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研究意念控制機器人 鄭州有一群讀腦人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戴上腦電圖儀,可以用「意念」控制機器人

  大腦可以遙控飛機、同步知道你在「想」什麼……世上真有超能力?

  如果告訴你,這些超能力不僅存在,而且就在我們身邊一點點變為現實,你是不是更吃驚?

  今天,就請跟隨河南商報記者走進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一起探尋神奇的「讀腦」實驗室。

  電影劇情《未來戰警》

  未來社會,大家根本不需要親自出門,只需要將大腦接入網絡,就可以通過由思維來控制的「機器代理人」替自己做一切想做的事情。

  【現實中】

  大腦遙控機器人已實現

  《未來戰警》中的情節可能實現嗎?先來看個現場試驗。

  前進、後退、舉手……

  昨日上午,在位於鄭州的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信息系統工程學院的腦機協同信息處理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機器人按照指令配合地做出各種動作。

  現場看不到任何遙控設備,一名女學員頭戴一個網罩式的裝備,面前擺著一臺筆記本電腦。

  日前,在央視播放的一期《軍事紀實》中,一名男學員戴著這樣的裝備,在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的操場上,一架飛機按照人們的指令飛行。

  如果告訴你,不論是機器人還是飛機,都是僅憑大腦的「意念」操控,你信嗎?

  實驗室教員童莉說,佩戴設備的學員,在聽到不同指令時大腦會反應出不同的信號,他(她)頭上戴著的16通道腦電採集器隨即採集信號,通過放大器傳輸給電腦,電腦發出的指令就可以控制各種設備了。

  就在上個月,南開大學也宣布在國內首次實現了人腦驅動汽車。童莉說,未來,人們佩戴簡單的傳感裝備,就可以真正解放雙手,用意念去操作機械設備、各種家電。

  電影劇情《盜夢空間》

  盜夢者可以進入他人的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的夢境。

  【現實中】

  腦手術前定位功能區

  實驗室主任閆鑌說,我國研究大腦已起步近20年,大概分為認識大腦、保護大腦、增強大腦、利用大腦,其中後兩種還處於初級階段,但保護大腦方面他們的成果3年前已走出實驗室。

  2012年9月的一個夜晚,閆鑌接到了來自153醫院的求助。原來,醫院接到一個病情危重的腦部腫瘤患者,由於腫瘤較大,患者原有腦功能區已經移位,如果不進行腦功能區再定位,手術可能會誤將控制行動的腦區切除,導致患者癱瘓,而這名患者才30歲。

  閆鑌坦言,當時一聽腦袋就蒙了,就實驗本身,(大腦運動)功能區的定位技術已經成熟,但是要作為手術的依據,國內還沒有先例,國外也沒有詳細資料。

  雖然擔憂,但閆鑌沒有退縮。當患者躺進核磁共振設備後,他不斷發出指令,讓患者反覆動手或動腳,設備同時監測大腦哪些部位有反應。

  最終,閆鑌準確提供了這名患者大腦功能區的二維圖和三維圖,按照這些圖,手術獲得了成功。康復後,患者運動功能也基本恢復了正常。

  如今,對腦子動刀,先進行功能區定位,已成為153醫院的標準流程,他們已經進行類似手術160多例。

  電影劇情《少數派報告》

  人類利用具有能夠感知他人大腦的超能力人——「先知」,能偵查出人的犯罪企圖,所以在罪犯犯罪之前,就已經被犯罪預防組織的警察逮捕並獲刑。

  【現實中】

  你看到什麼我能知道

  來看看在河南省人民醫院磁共振室做的一個實驗:

  受試者躺在一臺大型磁共振設備裡,根據實驗,他會看到C、H、I、N、A五個字母,而他看到每一個字母時,遠處的計算機就會實時顯現出他看到的字母。

  閆鑌說,人獲取信息,八成以上是靠視覺。人看到一個字母,在視覺皮層中會出現相應信息,全世界最難的是如何把這個信息提取出來,而我們已經做到了,這就是目前了不起的地方。

  童莉說,目前他們採集的數據基本可以達到70%多的正確率。

  「未來你的眼睛看到一部手機,檢索系統直接讀取你的腦信號,和電腦聯網,直接去搜(信息),馬上反饋給你。」閆鑌說。

  閆鑌他們的「腦機協同視聽覺信息處理與交互技術」,在2012年3月已被納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如今已在省人民醫院的磁共振儀上搭建了實時腦機交互圖像檢索系統,可以通過解讀受試者的視覺功能搜索出其當前所看到的圖像,還可以讓受試者通過「意念」在線交互確認。

