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孩被確診,陳時中鴕鳥心態引發不滿

2020-12-04 每天軍武

新冠疫情問題上,臺灣連續兩個月無本土病例的美好數字讓島內民眾一度感到「驕傲」,與此同時數據的維護也是有關部門極力在做的。但也正是因此,島內缺乏普篩的情況讓外界對臺灣的疫情評價依舊是「不詳」,因為缺乏廣泛的普篩數據支持,臺灣的真實疫情情況一直被外界打上大大的問號。

儘管島內民眾對當局和衛生部門再三呼籲,應該加大篩查力度,這樣既可以讓自己人安心,也不會因為缺乏相關數據被遭到外界質疑。這一聲音在日籍女孩回國確診後更是被推上了新的高度。

6月24日,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一名從臺灣返回日本的日籍女孩被檢測出攜帶新冠病毒,該名日籍女孩是無症狀感染者,儘管傳染性較低,但臺民不免擔憂,據官方發布的數據,女孩從今年2月就來到中國臺灣,一直到6月才離開,期間也不曾被發現攜帶新冠病毒,病毒傳染源何在,臺灣的「虛假安全」問題再度被揭開了一角。

臺灣抗疫確實做得較好,這一點有必要承認,但臺當局和當地衛生部門多少有些矯枉過正,為了維持連日來歸零的本土新增病例,當地衛生部門有意避開檢測,遲遲不推進普篩,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臺灣的普篩做的相對落後,在世界上都處於中下遊水平。

在確認出現跨境確診後,臺灣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曾表示不排除將其列入本土個案,但最終陳時中還是捨不得破壞美好數據,一旦將該病例列入本土,過去2個月辛辛苦苦維持的零數據將被打破,這顯然和臺當局的「宣傳式抗疫」方針不符。

民進黨從來不避諱抗疫外交,因此不管裡子到底如何,「面子」上一定要過得去。目前臺抗疫部門僅僅是將與日籍女孩有接觸的重點人員進行框列、採檢,但對其可能造成的社區傳播、以及直指核心的「日籍女孩感染可能的傳染源」這一核心問題避而不談。

