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微博

文丨港股研究社

潮牌起源於美國街頭文化,而國內潮牌則大多受早期香港的影響,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香港是亞洲的時尚中心,更是東南亞地區的時尚消費中心。作為香港規模最大的時裝集團之一,I.T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最終2005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I.T在資本公開市場活躍了15年,然而近日I.T集團的一則私有化公告打破了它的高光時刻,據稱集團已經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這筆交易由私募基金 CVC Capital Partners支持,將以每股3港元的價格以現金支付形式購入其他股東持有的非創辦人股份。

眾所周知,隨著90後、00後開始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潮牌和潮玩行業熱度節節攀升,為什麼曾經受到市場認可的I.T要從港股退市?它的退市又會為這一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溢價私有化,中國第一代潮流帝國掉下神壇

從I.T私有化的備案文件中可以得知,實施私有化方案總計需要現金總額約13億港元,這比該股在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每股1.940港元溢價約55%。

就超50%的溢價水平來看,投資者對於I.T的潛力似乎還是比較認可的。這與I.T背後潮牌行業的潛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隨著Z世代成為國內潮流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據阿里媽媽發布alimama insight《潮流湧起下的追潮眾生與消費洞察》報告,一二線都市潮流消費同比增速均在300%以上,三至六線城市的潮流消費增速高達570%。

可以看出下沉市場增長尤為迅猛。小鎮青年與一二線城市青年相比,生活成本低、壓力小,可支配收入更高,而且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提升,他們將釋放更大的消費潛力。

除了資本對於行業的看好以外,I.T在宣傳與運營上也有一定值得認可的地方。就品牌宣傳來看,2017年8月,I.T集團官宣的第一位代言人是吳亦凡。隨後,旗下女裝品牌b+ab品牌由林允代言,2018年10月推出新的女裝品牌greenishpink,由孟子義擔任代言人。2020年8月,I.T集團宣布了新的代言人王俊凱。

公司所選擇的代言形象多是當下熱門的流量明星,並且在穿衣帶貨上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

就品牌運營來看,I.T集團旗下囊括了I.T, i.t, ete! 與double-park等多個品牌。大I.T主要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小i.t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巔峰時期,I.T集團旗下擁有超過300個代理品牌和超過10個自創品牌。

並且在上市之後,I.T還收購日本潮牌ABathingApe母公司Nowhere 90.27%的股權、AcneStudios10%的股權等,都成為其囊中之物。近日,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算是在美妝領域的一次重要試水。不能否認,其多維度的品牌確實有其亮眼的地方。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溢價私有化無疑是市場認可其未來的發展可能,在這樣的背景下,是什麼樣的理由導致I.T依舊堅持退市?

潮牌不「潮」,I.T「激流勇退」或是大勢所趨

綜合I.T私有化的備案文件來看,導致其從港股市場退市的直接原因,或許是近年來的虧損情況不斷加劇,年初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2017年至2019年2月是I.T的業績高峰期,2017年2月底,I.T集團營業額突破80億港元,同比增長6.1%,毛利率達61.6%,該態勢持續到2019年2月,當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4%至88.32億港元。

但隨後其業績便一路下滑,據最新的2020年中報顯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I.T總營業額下降31.9%至27.35億港元,毛利下滑40.2%至14.93億港元,而淨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7100萬港元擴大到3.37億港元,虧損增長373.61%。

一方面,I.T目前在全球擁有的800家門店,其中有超過700家分布在中國香港和內地。據I.T集團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年度業績顯示,中國香港及澳門市場佔集團總營業額33.9%,香港市場的業績所佔比例並不小。

然而近兩年受到香港大環境的影響,該地區服裝行業舉步維艱。截至2020年2月29日I.T香港地區的年度營業額同比減少23.5%至26.202億港元,經營虧損為6.717億港元。

另一方面,入境旅客是I.T業務的主要動力之一,隨著年初疫情導致全球旅遊業陷入停滯,香港入境旅客在2020年急挫,第三季度的入境旅客人次較一年前同期劇減99.7%,跌至極低水平。2020年第三季度末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與2019年同期相比,年初至今收縮了7.2%。

上述外界原因之外,事實上,導致I.T退市的根本原因,或許是其遲鈍的數位化轉型。雖然2011年I.T集團開始推出電商業務,但一直到2017年,才推出官方電商平臺,2018年才推出電商小程序。轉身時間太晚,導致其錯過了電商紅利期。

