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 RNA介導的整合酶可對細菌基因組實現高效多重操作

2020-11-26 科學網

CRISPR RNA介導的整合酶可對細菌基因組實現高效多重操作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4 17:01:1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Samuel H. Sternberg研究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發現CRISPR RNA介導的整合酶可實現高效、多重細菌基因組操作。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23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上。

為了解決現有細菌基因組特異性整合的缺點,研究人員研發了基於先前報導的霍亂弧菌Tn7樣轉座子的顯著改進版本,該轉座子使用I-F CRISPR–Cas系統進行可編程的、RNA引導的轉座。引導RNA輔助靶向(INTEGRATE)系統優化了轉座因子的插入效率,在細菌中以約100%的效率實現了高達10 KB鹼基高度準確且無標記的DNA整合。使用多間隔CRISPR陣列,研究人員通過結合正交整合和重組酶,在三個基因組位點中實現了同時多重插入和高效的多位點缺失。

最後,研究人員證明了其在生物醫學和工業相關細菌中的強大功能,並在複雜細菌群落中實現了針對靶點和物種的整合。這項工作揭示了INTEGRATE可作為多用途、千鹼基規模因組工程改造的多功能性工具。

據悉,現有特異性整合細菌中千鹼基DNA序列的技術受到效率低下、依賴重組效率、對多種載體需求以及多重挑戰的局限。

附:英文原文

Title: CRISPR RNA-guided integrases for high-efficiency, multiplexed bacterial genome engineering

Author: Phuc Leo H. Vo, Carlotta Ronda, Sanne E. Klompe, Ethan E. Chen, Christopher Acree, Harris H. Wang, Samuel H. Sternberg

Issue&Volume: 2020-11-23

Abstract: Existing technologies for site-specific integration of kilobase-sized DNA sequences in bacteria are limited by low efficiency, a reliance on recombination, the need for multiple vectors, and challenges in multiplexing. To address these shortcomings, we introduce a substantially improved version of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Tn7-like transposon from Vibrio cholerae, which uses a Type I-F CRISPR–Cas system for programmable, RNA-guided transposition. The optimized insertion of transposable elements by guide RNA–assisted targeting (INTEGRATE) system achieves highly accurate and marker-free DNA integration of up to 10 kilobases at ~100% efficiency in bacteria. Using multi-spacer CRISPR arrays, we achieved simultaneous multiplexed insertions in three genomic loci and facile, multi-loci deletions by combining orthogonal integrases and recombinases. Finally, we demonstrated robust function in biomedically and industrially relevant bacteria and achieved target- and species-specific integration in a complex bacterial community. This work establishes INTEGRATE as a versatile tool for multiplexed, kilobase-scale genome engineering.

DOI: 10.1038/s41587-020-00745-y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0745-y

