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運動的發展史告訴我們,體育永遠是文化最默契的夥伴

2020-12-07 二哥略知曉

說起棒球(Baseball),或許大家都會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於,棒球服、棒球帽等個性款式的服裝曾一度成為青年人彰顯青春健康、個性陽光的流行符號;陌生在於,其作為大眾體育運動,卻很少受到國人的關注與喜愛。講真,就二哥個人而言,對棒球的最初印象也基本停留在好萊塢電影、美劇和日漫等國外文化作品形象中。

棒球

這種微妙的背離感引發了二哥對體育運動本質內涵的思考,今天我們就以此為話題,藉助對美國棒球的歷史了解,來聊一聊究竟該如何理解體育運動和文化發展的關係。

美利堅「國球」的成長史

相信熱愛運動的朋友都知道,當今世界上棒球運動發展最成熟的國家非美國莫屬,美國的職業棒球大聯盟(MLB)與國家美式橄欖球聯盟(NFL)、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並稱美國的三大體育聯盟,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和文化價值,被稱為「美國國球」。現如今,成為一名MLB明星幾乎是每一個熱愛棒球運動的男孩心中的夢想。

球、球棒、手套

那麼,棒球為何最終能夠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大眾體育運動,其中又蘊含了什麼歷史淵源呢?

美國棒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一種流行於英國孩童之間的叫做「輪打」(Rounders,也叫做跑柱式棒球)的運動由英國傳入美國,其被看作是棒球的前身。此後,一種「輪打」的改良遊戲「城球」開始(Town Ball)在美國的許多地區到發展,因各地的城球改良版本在規則上存在差異,逐漸形成了以麻州(麻薩諸塞州,也稱麻省)和紐約為發展中心的兩種版本的城球比賽形式,這兩個版本的比賽規則在此後均為城球轉型為棒球做出了貢獻,且尤以「紐約版本」的影響更大。

1842年,在書店經銷商卡特萊特(A.Cartwright)的號召下,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紐約客約定於曼哈頓組織定期的改良版城球比賽;1845年9月23日,卡特萊特號召這些紐約客正是組織成立了名為「紐約紐約人隊」(New York Knickerbockers)的球會,同時確定了著名的「紐約人規則」(Knickerbockers Rules),彼時這一規則已基本符合現代大眾對棒球規則的印象。

紐約紐約人隊(攝於1858年)

此後,由於「紐約人規則」所規定的比賽方法具備:容易對球實施規範化打擊、危險性較低、賽制時間較短以及戲劇性較強等優勢,加之其方便形成固定場地來吸引觀眾的特點而受到了廣泛傳播,日益發展為規範、科學且有組織的現代棒球運動。

偽傳說及其文化內涵

除以上「正史」之外,關於棒球的起源,還有另外一個廣泛流傳於美國民間的「杜博戴與庫伯鎮傳說」:

傳說1839年5月6日這一天,在紐約州的一個名叫庫珀的小鎮上,一名叫做杜博戴(Doubleday)的內戰陸軍軍官,通過示範如何在戰場上分布壘包的方式來教導一群正在遊戲的孩童,並劃定了鑽石型的「內野」場地,由此形成了棒球運動最初的原型。

杜博戴

雖然這一傳說曾在此後被諸多美國本土的歷史學者證偽,但卻最終成為了美國民眾的廣泛認同,擁有無法被撼動的象徵意義。1939年,棒球運動百年紀念儀式召開,同年,庫珀鎮也成為了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

究其緣由,不得不提的一個概念就是「美國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這是一個與宗教相關的概念,回溯美國特殊的歷史,受新大陸清教徒移民文化背景的影響頗深,自17世紀起,許多知識精英和宗教領袖便不斷嘗試以一種特殊的角度詮釋和理解美國。他們認為,美國移民除了肩負著神聖的傳承使命以外,在新大陸自由空氣和獨特文化的薰陶下,也應更進一步的超越其傳統的「歐陸文化」限制,形成異於外部世界的獨特文化,此觀念即被學者們稱為「例外主義」。

