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問題上,臺灣連續兩個月無本土病例的美好數字讓島內民眾一度感到「驕傲」,與此同時數據的維護也是有關部門極力在做的。但也正是因此,島內缺乏普篩的情況讓外界對臺灣的疫情評價依舊是「不詳」,因為缺乏廣泛的普篩數據支持,臺灣的真實疫情情況一直被外界打上大大的問號。
儘管島內民眾對當局和衛生部門再三呼籲,應該加大篩查力度,這樣既可以讓自己人安心,也不會因為缺乏相關數據被遭到外界質疑。這一聲音在日籍女孩回國確診後更是被推上了新的高度。
6月24日,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一名從臺灣返回日本的日籍女孩被檢測出攜帶新冠病毒,該名日籍女孩是無症狀感染者,儘管傳染性較低,但臺民不免擔憂,據官方發布的數據,女孩從今年2月就來到中國臺灣,一直到6月才離開,期間也不曾被發現攜帶新冠病毒,病毒傳染源何在,臺灣的「虛假安全」問題再度被揭開了一角。
臺灣抗疫確實做得較好,這一點有必要承認,但臺當局和當地衛生部門多少有些矯枉過正,為了維持連日來歸零的本土新增病例,當地衛生部門有意避開檢測,遲遲不推進普篩,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臺灣的普篩做的相對落後,在世界上都處於中下遊水平。
在確認出現跨境確診後,臺灣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曾表示不排除將其列入本土個案,但最終陳時中還是捨不得破壞美好數據,一旦將該病例列入本土,過去2個月辛辛苦苦維持的零數據將被打破,這顯然和臺當局的「宣傳式抗疫」方針不符。
民進黨從來不避諱抗疫外交,因此不管裡子到底如何,「面子」上一定要過得去。目前臺抗疫部門僅僅是將與日籍女孩有接觸的重點人員進行框列、採檢,但對其可能造成的社區傳播、以及直指核心的「日籍女孩感染可能的傳染源」這一核心問題避而不談。
指揮中心似乎無心對這起「個案」深入追溯,陳時中的鴕鳥心態引來了臺網友的炮轟,在民間呼聲的強烈要求下,指揮中心才鬆口,宣布將對123名接觸者的校園師生進行抗體檢測。病毒不會因為美化的數據真正消失,「不檢測就不會感染」的思想病毒有必要引起警覺。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