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

2020-11-05 參考消息

美國「突破防線」網站10月30日刊發題為《中國將在太空發射競賽中再次擊敗美國、俄羅斯》的報導稱,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全文摘編如下:

據美國布賴斯太空與技術公司的一份報告,截至9月30日,中國今年發射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這將令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爭。

如果不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話——該公司主要發射自己的「星際連接」計劃,旨在從太空提供全球範圍的網際網路——美國將遠遠落後於中國。

俄羅斯遠遠落後於另外兩個主要太空強國,排在第三位。

德國岡特太空之頁網站稱,中國今年發射的衛星包括多顆遙感三十號衛星。最近一次遙感三十號衛星的發射是在10月26日。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中國去年在發射次數方面領先世界。這項研究在2019年11月5日發布,但在今年8月得到更新。

雖然中國發射的速度可能超過其他任何國家,但它仍遠遠落後於美國在太空中的衛星數量。據憂思科學家聯盟衛星資料庫顯示,截至8月1日,軌道上共有2787顆活躍衛星——美國擁有/運行1425顆。

資料圖片:2020年10月26日23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中國連續3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
    【美媒: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賽】美國「突破防線」網站報導稱,據美國布賴斯太空與技術公司的一份報告,截至9月30日,中國今年發射的衛星數量已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這將令中國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競爭。 如果不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話——該公司主要發射自己的「星際連接」計劃,旨在從太空提供全球範圍的網際網路——美國將遠遠落後於中國。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媒: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打響,美憂心喪失領先地位
    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的探測器,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著陸,巡視以及火星環繞,雖說難度係數非常高,但幸運的是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可就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一個小時後,美國媒體卻報導出一則消息,聲稱中美火星探索競賽就此打響。美國媒體指出,在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的前後數天內,美國也準備將太空飛行器運往火星。
  • 連續三年擊敗美俄後,中國再次在衛星發射領域奪冠
    11月6日上午11點,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6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還包括一顆6G試驗衛星,整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如果對航天領域比較關注的話,就會發現今年我國航天發射任務非常密集,基本上隔一陣子就有一次,以至於讓不少航天迷們都有些審美疲勞了,不是重磅發射都提不起太大興趣。
  • 特稿||太空發射競賽中國再超美俄,截止9月已發射29顆衛星
    但美國已經有更多的衛星在太空中。這則消息儘管是美國再次渲染中國威脅,但聽起來還是振奮人心。據布萊斯太空技術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9月30日,中國今年發射的衛星數量超過任何其他國家。這使中國有望連續三年贏得太空發射率競賽。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共發射了29顆衛星,僅在第三季度,中國就發射了14張衛星。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剛發射成功,美媒就來亂彈琴:或是太空武器
    這家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發射的新型太空飛行器可以被稱之為「中國版的X-37B」,因為它只是X-37B或歐洲航天局「太空騎士」太空梭的仿製品。 除了強調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是一個仿品以外,TheDrive網站還明裡暗裡的暗示這可能是一款中國軍方打造的太空武器,該網站稱中國發射的新型太空飛行器具備攜帶載荷返回地球,並執行各種其他專業任務的能力,因此受到了各個國家軍方的高度重視。
  • 阿聯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 西媒:太空競賽有了新競爭者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日搭乘H-2A運載火箭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西媒對此評價稱,太空競賽有了新的競爭者。據西班牙《世界報》7月20日報導,在因發射場氣候不佳而多次推遲後,阿聯終於成功啟動了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探索。這項任務的目標是對火星大氣展開全新探索。
  • 英媒稱中國量子衛星是神來之筆:開啟世界量子太空競賽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發射的量子通訊衛星已經開啟了世界量子太空競賽,在理論上這種利用量子科學原理的新型衛星能夠提供無法被破解的保密通訊頻道。  開啟量子太空競賽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16日報導,這個名為「墨子」的衛星去年8月從中國西北的戈壁灘上發射,是第一個量子通訊衛星。   報導稱,這是建設新型網際網路努力的一部分,這種新網際網路將來比現在的網際網路更加安全。
  • 在該領域,我國連續3年贏了美國,這次連美國人都承認中國的實力
    探索未知的太空一直是人類的心願,而各國之間也將太空作為暗自比較的戰場,衛星,火箭,太空等等設備是層出不窮。中國近些年來也是暗暗發力,這些年來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目前中國已經向太空中發射了多種衛星與火箭,並且按照國家的後續計劃我國將會實現衛星一月一放,中國速度也在外太空中發光發熱。令其它國家只能望其項背。
