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無比甜蜜,精緻的甜點,口感細膩順滑的蛋糕,醇厚濃鬱的奶茶,清爽帶勁的肥宅快樂水,這些美味食物裡都是有著佔比不小的糖分。
食品加工業如今飛速發展,更方便,更美味的加工食品層出不窮。食品廠商早已深蘊如何讓精製食品口感,以及讓食品更加吸引人的方法:加糖,再加糖。
加入大量糖分的食品美味是美味,但其背後卻是一個由糖構成的甜蜜陷阱,一步一步令人著迷,最後深陷糖分帶來的危害。
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它通過嚴謹的實驗記錄,直觀的展現出糖帶來的危害,它就是《一部關於糖的電影》。
達蒙親身實驗,每日攝入160克糖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演員兼導演達蒙,長期堅持只吃無糖食品的健康飲食者。
達蒙基於想探討自己當前這樣的無糖飲食是否合理正確,嘗試用自己健康的身體來做一個大膽的實驗——開始吃精製糖。
在實驗中達蒙為了更直觀的顯示出自己所攝入的含糖量,他選擇了直接食用蔗糖。
每個人每天的隱藏糖攝入量為160克,160克在大多數人的概念中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數量,可如果用標準湯匙來計量的話,160克糖正好可以用40個湯匙裝下。
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通過食物攝取了40湯匙的糖。這40湯匙的糖可以來自米飯饅頭等主食,也可以來自飲料中的添加糖,甚至水果中的果糖也是這些糖中的一部分。
以此來說,一天160克的糖是可以輕而易舉被攝取的。
達蒙依據每天隱藏糖攝入量160克的數據,將所有精加工的食物熱量轉換成了同等熱量的純蔗糖。
舉例來說,一杯含糖酸奶的熱量就可以換算成10湯匙糖,如果達蒙想喝一杯含糖酸奶,那麼他就會吃下10湯匙的蔗糖來同等替換酸奶的熱量。
之前的達蒙堅持無糖飲食,會嚴格按照每天自己所需的熱量進食,當他開始實驗後,每天的熱量攝取量仍然保持不變,只不過是將之前的健康無糖食品換成了含糖食品。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達蒙實驗所吃的含糖食品都是健康食品,並非經過煎炸燻烤後的垃圾食品,他選用的食材都是能在超市中輕易買到的餅乾,麵包,酸奶,果醬等。
短時間內的高糖飲食,卻給身體帶來顯著危害
食用了看似健康的含糖食品過後,達蒙在12天後進行了體檢。
體檢的結果很驚人,他的體重增加了整整3.2千克。在進行更深層次的體脂檢測後,這3.2千克的來源得到了證實。
達蒙增加的體重大部分都是脂肪,而且並非是皮下脂肪,是內臟脂肪。
大量內臟脂肪的產生也從側面顯示了大量糖分被攝入人體後,是內臟來負擔了這遠超承受範圍的糖。
隨著達蒙實驗的繼續進行,他發現了更加可怕的後果。
達蒙的情緒開始隨著自己攝入糖分而改變,早晨的他精神萎靡,難以集中注意力,肌肉也無法緊張起來。但這樣的狀態在自己吃下一勺勺蔗糖後出現了明顯的改觀,吃了糖後自己的情緒迅速變好。
更嚴重的是,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隨著持續的實驗進程,達蒙需要越來越多的糖分來讓自己的情緒變好,身體的糖敏感度在日趨下降。
糖敏感度下降,糖分產生成癮效果
糖敏感度的下降也就意味著需要越來越多的糖來恢復自己的精力狀態,說到這裡不難發現糖與一物有很大的相似性,那就是毒品。
糖給人體帶來的愉悅感能刺激大腦神經元,再通過神經和激素通路,人體會釋放出多巴胺,血清素等一系列能讓人產生興奮的激素。、
興奮感又會使人再去攝取糖,來獲得更大的愉悅感受,這便是糖帶來的甜蜜又邪惡的惡性循環。
在紀錄片中,實驗到了第60天,達蒙接受了全身檢查。
