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從心
編輯:月七
2020年初,一場席捲全人類的災難發生,一個個極其微小的"病毒"在人類身旁虎視眈眈,等待進入人體"攻城掠陣"的時機,它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因其形態類似皇冠而得名。
經過近一年努力,各國對"消滅"新冠病毒稍有成效,但情況仍舊糟糕。據權威機構統計,截止北京時間12月5日,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615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52萬例,其中,美國為新增病例確診國家第一名,印度為第二名。
新冠病毒除帶走人類生命,帶來惶恐外,還有其它影響。它加速了世界的演變,從各個方面對世界各國勢力進行重新"洗牌",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們千方百計、絞盡腦汁與新冠病毒鬥智鬥勇,運用封鎖隔離等策略,當然也有不作為的。
但實踐出真知,現實確切告訴人們,"封鎖隔離"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值得驕傲的是,這是中國第一個想到的,也是第一個實施的,更是落實最好的,因而中國疫情是最快控制住的一個國家。
凡事有利有弊,"封鎖隔離"限制了病毒傳播速度,同時也限制了人們的腳步,間接對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經濟重點在於消費,然而在"封鎖隔離"時期,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商店歇業,一時間農業、旅遊業、製造業等等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幸運的是,中國最先將疫情控制住,使得損失較少,但其他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疫情在其國內肆虐,經濟嚴重下滑,多年努力付之一炬,不少人無家可歸或忍受飢餓。
新冠病毒如此可惡,是人類公敵。從古至今,人類經歷過大大小小數不清的瘟疫,而最終獲勝者永遠是人類,這次也不例外。如果說"封鎖隔離"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那麼"核酸檢測"就能讓新冠病毒無處遁形。
新冠病毒擴散範圍非常廣泛,如今要想檢查出是否被感染,唯有通過大規模核酸檢查,這樣有利於精準防控,保護人民健康。
中國是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本土感染幾乎沒有,大部分是境外輸入病例,大規模核酸檢測在中國是大勢所趨,它標誌著中國疫情檢測更加成熟。
而中國的成功,也讓其它國家看到希望,紛紛效仿。據中國青年網報導,英國利物浦新冠疫情非常嚴重,該地死亡率是英國國內最高的地區,為此,英國將該地區設為實驗點,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但效果似乎並不理想,英國政府原本假設要在兩周內對全城50萬人進行檢測,但兩周過去,只有約20萬人進行核酸檢查。
據悉,中國最早在今年5月份花費18天時間,就對990萬人進行了核酸檢測。中國核酸檢查速度如此之快秘籍是什麼?那便是"混採檢測"。"混採檢測"由哈佛大學經濟學家Robert Dorfman提出。簡單來說,每5個或10個樣本分為一組,進行檢測,若有一組有問題,則該組將會進行更詳細的檢測。有些方法適用於中國,卻不一定適用於他國,應當根據國情,正確選擇合適的方法。
在全球疫情嚴重,尤其是美國深陷泥潭,自顧不暇之時,中國挺身而出,前往各國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無償捐獻大量醫療物資,向各國免費提供抗疫經驗,毫無保留。中國除在疫情上積極應對,取得較高成就之外,在其它領域也悄悄崛起。
在經濟方面,中國GDP為全球幾個為數不多的正增長國家之一。在科技方面,北鬥系統最後一顆衛星進入太空,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在疫苗方面,不少疫苗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尾聲。
在外交方面,中國借著人道主義援助和捐獻醫療物資,與多國交好,憑藉獨特的人格魅力擴大"朋友圈"。在這段時間內,中國不斷壯大己身,悄悄取得巔峰勝利後,西方各國才發現中國巨大變化。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要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