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情況
本科畢業於一名不見經傳的二本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四六級大一大二裸考過的,分數不高。專四69,專八76。初試成績397分,政治74,翻譯碩士英語82,英語翻譯基礎124,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117。初試成績排在口筆譯總排名第五,筆譯方向第三;複試好像也是第三,最終總成績筆譯方向第一擬錄取。
我記得武哥說過,經驗貼這個東西吧,實際上沒什麼大作用。我個人也是這麼覺得,每個人程度不一樣,不管看的經驗貼再多,最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都要自己去摸索。但是我自己在備考的時候看了大量經驗貼,主要是為了求個心安,希望別人做到的自己也做到。所以寫一篇經驗貼,廢話挺多的,僅供大家參考。
各科複習經驗
1. 政治
用到的教材:
大綱解析(即俗稱的紅寶書)+肖~榮老師全套書冊(包括精簡精、1000題、知識點提要、考點預測等)。報班的問題因人而異,我個人認為政治沒什麼難理解的地方,主要就是熟悉教材,所以雖然報了肖~榮老師的全程班,但是從頭到尾只看了馬原的計算部分和考前點題班,其他部分都是自己看書。政治不建議開始得太早,內容太多,後面會忘的。我是從紅寶書出版以後,大概八九月份開始看的。前期就是紅寶書看一章,做1000題上相應的章節。推薦的複習順序是 史綱-毛中特-馬原-思修。馬原的計算題部分可以看肖老師網課的視頻,建議大家費點心思完全掌握,因為幾乎相當於送分題。最後時政和當代的部分我是只看了肖老師後期出版的時事政治小冊子,沒有看書上的內容。這樣一輪複習下來,大概就快11月了,之後開始第二次複習,需要提速,一天兩章,看完還是拿1000題鞏固。第二輪複習就要突出重點,重點的章節和內容要儘量記熟,多翻。第二天複習前先把前一天的內容溫習一遍,溫故而知新,絕不可看過就算,因為內容太多,不反覆鞏固是一定會忘記的。(1000題我買了兩套,後期用鉛筆做,從頭到尾做了大概4次,非常好的打基礎材料。)這樣複習下來基本上就到衝刺階段了,衝刺階段我幾乎把市面上所有的衝刺卷都買下來了,當然題的質量千差萬別,主要就是掃除選擇題盲點,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題目不必太糾結,大題不必看。大題部分主要就是肖~榮老師的八套卷四套卷,我是八套卷四套卷大題都背了的,並且背了肖老師的考點預測小冊子。考研政治主要靠選擇題拉分,大題其實拉不開太大的差距,尤其對北京這種極旱的區域來說,選擇題尤為重要。我的大題大概也就是個平均分,選擇題今年拿了45分左右。想要強調的是,最後衝刺部分不能只看卷子不看書,因為總會有衝刺卷上涉及不到的考點。我的書一直翻到考前,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看了大概3遍,各種彩色的筆記,便籤,重點的章節更是看了很多很多遍,最後紅寶書是翻得破破爛爛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切記切記。
2.翻譯碩士英語
書單:FT中文網;星火專八閱讀;華研專八閱讀;張劍閱讀150篇;商務英語閱讀;BEC高級真題;外貿函電;慎小嶷十天突破雅思寫作;新東方雅思九分寫作;GMAT閱讀;考博英語全國重點院校真題詳解
俗稱基英。前期一定要把基礎打好,基英非常重要(認真臉)。貿大以前的基英真的很簡單,選擇題很多外貿函電,閱讀ft中文網原文,作文圖表作文。然而這兩年有難度提升的趨勢,選擇題不再考外貿函電,考詞彙辨析就非常考察平常的積累了。詞彙是重頭戲,單詞一定要背,說不用背單詞的人那是單詞量已經很大的高手。單詞太重要了。劉毅一萬詞,專八單詞,可勁兒背吧。平時多看財經類文章,遇到不會的單詞就記下來,每天翻翻。詞彙辨析可以用專四的題集,自己也要經常總結。閱讀前期要大量做找感覺練手感,但FT的速讀最好每天跟上到考前。我做過的閱讀如書單;基礎不好的同學推薦前期使用張劍150篇,文章難度不大,詞彙也都挺簡單,就是選項極為。。。變態?大家不必太過糾結答案,150篇的文章非常適合做精讀,程度較差的同學可以每篇拿來做精讀,練翻譯,積累單詞,仔細分析句子結構,一本書下來會有很大的提高。貿大的閱讀題型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考察的還是基礎的閱讀能力。今年基英的作文我真是給跪了,寫的不知所云,背的圖表作文模板基本上用不上。今年的作文就是考察信息提煉和總結的能力,總之還是平常多寫寫,我就是平時懶得練,考試的時候寫的亂七八糟,到處塗改。平常可以看一下經濟學人,IMF報告的圖表,看下專業人士的分析和措辭。改錯很簡單,相當於送分題。不多贅述。貿大的基英一直不難,時間完全夠用,所以做閱讀的時候不用著急,慢慢做就好。
3.英語翻譯基礎
書單:三筆教材+二筆教材+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漢翻譯+韓剛三筆+韓剛二筆+IMF全球經濟展望+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日報+盧敏+英語文摘(English Digest2016上半年合集)
