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世界贏得時間

2020-12-06 中國社會科學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各界上下齊心、團結一致,疫情治理成效初顯。世界各地媒體及學者紛紛評價認為,中國處理疫情果斷、及時、有效,彰顯了大國擔當,為世界其他國家防止疫情的擴散,贏得了時間,積累了寶貴經驗。

為世界贏得窗口期

2月2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評價中國的疫情處理狀況時表示,為了有效防止疫情擴散,中國實施了極嚴格的防控措施,中國人民以犧牲正常生活的方式為全人類作出貢獻。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要向所有目前生活在中國的人、尤其是那些無法過上正常生活的人,表達感激之情。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評價稱,在抗擊疫情中,中國的表現值得肯定。中國科學家早期識別病毒、建立醫院,醫療界人士的犧牲和奉獻,以及採取的嚴格防控措施都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稱讚。英國《每日電訊報》發文表示,目前中國的感染數量開始下降,但世界其他國家感染數開始上升。雖然疫情開始在全球擴散,但中國確實已將大量的病例和不幸死亡者的絕對多數控制在了中國範圍之內。

有學者在美國「對話」網發文表示,中國的檢疫隔離措施對於控制疫情發展十分有效,適合中國國情。中國的很多城市地域龐大且人口稠密,如果不加防範很容易大範圍傳播。德國之聲發文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及專家觀點綜合分析稱,中國在控制疫情上做出了巨大努力,感染人數已經開始下降,因此疫情在德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是可以獲得控制的。雖然此次疫情是全球緊急事件,但公眾不必過度恐慌。

透明、法治展現大國擔當

美國《政客》雜誌援引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Alex Azar)的發言稱,感謝中國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這篇名為《美國官員讚賞中國在疫情上的透明度》的文章表示,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通過嚴格的檢查、追蹤措施來控制疫情,及時分享病例信息,向國際社會發出預警,以防止潛在的全球性傳染風險,體現了高度信息透明度,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及眾多國家的讚譽。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前官員、現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全球衛生學院副院長傑拉爾德·帕克(Gerald Parker)表示,許多人都對中國在疫情上表現出的透明度持積極肯定的態度,因此美國許多政府官員和專家在試圖指責中國缺乏透明度方面相當謹慎。

美國疾控中心病毒學家吉姆·勒杜克(Jim LeDuc)肯定中國在控制疫情上的及時反應。他表示,在控制疫情方面最重要的措施,是及時向公眾解釋疫情進展情況,這可以使人們意識到病毒的嚴重性,及時將疫情防控導向正確的方向。他認為,中國對這場疫情的控制顯示了更好的技術和政策的有效性,反映了中國在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和信息透明度方面的承諾,也展示了其在前沿科學領域的實力。

美國《連線》雜誌稱讚中國在疫情上的防控是「公共衛生」的勝利,「顯示了中國公共衛生政策的進步」。文章談到,中國對疫情的控制對西方很多科學家和公共衛生領域官員有積極啟示,顯示了中國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來在醫療基礎設施、公共衛生政策等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其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國際媒體一致認為,中國的該項決定對於國際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來說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世界野生動物救援協會執行長奈彼德(Peter Knights)在接受CBS的採訪時指出,中國出臺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禁令對於其他國家具有積極的示範作用。他呼籲全球開展合作阻止穿山甲數量的急劇下降,「挽救瀕危野生動物的關鍵在於建立長效機制,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帶領全球共同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秘書長伊馮娜·希尤蘿(Ivonne Higuero)對於中國出臺禁令的舉措表示讚許。她指出,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走私穿山甲的國際犯罪活動十分猖獗,而中國對於穿山甲的消費禁令可以一舉切斷走私活動的利益鏈條,從而有力打擊穿山甲非法貿易。

全球努力 共克時艱

英國劍橋大學全球史教授、《絲綢之路》一書作者彼得·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疫情警示國際社會,全球問題需要全球攜手共同努力,共克時艱。人類是一個緊密相連的共同體,我們都是國際社會的一部分。

弗蘭科潘稱,目前,無論對中國經濟還是對全球經濟而言,都還很難評估新冠肺炎疫情的中短期及長期影響。顯然,這次疫情在亞洲以外地區的傳播才剛剛開始。他強調,全球問題需要有一個全球的解決方案,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氣候變化。當今世界,合作似乎經常面臨巨大的壓力。但是,新冠肺炎提醒我們,如果要避免全球性的重大災難,國際社會必須進行更加緊密的合作。