說白了就是要樹立一個與自己歐陸本源文化有所區別的例外文化,強調美國形象的獨立性和主體性,樹立屬於美國本土的「民族自信」。

細想來,這與美國長久以來給世界留下的整體印象是相符合的,反映在政治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僅拿體育文化來舉例,美國就擁有在整體上獨立於全球的主流運動體系,與棒球幾乎同期傳入美國的板球(Cricket),就曾因其傳承於英國本土的「紳士風」的色彩過於濃厚,最終被美國大眾所「拋棄」。如今風靡全球的足球(Soccer)運動也同樣不被美國主流文化買單,反而是更具侵略性和攻擊性的美式橄欖球,在美國成為了被廣泛接受的「Football」。

文化之於體育,究竟意味著什麼?

通過以上歷史我們可以看出,棒球運動之所以能夠在美國本土得到良好的發展,主要受到其廣泛認同下的「例外主義」觀念的影響。

那麼如果將其做更普世一些的解釋,文化觀念之於體育運動,其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板球

拿之前講到的板球運動為例,與美國基於對傳統「歐陸文化」的「不認同」並將其拋棄的做法不同,在號召以民族主義對抗英國殖民權威,更為迫切地想要民族獨立的印度,板球運動為何卻一直流傳至今?甚至成為了章獻民族主義的主要媒介。究其原因,主要在於:

第一,在當時殖民統治的大背景下,板球被視為可培養服從與紀律的運動,這使得印度的中產階級有更多的機會獲得裝備和場地。

第二,印度的民族主義寄希望於在板球場上積極表現,尤其是以擊敗英國板球隊的方式,證明印度民族同樣具有優越的運動能力,培養國民的自信心與光榮感。

第三,板球的運動形式符合印度「非暴力」民族運動的基本取向,在當時的特殊背景下,通過和平板球比賽的形式,有利於贏得與殖民者的尊重。

自此,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基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環境,其體育運動形式的發展方向和側重點均有所區別,但終究都是與本土文化「相伴而行」,與一個民族最本質的精神氣質相輔相成的。正如代表中國在國際賽場上爭金奪銀的運動健兒們,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勤以勵堅的民族精神,以及和平友誼,公平競賽的大國氣質。

中國的驕傲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拓展閱讀:《棒球起源神話與美國例外主義》、《解析板球運動》、《美國棒球發展歷史研究》

萬物皆可內化,做有深度的歷史解析。

我是二哥,歡迎關注!

