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水分多、熱量低的水果
深受不少「減肥黨」的喜愛
但是,吃水果代替吃飯
真的能減肥嗎?
水果代餐有什麼營養?
吃水果會長胖嗎?
水果代餐會導致身體出現不良狀況嗎
水果能夠提供給人的營養,一般是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糖類等等。雖然這些看上去很健康,但主要的供能物質蛋白質和脂肪,在水果中的含量都很少。
有人覺得,蛋白質和脂肪少,說明熱量低,水分足,吃再多也不會胖。是嗎?
作為水果熱量來源的糖類,常常被人忽視。水果中的糖類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其中,果糖和葡萄糖一樣是一種單糖,通常存在於水果和蜂蜜中。果糖的甜度很高,是蔗糖的1.8倍,同時也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所以在同樣的甜味標準下,果糖的攝入量僅為蔗糖的一半。我們常喝的飲料比如碳酸飲料、風味酸奶中都含有果糖。
果糖除了甜度高這個優點外,GI值也比較低。GI值簡單來說,就是血糖生成指數,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的程度。當GI在55以下時, 可認為該食物為低GI食物;當GI在55~70之間時,該食物為中等GI食物;當GI在70以上時,該食物為高GI食物。這麼一看,果糖的GI值可謂是比較低了。
不過,大家不能因此「肆無忌憚」地食用果糖,因為果糖在人體中的代謝比較複雜,又很特別。人的下丘腦有「管理」飢餓感覺的部位,當我們在吃食物時,下丘腦會建立一條代謝反應途徑,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吃飽了可以不用吃了。
然而,果糖的代謝會繞開這個途徑。
也就是說,在食用富含果糖的食物後,大腦接收不到該有的信息,人體感覺不到飽,很可能會繼續進食。再加上果糖的甜味,令人胃口大開,很容易攝入過量,形成肥胖。
同時,等分量的其他糖類和果糖相比,果糖更容易被合成脂肪!
此外,水果代餐不僅僅帶來了肥胖的問題,還有脂肪肝。一旦飲食中攝入大量果糖,很可能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果糖的主要代謝途徑在肝臟,和酒精一樣。在我們大量攝入水果後,水果中的果糖會進入肝臟代謝,一部分會變成能量消耗出去,另有一部分會變成脂肪儲存起來。時間長了,留在肝臟中的脂肪越來越多,形成脂肪肝!
水果代餐是有講究的,首先要控制攝入份量,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16版)推薦,每天攝入水果為200-350克。其次,在減肥初期可以選擇熱量少,糖分低的水果來吃。比如檸檬、草莓、聖女果等。
資料:人衛健康
原標題:《水果代餐,減肥不成反惹脂肪肝?打破水果的甜蜜「謊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