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系統+腺病毒載體實現體內基因編輯

2021-01-13 騰訊網

近日,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高光坪團隊與麻省理工學院張鋒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綜述,題為「CRISPR-Based Therapeutic Genome Editing: Strategies and In Vivo Delivery by AAV Vectors」。文章指出了基於CRISPR利用腺相關病毒(AAV)載體遞送,在人體內編輯基因治療疾病的策略,深入討論了CRISPR治療廣泛應用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持續的研究和技術進步給該領域帶來的革命性突破。

CRISPR技術作為新興的基因編輯工具,極大推動了基礎研究和疾病治療,將CRISPR/Cas直接用於人體,為多種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希望。儘管CRISPR工具箱能夠實現從DNA到RNA、從編輯到基因表達調控的多種操作,遞送始終是一個問題。目前,腺相關病毒載體是體內基因治療遞送的主要平臺。AAV安全、便捷,能夠將單鏈DNA載體基因組遞送至各種組織和細胞類型,並且在多種給藥方式中僅具有弱免疫原性。儘管載體基因組在宿主細胞內基本上保持游離狀態,但通過多聯體和環化可以穩定基因組以介導分裂後細胞中的長期轉基因表達,從而產生持久的治療效果。AAV載體在向疾病動物模型和患者遞送基因療法方面已取得成功,推動了它們用於體內遞送CRISPR療法。

傳統的CRISPR基因編輯通過Cas蛋白引發雙鏈斷裂,進而通過非末端連接實現基因沉默,或根據預測的插入缺失進行校正,通過同源重組系統精確突變。通過將CRISPR系統與腺病毒載體結合,腺病毒載體可以整合用於同源重組介導基因插入、同源重組獨立的靶基因插入等元件,實現靶向基因校正;腺病毒載體也可以通過向特定組織遞送Cas蛋白,一對靶點獨立的sgRNA,可以實現大片段基因切除;攜帶Cas13的AAV載體可以通過靶向RNA實現持久的體內治療效果。

此外,改造CRISPR/Cas系統,通過Cas蛋白突變體與效應蛋白偶聯,實現特定基因的表達調控。通過腺病毒載體承載dCas9-KRAB/dCas9-VP64可以分別實現轉錄水平的下調、增強;通過遞送dCas蛋白結合組蛋白修飾酶、DNA(去)甲基化酶實現表觀遺傳水平的調節;腺病毒載體也可能與base editor、prime editor結合發揮精確基因編輯的功能。

AAV可用於離體遞送,目前離體遞送技術已相對成熟,在將編輯的細胞回輸患者體內前,可以確保基因編輯的效率和準確性,安全性高,且不受宿主免疫限制。然而易於分離、操作的細胞類型有限,體內編輯具有更廣泛的應用。AAV載體已被廣泛用於體內基因治療遞送,在關於疾病模型許多研究中已經報導了使用AAV進行基於CRISPR的基因組編輯治療的體內遞送,安全性較高,關鍵的問題在於包裝CRISPR大小限制以及脫靶效應。為減小CRISPR/Cas系統的大小,便於腺病毒承載,可以選擇相對較小的Cas蛋白,採用雙重腺病毒載體分別攜帶CRISPR/Cas不同基因片段,或者通過內含肽分開在蛋白質水平上重建。而為了降低脫靶效應,可以藉助誘導表達系統、自切割AAV-CRISPR系統、局限特定組織空間、特定位點AAV載體整合。

CRISPR-腺病毒系統依然面臨許多問題,例如針對AAV衣殼和載體誘導的免疫應答的預先存在的免疫力,遞送效率和特異性,以及AAV載體的生產等,同時脫靶效應、過度的靶向效應、基因重排等也限制了該系統的應用,但是隨著我們對細胞過程的深入了解,以及各類新技術的發展,將使我們更好應用CRISPR/AAV系統,治療各類疾病。

