詢會上,歐陽曉平、廖湘科、張希、袁亞湘、田紅旗、聶建國、鍾志華、張平文、桂衛華、丁烈雲、羅安、唐本忠等「兩院」院士,圍繞產業轉型升級、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基礎研究、大數據產業發展、創新型人才引進和培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建設、高等教育發展、創新資源配置等主題積極建言獻策,並就編制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意見建議。
  • 「計算湘軍」心繫湖南——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
    張平文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彭可心 「計算無邊界。現在什麼都可以做計算,而且你不知不覺中就在做計算。」9月10日,在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張平文自豪地說,計算機是根植於數學的,計算機的發明與發展,數學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倪光南:中國科學院院士
    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 ...機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激發人才活力動力 匯聚發展勢能動能
    據統計,近年來雲南省配套完善了100多項制度文件,以品牌整合、統籌聯動、政策銜接、活力激發4條路徑為抓手,推動雲南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深水區挺進,具有雲南特點、區域競爭力、閉環全面的人才政策和制度體系基本構建成型,雲南人才的制度優勢正在轉化為實際效能,人才品牌競爭力日趨凸顯。
  • 華為張熙偉:鯤鵬計算產業已匯聚30萬開發者
    張熙偉用一組數據介紹了鯤鵬計算產業過去一年取得的進展:聚合12家OEM整機合作夥伴,1000+行業合作夥伴,30萬鯤鵬開發者,在全國各地開設了21個鯤鵬應用創新中心,並通過「沃土計劃」投入2億美金扶持生態鏈,在硬體、軟體、應用、人才等方面均取得長足發展,奠定了鯤鵬產業格局,構建了核心生態群體。據介紹,鯤鵬應用創新中心的主要有四方面職能:第一完成區域軟體應用企業業務遷移。
  • 院士專家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把脈
    10月30日晚,「智薈贛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院士專家諮詢會」在南昌舉行,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劉大響、甘曉華、尤政與省市和航空工業洪都領導共聚一堂,謀劃推動江西航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倪光南談軟體生態:中國正從人口紅利轉為工程師紅利
    中國軟體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正逐漸從人口紅利轉變為工程師紅利。這樣一個好的條件,我們應該利用我們人才方面的優勢,每年培養出來軟體人員世界第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19軟體綠色聯盟開發者大會說。
  • 院士工作站落地!增城「人才強區」再添成果!
    (下稱「金南院士工作站」)和廣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下稱「金南科協」)在增城高科技工業基地同時揭牌成立這是增城深入實施「人才強區、創新發展」戰略取得的>廣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下稱「金南公司」)位於增城區高科技工業基地,是一家專業從事新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廣州市優秀專家企業、增城區高層次人才企業。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英特爾和ARM之外,中國做開源晶片有機會突圍
    11月3日,在湖南長沙舉行的2020年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中國在開源晶片方向上有可能取得突破,並規避美國可能採取的限制政策。倪光南認為,開源晶片雖然難度很大,但可以借鑑開源軟體的成功經驗,實現突破,目前已經看到一個很好的開端。
  • 院士大咖匯聚廣州 探討生物醫藥產資融合發展趨勢
    據了解,該論壇自2017年至今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三屆,日益成為匯聚國內外生物醫藥精英,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國際論壇。  該論壇已連續舉辦三屆,日益成為匯聚國內外生物醫藥精英,共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國際論壇。
  • 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11月召開 激發計算產業新動能
    此次大會以「計算萬物·湘約未來——計算產業新動能」為主題,將廣泛邀請國內外院士專家、企業高管,圍繞創新創造生態構建、計算晶片與平臺、網絡安全、工業網際網路與製造生態、5G+超高清與應用生態等主題,分享最新的行業創新成果與產業前沿洞察。
  • 專訪倪光南院士及部委央企專家:若微軟「斷供」,我們的「備胎」能...
    就此事,《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專訪了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顧炳中總工程師和中鋼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紅,談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軟體國產化替代進展究竟如何?如果「萬一」出現,我們的「備胎」能頂上嗎?倪光南:美國軟體「斷供」風險顯然存在,要有準備微軟的一次「常規操作」引發憂慮,倪光南院士認為,這在目前的中美局勢下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