並且I.T主要採用買手制,在價格方面沒有過多的協商空間,但隨著電商崛起,網際網路彌合了信息差鴻溝,使得依靠信息差紅利建立生意的「中介」的商業模式開始失效。包袱沉重的I.T集團逐漸被高昂的租金和代理費拖垮,逐步逼近了零售天花板。

可以看出,I.T選擇退市或許更多的是想要重新整合自己的實力,集中資源發展品牌經營業務,重振旗鼓。但未來I.T能否重新崛起暫且不說,它如今的私有化退市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I.T私有化退市,給行業敲響了怎樣的「警鐘」?

其實I.T私有化退市並不是首例,香港買手店鼻祖Joyce Boutique載思集團扛不住連續四年虧損,於去年底獲大股東溢價約91.78%提出私有化,以約1.23億港元的超低價退市。

曾被視為I.T集團最大競爭對手的YOHO!的聲勢在今年也有所減弱。據時尚商業快訊援引消息人士早前透露,YOHO!今年已進行了多次裁員,不斷收緊預算。HYPEBEAST上半財年收入也同比大跌28.9%至2.85億元,淨利潤大跌24.1%至2089萬元。

其中有些品牌並不像I.T一樣受到香港市場的桎梏和數位化轉型太慢的影響,而他們日漸式微的原因更多的來自於日益複雜的競爭環境。

其一,則是像Hypebeast、YOHO!等原本深耕這一領域的老牌玩家,以及藉助天貓以及Net-a-Porter、Farfetch等國際電商平臺崛起的新興潮牌。由於產品定位相似,I.T與於這些品牌的競爭無疑是一場持久消耗的攻堅戰。

其二,隨著國產商品質量不斷提升,原創、獨創能力不斷體現,國人對國貨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國潮」開始大行其道。李寧、匹克之後,運動品牌安踏、361度、特步,甚至男裝品牌太平鳥、森馬、波司登等一系列服裝品牌相繼登陸世界各地的知名時裝周,推出自己的國潮系列,直接衝擊了原本的潮牌市場。

其三,Zara、H&M和優衣庫等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對潮牌甚至是國內整個服裝市場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快時尚平價、時髦且較快的更新速度吸引力更多的消費者,而I.T品牌千元的較高客單價和較低的辨識度,在對比中並不佔優勢。