詞條部分我是自己總結了兩個筆記本的財經類詞條,總結的時候漢語的版本推薦MBA智庫,英文的版本推薦維基百科。今年方向變了,考了很多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財經方面的倒是沒考幾個,不過建議大家準備的時候都準備好,常見的縮略語也要跟著背背,保不齊明年就又考了呢。翻譯部分,總結而言就是唯手熟爾。一定要多練。翻譯方法推薦武峰老師的十二天系列,先把基本的方法掌握好,然後就是大量練習,仔細總結,用過的材料參考書單(以上材料並不是全部翻譯完了,而是有選擇的翻譯的)以及特別推薦的英語文摘English Digest,我買了2016上半年合集,重點翻譯財經章節,裡面的單詞要重點背,譯文可以學習,非常好用的一本書。漢英部分政府工作報告是必看的,我是直接背的,但內容太多了容易忘,所以到考前只仔細背了前三分之二的部分,後面的實在是沒時間了。但是政府工作報告裡面的固定用語要總結好,翻譯和詞條都會用到。另外還背了習大大和李克強總理的幾篇雙語講話稿。英漢翻譯主要就是方法+詞彙,漢英就是主要靠積累。我翻譯這門課用了好幾個筆記本,兩個筆記本是財經詞條,另外兩個一個用來記錄英譯漢碰到的詞組,一用來記錄漢譯英碰到的詞組,另一個筆記本就是總結的漢英翻譯常見的句式和模板,其次還有政府工作報告詞彙總結專門的一個筆記本。自己的筆記一定要多翻翻,不要記了就不看了。詩詞翻譯大家可以總結一下近幾年領導人講話常用的詩句的標準翻譯。今年貿大翻譯這門課還有一個變化就是英譯漢篇幅加長,然後漢英不再專注財經或政府工作報告類,而是偏向文學翻譯了,考的國學教育,孔子,論語相關的內容。這個在今年準備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一下。
4.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書單:星火專八人文知識+李國正百科知識考點精編與真題解析+高考滿分作文+經濟應用文寫作+知識搶答題典+林青松等等
這門課我真是無話可說,我相信今年大部分同學跟我的感受一致。今年貿大百科考的太偏太細,主要考察知識儲備,不再考察參考書的複習能力了。給的所有參考書上的幾乎沒考。但是複習還是要下功夫,雖然題很變態,但是還是有能全答對的同學。我在百科上也耗費了相當大的精力,林青松背的滾瓜爛熟,西方文化史也看的差不多爛熟於心了,英美文學用的星火的,地理常識就是百度搜一下中國地理世界地理的知識點,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也記得差不多。作文部分,因為一直以來作文比較好,所以大作文沒練過,而且大作文這種東西也不是一時間能突破的,心裡沒譜的同學可以買高考滿分作文看一下積累一下素材。小作文是一定要去看的,推薦經濟應用文寫作。今年小作文考的是創業策劃,我大學的時候參加過創業創新大賽,所以備考的時候就把當時的策劃書拿出來,以此為基礎,重新寫了可行性分析、創業策劃、市場分析等經濟類作文,其實內容是差不多的,但是每種作文有其固定的格式,所以大概調整了一下讓同樣的內容符合不同的文體。考的時候剛好考到了,比較幸運。小作文大概有一二十類,自己要注意總結模板,內容不必細究,主要是把每種文體的格式搞清楚。萬變不離其宗。
複試
貿大和往年一樣,第一天體檢,第二天考試。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今年跟往年有些不同,往年筆試和面試時各佔50%,今年聽力佔40%,面試60%。筆試部分全是聽力,聽力部分今年是用的公放,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mini-lecture,25個空,50分,文章很長,跟專八很像,不過是可以看題的,今年考察了很多數字,不過都比較簡單。第二部分是interview, 5道題,可以看題幹的,10分。第三部分是news問答,而且是brief news。一共五條新聞,每條新聞2個問題。News真的是相當brief,我記得有一條新聞只有一句話。總之聽的時候要仔細,稍不留神就過去了,難度中等偏上。前兩部分比較簡單,用專八的真題就可以,新聞部分相對比較難,我在出成績後到考前的一個月每天瘋狂聽新聞,BBC,VOA,CNN基本上從早聽到晚。前期積累常用新聞詞彙和近期新聞熱點,精聽,逐篇做聽寫;後期泛聽為主,主要是磨耳朵,習慣新聞的格式和特徵。面試的話也跟往年有少許變化。兩個人一起面試,進場之前會帶到一個教室裡面,5分鐘時間看一篇文章;看完以後去面試,老師會讓人一人讀一段剛才看過的那個文章,然後會拋出一個問題兩個進行討論,問題是跟看的那篇文章(這個環節以前是即興演講,個人認為改為討論降低了難度)討論完以後就是各問一個大綱上的問題,不難,老師都很好,面試時間兩個人一共十幾分鐘吧,很快就過去啦。
Tips:出了成績以後覺得自己的分還可以,但後來聽到全日制非全日制要統一划線的消息,擔心複試刷人太多,心裡沒底,所以聯繫惠園教育報了複試班(版主註:點擊查看複試班介紹),根據我的情況找了研一的學姐一對一進行輔導。學姐畢竟是過來人,複試大綱上的問題全部是學姐幫忙收集的。前期學姐帶著我練聽力,練即興演講,讓我從不敢開口變成了雞湯大師,掌握了即興演講應該怎麼講才不會空,學習如何快速構思。後期由於大綱變化,面試從即興演講變成了討論。學姐找了很多當下熱門的話題讓我練習討論,最後考到的網絡對公司發展的影響恰好與之前和學姐練習的e-business的發展有相似之處,所以面試進行的十分順利。
最後心態問題
其實心態問題說讓大家別緊張別焦慮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貿大確實是很熱門很難考。但希望大家在備考的時候不要跟別人比,不要想著有多少人考多可怕,而是要跟自己較量,把每門課該拿的分數都拿到,管他多少人考,保證自己會的不會做錯,不會的儘量壓低到最小化。現在時間還早,把基礎打好,堅定目標,堅持到最後,就沒有太大問題。加油啦,各位。我先上岸啦~祝願大家也能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