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被碰瓷了

2020-08-10 中國青年網

「商標碰瓷也好,侵權也罷,都說明『天眼』的品牌價值所在,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要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品牌頻頻遭到商業濫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眼』不僅僅是一個大科學裝置,它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形象。只有把『天眼』品牌保護好了,才對得起科學家的心血,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位於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

提起「天眼」,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貴州山窩裡的那口「大鍋」。沒錯,歷時22年,耗盡科學家南仁東一生的心血,這才有了足以領先世界二三十年的「中國天眼」。可如今,這個世界級的IP,竟然被用在了菸草上面。

日前,科技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一包叫「天眼」的香菸在貴陽市場上悄然流行。這是純屬巧合,還是跨界聯姻?

市場上銷售的「天眼」香菸。

當「天眼」成了一包香菸

是弘揚科學家精神,還是「蹭熱點」?

神秘紫色的天幕中,地平面及「天眼」全景模型由近而遠,綴以瑰麗星雲和燦爛繁星,「FAST」的簡稱躍然其上……從外包裝上看,科技感十足。市場上流行的這包香菸,以「天眼」命名,號稱是全球第一包星空題材捲菸。

在此之前,或許很少有人會把「中國天眼」和香菸聯繫起來。事實上,這包「天眼」煙,悄然間已經上市兩年了,由中國菸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和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

在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官方網站上,對「天眼」煙如此闡述——以「中國天眼」命名,致敬「中國天眼」所蘊涵的偉大科學精神和奮鬥精神。

紅雲紅河集團官網新聞截圖

提及這包香菸的由來,貴州省菸草專賣局局長、中國菸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總經理高體仁曾在發布會上公開表示,「為了更好地紀念和銘記南仁東先生,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南仁東精神,讓精神生生不息,用產品講述故事,我們提出了打造『天眼』系列捲菸產品的創意和構想……」

高體仁明確表示,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天眼」,才有了這款香菸的誕生。

位於貴州平塘大窩凼裡的「大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凝結了南仁東一生的心血和汗水。此前,它有個拗口的名字,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2016年9月25日,在落成啟用時,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提到「中國天眼」。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再度點名「中國天眼」。從此,「中國天眼」或「天眼」的字眼頻頻見諸報端網端。

如今,堂堂大國重器何以成了一包香菸的名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貴陽市律師協會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盈科(貴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餘清凱律師明確表示不能接受。他說,或許出品方的初衷是好的,但大家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將一包香菸命名為「天眼」,在外包裝上也高度關聯,確實容易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

對不起!我已經註冊商標了

商標法已很完備,該用法治眼光審視這件事

那麼,「天眼」煙是否得到相關方面授權?是否涉嫌商標侵權?

在中國菸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商標事宜由雲南方面負責,具體情況他不知道。至於其他方面,這位工作人員不願多談。

電話聯繫了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傳策劃部,一位負責人在了解相關情況後,明確告知科技日報記者:此事要找雲南中煙技術部。至於聯繫方式,「沒有!」

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查詢得知,早在2017年3月17日,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申請註冊了「天眼」中文商標,2018年4月23日,又申請註冊了「天眼 雲煙 YUNYAN HTTP://WWW.HYHHGROUP.COM SINCE 2016」「天眼 雲煙 FAST SINCE 2016 HTTP:/WWW.HYHHGROUP.COM」,三個商標類型均為菸草製品。

很顯然,「天眼」商標被搶註了。而早在2016年9月25日,「天眼」就在貴州平塘建成,並進入調試階段。

科技日報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當初,菸草公司在使用「天眼」元素及商標時,和國家天文臺沒有做過任何溝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為此也發過律師函交涉,但沒有得到相關方回應。

對此,餘清凱表示,申請商標註冊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或有其他不良影響。從這兩點上看,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搶註的商標涉嫌侵權。當然,最終構不構成侵權,還需通過法律途徑來確認。

也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儘管情感上難以接受,但如果「天眼」的商標合法,也只能承認現狀。況且,市面上不乏「中南海」「黃果樹」這類的香菸品牌。