消費者對於服飾的喜好的快速迭代市場有目共睹,因此不僅是I.T,擴大到整個潮牌市場甚至是服裝行業,如果不能迎合時代的趨勢,勢必會被後來者所取代。

總而言之,服裝特別是潮牌更新換代的速度市場有目共睹,以I.T為首的中國第一代潮流帝國衰落的縮影,其實也為行業內的企業敲響了警鐘,想要不被吞噬就只能緊跟潮流。至於I.T在退市之後能否透過選擇性品牌發展以及實施地區策略及新商機重拾增長,港股研究社也將持續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I.T 集團退市,潮流不再後繼有人?
    此重組計劃生效後,集團將在有效期後即刻退市,創辦人沈嘉偉的控股公司將持有I.T集團50.65%的股權,CVC控股公司將持有I.T集團49.35%的股權。   然而,從I.T集團的業務佔比來看,從2016年開始,中國市場就已成為了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此外,目前集團全球800多家門店中,位於中國大陸的門店已超過500家。近年來,I.T集團沒有更好地適應中國消費趨勢,缺少對中國市場精準的把控或許也是本次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 深度|潮流帝國I.T的沒落
    交易完成後,I.T集團將退市,沈嘉偉家族在I.T的持股將降至50.65%,CVC則取得剩下的49.35%。沈嘉偉還將收取4億元股息的權利轉讓給CVC,以換回所有其他經營業務股權。鑑於業務愈發多元,I.T集團把旗下業務分為「I.T」和「i.t」兩條線,一個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另一個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在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一度擁有超過500家直營零售店。
  • 潮牌反擊戰, 6年前被I.T集團收購的Bape進軍巴黎市場
    身處潮流生意爆發的前夜,深耕市場多年的香港多潮流品牌零售商I.T集團正迎來快速增長的黃金時代。隨著街頭風格和嘻哈文化在全球整體回潮,原本被高級時裝主宰的時尚產業不斷被顛覆。有分析認為,亞文化正向大眾演進,新崛起的年輕消費者是一群對獨特性、設計感、質地、文化內涵等有著挑剔眼光的人群。
  • 香港潮牌鼻祖I.T沒落了?拖欠房租成被告,老闆是邱淑貞老公
    I.T集團的創始人叫沈嘉偉,是港姐邱淑貞的老公。I.T集團算得上香港潮牌鼻祖。 20世紀80年代,出生於香港的沈嘉偉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中學畢業後便成了打工人,在一家銀行做職員。在接觸了各行各業的老闆後,沈嘉偉決定辭職創業。
  • I.T:女神依舊潮牌落寞
    2005年3月4日,香港潮牌鼻祖I.T(00999-HK)上市,風光無限。單單老闆娘邱淑貞的站臺已獲喝彩聲一片,且據聞老闆娘眼光極佳,經她挑選採買的服飾必能在香港市場大賣。而其一個自創品牌的形象創作總監還是影后張曼玉,兩位女神讓I.T穩站香港潮牌市場C位。上市時,老闆沈嘉偉購入「999」號牌,方便投資者和機構記住。
  • I.T集團為什麼涼了?-虎嗅網
    從2002年起,I.T集團衝出香港到大陸市場掘金,在上海新天地開設了除香港以外的首個旗艦店。其利用品牌經銷的買手店模式,一舉引進了大量海外時尚品牌,大I.T主營那些小眾高端的設計師品牌,而小i.t則提供以日韓為主的年輕潮流商品。彼時的I.T集團滿足了大陸消費者更多選擇的需求,更為他們建構了一個空前「及時」的空間,去認識海外時尚潮流文化。
  • 重慶華僑城跨界聯合潮牌T.M.D PCP發財潮流文化藝術聚會國慶開檔
    據悉,這次潮流盛宴是本年度首次以超萬方雙展場形式呈現的潮流文化活動,也是重慶華僑城發財潮流文化節2.0的重磅回歸,在場地量級、品牌量級、媒體曝光、活動陣容、聯名限定品上都進行了幾何式全面升級。展會限定聯名單品全國首發超萬+發財好禮現場贈送本屆「T.M.D PCP發財潮流文化藝術聚會」活動現場將有超百家國內頂尖潮牌重磅集結,高調炸街。
  • I.T去年收入近90億才賺4億 時尚零售觸碰到天花板?
    報告期內,I.T集團在香港和澳門的營業額錄得3%的增幅至34.248億港元,毛利率則上升至62.5%。為減輕成本壓力並提升運營效率,I.T集團去年在香港關閉了一些業績不佳的門店,同時推出集時裝、餐飲、美妝、鞋履和生活方式於一體的新概念門店i.t blue block。不過數據顯示,2019年3月香港零售銷售額同比下跌0.15%至397.28億港元,已連續兩個月錄得下滑。
  • 圍觀「潮牌賣身」,以後你還買得起「潮牌」嗎?
    美國服裝公司VF(威富集團),用21億美元收購了潮牌Supreme。當前世界服裝行業低迷,Supreme的高昂收購價,創造了一個記錄。這不奇怪,Supreme因符合潮人審美的獨立設計,備受潮人追捧。全世界敢自稱「潮人」的人,幾乎都要置辦幾件。Supreme推出的限量聯名系列,更在短時間就滋生出投資價值。
