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晶片之父倪光南院士
中國晶片之父倪光南院士,曾被很多人嘲笑。倪光南院士曾經為了製造中國的晶片,放棄了國外高薪的待遇,毅然決然回到祖國的懷抱。當時倪光南院士大力提議做自己的晶片,但是卻遭到了拒絕。孤軍奮戰的倪光南院士無能為力,還被很多人嘲笑。
-
倪光南院士:匯聚優秀人才,湖南的計算產業正在高速發展
相逢意氣為君飲為了慶賀這難得的相逢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倪光南倪光南院士說:湖南的計算產業正在高速發展匯聚了優秀的企業和人才專家簡介倪光南——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中科院計算所公司(聯想前身)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聯想系列微型機,分別於1988 和1992 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聯想集團即以聯想式漢字系統起家並由此而得名。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開源晶片為我國晶片短板提供了機遇
11月3日,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倪光南表示,希望把開源軟體成功經驗應用到晶片領域,但同時要建立起開源的生態系統很不容易。倪光南認為,開源晶片難在門檻很高,一個14納米晶片的投入分配,大體上來講經費多數上億,只有少數大型企業能夠比較好的做晶片的投入,因為投入很大,一般人不太願意來開源,因此這個循環不能形成。「大家都知道搞晶片的兩大家,一個是英特爾,還有一個就是ARM,未來很長時間這兩大架構還是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們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機會。」
-
倪光南院士:中興事件不能僥倖 必有頭部核心技術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結構和算法專家倪光南點評稱,對於中興事件絕對不能存在僥倖心理,我們要堅決發展自己的頭部核心技術。倪院士指出,中興事件暴露出的一個問題是,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就要依靠人家倪光南表示,自主晶片剛出來,可能有些不太流暢,幾次以後就比較順暢了,都有規律。第一天就成功、第一個版本成功不容易,但要做的更紮實一點,儘量能夠快點成功。倪光南此前接受採訪時還曾指出,我國連北鬥導航都能突破,而晶片的難度達不到這個量級。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倪光南自2013年7月之後,將近五年來首次更新個人微博。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英特爾和ARM之外,中國做開源晶片有機會突圍
11月3日,在湖南長沙舉行的2020年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中國在開源晶片方向上有可能取得突破,並規避美國可能採取的限制政策。倪光南認為,開源晶片雖然難度很大,但可以借鑑開源軟體的成功經驗,實現突破,目前已經看到一個很好的開端。
-
倪光南:加強自主創新能力 攻克「卡脖子」難題
在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對於此次大會給予了期待。倪光南認為,目前我國5G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但晶片等技術存在短板,仍然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而晶片,特別是高端數據晶片,歷來是信息技術的核心,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受聘為《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二批科學顧問
中國江蘇網訊 5月8日下午,《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第二批科學顧問聘任啟動,新華日報科技周刊報導團隊赴北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向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頒發《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科學顧問聘書。王貽芳院士祖籍南通,江蘇南京人,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他率先提出了中微子研究項目,並帶領團隊先後從大亞灣實驗和江門中微子實驗站的實驗中進行中微子物理性能的探測和研究並取得重要成果。
-
專訪倪光南院士及部委央企專家:若微軟「斷供」,我們的「備胎」能...
就此事,《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專訪了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顧炳中總工程師和中鋼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紅,談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軟體國產化替代進展究竟如何?如果「萬一」出現,我們的「備胎」能頂上嗎?倪光南:美國軟體「斷供」風險顯然存在,要有準備微軟的一次「常規操作」引發憂慮,倪光南院士認為,這在目前的中美局勢下並不意外。
-
倪光南、金燦榮、張召忠正式表態,中國「芯」突破
大家所熟悉的幾位科學家倪光南,金燦榮,張召忠正式表態,中國即將會在晶片上取得很大的突破。 在最近召開的技工貿路線發布會上,倪光南院士向大家闡述了我們現在半導體的現狀,雖然說確實在比較先進的晶片上面缺少技術
-
這家由倪光南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機器人企業做到了
近日,一家200人的公司研發的機器人重複定位精度0.026,並獲批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單位,這便是由倪光南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倪光南再次發出警告!首家「晶片大學」正式行動:掀起國產替代潮
日訊】眾所周知,我國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晶片進口國、晶片消耗國,在2019年晶片進口金額就高達3000億美元,直接超過了石油進口金額,成為了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但晶片作為整個科技產業最為核心技術,如果長期依賴於進口,意味著在關鍵時刻就會受制於人,所以我國早已經定下了2025年國產晶片70%自給率目標,所以為了解決國產晶片技術短板,更是從上至下開始尋找國產晶片的技術短板和技術弱點,就在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
-
倪光南:中國現有半導體體系可以滿足新基建業務需求
【TechWeb】8月28日消息,在華為北京城市峰會2020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發表演講稱,雖然國內晶片產業7nm及以上工藝上受到制約,但中國現有的半導體體系可以滿足新基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業務的需求。
-
七位院士重磅演講,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更精彩(附報名通道)
黃 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鄭有炓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支志明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彭 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倪光南談軟體生態:中國正從人口紅利轉為工程師紅利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19軟體綠色聯盟開發者大會說。倪光南稱,目前我國軟體產業規模越來越大了,龍頭企業不錯,軟體人員數量世界第二,很快會到世界第一。對於美國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中國有可能比美國產出更多工程師,搞軟體的知道軟體工程師是我們軟體業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這是中國最有利的條件。
-
中國科學院學部和院士
1993年10月19日,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決定,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中國科學院學部進行增選工作,於11月選舉出59名院士。 1994年6月3日召開了中國科學院第七次院士大會,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了全體院士,江澤民同志作了重要講話。會議修訂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選舉產生了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4名。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地學部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地學部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下面看看有哪些地學部院士吧!安芷生第四紀地質學家安院士長期從事黃土、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研究。
-
中國科學院院士籍貫分布
中國科學院院士籍貫最高的城市居然不是北京,上海,而是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其次是位於長三角的寧波。以下是詳細統計,中國科學院院士籍貫城市排名前251 蘇州市 67人2 寧波市 56人3 福州市 51人4 上海市 45人5 常州市 41人6 無錫市 40人7 紹興市 36人8 杭州市 31人9 嘉興市 23人10 南京市 22人11
-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首批會士名單公布 6院士專家入選
為表彰在中文信息處理領域做出突出貢獻並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學家,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首批會士名單公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前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倪光南院士;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前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前黨委書記李生教授
-
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候選人的通知—新聞—科學網
各位院士: 2021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工作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
環境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環境領域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按照中國科學院官網信息整理:中國科學院化學部江桂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1957年11月生於山東萊陽,籍貫山東萊陽。198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系,1987年、1991年先後獲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博士學位。現任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化學會ES&T雜誌副主編、《環境化學》主編、《科學通報》執行副主編。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