「兩者沒有可比性,不能相提並論。」在餘清凱看來,早期的商標法還不完善,讓「中南海」之類的老品牌得以使用至今,這屬於「歷史遺留問題」,但「天眼」面臨的情況完全不同,現在商標法已經很完備了,應該用法治的眼光來審視這個事情。時代背景不同,遊戲規則自然也不同。

「天眼」面臨的新問題

「正主」使用相關文字及圖案商標,可能會被認定為侵權

從調試到正式投用,「天眼」的科學產出令世人驚豔。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天眼」將繼續保持著世界一流的地位,知名度和影響力毋庸置疑。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單位或個人在申請商標時,總想蹭一蹭「天眼」的熱度。

截至2020年8月7日,在國家智慧財產權商標局官網以「天眼」作為關鍵詞檢索,可以查詢到1106件商標註冊申請記錄。其中,下手最早的是貴州克度天眼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貴州克度天眼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陸續成功申請註冊了「克度天眼」商標,涵蓋45個分類,且商標對應圖案就是「天眼」的「大鍋」造型。換言之,如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要使用相關文字及圖案商標,很可能會被認定為侵權。

2017年3月17日,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申請註冊了「天眼」中文商標,之後在類似商標的註冊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似乎有所收緊。貴州紅德夏秋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天眼紅茶」、貴州日報報業集團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的「天眼新聞」、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天眼 FAST」「天眼 FAST SINCE 2016 FILTER CIGARETTES及圖」等商標在申請註冊時,均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駁回。

「中國天眼」近似商標註冊情況

在駁回紅雲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天眼 FAST」註冊申請時,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特別提到,申請商標中「天眼 FAST」為我國天眼超級望眼鏡的中英文名稱,作為商標上冊使用在指定商品上,易使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同時亦產生不良社會影響。

敲響大科學工程品牌保護警鐘

只有把品牌保護好,才對得起科學家的心血

有意思的是,2017年8月11日,平塘縣國有資本營運有限責任公司申請註冊「中國天眼」商標時被駁回,同一商標在2019年6月4日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成功註冊。

餘清凱表示,商標碰瓷也好,侵權也罷,都說明「天眼」的品牌價值所在,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要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工程品牌頻頻遭到商業濫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眼』不僅僅是一個大科學裝置,它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形象。只有把『天眼』品牌保護好了,才對得起科學家的心血,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正是「天眼」,敲響了大科學工程品牌保護的警鐘。

「在品牌保護上,『天眼』應該向『老乾媽』學習。」貴州大學副教授、傳播學專家楊逐原表示,為了商標維權,「老乾媽曾經花費巨資四處打假,註冊了「老姨媽」「老乾娘」等100多個防禦性商標,基本覆蓋商標全部分類,牢牢築起了商標護城河。

餘清凱建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貴州省應該儘快建立起相應的聯動機制,共同保護好「天眼」這個世界性的IP,擦亮「天眼」品牌形象。

目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成功註冊的「中國天眼」商標,也僅僅涉及20個商標品類。下一步,圍繞「天眼」的品牌保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有沒有進一步的動作,尚不可知。

短評

「天眼」品牌保護並非要一禁了之

何星輝

盛名之下的「天眼」,商標頻頻遭遇搶註和碰瓷,似乎一用上「天眼」的名號,就什麼都靈了。可是,「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工程品牌,真的是唐僧肉,誰都可以吃上一口嗎?

地方上利用「天眼」做科普旅遊,畢竟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帶動地方科普文化產業,如果南仁東在世,一定也樂見其成。不過,將「天眼」IP用在香菸上,把一個大科學裝置和菸草聯繫起來,還是讓不少人感到難以接受。

作為國家耗巨資興建的大國重器,「天眼」浸透了南仁東等一大批科學家的心血,也承擔著重要的科學使命。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它將引領中國天文走向「黃金時代」。面對這張名副其實的世界名片,面對這個實實在在的中國驕傲,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加以呵護。只有把「天眼」擦亮了,才能讓它煥發光芒,才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也因此,當我們看到「天眼」商標被搶註被濫用時,難免無奈,難免憤慨。

