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80、90後來說,kappa是青春裡獨特的回憶,因為kappa的標誌很獨特,在中國很多人因為獨特的設計,稱它為「背靠背」。kappa作為中國運動品牌的開創者,kappa剛一進入中國的市場,就打敗了國內的品牌,李寧、安踏等,成為了中國本土的第一品牌,而kappa在2010年的時候就拿到了42億的好成績,線下的門店接近4000家,曾經還被評為「增長前景最好的公司」,也是讓阿迪和耐克頭疼卻又無可奈何的公司。
kappa在1916年誕生於義大利,一直主打運動品牌,雖然曾經贊助過意甲的一些球隊,但是對於kappa在國外的影響力並不是很大。2002年kappa以潮流運動品牌進入了中國的市場,在當時的中國市場大部分的運動品牌都是傳統的運動風,而kappa則以潮流運動風加上特別的標誌,很快得到了多數年輕人的喜愛和關注。其實,kappa在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還並不屬於中國本土的產品,在2005年李寧公司陳義紅花了3500萬美元拿下了 kappa中國動向的所有股權,以及kappa在中國所有權以及永久的經營權,從這時候,kappa才真正的成為了中國的本土品牌。
其實在當時那個年代,可能只有部分年輕人敢追求時尚,其實kappa也是抓住了細分市場這一點,開始引領潮流。其實kappa這次的崛起無疑是因為抓住了這個機遇,kappa在運動中添加了時尚的元素,充滿潮流感的同時又有絢麗的顏色,因此備受年輕人的喜愛。而在陳義紅的帶領下,kappa業績更是出現了飛速增長,連續幾年增長達到了80%,僅僅買下兩年後的kappa在2007年中國動向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這一突破超過了安踏、李寧成為港交所中國運動服飾市值的冠軍。
但是好景並沒有一直持續,從2011年開始,也就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kappa的業績就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一路的狂跌,而到了2017年就已經跌倒了僅有8.93億,而此時的安踏已經成為業界的佼佼者,銷售額更是高達160億,kappa與安踏相比差的甚遠。有關人士對kappa做出了分析,kappa本來就是走高端路線的品牌,但是由於kappa成長得太快,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瘋狂的開店,逐漸的走向平民化,甚至後來各種山寨產品蜂擁而至,kappa形象嚴重受損。
其實影響kappa發展的除了外界因素還有核心因素,其實這些問題在開始發生的時候就想辦法去解決,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如果說人都沒有心思去解決了,那還能有什麼挽回的餘地呢?kappa被陳義紅一手帶上了輝煌,從1991年開始加盟了李寧,一路帶著李寧從零做到有再到9億的銷售額,讓李寧成為國內第一大品牌,也是因為有了這些豐富的經驗才入手的kappa。
也許是kappa做輝煌後,賺到錢的陳義紅可能已經沒有了當時的那股衝勁,在kappa出現問題的時候,並沒有及時的解決,如果當時在出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的話,現在的kappa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如今又該如何重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