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摸屁股事件」已經在網上發酵幾天,並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作者沒有加入聲討學姐"誣陷、誹謗"的大軍,
也只是從這位學姐學渣逆襲成功的角度寫了一篇。
認為從「人生重要階段的選擇」來講,
學姐的逆襲之路是值得學習的。
也收到一些網友的評論。
其中一位網友的評論很客觀:
「功過兩分,錯的鞭撻,好的弘揚。社會不但需要『義憤填膺』,更應該積極向上。多一點陽光少幾分戾氣,社會需要正能量。」
作者也是為網友的評論點了贊。
還有網友認為作者的觀點是:
「唯上層階級論,地位高則算成功,而忽略了社會的價值觀,責任,人品。」,
從而認定學姐的人品配不上她現在的位置。
其實,作者也只是講了她的逆襲,
並沒有為她「洗白」之心。
但是今天,作者看到網際網路上對學姐的滿屏罵聲,
倒是真心想為這位學姐說幾句。
事情的經過已不必贅述。
簡單來講,就是這位清華學姐在公共場合屁股被碰了一下,轉身發現某個師弟路過,以為對方猥褻自己,立刻抓現行,大罵色狼並通知了學校保衛科。之後在真相未明之前,於網際網路上發布學弟個人信息,煽動網絡暴力,並稱要對方「社交性死亡」。而後通過監控錄像,發現所謂的摸屁股其實只是不小心將背包碰到了學姐。
隨後,這件事情便在網際網路上發酵。
而「誣陷」「誹謗」「女權」,「清華」「性騷擾」,
這些字眼也是迅速抓住了讀者的眼球,
精準抓住了網際網路的G點,
讓無數群眾滾進這場輿論秀場。
而網友也是幾乎一邊倒地聲討這位學姐。
這裡,作者假設了另外一個版本:
清華學姐在食堂感覺有個男生觸摸自己的臀部,當場拿下他的學生卡並公布在朋友圈,在等待結果的期間又怒罵了學弟一波,第二天,監控錄像表示,學弟果然很猥瑣地摸了她。
如果這個版本才是事情的真相,
那網絡輿論是不是又是另一番景象。
我猜大部分網友會為這位學姐歡呼鼓掌。
「女性應該勇敢對性騷擾說NO」
「清華」的學姐就是「霸氣」
......
而學姐除了那封道歉信,也還是之前的所作所為,
難道還會有人指責她:
為什麼學姐不等真相出來再罵人?
為什麼要強調學弟160+?
即便有那麼幾個人,也很難得到響應。
但問題是,在學姐的眼裡的,截至監控調查出來之前,
她腦海裡的真相的確就是作者假設的那個版本,
也就是,輿論會站在她這邊的版本。
大家可以仔細捋一捋這個邏輯,作者覺得這真是個很有意思的討論題。
不過作者表明,從事實真相上來講,無論是哪個版本,作者都認為學姐確實都是有錯的。
第一,沒有等待結果出來就公布對方信息。
搶學生卡,她沒權利。
公布信息,她更沒權利。
第二,公布對方信息時候用了很不尊重的字眼。
未搞清事實之前胡亂冤枉好人,語氣不尊重,不對。
第三,道歉不真誠。
由於愛面子,在事件水落石出後提出希望對方也道歉的請求。荒謬。
還要求「大家都要注意」,仿佛是訓誡別人。高傲。
但即便如此,大家對學姐實施的辱罵,也過分了。
所以,作者想冒死為她講幾句。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
絕大多數女性對性騷擾必然會比男性敏感,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認為自己被侵犯的時候保持理智的。
有些人在懷疑自己被侵犯的當下,憤怒是第一反應。
我們知道這件事情的學姐並沒有被摸,但在她的感知裡,
「被摸就是事實」。
基於這個事實,她做出了後面的行為。
這些行為當然不對,也不夠理智。
但是,難道這位學姐就應該被網絡暴力了麼?
作者甚至看到這樣的評論:
「學姐興奮且迫不及待的期待結果是被摸」
「性慾挺強啊,撞下屁股就TM高潮了」
......
作者看了之後真的寒心。
既然大家都不了解學姐,為什麼沒有可能是:
因為被侵犯的案例太多,所以學姐不自覺的產生了「防備過度」心理?
為什麼大家每次面對這些事情,總是迫不及待將一個人「打死」呢?
為什麼我們從來都不願意客觀地,辯證地去思考呢?
是因為這個年代,說話不用負責了嗎....
學姐不分青紅皂白,網暴學弟。
網友一個上頭,辱罵學姐。
而作者,寫文抨擊網友。
留言區可能會開始噴作者。
大家你噴我,我噴你...
我們被捲入了討論池,我們在鍵盤上狂歡,我們沉醉在輿論場,
可我們,什麼都不是。
是不是也挺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