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荒雜談
(本文為拾荒雜談原創,抄襲必究,歡迎轉載!)
「成年人兒童化」是近幾年網絡上相當熱議的一個話題。這種現象的根本不是說成年人的思維和行事作風比較幼稚,而是說成年人在興趣和愛好之間有相當一部分都偏向於比較稚嫩的東西。這種現象多是發生在一些童年經歷比較深刻或者幼時比較孤獨的人群之中。
尤其是進入科技迅猛發展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那時候的兒童物質遠比前十年要豐富得多。因此當這一批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甚至於千禧年左右的「兒童」長大以後,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會深受幼時的影響。
這就產生了有些東西明明是設計給兒童的,卻在大人之間流行的奇葩現象,比如說下面幾樣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代表
動漫

「動漫」首先是在日本流行的概念,指的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到了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漫畫為底,將漫畫以動畫展現的方式搬到熒幕上。不可否認,日本是全世界動漫的執牛耳者。早些年日本出產的動漫影響了整整兩代人,至今仍在輸出文化。這類日本知名動漫有《灌籃高手》、《哆啦A夢》、《海賊王》、《火影忍者》、《數碼寶貝》、《龍珠》等等。

這些動漫在創作之初本就是以二次元的畫風來吸引兒童的,用簡單線條加上人生啟迪的方式來疏導兒童的觀念。但是隨著受眾越來越廣,大批量的成年人成為了動漫追劇的主力軍。於是乎現在的動漫又開始以成年人為主,動漫畫風也越來越寫實,情節也開始誇張搞笑富有深意。像《銀魂》(???)、《JOJO》、《名偵探柯南》、《夏目友人帳》、《海賊王》等動漫都開始以成年人為主,反而不再適合兒童觀看。
變形金剛
你以為的變形金剛是不是派拉蒙公司拍攝的那些科技感與機械感十足的3D電影?事實上,現在變形金剛給人的印象也是這樣。可以變形的汽車、飛行器,充滿炫酷的爭鬥場面,滿滿的未來感畫風。每次新電影上映,電影院必然是座無虛席,且絕大部分都是成年人。
然而,變形金剛一開始是孩之寶公司專門為了兒童而研製的玩具,並且變形金剛最初進入熒幕也是以動畫的方式展現的,最大的受眾是兒童。賽博坦星球上的擎天柱和補天士是兒童們角色扮演最喜歡的主角,霸天虎的威震天和紅蜘蛛是最倒黴的孩子抽中的角色。
這一切直到真人版登上大舞臺,變形金剛變成了大人之間的狂歡,而那些曾經在角色扮演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汽車人玩具慢慢被兒童遺忘在角落之中。
任天堂
作為世界電子遊戲三巨頭之一、可攜式遊戲機行業的龍頭,任天堂可謂是電子遊戲的「制定者」。從最初的紅白機、類比搖杆,到後來的N64,3DS,無不一次次走在同行的前頭。
遊戲史上最為經典的遊戲人物馬裡奧就是任天堂的傑作。從充滿馬賽克感的小遊戲到在成人間風靡的3D大作,任天堂逐漸變成了大人們的心頭摯愛。馬裡奧也慢慢從兒童的毛絨玩具變成了成年人的珍貴手辦。尤其是SWITCH的發行,更是直接表明任天堂現在的消費主力軍已經從兒童轉變為成人。
家裡如果有任天堂的遊戲主機,那麼一定是大人買來遊戲的,至於兒童,XX榮耀即可。

細看上面的三種,似乎都是日本發明的東西,那除了這幾樣日本「特產」外,讀者朋友們還知道哪些一開始是設計給兒童,後來卻在大人之間流行的東西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