  • 美中火星探測器同月升空,美媒:火星探索將成為兩國競爭新舞臺
    【南方+7月26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將在7月30日發射升空。美媒認為,美國和中國都在7月開始新的火星探索任務,為兩國間的競爭建立了新的舞臺。
  • 美媒關注中國太空站計劃:2022年前完成天宮三號發射
    美媒稱,在沒有太多宣傳的情況下,中國在2011年將自己的太空站——重達8噸的天宮一號送入軌道,它堅持了兩年,為中國建造和發射8.6噸重的天宮二號提供了實踐經驗。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30日報導,天宮二號在2016年底發射升空,預計它能堅持更長時間。2017年4月,中國的一艘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了自動交會對接。
  • 法媒:中國將發射太空採礦機器人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科幻電影中的太空採礦將要成為現實?據法國《資本》網站報導,位於北京的中國太空資源開採和利用的公司- 起源太空將於11月發射太空採礦機器人,研究開採小行星的礦產資源問題。根據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的旗艦刊物《IEEE 綜覽》透露,這一太空採礦機器人將通過長徵系列火箭來發射,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
  • 第二場太空競賽已經開始。美媒:我們已經輸了
    阿波羅11號的成功飛行任務向世界證明了美國是太空中無與倫比的力量。當時,冷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一名美國人登上月球並安全地將他送回家:這項壯舉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膽的技術嘗試之一。它為新一代的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石,裝備了美國的治國之道,並確保了全球力量。從阿波羅起,美國的太空能力一直是對全球數十億人的希望的象徵,並提醒人們科學對人類發展的承諾。
  • 美媒盤點:美太空軍創建周年六大事件
    原標題:美媒盤點:美太空軍創建周年六大事件參考消息網1月3日報導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20年12月31日刊發題為《2020年六大軍事太空事件》一文,作者為內森·斯特勞特。全文摘編如下:美國太空軍的頭一整年標誌著美軍在太空領域進入重要發展階段。從一個新生的軍種發展到籤訂大規模的新發射合同,2020年是太空領域繁忙的一年。
  • 中國發射「天問一號」竟成為21世紀太空競賽的開端?
    但是到明年三月左右美國火星探測器到達時,另一個來自中國的探測器將準備著陸。我國軍方這次的太空計劃就一個任務實現三個小目標,火星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據美國專業人士分析說,中國和美國的太空項目表明我們將進入太空探索的新「黃金時代」!
  • 中國發射火星與美國進行太空競賽
    中國在星期四向火星發射了火星車,這一旅程與美國進行類似的任務相吻合中國宣教團被命名為「天問一號」(Tianwen-1),這是對一首經典詩的致敬,這首詩帶有關於宇宙的詩句。工程師和其他員工在海南南部島嶼的發射場上歡呼雀躍,這是中國最大的太空火箭-長徵3月5日登上藍天。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發言人劉同傑對記者說:「我們執行了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以和平利用宇宙並探索其奧秘。這是出於此目的。這不是與任何其他國家展開競爭。」 。
  • 中國「胖五」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太空競賽開始了?
    So……相比於上個世紀在美蘇之間展開的那場太空競賽1.0,除了民族情感和獲得壓制對方的戰略威懾力之外,大國之間,這次又在battle啥?更重要的是,「新太空競賽」和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日常,有干係嘛?逐漸喪失太空領導權的美國,突然發現,原先整整齊齊的隊伍,突然間就不好帶了。從杜拜到華盛頓,從東京到莫斯科,歐洲、中國、日本、印度等國都開始積極爭奪登陸月球和火星。
  • 太空競賽 中國對美國構成挑戰
    美中太空競賽的結果將會對人類會產生重大影響,在太空領域中國對美國構成有力競爭。7月5日金裡奇在福克斯雜誌上發文說,對於太空探索來說,2020年5月30日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那一天,SpaceX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兩名太空人送入太空。
  • 美媒:拜登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
    美國《政治》雜誌12月20日文章,原題:拜登團隊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拜登的高級顧問們稱,即使新一屆政府在其他幾乎所有領域都將北京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與中國合作進行太空探索也很重要。他們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建立有限的太空夥伴關係可以緩和緊張關係,並且可以降低發生一場不穩定的太空競賽的可能性。
  • 印度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欲當太空競賽「領跑者」
    中新網11月5日電 綜合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將於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2時38分發射該國首顆環火星探測器,若發射成功,則將成為亞洲首例。此次太空探索引來多方關注,有媒體指出,印度此舉旨在成為與中日太空競賽中的「領跑者」,但是ISRO負責人否認了此說法。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因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蘇兩國率先發明出火星探測器來對火星進行探測和研究。我們都知道,上世紀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進入了冷戰狀態,隨後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太空競賽。2020年1月,我國國家航天局向外公布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將於今年7月左右發射,對此,美國航天專家無比驚訝,因為之前有美國專家斷言中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