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知識掃盲,材料的力學性能參數介紹

2020-12-07 騰訊網

材料在常溫、靜載作用下的宏觀力學性能是確定各種工程設計參數的主要依據。這些力學性能均需用標準試樣在材料試驗機上按照規定的試驗方法和程序測定,並可同時測定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

韌性材料

韌性材料:彈性塑性兩個階段。

1

彈性階段的力學性能

>>>>

比例極限

應力與應變保持成正比關係的應力最高限。當應力小於或等於比例極限時,應力與應變滿足胡克定律,即應力與應變成正比。

>>>>

彈性極限

彈性階段的應力最高限。在彈性階段內,載荷除去後,變形全部消失。這一階段內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絕大多數工程材料的比例極限與彈性極限極為接近,因而可近似認為在全部彈性階段內應力和應變均滿足胡克定律。

>>>>

彈性模量

彈性階段內,法應力與線應變的比例常數(E)。

>>>>

剪切彈性模量

彈性階段內,剪應力與剪應變的比例常數(G)。

>>>>

泊松比

垂直於加載方向的線應變與沿加載方向線應變之比(ν)。

上述3種彈性常數之間滿足:

G=E/2(1+v)

2

塑性階段的力學性能

>>>>

屈服強度

材料發生屈服時的應力值。又稱屈服極限。屈服時應力不增加但應變會繼續增加。

>>>>

條件屈服強度

某些無明顯屈服階段的材料,規定產生一定塑性應變量(例如0.2%)時的應力值,作為條件屈服強度。應力超過屈服強度後再卸載,彈性變形將全部消失,但仍殘留部分不可消失的變形,稱為永久變形或塑性變形。

>>>>

強化與強度極限

應力超過屈服強度後,材料由於塑性變形而產生應變強化,即增加應變需繼續增加應力。這一階段稱為應變強化階段。強化階段的應力最高限,即為強度極限。應力達到強度極限後,試樣會產生局部收縮變形,稱為頸縮。

>>>>

延伸率(δ)與截面收縮率(ψ)

試樣拉斷後長度與橫截面積的改變量與加載前比值的百分數,即:

δ=(lb-l0)/l0×100%

ψ=(A0-Ab)/A0×100%

式中l0、A0分別為試樣的標距和標距內的面積;lb、Ab分別為拉斷後的標距長度和斷口處的最小橫截面積。

脆性材料

對於脆性材料(δ≤5%),沒有明顯的屈服與塑性變形階段,試樣在變形很小時即被拉斷,這時的應力值稱為強度極限。某些脆性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上也無明顯的直線階段,這時,胡克定律是近似的。彈性模量由應力-應變曲線的割線的斜率確定。

壓縮時,大多數工程韌性材料具有與拉伸時相同的屈服強度與彈性模量,但不存在強度極限。大多數脆性材料,壓縮時的力學性能與拉伸時有較大差異。例如鑄鐵壓縮時會表現出明顯的韌性,試樣破壞時有明顯的塑性變形,斷口沿約45°斜面剪斷,而不是沿橫截面斷裂;強度極限比拉伸時高4~5倍。