  • 楊邦勝設計集團全新打造中國頂奢潮牌酒店設計/南京金鷹G酒店
    楊邦勝酒店設計作品中國頂奢潮牌_南京金鷹G酒店 坐落於全球最高三塔連體建築、亞洲最大商業綜合體頂端的G Hotel,延續地標建築藝術高度,極致演繹頂奢潮流生活方式。
  • i.t新加坡第三家店登陸orchardgateway商場
    聯商網消息:繼去年於新加坡Wisma Atria和Bugis Junction購物區開設兩間i.t後,第三間i.t專門店剛於上星期正式登陸新加坡orchardgateway商場,並舉行揭幕派對,特別邀請人氣偶像歌手蔡卓妍飛抵當地作活動嘉賓,與新加坡歌迷近距離接觸。
  • I.T計劃年內推出眼鏡概念店 謀求眼鏡利潤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近日,I.T集團宣布推出眼鏡概念店NEITH和neith,將售賣世界各地的品牌眼鏡,除了在現有的100多家門店中售賣,I.T集團還計劃在3年內開設10-20個獨立門店,選址偏向於選擇I.T集團旗下服裝店附近。據了解,NEITH和neith兩個品牌是I.T集團進軍眼鏡業務醞釀的雙品牌戰略,兩個品牌定位完全不同。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泡泡瑪特上市、拉夏貝爾1年五換總裁、I.T將退市
    五洲國際停牌兩年後被強制退市   品牌「大事件」:   泡泡瑪特(需求面積:60-100平方米)12月11日上市,首日收漲79%   拉夏貝爾總裁章丹玲上任1個月後辭職   I.T達成13億港元私有化方案   愛馬仕旗下中國品牌「上下」被賣   小龍坎、海底撈推新品牌
  • 「中國潮流教父」陳冠希:我只是有點小野
    「我看過的吸血鬼男主都有了臉」其次天賦異稟的演技如果說《頭文字D》更加關注的是陳冠希的盛世美顏那《狗咬狗》裡飾演的細鵬則是陳冠希向世人告知什麼才是天生的好演員沒有過多臺詞卻極富張力的刻畫了一個沉默陰鬱殺伐果斷以及餓狗背後的溫柔的殺手形象而作為潮流文化的鼻祖
  • 購物中心招商的「新寵」,這些潮牌必須擁有姓名
    /進駐中國內地購物中心的品牌)01 開啟潮流「引擎」新興潮牌進軍mall潮牌消費熱情高漲,新興潮牌佔比超4成近年來國內潮流文化的崛起,讓眾多國際一線潮牌開始把更多目光放在中國市場而隨著年輕消費者往購物中心集聚,潮牌「新秀」們也紛紛攻佔各項目。據贏商大數據監測,截止至2019年6月,在已進駐購物中心的潮牌中,新興潮牌佔比高達45%,這股新勢力為購物中心注入更多潮流氣息。
  • 周杰倫潮牌店為什麼叫phantaci 周杰倫潮牌質量怎樣賣的貴嗎
    喜歡周杰倫的粉絲應該都知道小公舉自創的潮牌名字叫做phantaci,那麼周杰倫潮牌phantaci質量怎麼樣?周杰倫潮牌phantaci貴嗎?一起來看看吧!  誕生於2006年臺北東區的潮流店鋪PHANTACi,不僅僅販賣潮流服飾,亦是臺灣唯一的TIER 0 ACCOUNT店鋪。
  • 日本潮牌 ASICS Tiger 改了Logo,想在潮牌上走更遠
    擁有六十幾年歷史的日本運動鞋品牌 ASICS 在 2015 年新推出 ASICS Tiger 品牌,相比旗下另外一個定位運動時尚的品牌 Onitsuka Tiger(鬼塚虎),ASICS Tiger 在潮牌的路上走得更遠。將 1970-1990 年代的鞋子,比如 GEL LYTE Ⅲ、V、EVO 等系列加入街頭時尚文化元素,不斷與品牌和設計師合作推出聯名款,並開闢了潮流服裝線。
  • 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潮流文化?
    你對潮牌和潮流文化非常了解,能否和大家分享下潮牌的歷史沿革和文化意義?William:我追潮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高中生年代,後來大學之後,因為工作關係要穿西裝,就暫停了一段做「潮人」的生涯。後來來到BAI開始做投資之後,不需要穿西裝了,我就又開始釋放自我,回到潮流中間了。說起潮牌的歷史沿革,其實有很多up主都總結過。我們要看到它首先是一個外來文化。
  • 用潮牌重新定義中國彩妝,bibididi致力打造潮牌彩妝第一品牌
    來源標題:用潮牌重新定義中國彩妝,bibididi致力打造潮牌彩妝第一品牌 有人說中國品牌生來帶「土」難登國際時裝周的秀場可潮流豈能是「一言堂」有一個中國潮牌彩妝品牌
  • 俘獲全球潮人熱愛的十大潮牌,VETEMENTS在你心中排第幾?
    在文化傳播速度日趨加快的全球街頭文化浪潮中,潮牌以其個性獨特、叛逆不羈的特點深受潮人喜愛,尤其是90後和千禧一代,甚至已逐漸成為他們消費的主力軍,俘獲全球潮人熱愛的十大潮牌,絕對不止是"潮"那麼簡單,哪一個才是你的心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