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科技論:科學之父伽利略,曲折而充滿傳奇的一生!

2020-12-04 百家號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仔仔,今天仔仔給大家帶來的是科技小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歡,喜歡的小夥伴別忘了點個關注哦,如果有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在評論下方給小編留言。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一天都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如果要讓你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你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愛因斯坦,再往前追溯多半就是牛頓了,如果再往前那一定是伽利略。

確實伽利略在科學史上的意義非常大,在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領域都做過非常重要的貢獻,被認為是現代科學的起點。他最為世人所傳誦的兩件事情一個是通過比薩斜塔鐵球實驗證明了質量不同的兩件物體下落速度是一樣的,另一件就是他堅持認為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大力支持日心說還因此被教會判了罪。不過這兩件事情的真實情況跟你過去的認識可能都有些出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伽利略。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流傳很廣,你的教科書上可能還有這個故事,不過有意思的是伽利略本人卻並沒有對這個實驗做任何記錄,這有點不太尋常因為做好實驗記錄是每個科研工作者都必須認真對待的事。更何況這樣一個非常被重視吸引了許多人圍觀的實驗。

關於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的這個說法是他的一位學生提出的,如今絕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伽利略並沒有做過這個實驗,實際上目前有記錄的最早的類似實驗是荷蘭工程師西蒙史蒂芬在荷蘭的一座教堂裡做的,那座教堂也有個斜塔。當然沒有做過比薩斜塔實驗並不意味著伽利略沒有做過類似的實驗更不意味著伽利略不贊成不同質量的兩件物體下落速度相同,實際上伽利略在自己的書裡明確地寫到了這個觀點。他認為只要下落時受到的阻力是微不足道的或者乾脆就是在真空當中,那麼任何物體的下落速度都是相同的而且其加速的水平都是均勻的。

相對於曾經出現在教科書上的比薩斜塔實驗,伽利略對後世影響更大的是他在日心說這方面的工作。所謂的日心說就是地球繞著太陽轉的一種學術觀點,這種觀點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一個對宇宙最基本的認識,但在古代的情況卻並非如此。很長很長的時間內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會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的尤其是在歐洲,這種觀點發展成一種理論叫做地心說,這是一種受到教會認可的理論不過也有一些早期的科學家通過長時間的觀測和計算發現地心說存在一些漏洞,有些現象無法用包括太陽在內的各種行星都繞著地球轉這個說法來解釋,反過來如果認為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似乎就能解釋得通了。

伽利略也是一個持日心說觀點的科學家,他認為當時日心說的證據已經非常充分了而且無論是社會上還是在教會內部對於改變理論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甚至有一些主教向他承諾如果日心說被證明是正確的教會將會修改對宗教經典的解釋使之符合宇宙的真實情況。伽利略對此感到非常的高興,也想去積極地推動這件事,幾年後這些主教當中的一位成了羅馬教宗,在基督教世界裡這可是最有權力的一個身份了,於是伽利略興高採烈地跑過去見他,向他保證自己已經找到了非常充分的證據足以證明地球確實是繞著太陽轉的,教宗欣然同意了。

他允許伽利略去寫一本關於這個問題的書但考慮到當時的宗教形式還是很複雜便又提出了一個要求:在書中不能把日心說描繪成一個事實只能當成一個很好的假說來用,除非他有非常明確的證據可以給予證明。回到家裡沒多久,他就寫出了一本在科學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關於託勒密和哥白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不過伽利略似乎有一點操之過急了,有些東西沒有處理好,他在書裡對持有地心說的人進行了非常激烈的嘲笑,把日心說描繪成了一種事實並且給出了他自己認為的非常可靠的證據。這個證據是什麼呢?