相關焦點

  • Cas9 nickase和CRISPR RNA骨架介導的植物多重正交基因組編輯系統
    目前,已經開發多重正交的基因組編輯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種策略是利用截短的sgRNA控制Cas蛋白核酸酶活性來調控基因的表達,同時利用全長的sgRNA在另一位點進行基因敲除;第二種策略是將RNA配體的髮夾結構整合到sgRNA骨架上,形成支架RNA(Scaffold RNA, scRNA),dCas9/scRNA複合體通過髮夾結構招募基因激活或抑制因子,在不同的位點同時實現基因轉錄激活和抑制的雙重功能
  • SWISS:Cas9 nickase和CRISPR RNA骨架介導的植物多重正交基因組...
    來自釀膿鏈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的Cas9蛋白由RuvC和HNH兩個核酸酶結構域組成,分別切割非靶向鏈和靶向鏈。通過突變第10位的天冬氨酸(Asp10)和/或第840位的組氨酸(His840),Cas9便成為一個切口酶nCas9或失去核酸酶活性的dCas9。C
  • 基因組工程 | INTEGRATE可快速實現高效 多路細菌基因組工程
    Sternberg團隊在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題為「CRISPR RNA-guided integrases for high-efficiency, multiplexed bacterial genome engineering」的文章,CRISPR RNA引導的整合酶用於高效、多路細菌基因組工程。
  • CRISPR轉座酶系統在細菌中實現大片段DNA的多位點高效定向整合
    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組中大片段DNA的定向整合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理想的定向整合系統不應被DNA片段大小限制,可一步到位實現高特異性的定向整合,整合位點可控,且整合過程不依賴於DNA雙鏈斷裂(DSBs)和同源重組系統(HR)。但目前細菌中的定向整合系統存在諸多不足,如效率偏低且缺乏有效的篩選標記物,可整合的片段大小有限,需要多載體協作且難以實現多位點同時整合。
  • Metab Eng:開發出基於CRISPR/Cas9的CasPER,高效地對酶進行基因改造
    丹麥技術大學諾和諾德基金會生物可持續發展中心研究員Tadas Jakociunas說,「當有生產菌株時,這將使得更容易對生物合成通路中的某些限制酶進行基因改造,提高它們的效率、特異性或多樣性。人們將能夠發現這個通路中的最好的酶變體,這會增加有價值的化合物的產量。」
  • mBio:首次揭示質粒編碼的可介導替加環素耐藥的新型多重耐藥外排泵
    黏菌素和替加環素是治療多重耐藥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的少數有效藥物,然而,質粒介導黏菌素耐藥基因mcr-1的出現及其在全球的廣泛傳播,導致黏菌素的臨床應用價值面臨挑戰,使替加環素成為治療多重耐藥腸桿菌所致嚴重感染的有限藥物之一。雖然染色體編碼的RND外排泵如AcrAB-TolC等的過表達可降低細菌對替加環素的敏感性,但尚未發現可水平轉移的RND型外排泵與替加環素耐藥性相關的報導。
  • 中國學者祁慶生教授:基於CRISPR-Cas9一步式改造細菌基因組
    同源重組介導的基因工程,已廣泛應用於原核生物中,並具有較高的效率和準確性。然而,用這種方法來實現更大規模的基因組編輯(具有許多基因或大的DNA片段),還是有限的,因為DNA編輯模板構建的程序相對複雜。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祁慶生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描述了一個CRISPR-Cas9輔助的非同源末端連接(CA-NHEJ)策略,用於細菌基因高效而快速的失活——以一種不依賴同源重組的方式,並無需無選擇標記的使用。祁慶生教授早年畢業於山東大學,2001年在德國明斯特大學微生物系獲博士學位。2001年被聘為德國開姆尼茨工業大學生物工程系課題組負責人。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這些研究人員將AcrIIA4與人類Cdt1---一個有助於確保每次細胞分裂只發生一次DNA複製的基因---的N末端區域融合在一起,旨在讓基因編輯失活,直到細胞周期S和G2期,即同源介導修復(HDR)佔主導地位的兩個細胞周期階段。HDR和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是有機體使用的兩種DNA修復過程。
  • CRISPR系統+腺病毒載體實現體內基因編輯
    儘管CRISPR工具箱能夠實現從DNA到RNA、從編輯到基因表達調控的多種操作,遞送始終是一個問題。目前,腺相關病毒載體是體內基因治療遞送的主要平臺。AAV安全、便捷,能夠將單鏈DNA載體基因組遞送至各種組織和細胞類型,並且在多種給藥方式中僅具有弱免疫原性。儘管載體基因組在宿主細胞內基本上保持游離狀態,但通過多聯體和環化可以穩定基因組以介導分裂後細胞中的長期轉基因表達,從而產生持久的治療效果。
  • 科學研究必備工具之高效基因剪刀CRISPR—新聞—科學網
