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駐日本記者 陳超
「這次的新冠病毒是二戰以來世界面臨的最大危機。有關新冠病毒起源及感染途徑,需要科學客觀的研究才能確定。首先公開的地區,不一定是首先感染的地區。因為有可能其他疫情地區沒有公布,或者以流感等其他方式醫治處理。這也需要科學的、專業的研究予以查明。中國和美國以及世界各國同樣有這個責任。」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國際3E研究院院長周瑋生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周瑋生
周瑋生教授認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驗證了人類是一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命運共同體,無論是防控病毒還是全球產業鏈的保護,都需要互相合作、互相支持,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和損失最小化。
中國抗疫實踐為世界提供了兩個重要信息
周瑋生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從中央到地方舉國上下迅速動員,從醫護人員、公務員和軍人,到志願者和普通民眾,都在各自崗位上全力應對疫情。中國人民的努力付出和所展現的精神面貌,如自我犧牲和顧全大局精神,忍耐、守規、協調的行動,顯示了中國人團結互助、眾志成城的力量,為世界防控病毒擴散爭取了極為重要的時間。
從統計結果看,在這場世界性的大災難中,中國至少給全世界提供了兩個重要信息:第一,告訴全世界這個病毒感染力非常強,非常快,獲取了第一手非常重要的病理數據;第二,中國不得不採取封城(封鎖一個1000多萬人口的中部中心大城市)的極端措施來防控,從防控對策上已經給世界敲響了警鐘。
中國給世界爭取了時間,提供了第一手防控經驗
中國還給予世界兩個重要幫助。
第一個重要幫助是給世界爭取了時間。病毒沒有國界,歷史上有許多國家發生過病毒感染災難。周瑋生的研究室正在開展疫情開始以後各個國家的政策舉措方面的研究,他們希望通過定量分析總結經驗教訓,以期今後更好地防患於未然。
周瑋生介紹,他的研究結果表明,疫情暴發可以分成兩組類型。A區是遊輪型,即高密度快速暴發感染,B區是城市型。從統計分析發現,從區域內第一例感染者被發現到感染暴發的潛伏時間,A區大概是病毒潛伏期14天的一半時間,即7天左右。B區大概是病毒潛伏期14天的兩倍,即30天左右。也就是說,在發現第一例感染者之後的一個月內採取果斷堅決措施是極其重要的。
如果說中國沒有前人經驗可借鑑,需要邊摸索邊防控的話,美國等國家是可以參考中國的經驗,在本國發現第一例後採取堅決措施的。但美國等國家沒有這樣做。
美國在半個月之前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最多的國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個確診超過82萬的國家。然而美國4月3日才公開推薦國民戴口罩。
第二個重要幫助是中國給世界提供了第一手的病理資料和防控對策經驗,包括醫學技術、病理研究以及包括封城這樣大規模防控措施的寶貴經驗及最早、最原始、最必須的數據。中國抗疫沒有先行經驗可借鑑,這些都是用生命換來的,是全球防控病毒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發達國家,本應該在中國防控經驗的基礎上,更好地帶領世界、支援世界進行有效防控。然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低估了中國的做法在防控新冠病毒擴散中的客觀性和重要作用,以及給世界各國帶來的重大參考意義。
周瑋生希望中美兩國在這場二戰以來最大的世界性危機面前,不僅能夠克服本國的疫情,還期待能攜手合作,帶領世界特別是幫助發展中國家走出困境,克服人類面臨的災難性挑戰。
日本已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中國國內防控也絕不能放鬆
根據周瑋生的統計歸納分析,停靠在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遊輪的感染情況不用說,日本其實已在2月15日前後(即發現第一例感染者後的一個月)開始出現小規模的感染暴發。但日本希望既控制疫情又保護經濟社會正常運轉,而沒有採取強制性措施,導致現在第二輪感染開始大暴發,迫使日本政府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採取更嚴格明確措施來防控。
受新冠病毒影響,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3月29日晚,日本NHK有關東京奧運會延期的節目上,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理事、筑波大學山口香教授對運動員說,「不要責怪任何人,這是人類與病毒的鬥爭」。
但周瑋生認為,日本一直在努力採取防控與經濟生活兩不誤的措施,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和風險性。
新冠肺炎疫情已不可避免地對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產業鏈造成重大影響。周瑋生建議:「中國除了與世界合作防控病毒擴散之外,國內防控也不能放鬆,要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從貿易立國開始向內生發展,國外市場與國內市場並行,積極開發培育國內14億人口大市場。」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