#體育#

相關焦點

  • 連城成為最受臺商青睞的棒球運動及器材生產基地
    李世翔是臺灣嘉義市人,今年9月,在廈門大學臺灣棒球教練的推薦下,應連城縣棒球協會的邀請,前來連城擔任棒球教練,每周輪流到連城縣6所開展棒球運動的中小學開展訓練工作。「棒球是臺灣第一運動,連城開展棒球運動,是海峽兩岸最好的交流平臺。連城已成為最受臺商青睞的棒球運動及器材生產基地。」 李世翔激動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連城縣引進臺商廖芳洲在廟前臺商投資工業集中區投資棒球手套生產項目。
  • 瀋陽開展「中韓棒壘球文化交流」 讓棒球運動走進校園
    「中韓棒壘球文化交流暨瀋陽市瀋河區棒壘球運動進校園」18日在瀋陽啟動。 韓宏 攝中新網瀋陽7月18日電 (韓宏)「中韓棒壘球文化交流暨瀋陽市瀋河區棒壘球運動進校園」18日在瀋陽啟動,加強對青少年的培養,推動瀋陽棒球運動與文化的普及和發展。
  • 棒球,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運動
    在一天海量的體育新聞中,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密爾沃基釀酒人籤下了三名中國00後小將的消息,可能只是一條快訊而已。作為最熟悉的陌生運動,棒球依然在等待一個中國面孔改變現狀。作為文化潮流的棒球可能很多80~90年出生的朋友們了解棒球,都要從安達充的《棒球英豪》始,這部掛著棒球外衣的戀愛漫畫讓淺倉南成為了無數少年的兒時女神。如果說《棒球英豪》還能多少理解一些運動規則,那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接受棒球潮流文化的過程更加零敲碎打,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棒球運動影響。
  • 理想時間 | 「洋運動」在身邊 學生棒球場上體驗完美(組圖)
    「洋運動」就在咱身邊  在國外,棒球是最普及、最受歡迎的集體項目之一,受歡迎程度僅次於足球和美式橄欖球,幾乎每場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比賽,都會吸引數萬名球迷現場觀戰。而看似複雜的競賽規則,實際上也很簡單:兩隊輪流攻守,當進攻球員成功跑回本壘,就可得到1分,九局中得分高的一隊就勝出。2020年的東京,棒球將作為正式比賽項目,回歸奧運會大家庭。
  • 體育培訓市場火了,棒球會成為下一個爆款嗎?
    的確,棒球運動的魅力不言而喻,這項起源於英國的運動集運動、智慧、團隊精神,比賽懸念無窮,熟諳規則的球迷深深為之著迷,在全世界有大約5億棒球迷。據研究機構數據顯示,棒球產業在全世界體育產業總產值中佔比12%,排名僅在足球和橄欖球之後,位列第三。然而,國內棒球市場卻沒有想像中火爆。2008年那支擊敗中華臺北隊的國家隊事實上,棒球進入中國已有一個世紀之多。
  • 廣東中山國際棒球小鎮——尋運動的魅力 - 國家體育總局
    廣東中山國際棒球小鎮——尋運動的魅力 發布時間:2018-11-0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劉昕彤 字體:
  • MLB又一年,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棒球世界?
    MLB也很清楚自己的播種使命,在MLB棒球發展中心成立時,MLB國際事務高級副總裁吉姆-史摩爾就曾表示:「這些孩子在畢業後會熟練地使用英語,會打棒球,無論他們將來成為律師、醫生、記者,對於我們而言,都是一種成功。」當然,除了身體力行的參與到棒球運動的人才培養與普及工作中之外,與直播平臺的合作可以更好的從賽事層面傳播棒球運動的魅力。
  • 同樣是西方運動,為什麼美國人不愛看足球卻愛看棒球?
    歐洲發達得比較早,歐洲人的體育傳統深厚,其結果就是歐洲人一直堅守著足球這項不怎麼好看的傳統體育項目。美國是個新興發達國家,沒有那麼多歷史包袱,所以美國人選擇了更好看的體育項目,那就是橄欖球、棒球和籃球。
  • 貧困兒童組成的公益棒球隊——讓體育改變孩子的人生
    東方彤坤(北京)體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娟與前國家棒球隊隊長孫嶺峰聯合發起了「青年湖強棒愛心棒球基地」,給目前國內唯一一支由貧困兒童組成的公益棒球隊,也是唯一一支由多民族兒童組成的民族棒球隊「棒球天使隊」提供訓練場地。
  • 騰訊攜手MLB,棒球運動在中國的新革命才剛剛開始
    未來,騰訊將發揮專業的制播能力、精細化運營能力和社交平臺優勢,挖掘棒球運動的價值,將MLB和棒球運動在中國的關注度推向新的高峰。」而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負責亞太事務的副總裁Jim Small則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騰訊是中國最領先的數字內容平臺,也是一家在全球廣受讚譽的公司。
