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各界上下齊心、團結一致,疫情治理成效初顯。世界各地媒體及學者紛紛評價認為,中國處理疫情果斷、及時、有效,彰顯了大國擔當,為世界其他國家防止疫情的擴散,贏得了時間,積累了寶貴經驗。
為世界贏得窗口期
2月2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評價中國的疫情處理狀況時表示,為了有效防止疫情擴散,中國實施了極嚴格的防控措施,中國人民以犧牲正常生活的方式為全人類作出貢獻。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要向所有目前生活在中國的人、尤其是那些無法過上正常生活的人,表達感激之情。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評價稱,在抗擊疫情中,中國的表現值得肯定。中國科學家早期識別病毒、建立醫院,醫療界人士的犧牲和奉獻,以及採取的嚴格防控措施都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稱讚。英國《每日電訊報》發文表示,目前中國的感染數量開始下降,但世界其他國家感染數開始上升。雖然疫情開始在全球擴散,但中國確實已將大量的病例和不幸死亡者的絕對多數控制在了中國範圍之內。
有學者在美國「對話」網發文表示,中國的檢疫隔離措施對於控制疫情發展十分有效,適合中國國情。中國的很多城市地域龐大且人口稠密,如果不加防範很容易大範圍傳播。德國之聲發文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及專家觀點綜合分析稱,中國在控制疫情上做出了巨大努力,感染人數已經開始下降,因此疫情在德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是可以獲得控制的。雖然此次疫情是全球緊急事件,但公眾不必過度恐慌。
透明、法治展現大國擔當
美國《政客》雜誌援引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Alex Azar)的發言稱,感謝中國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這篇名為《美國官員讚賞中國在疫情上的透明度》的文章表示,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通過嚴格的檢查、追蹤措施來控制疫情,及時分享病例信息,向國際社會發出預警,以防止潛在的全球性傳染風險,體現了高度信息透明度,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及眾多國家的讚譽。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前官員、現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全球衛生學院副院長傑拉爾德·帕克(Gerald Parker)表示,許多人都對中國在疫情上表現出的透明度持積極肯定的態度,因此美國許多政府官員和專家在試圖指責中國缺乏透明度方面相當謹慎。
美國疾控中心病毒學家吉姆·勒杜克(Jim LeDuc)肯定中國在控制疫情上的及時反應。他表示,在控制疫情方面最重要的措施,是及時向公眾解釋疫情進展情況,這可以使人們意識到病毒的嚴重性,及時將疫情防控導向正確的方向。他認為,中國對這場疫情的控制顯示了更好的技術和政策的有效性,反映了中國在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和信息透明度方面的承諾,也展示了其在前沿科學領域的實力。
美國《連線》雜誌稱讚中國在疫情上的防控是「公共衛生」的勝利,「顯示了中國公共衛生政策的進步」。文章談到,中國對疫情的控制對西方很多科學家和公共衛生領域官員有積極啟示,顯示了中國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來在醫療基礎設施、公共衛生政策等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其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國際媒體一致認為,中國的該項決定對於國際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來說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世界野生動物救援協會執行長奈彼德(Peter Knights)在接受CBS的採訪時指出,中國出臺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禁令對於其他國家具有積極的示範作用。他呼籲全球開展合作阻止穿山甲數量的急劇下降,「挽救瀕危野生動物的關鍵在於建立長效機制,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帶領全球共同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秘書長伊馮娜·希尤蘿(Ivonne Higuero)對於中國出臺禁令的舉措表示讚許。她指出,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走私穿山甲的國際犯罪活動十分猖獗,而中國對於穿山甲的消費禁令可以一舉切斷走私活動的利益鏈條,從而有力打擊穿山甲非法貿易。
全球努力 共克時艱
英國劍橋大學全球史教授、《絲綢之路》一書作者彼得·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疫情警示國際社會,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攜手共同努力,共克時艱。人類是一個緊密相連的共同體,我們都是國際社會的一部分。
弗蘭科潘稱,目前,無論對中國經濟還是對全球經濟而言,都還很難評估新冠肺炎疫情的中短期及長期影響。顯然,這次疫情在亞洲以外地區的傳播才剛剛開始。他強調,全球問題需要有一個全球的解決方案,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氣候變化。當今世界,合作似乎經常面臨巨大的壓力。但是,新冠肺炎提醒我們,如果要避免全球性的重大災難,國際社會必須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
2月22—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裡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對中國和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表示了慰問。她表示,中國正通過危機應對措施、流動性供給、財政措施和金融支持來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我們會支持中國的這些政策措施。雖然疫情的影響仍在繼續,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通過強有力的協調措施,病毒在中國和全球的傳播可以得到控制,我們可以避免「人類悲劇」。
格奧爾基耶娃對中國及全球經濟表達了信心。她認為,中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恢復正常,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是短暫和相對較輕的。在表示樂觀看法的同時,她也強調,局勢仍在變化之中,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影響範圍更廣,帶來的經濟衝擊也會持續更久。因此,全球合作對控制疫情傳播及應對其經濟影響非常重要。為了做好充分準備,現在是時候認識到較不發達國家和衛生保健系統較弱國家的潛在風險了。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侯麗 趙媛 任冠虹等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