檢查的結果並不樂觀,他的肝功能下降迅速,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是未開始實驗時的三倍。體重增加量為8.5千克,腰圍量度相較之前增加了十公分,體質含量也上升了百分之七。
在實驗期間,達蒙沒有改變自己一直以來保持的每天卡路裡攝入量,也沒有停止自己每日的鍛鍊計劃。僅僅是將無糖食品換成含糖食品,直接攝入糖分來保證熱量,達蒙的身體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高糖飲食對身體產生的危害
1.糖化與長痘之間的密切關係
在《一部關於糖的電影》中,除了達蒙用自己身體做的實驗,還採訪了一些受到糖分影響的人,除了肥胖,齲齒等廣為人知等害處外,還有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會注意到的聯繫,攝糖過多很可能造成皮膚長痘,氧化衰老等現象。
游離糖和蛋白質間會產生美拉德反應,也俗稱糖化反應。
糖化反應在烹飪時多表現在食物的香味上,蛋糕中砂糖和奶油的甜蜜結合後產生的清新香氣,紅燒肉中糖色與五花肉的曼妙搭配產生的四溢鮮香,都是通過美拉德反應產生的。
2.糖分被人體過多攝入後會對血管產生不可逆損害
這種反應同樣能在人體內出現,各種精加工高糖食品中的糖被攝入身體後,血液中出現了大量游離糖,而身體中的皮膚,血管等結締組織的主要組成成分就是蛋白質。
糖碰上了蛋白質,糖化反應讓蛋白質屏障受損,讓蛋白質流失硬化,具體表現就是血管硬化,皮膚屏障受損。
這也是高糖食品食用者容易長痘的原因。
而血管壁硬化的直接後果就是高血壓,甚至血管瘤的產生。當硬化的血管恰好是給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時,冠心病,房顫等心臟疾病也會找上門來,往往會產生致命惡果。
3.脂肪肝的形成,與糖密不可分
紀錄片中的達蒙在接受身體檢查時被診出輕度脂肪肝,後來醫生給出了原因,糖在進入人體後會被胰腺產生的胰島素轉化為肝糖原,在正常範圍內攝入糖分產生的肝糖原是有著儲存能量的作用,在人做運動或者飢餓狀態下,肝糖原可以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
可一旦糖分攝入量超標,肝臟不能承受這樣大量的糖原轉化工作時,原先有益處的肝糖原就變成了一個個肝細胞中的脂肪,在顯微鏡下觀察脂肪肝患者的肝組織切片可以發現,他們的肝組織中含有大量的黃色脂肪
甚至嚴重的脂肪肝在肉眼觀察下就能看到黃紅相間的條紋,那一條條黃色條紋正是大量糖分轉化形成的脂肪。
食品加工業的蓬勃發展,使人陷入甜蜜漩渦
在《一部關於糖的電影》的尾聲,達蒙通過自身實驗證實了高糖飲食的危害,從一個身體健康,肌肉水平高於同年齡段男性的人,經過一段時間高糖飲食後,變成了一位輕度脂肪肝患者,
達蒙把自己當成小白鼠,切身體會到了身體的變化。
人類的糖代謝是有一定限度的,工業革命到來前,並沒有如今發達的食品加工業,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也遠不及現在這般龐大。
蒸汽機的使用可以讓原始糖膏中的糖蜜和晶粒分離,得到純淨的砂糖,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嘗試如此高精度的糖。
食品產業的資本家們捕捉到了人們對高糖加工食品的喜愛,大量生產精加工食品,
而這個迅猛的速度,遠遠超出了人體進化形成的糖代謝速度。
《一部關於糖的電影》中,也提到了資本產業為了保證生產量,不惜花重金買來虛假的實驗報告,
試圖告訴人們高糖食品對人並無害處。
但達蒙用自身實驗為我們擊破了這一"甜蜜的謊言",對這種簡單粗暴的甜味快感發起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