  • 別再吐槽棒球比賽不好看了 我們來告訴你如何優雅的欣賞MLB
    ,我們注意到網友在各種渠道對於項目提出的種種疑問,本文選取幾個代表性問題與觀點,用最通俗的語言做出一些解釋,希望讓大家了解MLB的真正魅力所在。但根據權威機構對體育項目的定義,棒球和足球、籃球一樣都是對抗性運動,而橄欖球和冰球則被歸入更高一級的衝撞性運動。棒球、足球、籃球都有身體接觸,橄欖球和冰球的每一回合都需要裁判格外注意衝撞的判罰。
  • 普及棒球運動 傳遞愛心公益——青年湖強棒愛心棒球基地正式揭牌
    中經網網絡媒體矩陣(王海珠)12月20日下午,以「普及棒球運動,傳遞愛心公益」為主題的「青年湖強棒愛心棒球基地」揭牌儀式在北京青年湖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圓滿落下帷幕。東城區教委、東城區體育局為基地進行了授牌。
  • 二牛的體育:這是有史以來比賽時間最久的一場棒球比賽!
    嗨,大家好,這裡是二牛的體育,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體育故事!棒球比賽太長了,特雷西在華盛頓郵報上寫道,引發了一片抱怨聲。但即使像我這樣的棒球愛好者也對比賽的節奏越來越不耐煩了,我不是唯一的一個,那一年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平均比賽時間為3小時。
  • 是棒球嗎?不是!是壘球嗎?有區別! 這些人到底在玩兒什麼運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瑋皓實習生鄭豔文記者張琮攝影  風靡海外的棒壘運動,對於我們身邊的多數人來說很陌生  鄭州80後男孩們記憶中的棒球,是櫻桃小丸子爸爸最愛的節目、是大雄心心念念的手套,是帶領著明青棒球隊獲得甲子園冠軍的神投手上杉達也。當簡化了棒球的規則和難度的慢投壘球出現在身邊時,如今已經30多歲的他們依然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棒球衫,拿起了棒球桿,讓那個童年腦海中無數次播放的畫面,成為了現實。
  • 貴陽這家棒球訓練營—力求打造「新奇特」運動模式
    貴陽這家棒球訓練營—力求打造「新奇特」運動模式 棒球簡介棒球不僅是一項優雅、時尚、
  • 三名球員再籤約美職棒,MLB中國要用青訓和商業開發加速推廣棒球運動
    青少年棒球聯賽常規賽作為全球商業化程度最高的運動之一,藉助棒球項目重返奧運的東風,棒球運動近年來在中國也迎來了發展的上升期。據MLB提供的數據,現在有400萬人在MLB和中國棒球協會相關的項目中體驗棒球運動,包括省隊校隊還有MLB棒球樂園,MLB學習中心以及棒球發展中心,中國大概有700多個不同的棒球隊。
  • 全國青少年棒球工作會議在威海舉行 - 國家體育總局
    中 小        2019年4月17日,由中國棒球協會、大學生體育協會棒壘球分會主辦,中國棒球協會青少年委員會、山東省小球運動聯合會、威海市體育局、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承辦的全國青少年棒球工作會議和全國青少年發展研討會在威海市臨港區觀瀾國際酒店會議廳舉行
  • 他是職業棒球俱樂部的隊伍中首選的一名棒球投手!
    他們的大多數其他挑選對象都是年輕人,他們永遠不會呼吸大聯盟俱樂部的空氣。那時候,兩人都是高中最後幾天的青少年,洛杉磯的艾爾威和匹茲堡的馬裡諾,已經致力於大學棒球事業,這最終會建立他們的名聲,由於斯坦福和匹茲堡大學都還沒有參加大學棒球比賽,他們的未來很難確定,但是球隊在第四輪選中了馬裡諾。在比賽中的第十九輪選中了艾爾威,他們提供了職業合同和通往大聯盟的道路。
  • 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中心李高潮副主任專程看望山西省棒球隊
    該棒球隊去年6月「升級換代」成為山西省棒球隊,是山西省歷史上第一支省級棒球隊,這也是山西省第一支由高校學生組成的代表我省參加全運會的隊伍,開創了山西體育史的兩個第一。同時,這支大學生棒球隊將首次代表山西參加第十二屆全運會。
  • 美國人為啥愛棒球?傳承的力量 孩子們在父親後院扔球陪伴中長大
    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希望傳遞給讀者,雖然棒球飽受詬病,但依然不可替代,在美國,它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權」,對美國家庭而言,棒球遠不僅是一項競技運動。 文/騰訊體育特約記者薛磊進入三月下旬,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陰雨天終於漸漸過去,積雪慢慢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