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院辦天天不減肥 跳海大院
「我發誓,從今晚開始戒宵夜。」
「這個點發燒烤火鍋喝酒或其他宵夜圖的,互刪!」
在人意志力最為薄弱的凌晨,有人選擇吃宵夜,有人打開淘寶,有人一邊購物一邊吮雞腳,還有些年輕氣盛、肚子打鼓的少年們,一邊流口水,一邊在用手機發送求救信號。
但請相信院辦,他們並沒有在等你的救贖,這是最新的深夜約會暗號。外賣訂單和支付寶的付款記錄,都替他們記住了每次深夜happy time的飽腹,提醒自己意志力這玩意靠不住。
因此,他們往往還會在朋友圈的留言區,自己回復一句:
類似的還有:「睡前一定要吃宵夜,這樣才不會做餓夢」 、「集齊一個贊,我立刻下樓吃宵夜」、「不吃飽還哪有力氣睡覺」......
這時,你最應該做的,是展開進攻,約她;又或者,等兩分鐘,給她發出的九宮格烤肉點讚。
不僅每到宵夜時刻朋友圈蠢蠢欲動,就算已經在外面約會了,年輕人也逃不過宵夜的劫。
該吃的,都會吃進去的。
狗友每次約院辦看電影、跑步啥的,最後必然會把我拐進他家樓下的燒烤攤,來根烤腸,幾瓶啤酒。菜品不需要多,但宵夜這個環節,必須得有,相伴長肉,是最能考驗友誼的。
我們廣東還有句話,叫「行街、吃飯、睇戲、直落」,這個落,要沒有落到去深夜的大排檔擼串、吃雞煲,那說明你們的友情不夠堅固。
總之,在凌晨的夜裡,年輕人的靈魂或肉體,必有一個在走往快樂宵夜的路上。
為啥說宵夜自由比財務自由得勁多了
院辦作為一個普通人,也想過「實現財務自由說明什麼」這種遙不可及的經濟學問題,最後跟另一個數學還行的院辦得出了結論:那說明共產主義實現了,買東西真的不要錢了,大家都自由了。
不開玩笑,財務自由頂了天只能算你有錢,但該加的班,一小時都不會少。至於時間、朋友和好吃的髒攤店等各大要素,都在制約你能否獲得宵夜自由。
這樣看下來,能實現宵夜自由的年輕人,比財務自由可還要快樂不少!
之所以會有這個覺悟,因為院辦最近看的美食記錄片《向著宵夜的⽅向》,居然挖到了我大眾點評裡的寶藏宵夜攤——奇味雞煲店,只要68,管飽。老闆還會講段子逗你樂,比299的脫口秀得勁太多。
「你們是2288塊錢,你們是1860。」
說實話,一開始我有被深圳人的消費能力嚇到。但很快,「微信收款200元」的聲音揭穿了老闆凡爾賽式的收錢技巧。
打一折,是老闆調戲顧客的固定手段。
「拼命地點,狠狠地點,吃飽喝好,錢好商量」,是老闆的口禪
在這裡,不管是周邊的居民還是打工族,都對這個店有著寵溺式的喜愛。談了五年的女朋友,就算沒機會帶回家見家長,也必須先帶過來見見奇味雞煲店的老闆,讓她見識見識什麼叫「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不是
「老闆太好笑了,女朋友都被逗得不行。」
老闆很幽默,是大眾點評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詞,但沒有人能準確說出,老闆講過什麼段子,不過慕名而去的人,最後都會因為老闆段子或濃鬱的雞煲變得快樂。
宵夜攤有記錄城市B面的功能,不同於白日城市裡的秩序井然,夜晚擅長打破規則,讓宵夜攤上人展示真實的自己,脫下了職業外殼,人人平等。
我們能看到奇味雞煲店裡,來來往往的不僅有外賣員、深漂一族,也有辦公室白領或本地人,三教九流共處一室,這裡沒有階級,穿拖鞋收租的和拼命搶單的外賣小哥,都靠一鍋雞餵飽。
穿西裝的和穿文化T恤的交心,大家都因為一鍋雞煲得到放鬆和治癒,臉上全是被原始欲望滿足的快樂。
宵夜桌上不恭維,前一秒還說今天太累了,下一秒就會毫不留情戳穿你小子可不止賺這麼多:
宵夜攤,是我們吐槽白日生活的忠實聆聽者,沒啥事是一頓爆吃解決不了的:
周日晚就開始焦慮的年輕人,需要靠宵夜來解脫。
宵夜自由,實際說的是在夜晚,年輕人能獲得「身心解脫『的機會。
正如紀錄片中老闆說的,「他們白天辛苦一天,晚上需要找個地方吃好一點點,尤其是喝一點點酒,釋放壓力。「
重油重辣,是宵夜自由的核心。年輕人沒點放縱身材管理的決心,是坐不穩大排檔的那張,只有半屁股大的紅色塑膠凳的。
他們白天堅守的那些無糖奶茶,控制碳水的飲食方式,實際都是在為一頓狂歡夜宵作鋪墊。你想想,興之所至了,誰還想吃沙拉啊!
