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佔鵲巢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意思指的是斑鳩不會做窠,常強佔喜鵲的窠。用來比喻強佔別人的房產。動物界的這種流氓不止有鳩,還有一種叫做杜鵑的鳥,不過它沒有鳩這麼無恥,大搖大擺,強行霸佔別人的房屋,它是偷偷摸摸等別的屋主不在,將自己的蛋生在別人的窩裡,讓別的鳥幫它養孩子。
自己則清閒自在,遊山玩水。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因為杜鵑的雛鳥總會比它寄生的鳥類先孵出,剛出生的杜鵑雛鳥從小就把它的壞顯露了出來,趁鳥媽媽不在,使出渾身解數,將其他鳥蛋推出鳥窩。
這下網友炸了鍋,有的表示很同情,那些被小壞蛋一個一個踢出去的小蛋蛋們好可憐,鳥媽媽傷子之疼,是如何治癒的。
還有的網友表示很氣憤:每次看到雛鳥的推卵行為,都恨不得把這只不擇手段的雛鳥捏死.
也有網友會語重心長講道理小明:自己築個巢會死?小紅:不會。小明:我是說不會築巢不可以學嗎?
事實上這種寄生性繁殖的鳥類是真的不太會,即使築好了,由於做工粗糙,窩底較淺,蛋很容易掉出去,幼鳥成活率也會很低。而且它們也完全沒有想過要自己築巢、孵卵和育雛。
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個跟自己蛋顏色,形狀相近的鳥窩,偷偷的把蛋下進去,這樣不僅有鳥給自己孵蛋還會把它的孩子餵養大。雖然這個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鳥被人人唾罵,其實它們尋找接盤俠的過程也很辛苦,何況並不是所有鳥都是傻鳥,有些聰明鳥也會識別出它的陰謀詭計。
被識別出後,窩主會如何處理這些寄生蛋呢?
這種想要找接盤俠的鳥類有很強的模仿能力,那窩主必須具備識別這種異類的火眼金星,才能保證自己孩子安全順利的出生。經過這種鬥智鬥勇的過程中,窩主總結出一套自己的識別機制技巧。比如說根據與大多數不同的一顆,或者顏色,反色光線,蛋殼上的斑點或者亮度,多維度的進行識別。
為了防止辨別錯誤,窩主也不會輕舉妄動,萬一把親生的蛋推出去後悔也來不及了。也有一些聰明的鳥兒,發現異常的時候,它們會悄悄的將這些有嫌疑的蛋換到邊緣或者最低端的位置,因為這個位置的孵化成功率相對來說很低,或者很容易破損。
雖然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讓人類所不齒,但是像這種寄生蛋或者推蛋的行為都是遺傳的生物本能,看似這種寄生鳥不需負擔任何撫育幼鳥的任務,其實它們在繁殖季節也是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尋找符合條件的巢,對於世界上的每個生物來說,生活都不容易,寫在遺傳裡的基因會決定如何選擇生活方式,也許它也不想這樣,只是這種自帶的被動技能促使它們這樣做,如果真的是這樣,人性的壞倒是也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