2月22—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裡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對中國和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國家表示了慰問。她表示,中國正通過危機應對措施、流動性供給、財政措施和金融支持來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我們會支持中國的這些政策措施。雖然疫情的影響仍在繼續,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通過強有力的協調措施,病毒在中國和全球的傳播可以得到控制,我們可以避免「人類悲劇」。

格奧爾基耶娃對中國及全球經濟表達了信心。她認為,中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恢復正常,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是短暫和相對較輕的。在表示樂觀看法的同時,她也強調,局勢仍在變化之中,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影響範圍更廣,帶來的經濟衝擊也會持續更久。因此,全球合作對控制疫情傳播及應對其經濟影響非常重要。為了做好充分準備,現在是時候認識到較不發達國家和衛生保健系統較弱國家的潛在風險了。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侯麗 趙媛 任冠虹等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

相關焦點

  • 日本專家:中國抗疫為世界贏得了時間,貢獻了經驗
    中國抗疫實踐為世界提供了兩個重要信息周瑋生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從中央到地方舉國上下迅速動員,從醫護人員、公務員和軍人,到志願者和普通民眾,都在各自崗位上全力應對疫情。中國人民的努力付出和所展現的精神面貌,如自我犧牲和顧全大局精神,忍耐、守規、協調的行動,顯示了中國人團結互助、眾志成城的力量,為世界防控病毒擴散爭取了極為重要的時間。
  • 唯一以民為本的世界大國,為救治百姓不惜一切,贏得全世界尊重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無論世界如何發展,無論世界如何進步,推動世界發展的力量,最終還是百姓。所以國家最基本的任務,最核心的職能就是以人為本,保障百姓的健康,和安全。雖然近代以來,西方一直標榜人權,標榜平等自由,標榜以人為本,但是其實發展到今天,西方恰恰沒有做到,尤其是這次疫情更是如此。
  • 外媒:中國抗疫援助贏得非洲人心
    富國出錢給大型製藥公司,預訂數百萬劑疫苗以確保本國人口儘早供應,而無視對世界其他地區是否能負擔得起的擔憂。在疫苗競賽的舞臺上,中國表現超過美國。儘管是疫苗市場的新兵,但中國志在成為世界疫苗工廠。目前已有多款新冠疫苗由中國的製藥企業研發。中國有龐大的生產能力,其疫苗一旦獲得批准,將迅速並大量供應,這將使北京比其競爭者更快地運用疫苗外交工具。這一進程的預演已在進行。
  • 2020年中國上交「滿分答卷」,贏得各國好評,未來將影響世界
    除此之外,世界各地的戰火只是因為疫情的影響稍作停歇,但又因為沒有錢而又燃起了火苗,因此,目前來看,世界正在接受著多重的考驗。在這多重考驗之中,中國幾乎一騎絕塵,為全世界呈交了一份「滿分答卷」。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中國的表現讓全球刮目相看,反應最快,效率最高,迅速的將疫情控制並給予最及時的治療,疫情得到了最正確的解決方式,贏得了全世界的好評,所以許多的西方專家預言,自2020年之後,中國將會發生三大改變,這些改變會讓中國左右世界格局,進而影響世界。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三大改變吧。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為中國發聲 駁斥陰謀論!
    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如果沒有這些非藥物幹預措施,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將增長67倍。」5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網站發布題為《中國非藥物幹預措施(NPI)對新冠疫情的影響》一文指出,中國實施的三類非藥物幹預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在中國的發展,同時也為全球贏得了寶貴的「窗口」。
  • 休斯頓太空人隊距離贏得世界大賽還有一場比賽
    休斯頓太空人隊距離贏得世界大賽還有一場比賽,這對於新澤西州的體育書籍來說是一筆不小的代價,這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一個賭徒甚至沒有住在這裡,但他已經為太空人隊贏得了約400萬美元的賭注。Jim「 Mattress Mack」 McIngvale一直在他的家鄉德克薩斯州成為頭條新聞,因為他一直在Astros贏得大賭注。這位在休斯敦擁有三家Gallery Furniture商店的家具大亨正在向其客戶提供促銷活動,如果Astros獲勝,他將全額退款至$ 3,000。
  • 中國連續3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
    【美媒: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美國「突破防線」網站報導稱,據美國布賴斯太空與技術公司的一份報告,截至9月30日,中國今年發射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這將令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爭。 如果不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話——該公司主要發射自己的「星際連接」計劃,旨在從太空提供全球範圍的網際網路——美國將遠遠落後於中國。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如果沒有這些非藥物幹預措施,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將增長67倍。」