END

相關焦點

  • 二維材料力學性能首次測出
    二維材料力學性能首次測出2018-01-28 07:20 來源: 科技日報 目前已知的材料特性都是基於材料的三維結構,而最薄的材料只有一個原子厚度,其二維力學性能完全不同於三維材料特性。2010年,安德烈·吉姆和康斯坦丁·諾沃索洛夫因研究二維純碳材料石墨烯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此開啟了諸如矽、鍺等元素的二維材料製造和材料特性表徵。哈特曼表示,一些二維材料的電子特性相當驚奇,如材料內的電子移動遵循相對論原理,而傳統三維材料基本不是這樣,在製造電子元件方面,這是一個有趣的優勢。另外,二維材料的力學性能也是獨一無二的,相對其厚度,顯示出的力學穩定性比三維材料大得多。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力學性能可調節、可編程的拉脹超材料
    拉脹力學超材料(即負泊松比材料)在受到軸向拉伸時會產生橫向擴張,並表現出優異的力學性能,如抗剪切、耐壓縮和抗衝擊等性能,在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超材料的宏觀力學屬性受控於組成微結構的拓撲結構,這意味超材料在製備後力學性能固定,缺乏自適應能力。針對以上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課題組近日在《Adv.
  • 仿生材料的微組織結構對力學性能的影響
    生物材料儘管由性能並不突出的簡單組元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組裝而成,但卻表現出優異的綜合力學性能和功能特性,這主要得益於其跨越不同尺度的複雜而巧妙的組織結構,特別是由此帶來的獨特的變形與斷裂機制和強韌化機理。
  • 深圳先進院在多鐵材料納米力學性能表徵領域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室在多鐵材料納米力學性能表徵領域取得新進展,提出了一種能夠同時表徵多鐵納米材料納米尺度壓電性能和力學性能的技術多鐵納米材料器件應用時,其納米尺度力學和壓電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由於磁電耦合效應源於複合材料內部應力的傳遞,另一方面這一應力也可能會導致材料的疲勞甚至損壞,直接關聯著器件的性能。
  • 強度君說:九層之臺 始於累土 材料力學的性能表徵
    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材料力學性能表徵從字面上講是指採用一定的科學參量表達材料的力學性能特徵的過程。工程上的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技術不僅包含了採用科學參量表達材料力學性能的理論和方法,還包含了通過科學手段測試這些力學性能參量的技術。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是全面了解材料力學性能的手段。對材料力學性能進行全面地表徵並通過各類實驗技術手段準確獲取所需材料的力學性能參數,是材料力學性能表徵研究的最主要目標。
  • 正畸熱壓膜材料力學性能及矯治力測量的研究進展
    因此,深入研究熱壓膜材料的力學性能特徵,可以為臨床選擇合適材料,研發高性能新材料提供基礎;而對材料形變產生矯治力值的測量,可以反映不同材料力學性能的差異,為臨床提高矯治效能提供實驗依據。 學者們對於熱壓膜材料力學性能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Ryokawa等在模擬口腔環境的條件下測試了不同處理方式、不同種類熱壓膜材料的力學性能,結果顯示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學性能,熱成形處理和人工唾液的浸泡對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影響。
  • 2010年結構工程師知識點:與材料力學性能的關係
    材料的力學性能與結構試驗的關係   (一)概述   一個結構或構件的受力和變形特點,除受荷載等外界因素影響外,還要取決於組成這個結構或構件的材料內部抵抗外力的性能。充分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對於在結構試驗前或試驗過程中正確估計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實際工作狀況,以及在試驗後整理試驗數據,處理試驗結果等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結構試驗中按照結構或構件材料性質的不同,必須測定相應的一些最基本的數據,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鋼材的屈服強度和抗拉極限強度、磚石砌體的抗壓強度等。
  • :力學性能可調節、可編程的拉脹超材料
    拉脹力學超材料(即負泊松比材料)在受到軸向拉伸時會產生橫向擴張,並表現出優異的力學性能,如抗剪切、耐壓縮和抗衝擊等性能,在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超材料的宏觀力學屬性受控於組成微結構的拓撲結構,這意味超材料在製備後力學性能固定,缺乏自適應能力。針對以上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課題組近日在《Adv.
  • 材料力學測試 | 應變片 VS DIC測量技術應用
    材料的力學性能測試,是工程中廣泛應用的一種試驗,它為機械製造、土木工程、冶金及其它工業部門提供可靠的材料力學性能參數,便於合理地使用材料,保證機器(結構)及其零件(構件)的安全工作。  在新材料研發過程中,力學性能是最重要的物理指標,是材料投入生產和應用不可缺少的檢驗項目。
  • 《材料力學行為》中文版出版
    Meyers和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Krishan Kumar Chawla聯合撰寫的專著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材料力學行為》)中文版經金屬所張哲峰、盧磊等人翻譯,近期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作為「材料科學經典著作選譯」之一刊印發行。  《材料力學行為》一書英文版1999年由英國劍橋出版社首次出版,2009年再版。
  • 影響高分子材料力學強度因素總結