以CRISPR/Cas為前沿的生物化學領域與AAV載體病毒學領域的共同發展,將更好服務於新興的分子療法。

本期編輯:Reynard Fox

相關焦點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然而HIV並不是個「省油的燈」,它十分狡猾,不斷地改變以偽裝自己,同時它還可以藏匿到細胞質之內,這樣使其對疫苗的抵抗力很強,還會人體的免疫系統喪失功能,這也正是愛滋病如此 致命、難以攻克的原因。在通常情況下,人體不能依靠自身免疫系統抵禦HIV病毒。但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受感染的個體會產生廣泛的中和抗體(bNAbs),用來對抗病毒。
  • 中國科學家優化基因編輯技術:不靠病毒載體,減少脫靶效應
    近日,由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基因剪刀」工具的新型載體,可實現基因編輯可控,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療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該成果已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個中之最,這樣的腺病毒及其載體疫苗...
    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疫苗就是以改造過的複製缺陷型腺病毒(Ad5)為載體,搭載上新冠病毒的S基因,進入受試者體內,使人體產生對S蛋白的免疫記憶,從而達到將病毒「拒之門外」的效果。可以說,腺病毒載體是目前最有應用前景的疫苗載體之一。腺病毒載體優點頗多腺病毒的優點,決定了其在病毒載體疫苗的研究應用中越來越受到研究者和開發商的青睞。宿主範圍廣,對人致病性低腺病毒載體系統可廣泛用於人類及非人類蛋白的表達。
  • 我國首個原創型基因治療載體問世,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本文轉載自「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為「我院蔡宇伽團隊成功研發VLP-mRNA遞送技術: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 基因編輯治療重大進展!我國首個原創基因治療載體:類病毒體
    儘管這些遞送載體廣泛用於基礎研究,但它們卻不太適合直接用於臨床。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有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雙重標準。一方面,病毒載體由於長時間的表達基因編輯酶,會帶來安全性上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納米材料則面臨效率上的挑戰。
  • 基因編輯裡程碑!首個 CRISPR 療法患者體內給藥完成
    2017 年 12 月 10 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Spark 的 AAV(腺相關病毒)基因療法,即通過 AAV 將正確的 RPE65 基因遞送到視網膜細胞,從而治療 LCA 2。該療法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首個基因療法。
  • Nature子刊:利用納米磁鐵對體內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進行空間控制
    人們需要在體內對細胞進行基因編輯以便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肌營養不良和囊性纖維化等疾病。但是通過空間控制將CRISPR/Cas9運送到體內靶組織中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即便在體內局部注射攜帶著CRISPR/Cas9編碼基因的病毒載體,它也可能滲漏到其他的組織和器官中,這可能是非常危險的。
  • 病毒載體產業發展簡析
    目前常用於基因治療的病毒載體包括逆轉錄病毒(RV)、腺相關病毒(AAV)和慢病毒(LV)。圖1  基因載體系統示意圖基因治療載體可分為兩大類:(1)病毒載體,主要包括慢病毒、腺病毒、逆轉錄病毒、腺相關病毒等。(2)非病毒載體,主要包括裸露DNA、脂質體、納米載體等。
  • 基因治療時代到來:常用基因治療載體的介紹與選擇
    基因治療載體分為兩大類:病毒載體(主要包括慢病毒、腺病毒、逆轉錄病毒、腺相關病毒等),非病毒載體(主要包括裸露DNA、脂質體、納米載體等)在講基因治療載體前,我們先講一下基因治療中的兩個概念:in vivo和ex vivo。
  • 打通體內基因編輯治療的最後一公裡,蔡宇伽合作團隊十年探索開發...
    然而,相對於基因編輯工具本身的快速進化,遞送技術發展滯後,體內基因編輯治療的臨床應用困難重重。 諾獎得主Jennifer Doudna博士在2020年初給《自然》雜誌撰寫的綜述中,系統論述了基因編輯治療的前景和挑戰。在展望CRISPR美好應用前景的同時,這位諾獎得主發出感嘆:「遞送可能仍然是基因編輯體細胞治療的最大瓶頸。」