  「該課題預計年底結項,我們能夠如期完成。」閆鑌說,至今,這項研究在國際上尚無相關報導。

  電影劇情《黑客帝國》

  尼奧通過電腦,源源不斷地往大腦裡輸入各種技能,然後他無所不能。

  【現實中】

  精準刺激提高反應速度

  閆鑌說,人的大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提高一點使用率,就能提高智商。腦機協同,就是讓外界能夠直接讀懂人腦在想什麼,或把外界的信息怎麼送進人腦。這兩個方向,就是腦和機的對話。

  當然,現在像電影裡一樣插個U盤立刻啥也不用學了,還不現實,但是如今通過外界對大腦的精準刺激,可以集中人的注意力,提高人的反應速度;對於偏癱患者,可以不斷強化他的受損功能或者治療受損神經,緩解帶狀皰疹這類病症的後續神經痛。

  延伸

  讀腦研究會不會成為雙刃劍

  閆鑌說,如今,在國外已經出現了神經營銷學和神經經濟學。據悉,中國也將全面啟動自己的腦科學計劃。

  目前,「中國腦計劃」已經獲得國務院批示,並列為「事關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之一。

  但在電影中,該技術經常和犯罪分子結合到一起。如何確保這些讀腦研究不會成為雙刃劍呢?閆鑌說,讀腦研究確實涉及倫理,如今,他們的每一項研究,都必須通過國家倫理評估,通過後才能開展。 (河南商報記者 張鬱/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鄭筱倩)