伽利略認為大海會有漲潮、落潮,這個現象證明了地球是繞太陽運動的,這下可就糟糕了,因為在伽利略之前另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克卜勒就已經證明了漲潮落潮的這個潮汐現象決定的因素在月球,用這個來證明日心說那可就尷尬了。更麻煩的是根據伽利略的潮汐理論,地球上每天只應該發生一次潮汐,但是我們都知道事實上每天漲潮兩次落潮兩次。很快伽利略的反對者們就注意到了這一點並且抓住了這一點對他進行反駁,未想伽利略竟然找不到合適的證據來為自己辯護,因此反對者們提出了更嚴重的指控——伽利略違背了教宗的命令並且利用自己寫的書來推廣不符合宗教經典的觀點,伽利略被送上了宗教法庭。

這場審判進行了非常非常長的時間,很多人指控伽利略也有人為他辯護,甚至有些人希望能為他提供保護但是他還是被判有罪並且法庭要求他放棄日心說這個觀點,最終伽利略在一份承認自己的觀點無效的文件上簽署了名字。很多人認為在這個過程當中伽利略受到了毒打和虐待,不過實際上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接下來伽利略被軟禁在一座別墅當中並且被禁止繼續從事物理學研究。不過這個判決並沒有被認真地執行,他還是經常會去到另一個城市在貴族朋友的宮殿當中小住,實際上他的物理學研究工作也並沒有停止,伽利略最重要的一本學術著作《論兩種新科學》就是在這個時期寫出來的。