  • 中國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發競賽全球領跑
    腺病毒又為什麼能夠化身「尖刀鬥士」?「許多年以前就已經知道人腺病毒的基因組能夠攜帶外源基因,完全有可能按照理論設計。」在本世紀初出版的《基因工程原理》一書中,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吳乃虎教授寫道:腺病毒具有很大的潛力,可發展為真核基因的表達體系。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科學家利用CRISPR/Cas系統可以對多種細胞的特定的基因組位點上進行切割,以便插入新的遺傳物質。在需要對目的基因的功能進行破壞,或者要進行目的基因替換時都可以使用CRISPR/Cas系統,可以像編輯文字一樣編輯基因,因此被稱為基因編輯技術。本技術具有簡便、快捷、精準等優點,於2016年獲得被喻為「豪華諾貝爾獎」的生命科學突破獎。
  • 新年第一發 | 重大進展,David Liu首次通過AAV病毒載體在動物體內進行鹼基編輯作用
    通過腺相關病毒(AAV)的傳送受AAV打包能力的限制(AAV的基因組包裝大小限制為≤5kb),因此無法使用全長鹼基編輯器。總而言之,此處開發的分裂蛋白質鹼基編輯器遞送系統具有鹼基編輯的優勢,包括較高的編輯效率,最小化雙鏈DNA斷裂產生的有害副產物以及與有絲分裂後體細胞在體內的相容性。另外,對於遞送較大的DNA片段,具有明顯的優勢。
  • 康希諾:腺病毒載體結果出爐 絕大多數受試者有顯著免疫反應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7月21日消息,康希諾生物於港交所公告,公司欣然宣布,關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臨床試驗II期研究結果的研究論文已發表於『柳葉刀』。Ad5-nCoV採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以複製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為載體,可表達新型冠狀病毒S抗原,擬用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在每劑5×10^10病毒顆粒數的劑量下是安全的。單針免疫後,絕大多數受試者體內激發了顯著的免疫反應。
  • 基因幹擾載體的簡述
    由於RNA具有高度的序列專一性和有效的幹擾,可以特異將特定基因沉默,從而獲得特定基因的功能喪失或者基因表達量降低。源井生物針對基因幹擾研發了一系列YSH幹擾載體,可分為慢病毒載體、普通載體、腺相關病毒載體等,廣泛應用於體外和體內研究。
  • Nature綜述:基因編輯 「童話」 暗面猶存,效率低下成致命缺陷
    基因編輯技術已經進入了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然而,在完全實現治療性基因編輯的願景之前,研究人員面臨的挑戰也長期存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在研究如何遞送蛋白質和核酸時,科學人員們發明了多種基因傳遞技術,在基因編輯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用於基因治療的腺相關病毒載體和慢病毒載體,還包括用於遞送蛋白質和核酸的脂質納米粒以及非病毒載體。
  • 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剔除小鼠愛滋病病毒
    美國《分子治療》雜誌近日刊登了美國天普大學華人科學家胡文輝和同校同事卡邁勒·哈利利以及匹茲堡大學楊文彬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從多靶點剔除了一種人源化小鼠多個器官組織中的人類愛滋病病毒,推動基因療法治療愛滋病向人體臨床試驗邁出一大步。▲胡文輝和卡邁勒·哈利利人源化BLT小鼠是指移植了人的骨髓、肝和胸腺組織或細胞的免疫缺陷小鼠。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細菌通過這些基因片段來偵測並抵抗相同病毒的攻擊,並摧毀其DNA。這類基因組是細菌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CRISPR/Cas系統全名為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為目前發現存在於多數細菌與絕大多數的古菌中的一種後天免疫系統,以消滅外來的噬菌體或外源質粒,並在自身基因組中留下外來基因片段作為「記憶」為細菌提供了獲得性免疫,這與哺乳動物的二次免疫類似
  • 魯鳳民團隊在CRISPR/Cas9系統通過外泌體傳遞其基因編輯功能研究...
    2019/07/17 信息來源: 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編輯:百歲 | 責編:凌薇 CRISPR/Cas9系統可以通過精準編輯靶基因來實現對腫瘤、遺傳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多種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