相關焦點

  • 意念控制機器實現「一心兩用」,腦控比Facebook入局早的布潤科技...
    2018年7月8日在深圳價值工廠舉辦的零一科技節上,布潤科技研發的腦機接口(BCI)"腦控"機器人與一位現場觀眾比賽打籃球的同時控制小賽車穿越障礙,最終"腦控"機器人憑藉零誤差將人的想法轉換成機器控制指令最終勝出。當然,「腦控」不僅能實現「一心兩用」,還能治療疾病,實現更高級別的AI,但這項「黑科技」何時能夠普及?
  • 視頻|將腦電波翻譯成機器語言,人類用意念輕鬆控制機器人
    通過用腦電波信號來控制機器人,機器人就能像人類的一根手指或者一條腿一樣聽命於大腦,「隨心而動」,仿佛成為人類外延的一部分身體。更「隨意」地控制機器人,如臂使指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實現用「意念」控制機器人。此前,多個研究團隊都曾研發出能依照腦中所想而行動的機器人,甚至是能輔助殘疾人走路的機械骨架。
  • 「意念」打字成現實,國產「腦語者」晶片獲突破
    ,實驗員用「意念」進行「隔空打字」在天津大學某實驗室內,一塊布滿字符和符號的屏幕上,黑色方塊頻繁閃爍。2019年8月,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神經工程與康復實驗室研究生魏斯文,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以最高每分鐘691比特的腦控打字解碼速度,奪得桂冠。普通人用手在觸屏手機上打字的速度,約為每分鐘600比特。
  • 我國「腦語者」晶片突破:「意念」隔空打字成現實
    2019年8月,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神經工程與康復實驗室研究生魏斯文,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以最高每分鐘691比特的腦控打字解碼速度,奪得桂冠。普通人用手在觸屏手機上打字的速度,約為每分鐘600比特。魏斯文在不用手、不用鍵盤的情況下,用「意念」每分鐘解碼輸出69個漢字,已超過普通人用觸屏手機打字的速度。
  • 從醫學到腦機接口,他用實踐證明「意念」控制機器人的可能
    科幻電影中的賽博格(Cyborg)技術不斷刷新著我們對「半機械人」的認知,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到後來的《阿凡達》、《明日邊緣》等,各種超越思維的想像,讓人機聯動成為了可能。而在現代,面對人工智慧的來勢洶洶,很多人開始擔心未來世界會不會變成由機器人主宰。
  •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你聽說過用意念來控制物體的機器人嗎?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有幾款腦控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技能吧。試驗者利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相信在未來,這套系統在醫療康復、遊戲應用、系統導航等方面都會有廣闊的應用空間。腦電波也能操控輪椅    據《北京晚報》報導,在華南理工大學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研究中心展位上,測試員戴著黑色腦電帽坐在電動輪椅上,僅憑意念就完成了讓輪椅行進、轉彎等操控。研究人員介紹,坐輪椅的人通過想像某種行為來激活大腦的一部分區域,系統再根據這片區域發出的腦電波來指揮輪椅,並使其完成相應動作。
  • MIT出品意念控制+個性化定製的機器人假肢,背後還有這樣故事
    因為這次事故,Hugh開始專注於學術領域,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機械工程碩士學位,然後在哈佛大學獲得了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生物醫學設備的博士後研究時,他開始研究可增強人類身體能力的可穿戴機器人系統,這些設備可模擬人腿的功能。
  • MIT出品 意念控制+個性化定製的機器人假肢,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因為這次事故,Hugh開始專注於學術領域,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機械工程碩士學位,然後在哈佛大學獲得了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生物醫學設備的博士後研究時,他開始研究可增強人類身體能力的可穿戴機器人系統,這些設備可模擬人腿的功能。過去的十幾年間,Hugh在康復科學領域發表了150餘篇經同行評審的論文,還是與可穿戴輔助設備有關的100多項專利的持有者。
  • 機器人令意念控制「超能力」成現實 我們怎麼辦?
    到現場的人多嗎?2、 你在現場的觀察,最大的感受是什麼?3、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亮點有哪些?其實我們對於機器人已經不陌生了,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機器人的升級和應有更加強大了,我們先從一場腦控機器人比賽說起。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比如在興奮、緊張、昏迷等不同狀態時,腦電波會有明顯不同。但由於人的大腦被頭蓋骨緊緊包裹,屏蔽了大量的腦波信號,為此提取腦電波必須依靠電極等精密的電子儀器,從頭皮上將腦部的自發性生物電位加以收集、放大並記錄,意念控制設備由此誕生。
  • 「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應用 大腦會被控制嗎
    ,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上展示利用大腦植入設備調控情緒異常的初步人體試驗結果。除了這些國際科研探索,在中國,去年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天宮二號上開展了由意念控制的航天實驗;11月9日,科大訊飛對外發布了意念控制家居的成果……「意念控制」是科學還是超能力?
  • 意念控制成現實:不開口,不動手,「癱著」就能打遊戲
    如何用意念玩轉《最終幻想14》?Nathan的大腦信號會發送到一臺帶有鍵盤模擬器的電腦中,但與此同時,他也做了一些光標的控制。我要通過看電腦來控制我想操縱的東西,像機器人、光標等。當它移動到指定位置後,我會繼續考慮接下來將向哪個方向移動。當我決定好最終的移動方式時,電腦會觀察我的哪個神經元被激活,並最終知曉我想要做什麼動作。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2020-08-11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
    在《星際迷航》中,外星人瓦肯人具有特殊心電感應能力,能夠藉助觸摸他人臉部實現與對方心靈相通,分享對方的意識、記憶和知識等。這種能力被稱為「心靈融合」。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的這一試驗在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校園內進行,所運用的就是「腦-機接口」系統原理,運用意念遙控指揮另一人的行為。
  • 小豬「讀心術」實現突破,意念控制機器還遠嗎?
    「這項腦機接口的最終潛力幾乎是無限的,例如可以用心靈感應召喚一輛自動駕駛中的特斯拉」「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隨著馬斯克的暢想節奏,在人們眼中,這樣的腦機接口科技,不僅僅可以幫助解決失明、失憶、癱瘓、癲癇等許多與神經系統相關的問題,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或許就能實現用意念控制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乃至有朝一日,存儲、上傳和下載人的記憶的設想也會成為現實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多年來,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發一種技術,以便幫助癱瘓的人恢復四肢的能力,並使截肢者能夠利用意念來控制假肢。這個研究組聚焦在腦-機交互領域。通過在病人的大腦植入裝置,將人類的神經系統連接到電子設備上。
  • 用意念控制光標,連續追蹤效果提升5倍
    卡內基梅隆大學與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非侵入式機器人設備控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使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BCI),開發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能用意念控制連續追蹤電腦光標的機械臂。人們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如何用意念遠程操控外物,這一研究領域的一大難點在於,如何在不需要向大腦植入任何晶片和傳感器的情況下,獲取大腦發出的信號。對於機械臂而言,舉起重物、抓取物品等行動早已如同探囊取物,但高精度、靈敏的運動規劃依然困難重重。
  • EMOTIV INSIGHT,「意念控制」讓未來心想事成
    沒錯,這就是資深懶癌患者!不過沒關係,一款牛轟轟神器的誕生懶癌患者從此.可以更懶了!人類的雙手也將再次得到解放!也能使玩家運用意念讓虛擬人動在遊戲中移動指定物品。該公司官網先有Emotiv Epoc和Emotiv Insight兩款產品在售。而Emotiv Insight正是該公司目前最新款產品。
  • 細數人類讀腦技術發展歷程,馬斯克的腦機接口仍只是捕風捉影
    北京時間8月29日凌晨,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美國舊金山展示了一套腦機接口新設備——一枚只有硬幣大小,擁有1024個信道,可以置於顱骨內側,讀取腦神經活動信息,實時無線傳輸腦電波數據的晶片;一臺可以避開血管,在顱骨上開一小孔,將晶片快速、精準地植入預定位置的外科手術機器人。
  • 美科學家研製讀腦裝置 可將腦電波翻譯成語音
    這種新穎獨特的讀腦術意味著未來有一天通過接入大腦電子信號,可以傾聽那些無法說話人群的思想。大腦以不同的語音來表達獨特的電子活動性,通過觀看人類大腦電子活動性圖形,科學家能夠揭曉該大腦活動性所表達的單詞,這是一項重大研究,能夠「傾聽」無法說話群體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