有意思的是後來很多為證明日心說,尋找證據的工作是教會主持進行的,人類的科學就是這樣不斷前進,它的存在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而它的發展是基於我們對所處世界的實際測量、縝密計算,如果你也想投入到這種對未來世界的科學探索當中去,那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學習打好基礎!以上就是仔仔分享的全部信息了,之後的一段時間仔仔會陸續為大家帶來科技小文章的,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仔仔科技說:科學小故事,瓦特是怎樣改良蒸汽機的?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仔仔,今天仔仔給大家帶來的是科技小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歡,喜歡的小夥伴別忘了點個關注哦,如果有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在評論下方給小編留言。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一天都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我們今天要來談的這個人物可以說是蒸汽機界的傳奇人物,他是誰呢,你們猜到了嗎?
  • 古代科學家的故事,伽利略,現代科學之父
    伽利略·伽利雷(1564— 1642)伽利略是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他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體運動規律,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的第一人。
  • 「近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給了歐洲黑暗時期,致命的一擊
    「近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給了歐洲黑暗時期,致命的一擊我們今天都知道,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是沒有中心的。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不大的塵埃。但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他們並不這麼認為,換句話說就是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為了個人私利,掩蓋了真理的發展。
  • 望遠鏡鼻祖——伽利略
    1609年8月21日,伽利略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1642年1月8日卒於比薩。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 、「現代物理學之父」 、「科學之父」 及「現代科學之父」。
  • 化學之父傳奇一生
    #科學知多少#那是相信萬物皆由風、火、水、土四元素構成的時代,也是只有鍊金術沒有真正化學的時代。在瀰漫著玄學與神學的濃霧之中,來自愛爾蘭的波以耳跟隨著伽利略與海爾蒙特(Jan Baptista van Helmont) 點起的兩盞燈火,經由有系統的量化實驗,駁斥了四元素說,開創化學這門學科,因而被後世稱為「化學之父」。波以耳。
  • 迷之巧合:伽利略、麥克斯韋去世當年牛頓、愛因斯坦出生
    伽利略與牛頓 1642年,餘生都處於教會軟禁的伽利略在寫完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兩門新科學》之後,其中總結了他在運動力學和材料力學方面的工作,帶著未經科學事業的不甘和憂鬱所帶來各種疾病(失明、心臟病、疝氣和失眠症)的憤懣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離開了人世,但是他親手開啟的近代科學大時代卻吟唱著讚美詩降臨世間。
  • 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終於證實
    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三大天才今天告訴你真相。得益於偉大的科學家們的艱辛和付出,人類文明早已破除了封建鬼怪說,發展出文明的現代科學社會,在科技、醫療、心理、物化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在高深的天文物理學領域,最讓大家牢記的大腕當屬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三位天才,這三人為人類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他們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關聯性,解密了天大的奧秘,你卻不能認為這是巧合。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3月14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前期提出的相對論特別是狹義相對論以及其他重要的科學理論,對人類科學文明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為科學而獻身,伽利略的科學之路
    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伽利略曾經登上比薩斜塔將兩個質量不同的鐵球同時拋下,結果兩個鐵球同時落地。1590 年,伽利略發表了長篇論文《論重力》,第一次提出了自由落體定律。1592年,伽利略離開比薩大學,到帕多瓦大學任教。在那裡,他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新的進展,他根據物體熱脹冷縮的特性,製造了最初的溫度計。
  • 新發現的伽利略親筆信解密,他偽造信件究竟是為了科學還是妥協?
    當時最流行的觀點是:月球下面的地球上的一切都被原罪所玷汙,而月亮之上的天體則是純潔而神聖的,充滿了神聖的球體的音樂。如果打亂了這個「偉大的存在鏈」秩序,結果將是不受約束的混亂。16世紀中葉,一切都改變了,尼古拉哥白尼發表了《天體運行論》,呼籲建立一種全新的宇宙模型,將太陽置於宇宙的中心,其他行星圍繞著它旋轉。
  • 探源伽利略科學研究方法背後的知識觀
    伽利略是現代科學之父,他所提出的「假說—演繹和實驗相結合」的科學方法是現代科學的基石。或許大家會很好奇,這個方法這麼重要嗎?怎麼就成為基石了?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得從認識論說起。以伽利略為代表的新知識階層,一方面他們掌握較強的數學能力,推崇歐式幾何的公理演繹的體系,另一方面他們熱衷於創造發現,具備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 2021上海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科技知識:科技革命史時期的重要人物
    2.地位:科學之父、希臘數學的鼻祖、哲學之父(二)阿基米德1.成就:①提出了槓桿原理,他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說的就是槓桿原理;②浮力的計算(即物體在液體中所獲得的浮力,等於它所排出液體的重量)。
  • 伽利略: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
    伽利略,義大利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敢以懷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來被人們奉為經典的學說。比如亞里斯多德憑藉直覺提出的「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的速度要快些」的觀點。伽利略為爭取不受權勢和舊傳統壓制的學術自由而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是什麼讓他成功地創建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新方法呢?0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父親的影響下,伽利略從小就對音樂、詩歌、繪畫及機械興趣濃厚。當發現醫學枯燥乏味時,他開始孜孜不倦地學習他感興趣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這為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天體物理學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456年前的今天,是自然科學奠基人伽利略的誕辰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02.15-1642.01.08)。義大利物理學家、科學家、科學家,科學研究**的先行者。伽利略創造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表,在科學研究上為人們做出過卓越貢獻,是近現代試驗科學研究的創立者之一。
  • 「讀史」木星衛星的發現,改變了伽利略的人生,就在1610年1月7日
    這引起了教會的恐慌,1616年2月,羅馬教廷宣布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為禁書,日心說的觀點統統都是荒謬的,是異端邪說,不許任何人再加以宣揚,否則將被推向宗教裁判所。教皇保羅五世下達了著名的「1616年禁令」,禁止他以口頭的或文字的形式保持、傳授或捍衛日心說。
  • 第一位用望遠鏡仰望星空的人——伽利略
    絕大部分人還是認同託勒密的地心說,而伽利略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支持的支持者之一。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是義大利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現代科學之父、物理學之父、觀測天文學之父。16歲時,伽利略進入比薩大學,學習醫學。
  • 由李政道設計的伽利略銅像在義大利落成(組圖)
    已落成的伽利略銅像及李政道設計的伽利略銅像草圖  由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主任李政道設計,世界實驗室出資建造,以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名義贈送的伽利略銅像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落成。
  • 各國的超級科學家,美國選特斯拉,義大利選伽利略,那中國呢?
    ,但是最終因為長期暴露在反射性物質下而逝去,那今天就講講各國的超級科學家,美國選特斯拉,義大利選伽利略,那中國呢? 美國作為科技大國,其科學人才不會少,而特斯拉這個被譽為最接近神的男人,可以說推動了整個人類世界的發展進程
  • 論科學精神 - 中國青年網
    錢學森是新中國科學精神的傑出代表,他一生愛黨、愛國、愛人民,將自己畢生才華和智慧都獻給了國家,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圖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 新華社發今年是偉大的五四運動100周年,100年前,中國人民開始覺醒,民主(德先生)與科學(賽先生)成為國人救亡圖存的希望。
  • 不得不了解的科技豐碑人物-世界著名科學家
    世界著名科學家伽利略伽利略·伽利雷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也是近代實驗物理學的開拓者,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由於他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達爾文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
  • 一組漫畫讓你速讀愛因斯坦的傳奇一生(下)
    本期漫畫接著上期,繼續講述愛因斯坦的傳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