    CRISPR操作簡單,研究人員能更快、更經濟地實現基因組特定位點的編輯。 憑藉過去10年在基因組編輯領域的豐富經驗積累以及專業的生物信息學平臺,默克已成功設計出覆蓋人類、小鼠和大鼠三個物種所有基因的CRISPR/Cas9,並提供在線定製服務。
  • 科學家建立食氣梭菌大片段基因簇染色體整合表達新技術
    2016年,姜衛紅研究組率先在食氣梭菌Clostridium ljungdahlii中建立了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組編輯技術(Huang et al., ACS Synth Biol, 2016)。該技術可用於食氣梭菌染色體上基因的刪除或小片段DNA在染色體上的整合,但受限於較低的同源重組效率,並不能實現在染色體上通過重組機制引入大片段目標產物合成基因簇的目的。
  • 「珍藏版」Nat Biotech綜述|CRISPR-Cas系統相關的基因編輯工具
    圖1 本文所關注的基因編輯系統CRISPR-Cas核酸酶介導的基因組編輯CRISPR-Cas系統是細菌和古細菌的適應性免疫系統,因其嚮導RNA的可編程特性和Cas核酸酶在多種細胞和組織中的明顯活性而被廣泛用於基因編輯研究。
  • 研究人員使用CRISPR-HOT新技術「塗色」 可在類器官中實現快速可靠...
    研究人員使用CRISPR-HOT新技術「塗色」 可在類器官中實現快速可靠的基因敲入  Evelyn Zhang • 2020
  • ...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效率,同時降低脫靶效應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他們成功地展示了更精確的基因編輯,並抑制了稱為脫靶效應的非預期基因缺失、插入或突變。這些研究人員將AcrIIA4與人類Cdt1---一個有助於確保每次細胞分裂只發生一次DNA複製的基因---的N末端區域融合在一起,旨在讓基因編輯失活,直到細胞周期S和G2期,即同源介導修復(HDR)佔主導地位的兩個細胞周期階段。HDR和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是有機體使用的兩種DNA修復過程。
  • 基因敲除裡氏木黴可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遺傳-源井生物
    這些生物產生的降解生物質的酶也可用於食品,飼料,造紙和紡織工業等各個領域。裡氏木黴(Trichoderma reesei)是一種真菌,是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的知名高效生產商,因此被酶工業廣泛用於生產其自身的內源酶以及生產異質蛋白。兩年來,許多研究表明,CRISPR/Cas9系統是一種強大的基因組編輯方法,基因敲除可促進多種生物體中基因組的遺傳改變。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乾貨 | 靠譜 | 實用CRISPR/Cas這項基因編輯技術自從問世以來,已經吸引了無數歡呼和掌聲,在短短幾年之內,它已經成為了生物科學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研究工具。然而它最近也頻頻被「潑冷水」,那麼基因編輯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呢?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
  • 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其設計簡單以及操作容易的特性為最大的優點,未來將可應用在各種不同的模式生物當中我們今天稱為CRISPR的基因組重複叢集,即原核生物擬核DNA鏈中的叢生重複序列,在1987關於E. coli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被首次描述。2000年,相似的重複序列在其它真細菌和古細菌中被發現並被命名為短間隔重複序列(Short Regularly Spaced Repeats,SRSR)。
  • CRISPR-ERA——基因編輯與調控的gRNA設計
    這篇發表於《Bioinformatics》的文章,他們報導了一種全基因組sgRNA設計工具,並提供了一個在線網站,用於預測高效而特異的sgRNA。細菌的適應性免疫系統CRISPR,是一種功能強大且多功能的基因組工程技術,包括基因編輯(修改基因組序列)和基因調控(抑制或激活基因的表達)。
  • ...利用新型CRISPR/Cas13靶向冠狀病毒SARS-CoV-2等RNA病毒
    這些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最近描述過的稱為Cas13的酶,該酶靶向RNA而不是DNA。通過使用Cas13,他們設計了一個優化平臺,用於在人細胞中在RNA水平上大規模並行遺傳篩選。這種篩選技術可用於了解RNA調節的許多方面,並確定非編碼RNA的功能。
  • 高彩霞組綜述CRISPR/Cas在農業和植物生物技術中的應用
    植物中精確的基因組編輯系統:脫氨酶介導的鹼基編輯和逆轉錄酶介導的引導編輯技術不涉及DSB形成且不需要供體DNA,因此這些基於CRISPR–Cas的工具可誘導精確的序列編輯,並且在植物中比HDR更有效(見下表和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