指揮中心似乎無心對這起「個案」深入追溯,陳時中的鴕鳥心態引來了臺網友的炮轟,在民間呼聲的強烈要求下,指揮中心才鬆口,宣布將對123名接觸者的校園師生進行抗體檢測。病毒不會因為美化的數據真正消失,「不檢測就不會感染」的思想病毒有必要引起警覺。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臺海網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的「鴕鳥戰術」?陳時中努力刷存在感,卻遭日本女人打臉!
    文丨梁延 審丨暗藍日前,一位日本籍學生在臺生活四個月後,返回日本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這件事情戳穿了民進黨當局一直自誇的為「防疫模範生」的謊言。民進黨當局的防疫宣傳的是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很小,臺灣民眾也在這樣的宣傳下放鬆警惕,景點已經出現人山人海的情形。
  • 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 「鴕鳥心態」心理
    鴕鳥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人們將這種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
  • 鴕鳥心態,讓我們無法正確面對問題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鴕鳥心態我朋友這種屬於典型的鴕鳥心態,明明看到了危機,卻選擇逃避。可是他們卻自認為在為將來做準備,這樣鴕鳥心態比較隱性,但危害甚至比什麼都不做更可怕。這種的逃避就像鴕鳥在說「我已經讓危險在我眼前消失了」一樣。用所謂的自我努力麻痺、感動自己,浪費了時間,還迷惑自身。
  • 以「鴕鳥心態」應對疫情正將美國推向深淵
    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六天在3萬例以上,並且連續兩天突破4萬例,糟糕的疫情形勢,再次讓美國成為焦點。截至北京時間6月28日上午10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2507930例,死亡病例達125504例。從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數據看,美國確診病例的曲線不僅未曾拉平,反而近日還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6日彭斯在疫情簡報會上還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誇耀川普政府的抗疫成就。彭斯表示,「我們減緩了病毒傳播速度,我們拉平了疫情增長曲線,我們挽救了更多美國人的性命。」當彭斯說出以上這些話時,不知道他是否會感到心虛。
  • 疫情防控,「鴕鳥心態」要不得
    在本次疫情中,湖南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居全國前列,但治癒率卻位居全國之首,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取得這樣的成果,實屬不易,靠的正是無數黨員幹部和醫護人員毅然「逆行」,衝鋒在前,成為扛起大山的人。然而,卻有少數幹部,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產生了「鴕鳥心態」:有的戰前「喊話動員」鏗鏘有力,戰時卻「貪生怕死」擔心被感染,唯恐避之不及,嘴裡喊著「給我上」,身體卻躲在後方「指點江山」;有的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產生了畏戰、怯戰情緒,缺乏信心和決心,對戰疫能否打贏持懷疑態度;有的信奉「多栽花少栽刺」,害怕得罪人,對熟人裝聾作啞,對問題視而不見,對謠言置若罔聞,導致防控工作流於形式
  • 怎樣克服鴕鳥心態?
    什麼是「鴕鳥心態」?遇到危險時,鴕鳥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不過有說法認為這其實是種誤解)。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事實上鴕鳥的兩條腿很長,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擺脫敵人的攻擊,如果不是把頭埋藏在草堆裡坐以待斃的話,是足以躲避猛獸攻擊的。「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是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鴕鳥心態在心理學又稱鴕鳥綜合症(Ostrich Syndrome,美國心理學家Elliot Weiner提倡)。
  • 幹部要不得「鴕鳥心態」
    有的領導幹部不敢抓不敢管,抱著「鴕鳥心態」,唯恐得罪人、丟選票。各級黨委要加強幹部日常管理,及時了解所管幹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況,抓早抓小,敦促領導幹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選自《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 何為「鴕鳥心態」?
  • 孫揚:日本須改變忘卻歷史的「鴕鳥」心態
    對於這個日子,與大多數國家使用「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表述不同,日本政府和媒體一直以「終戰日」相稱,刻意迴避「戰敗」與「投降」。1945年夏,雖然敗局已定,但日本仍全力組織「本土決戰」,不惜舉國「玉碎」。然而,8月6日和9日,美國向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顆原子彈。9日凌晨,百萬蘇軍和蘇蒙聯軍進入中國東北。在當天的御前會議上,天皇裕仁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 成長思維:鴕鳥心態
    事實上鴕鳥的兩條腿很長,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擺脫敵人的攻擊,如果不是因這種「鴕鳥心態」作祟而把頭埋藏在沙裡或草堆裡坐以待斃的話,它是足以躲得過任何猛獸攻擊的。「鴕鳥心態」其實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或者不客氣地說,就是不敢面對現實問題的懦弱心理驅動之下的懦弱行為。這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遇到危險時,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
  • 原創 如何改變「鴕鳥心態」
    當鴕鳥遇到傷害時,它起首將頭埋到土裡,對傷害視而不見,盼望以此來躲避。以是這種心態實在便是指當出現題目時,起首想的不是辦理題目標要領,而是選擇躲避,不敢重視題目標一種心態。厥後,生理學家將這種悲觀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鴕鳥心態」是一種躲避實際的生理,不敢面臨題目標脆弱舉動。不知不覺養成的「鴕鳥心態」。
  • 窮人思維之鴕鳥心態
    今天跟大家說一個非常典型的窮人思維——鴕鳥心態。獅子要把鴕鳥吃了,鴕鳥就把頭埋在沙子裡。以為什麼都看不到了,就會覺得很安全為什麼很多大企業每年都要花幾千萬的資金去做市場調研?這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領導為什麼不把這20年來的財務報表在公司公開一下,讓大家一起討論分析一下趨勢怎麼樣。大家還記不記得曾經有個崗位叫打字員、還記不記得曾經火爆的BP機……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給大家的——拒絕鴕鳥心態,尊重客觀事實放棄主觀臆想。
  • 絕不能有「鴕鳥心態」
    絕不能有「鴕鳥心態」 發布日期:2019-06-14 10:16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桐鄉新聞
  • 陳時中這陣子究竟在忙什麼?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 新冠肺炎確認增加一本土案例,島內疫情拉緊報,且由於防疫輕忽暴露的漏洞,更引發雙北地區人心惶惶。外界不禁好奇,曾多次自誇超前部署的「衛福部長」陳時中,這陣子究竟都在部署什麼?
  • 「網際網路+」時代 實體服裝店別有鴕鳥心態
    「網際網路+」時代 實體服裝店別有鴕鳥心態 2015-05-28 08:41:24 來源:甘肅農民報     在眾多的市場調研中發現
  • 心態小故事:「鴕鳥心態」亦有可取之處
    據說非洲鴕鳥遇到危險時,往往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的。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逃避現實,不敢面對問題的消極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鴕鳥心態」固然可笑、可悲,但笑完後再細想想,其實「鴕鳥心態」也不無可取之處。
  • 老王說幣:炒幣要克服「鴕鳥心態」
    鴕鳥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人們將這種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不敢面對問題的儒弱行為。現實生活中具有「鴕鳥心態」的人比比皆是,幣圈中有「鴕鳥心態」的人也不少。
  • 為什麼越是符合「鴕鳥心態」的女性,越是容易成為「大齡剩女」?
    可是我知道,大表姐單身至今,只有一個原因——「鴕鳥心態」。可是,好景不長,大表姐的閨蜜意外懷孕後,那個高富帥就本性畢露,不但不肯結婚,反而逼著女孩去墮胎。女孩自然是不肯,畢竟這可是關乎一個女生的名節啊。於是,大表姐帶著女孩找到了富二代及其家人,這才發現大表姐的閨蜜不過是他的眾多「玩物」之一,而他的父母更是盛氣凌人,想拿錢了事。
  • 輿論面前領導幹部切忌「鴕鳥心態」
    遇到危險時,鴕鳥會把頭埋進沙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為「鴕鳥心態」。「鴕鳥心態」其實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只會使問題更趨複雜、更難處理。
  • 在工作中如何克服「鴕鳥心態」
    > 在11月份的公司行政例會中,公司徐總呼籲德龍廣大幹部職工在工作中要杜絕「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指的是鴕鳥一旦受驚嚇或發現敵情,總喜歡把頭埋進沙子裡,往往用來形容那些喜歡逃避現實、不敢面對問題的人。在我們的生產工作中,各種困難壓力隨時相伴,可能是由於人的惰性心理等因素在作怪,會像鴕鳥一樣採取迴避態度。這是很不可取的,也是必須杜絕的,面對困難推諉拖延,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所以在工作中必須克服「鴕鳥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