  • 美媒: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
    美國「突破防線」網站10月30日刊發題為《中國將在太空發射競賽中再次擊敗美國、俄羅斯》的報導稱,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全文摘編如下:據美國布賴斯太空與技術公司的一份報告,截至9月30日,中國今年發射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這將令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爭。
  • 俄羅斯人:中國電影好看了!肯定會贏得天下
    一些俄羅斯影視評論家認為,中國大屏幕觀眾和院線票房收入井噴式增長充分說明,中國電影質量不斷提升,中國電影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展示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同時也在用世界電影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用世界最前沿的電影科技來表達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明。「中國電影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光榮。」
  • 不同冠狀病毒的炎症風暴,GM-CSF抗體如何為患者贏得時間
    // 新GM-CSF和IL-6R單抗或可幫助患者贏得治療時間 //2月,中科大團隊發表了「Aberrant pathogenic GM-CSF+ T cells and inflammatory CD14+CD16+ monocytes in severe pulmonary syndrome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發聲,駁斥陰謀論!
    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  《自然》、《科學》:  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如果沒有這些非藥物幹預措施,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將增長67倍。」
  • 濰柴U70匠心品質 贏得中國重汽青睞
    作為中國商業車領域的龍頭企業,中國重汽對產品製造有自己的堅守與執念。在選擇服務用車時,也有著相當嚴苛的標準。能夠從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贏得中國重汽的青睞,濰柴汽車實力不容小覷。   近日,首批28輛濰柴U70順利交付,作為中國重汽的的服務用車。對於濰柴汽車的高品質與高效率,中國重汽表示非常滿意。
  •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如果沒有這些非藥物幹預措施,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將增長67倍。」5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網站發布題為《中國非藥物幹預措施(NPI)對新冠疫情的影響》一文指出,中國實施的三類非藥物幹預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在中國的發展,同時也為全球贏得了寶貴的「窗口」。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如果沒有這些非藥物幹預措施,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將增長67倍。」
  • 地球上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就在中國!可贏得的卻是質疑聲?
    文/行走天涯 地球上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就在中國!可贏得的卻是質疑聲? 將沙漠變為綠洲,不僅僅是我們中國一個國家的夢想,更是全世界很多沙漠化非常嚴重的國家的共同的夢想,比如中東有很多國家,雖然經濟很發達,石油資源很豐富,但是這些國家的沙漠化也是全世界最嚴重的,而我們中國的沙漠程度覆蓋面積雖然比不上中東,但是由於我國領土面積很大,所以如果能夠將所有的沙漠變為綠洲的話,那麼我國絕對有更多可居住的綠色面積,同時也會成為保護地球自然環境的最大主力之一
  • 老人突發腦溢血,湖南綏寧公安警車開道贏得最佳搶救時間
    老人突發腦溢血,湖南綏寧公安警車開道贏得最佳搶救時間 澎湃新聞記者 蔣格偉 實習生 廖豔 2017-10-17 11:53
  • 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世界聚焦
    郵政精準扶貧工作贏得世界聚焦 2020-04-26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方政客笑不出來了,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發聲,為中國澄清事實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一些西方政客就藉助疫情蓄意汙名化抹黑中國,最開始,他們將新冠病毒一詞冠以「中國」、「武漢」二字;之後更是變本加厲,大肆宣揚「病毒源自實驗室」的言論,這些西方政客日夜奔走的「甩鍋」,其目的就是為了掩蓋自身抗疫不力,以此推卸自身責任。
  • 百度李彥宏登《時代周刊》封面:幫中國贏得21世紀
    這也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企業家首次在《時代周刊》上封。「The Innovator (創新者)」,《時代周刊》如此稱呼李彥宏。在文章裡是這樣描述李彥宏和百度的:在2000年,李彥宏成立了百度,如今它已是僅次於谷歌的第二大搜尋引擎;百度20%的市場位於中國,這也使它成為全球第四大受歡迎的網站;這家公司的名字,來源於13世紀的中國詩詞;百度已經發展成了一家市值600多億美元的網際網路巨頭,在中國僅次於騰訊(社交媒體集團)與阿里(線上購物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