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聞空氣就知道要下雨?雨為啥會有味道?
當初夏的雨水灑落在又幹又熱的地面時,你有沒有聞到一種獨特的氣味?特別是在鄉下田園,下雨的時候總能「聞到雨的味道」。當然,雨水本身沒有氣味。但就在下雨時候,空氣中回瀰漫著一種「土」的味道,這種新鮮的味道——通常是令人感到愉快的。
新鮮的雨的氣味
這種氣味實際上來自於溼潤的地面。1964年,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記錄了石化過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在2010年進一步研究了石化過程的機理。
石化是一種芳香化合物的混合物。有些是從植物提煉的油中提取的。化石的主要來源是放線菌。這些微小的微生物可以在農村和城市地區以及海洋環境中發現。它們將死亡或腐爛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可以成為植物和其他生物生長的營養物質。它們活動的一個副產品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它能產生石化的氣味。
在連續幾天不下雨的長時間乾燥期間,放線菌的分解活性降低。就在下雨之前,空氣變得更加潮溼,地面開始溼潤。這一過程有助於加速放線菌的活性。
當雨滴落在地面上,特別是疏鬆的土壤或粗糙的混凝土等多孔表面時,雨滴會飛濺並噴射稱為氣溶膠的微小顆粒。和其他可能存在於地面或在雨滴中溶解的石化化合物以氣溶膠的形式釋放,並被風帶到周圍地區。如果降雨量足夠大,化石氣味可以在順風處迅速傳播,並提醒人們即將下雨。
暴風雨過後,地面開始乾燥,氣味最終消失了。這使得放線菌處於等待狀態,以幫助我們知道何時會再次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