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克行業「卡脖子」難題 華數機器人實現自主創新
(記者文俊、通訊員沈珺)1月13日,記者從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其子公司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華數機器人」)攻克了我國工業機器人核心系統的難題,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實現了規模化批量應用,量產的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比例超80%。
-
中國石化自主研發鑽井系統解決「卡脖子」難題
原標題:中國石化自主研發鑽井系統解決「卡脖子」難題 中石化集團12月25日宣布,由該集團自主研發的SINOMACS ATSⅠ型鑽井旋轉導向系統取得突破性進展
-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以前晶片領域需求最大的場景是在手機和電腦上。一部手機大概需要數十個晶片,一臺電腦的晶片數量更是超乎想像。如今晶片行業需求端又增添了一個重要場景——智能汽車。
-
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蘇州下線
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寶德說:「打破國外對高性能大規格金屬材料製備的技術壁壘,發展我們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裝備和技術。
-
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聽聽院士大咖怎麼說
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電子材料成關鍵「電子材料過去不太受重視,人們比較關注器件、整機。但現在很多『卡脖子』技術都落到電子材料上,大家開始審視產業鏈的安全,也更加重視關鍵電子材料的供給保障能力。」屠海令院士表示。
-
攻克焊接領域「卡脖子」難題 綠色製造熔接技術研究所在張家港成立
根據計劃,研究所下設材料研發、技術研發、智能製造三大研發部門,聚焦綠色電渣堆焊修復技術、綠色特種焊接材料研製、智能焊接系統研發等領域,實現精準高效研發,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技術與產品。冶金產業是張家港市的支柱產業。今年上半年,該市冶金行業實現產值1008.59億元,同比增長5.4%。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蘇州崑山一機構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寶德表示,打破國外對高性能大規格金屬材料製備的技術壁壘,發展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裝備和技術,能夠實現彎道超車,佔領世界金屬材料製備的前沿。 當前我國大飛機關鍵鋁合金材料基本依賴進口,這一項目去年落戶崑山周市,將有力推動實現重要航空鋁材生產技術自主可控,破解我國大飛機製造關鍵材料「卡脖子」難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開源晶片為我國晶片短板提供了機遇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倪光南表示,希望把開源軟體成功經驗應用到晶片領域,但同時要建立起開源的生態系統很不容易。倪光南在採訪中表示,中國遇到比較明顯的短板是晶片,但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比如重視體系建設。通過軟體、硬體、系統的改進,不一定用5納米、7納米,其實除了手機需要很小晶片以外,數據中心、一般的電腦和計算產品不是很敏感,14納米或18納米也基本能夠用,沒有太大影響。
-
他們破解了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難題
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為航天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空天動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工業基礎、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陝西省是國內重要的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區,為打造高效便捷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就地轉化,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應運而生。
-
海信雷射電視:自主研發液冷散熱,攻克高溫難題,引起央視關注
導語:海信雷射電視:自主研發液冷散熱,攻克高溫難題,引起央視關注最近央視在「品牌強國工程」系列報導稱,海信雷射電視在近一兩年來在雷射引擎、精密光學鏡片、解碼晶片、抗光仿年屏幕等多個技術領域科技成果得到全面展現大眾面前
-
周漢民:掌握了規律,才能攻克集成電路「卡脖子」問題
可見,我們要攻克難關,關鍵領域之一就是集成電路。當下,滿懷豪情,集中力量,打響集成電路「卡脖子」技術攻堅戰,應成為我們的戰略選擇。把握髮展規律集成電路產業何去何從?首先要摸清規律,包括投資規律、經濟規律、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等。
-
奧林帕斯懸紅:攻克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的詩與遠方
在攻克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上,華為是極為認真和有卓越追求的。 去年底,華為發布了針對數據存儲世界級難題的奧林帕斯懸紅,聚焦實現『自動駕駛的數據全生命周期治理』和構建『每比特極致性價比的數據存儲』,鼓勵全球科研工作者攻克數據基礎設施難題。
-
中國經濟新動能|創新驅動要破解科技轉化的「卡脖子」難題
發明創造和實際轉化之間的巨大鴻溝,是當前創新動能發展滯後的核心障礙因素,直接導致了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滯後和經濟動能不足,必須予以有效破解。可以說,以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通過科技成果的高質量供給和高質量轉化來構建發展新動能,是解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發展過程中動力轉換的關鍵。如果能夠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題予以破解,無疑會為中國未來的經濟高發展提供巨大的發展動能。
-
年度熱詞:「從0到1」的突破 解決「卡脖子」問題 評價體系「破四唯...
年度熱詞「從0到1」的突破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這一年,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並印發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從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這一年,我們的科技工作者不辱使命,在許多領域寫下了那個「1」,烙下了中國的印記。
-
徐冠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根本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僅取決於經濟總量、領土幅員和人口規模,更取決於它的創新能力。」徐冠華認為,我國正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展望中國未來發展,我們信心十足。」徐冠華指出,這緣於全國人民對國家未來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同,緣於中國經濟轉型具有多方面的、潛在的優勢的認識。
-
蘇州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劣勢研究
》,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放在「十一五」發展的重中之重位置,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大企業的集成創新能力、中小企業的原始創新能力、技術引進企業的二次創新能力,著力培養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企業、大品牌,加快構建有蘇州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
2020年中國亟待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
在向服務業轉型的口號聲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按捺不住說了真話,那麼,亟待攻克的核心材料、技術有哪些? 目前,信息技術之外,中國「卡脖子」的核心技術集中在高端製造及新材料領域,光刻機便是高端製造之一。
-
這家由倪光南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機器人企業做到了
近日,一家200人的公司研發的機器人重複定位精度0.026,並獲批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單位,這便是由倪光南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海信雷射電視多次獲得央視關注,自主研發液冷散熱,攻克高溫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自主研發的液冷散熱系統,也攻克了紅色雷射光源高溫散熱這一行業難題。無論是音效、畫質還是內容操作方面相比其他雷射電視都有著不少的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其所具備的鮮豔奪目、層次豐富的色彩還原能力讓雷射電視的整體畫質性能實現了質的飛躍,目前該款電視79999元的售價還是值得考慮的。
-
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破解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難題
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為航天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空天動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工業基礎、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陝西省是國內重要的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區,為打造高效便捷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就地轉化,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應運而生。立足科技創新 填補國內空白空天院是陝西省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加快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