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3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當夏日大顆的雨滴落向炎熱、乾燥的地面時,你有沒有注意到一種特別的味道?雨本身當然沒有味道。但在雨落下前,一種被稱作潮土油的「泥土」味道在空氣中彌散。人們稱它有麝香味、清新——總體說來,味道愉悅宜人。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8月30日報導,這種味道事實上來自潮溼的土壤。澳大利亞科研人員於1964年首次記錄了潮土油合成的過程,而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本世紀10年代進一步研究了這一過程的內在機制。
報導稱,潮土油是芳香化合物的合成物。其中一些來自植物產生的油脂。潮土油的主要元素是放線菌。這種小小的微生物存在於鄉村、城市和海洋環境中。它們分解死亡或腐爛的有機物成為簡單的化合物,隨後這些化合物可以成為培育植物和其他有機體的營養物質。
這些活動的一個副產品是產生一種被稱作土臭素的有機化合物,它促成了潮土油的味道。土臭素是一種酒精,就像外用酒精一樣。酒精分子往往有強烈的氣味,但是土臭素複雜的化學結構令其即使在濃度水平極低的情況下也能使人們特別注意到它。人們的鼻子能在數萬億個空氣分子中察覺出幾個土臭素分子。
當多日沒有下雨長期乾旱時,放線菌分解活動的速度放緩。在下雨前,空氣變得更加溼潤,土地開始潮溼。這個過程有助於加速放線菌的活動,形成更多的土臭素。
報導稱,當雨滴落向地面,尤其是鬆軟的土壤或毛面混凝土等透氣表面時,雨滴將四濺並噴射被稱作氣溶膠的小顆粒。存在於地面上或隨雨滴分解的土臭素和其他潮土油化合物以氣溶膠的形式釋放,由風散播到周邊地區。如果降雨足夠強,潮土油的氣味可以迅速順風而下,向人們預警大雨即將到來。
這種氣味在風暴結束而地面開始乾燥後最終消散。這讓放線菌埋伏以待——做好準備幫人們知道什麼時候會再次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