跟雞煲一樣奉行大肉原則的,還有燒烤。羊腰子、羊排、雞煲、烤串,在炭爐上散發著異香,吸引著一個個眯著眼的乾飯人,穿巷而至。
羊肉串在燒烤架上滋拉拉地冒著油花,沒等到老闆刷最後一層醬料,已經有人憋不住喊「老闆,再來兩斤」!
三元焦亮燒烤,開在農村裡,不少人就饞老頭子烤的肉,從縣城裡開車進來。焦亮是老闆,在本地還有不少傳奇。
老闆打小就不吃肉不喝酒,但在農村裡賣肉賣酒。
從15塊一斤,到80一斤,慕名到店裡來的新食客,用不著嘗一下味道,開口就是一人一斤。
老闆焦亮雖然不吃,但非常懂,這就是他傳奇的地方。
白天他細緻地一點點把羊肉串的血絲、肥肉剪掉,跟肥瘦五五分的傳統不同,焦亮說,這年代沒人吃油。
「羊肉不過夜、不冷藏,這樣烤出來的肉,才不會吃水。」
一口下來,口腔是從嫩羊肉中滋出的優質油脂,咬破表層的脆皮,觸碰肥瘦恰當的羊肉就像被盈進鬆軟的沼澤,連院辦這種胃動力不足的,也想努努力吃上一斤。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傳奇,但攤子上的核心似乎都得流油。
油膩膩的煙火氣在山東淄博的犇羴鱻飄出,在暗黑的小巷中,召喚一個個飢腸轆轆的靈魂。
不是所有人都能準確發出這幾個字的音調,但在群裡喊一句去「三隻牛」、「混血燒烤」,身體都會自動分泌口水。
這裡的顧客隨老闆,語言都不咋流利,大夥都除了「挺好吃的」,再也誇不出其他,但看著確實挺香。
而在西寧的小巷中,不管哈薩族,回族,藏族還是漢族,深夜抵抗不了的,還有炕鍋。
乾乾脆脆的炕鍋消解了羊肉的膩,外酥裡嫩的草膘羊,長在了所有食客的味蕾尖上。
不管在哪,年輕人總是愛鑽進重油重鹽的宵夜攤。
多巴胺滋補被榨乾的年輕的肉體,而身邊的狗友會讓你借著酒勁,補足精神養料。
宵夜自由得勁原因,還在於你已經通過宵夜,篩選出了不顧脂肪堆成褶皺山和雙下巴,依然願意陪你翻動雞煲、烤串、羊肉架,而且不用加班的交心狗友。
走胃又走心。
普遍焦慮的年輕人們都需要宵夜來幫助解脫,白日裡的苦悶委屈,到煙火堆裡燻一燻,小方桌上跟狗友喝一頓,就自然散了。
所以院辦說,宵夜自由是人生最高級的自由,起碼證明你兜裡有點錢,身體還能熬點夜,社交圈裡有朋友,原始的口腹之慾都能得到滿足。
年輕人,不就是追求這麼點東西嗎。
高手總在宵夜攤
院辦每次旅行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樓下吃一碗炒粉。
雖然平時不吃它,但從外地回來,總會惦記那份味道,特別是樓下師傅炒的,他記得我要兩個雞蛋不要蔥,還能炒出最具廣東精神的——鑊氣。
在其他城市,舌尖惦記的味道比院辦的炒粉更具體。
比如前面提到過的奇味雞煲店,不少深圳人從小吃到大,其他的奇味都不對味:
焦亮燒烤,幾十年味道如一。說白了,其實人們饞的是老爺子掌握火候的那層煙火味:
高手總是在宵夜攤,《向著宵夜的方向》記錄了一個個操著米其林大廚心的老闆,用心把握每一份細節,才能做出「樓下最好吃」的味道。
更多時候,我們喜歡樓下的攤子,也是因為老闆的魅力和人情味。
都說大城市沒有人情味,院辦不服,那是因為你沒有去宵夜攤。
宵夜自由的大半快樂,都是老闆給的。宵夜攤裡永遠不存在掃碼點餐,在跟老闆要菜單的時候,話匣子已經開好了。
看似平凡的宵夜店老闆,實際個個都是高情商的哲學家。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吃早飯,但一天還是保持著三餐。他們把每一頓都往後稍稍推遲,打開胃口,去擁抱宵夜帶來的快樂。
《向著宵夜的方向》就把這些快樂全給記了下來,這還是騰訊視頻自製全新的美食IP 「一日只食」中的矩陣之一,著眼於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扒拉出藏在小巷裡的都市傳說,每個小人物,都可以是主角。
你甚至可以從這些故事身上,找到自家樓下宵夜攤的影子。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視頻今晚上線,熱辣得很。
「一日之食」的計劃,跟《風味人間》那個系列有點不同,主要記錄每個人真實即興的生活選擇,傳達「人間值得」的生命能量。
以後還會陸續上線《沸騰吧火鍋》、和《開動吧!海鮮》,容納了普通人一天的時間裡,餐飯的味道。光是這名字院辦已經期待會挖到誰家樓下的寶藏餐廳了。
不管咋說,《向著宵夜的方向》的片尾曲 「忙了一天啦,吃點吧,減肥的事兒,就先放放吧。」痛擊了院辦的靈魂,今晚就出門釋放去,老闆我來啦——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戒宵夜,是每個人都講過的反人類謊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