    影響聚合材料力學強度的因素,可以根據以下因素逐一排查導致材料力學性能降低的原因,也可以通過以下因素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質。   1、材料的化學結構,分子鏈結構,分子鏈支化,主要因素和根本因素。   凡是能夠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因素都會影響材料強度,比如氫鍵和分子極性,芳雜環極性高於脂肪鏈。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材料強度和模量一般是越高。
  • 掃盲!關於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的基礎知識
    金屬材料的性能一般分為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兩類。所謂工藝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加工製造過程中金屬材料在所定的冷、熱加工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性能金屬材料工藝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在製造過程中加工成形的適應能力。由於加工條件不同,要求的工藝性能也就不同,如鑄造性能、可焊性、可鍛性、熱處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所謂使用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條件下,金屬材料表現出來的性能,它包括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金屬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的使用範圍與使用壽命。在機械製造業中,一般機械零件都是在常溫、常壓和非強烈腐蝕性介質中使用的,且在使用過程中各機械零件都將承受不同載荷的作用。
  •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9-09-12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字體:>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張忠、劉璐琪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一種橡膠類阻尼材料黏彈性動態力學參數的測算方法
    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橡膠類阻尼材料黏彈性動態力學參數的測算方法,屬於噪聲控制技術領域。含圓柱空腔橡膠類阻尼材料覆蓋層的反射係數與材料的縱波聲速和剪切波聲速具有明確的解析關係;通過測量含圓柱空腔橡膠類阻尼材料覆蓋層在兩種不同聲學背襯條件下的反射係數,與兩種不同聲學背襯條件下的反射係數計算值相對應,可分別建立兩個方程;利用牛頓迭代法求解方程組獲得橡膠類阻尼材料的縱波聲速和剪切波聲速,根據本構關係計算彈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黏彈性動態力學參數。
  •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
    文章詳細回顧了近年來在力學超材料的結構設計、實驗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並根據基本材料力學理論對力學超材料進行了清晰的分類。超材料是藉助於人工功能基元構築的、具有自然材料不具有的超常物理性能的一大類新型人工材料。力學超材料可基於四個彈性常數(即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模量和泊松比)來分類。
  • 材料力學發展簡史(一)
    1638年,舉世聞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裡略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學教本《兩種新的科學》,首次提出了材料的力學性質和強度計算的方法,標誌著材料力學這門學科的開端。同時伽利略也是現代實驗力學的奠基人,他最早在材料力學中提出了實驗觀察和理論推導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梁的彎曲強度問題。
  • 力學所在納米材料彈性理論研究中取得進展
    鑑於以上原因,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仿生材料與固體的微尺度力學科技組在連續介質力學框架下,基於表面能密度發展了一種描述納米材料表面效應的理論模型,併合理表徵多種典型納米材料的實驗力學行為。新的理論中,應用虛功原理建立納米材料表面能密度與表面引起面力的解析關係,而納米材料表面能密度依賴於塊體材料的表面能密度及納米材料表面弛豫參數,避免了表面彈性常數的引入,僅包含物理意義明確的塊體材料表面能密度和表面晶格弛豫參數,兩類參數可以通過實驗及簡單數值計算獲得,目前在材料手冊或文獻中亦可獲得。
  • 材料力學內容總結
    材料力學內容總結材料力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和破壞的規律,為構件的合理設計(既安全適用又經濟合理)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和計算方法
  • 材料力學尺度效應研究獲重大進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研究生餘倩,在導師孫軍教授、肖林教授,和該研究中心教授馬恩、單智偉的悉心指導下,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李巨、丹麥瑞瑟國家實驗室黃曉旭博士合作,對微小尺度金屬單晶材料中的孿晶變形行為及其對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了單晶體外觀尺寸對其孿晶變形行為的強烈影響,以及相應材料力學性能的顯著變化
  • 耐火材料的力學性能都有哪些分類?
    耐火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形變和破壞的能力,也稱機械性能。耐火材料是一種結構材料,在砌築、使用甚至堆放和運輸過程中會承受各種外力的作用,必須有足夠的抵抗能力,否則會導致耐火材料的破壞,為此需研究和測定耐火材料的力學性能。耐火材料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多晶多相的聚集體,由晶相、液相以及氣孔所構成的非均質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