國家天文臺並非沒有行動。2019年,國家天文臺就註冊了「中國天眼」商標,打響了品牌保護第一戰。2019年4月26日是第十九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貴州當地政府還召開了「克度天眼」系列商標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開發座談會,就如何保護開發使用「天眼」商標進行深入討論。當然,在「天眼」大科學品牌保護和商業化利用這一問題上,我們期待社會和有關方面能夠形成合力,有進一步的行動。

對於品牌濫用,如果不及時給予制止或糾偏,長此以往,必將讓「天眼」品牌蒙塵,有關部門當「該出手時就出手」。

當然,品牌保護也不是要一禁了之。從建成到運營,國家投了那麼多錢,不能白白浪費了這個寶貴的品牌資源。在保護得力的基礎上,如何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品牌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最終轉化為生產力並反哺科研?這確實是一個新命題。

「『天眼』是一個無形資產,在商業化利用上有著巨大的價值。」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貴州大學副教授、傳播學專家楊逐原就表示,不妨把「天眼」的品牌保護和運營交由專業機構,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在商業化利用方面,既可以用『天眼』品牌開發一些文創產品。藉助『天眼』的知名度,相關產業將大大縮短品牌推廣過程並節約巨額廣告費,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也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對於「天眼」品牌的商業化利用,全國著名科普專家王章俊也認為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他說,此舉可擴大「天眼」的影響,讓更多人了解「天眼」,這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科普方式,而且從中獲得的商業收入,也可反哺「天眼」的科研。

從NASA印上幾十萬元的愛馬仕包,到「神五」飛天時牛奶和中國航天碰撞出的火花,無不證明:對大科學品牌進行合理、有序的商業化利用,也不是什麼壞事。

只是,「天眼」準備好了嗎?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被碰瓷了
    ◎ 作者丨科技日報記者 何星輝 通訊員 洪永 ◎ 編輯丨陳磊「商標碰瓷也好,侵權也罷,都說明『天眼』的品牌價值所在,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要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品牌頻頻遭到商業濫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眼』不僅僅是一個大科學裝置,它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形象。
  • 「碰瓷」+1?這回是「中國天眼」……
    提起「天眼」,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大國重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22年磨一劍,耗盡科學家南仁東一生的心血,這才有了足以領先世界二三十年的「中國天眼」。可如今,這個世界級的IP,竟然被用在了菸草上面。
  • 「天眼」成香菸,商標碰瓷何時休?
    「天眼」作為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價值和意義重大,它將為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諸多研究領域提供更多機遇,同時為國家安全維護、國防建設等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現象級IP的巨大潛力和商業經濟價值,其被不少想蹭熱度的人盯上了。
  • 大科學工程遭遇商標碰瓷 這包煙也叫「天眼」
    來源:科技日報圖集 「商標碰瓷也好,侵權也罷,都說明『天眼』的品牌價值所在,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要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品牌頻頻遭到商業濫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眼』不僅僅是一個大科學裝置,它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形象。只有把『天眼』品牌保護好了,才對得起科學家的心血,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 天眼、北鬥、天問商標都被碰瓷兒了?
    在中國商標網上檢索與北鬥相關的商標,共發現4225件商標的申請記錄。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以及國家相關研發部門沒有申請其中任何一件商標。不僅僅是北鬥,天眼、天問也有同樣的經歷!,已經上市2年了,並且在2018年就申請註冊了該商標,生產此款煙的目的也是為了向天眼致敬,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並沒有進行過相關授權。
  • 用香菸「致敬」天眼?被灼傷的不止商標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出品方號稱:以「中國天眼」命名,致敬「中國天眼」所蘊涵的偉大科學精神和奮鬥精神。然而,眾所周知,吸菸是一種很不科學的生活方式。菸草堂而皇之地掛上科技工程的大名,實在很難讓人體會到「致敬」之意。有網友更氣憤地指出,菸草企業搶註天眼商標,有褻瀆科學之嫌。
  • 「天眼」品牌保護要一禁了之嗎?
    來源:科技日報原標題:短評:「天眼」品牌保護並非要一禁了之盛名之下的「天眼」,商標頻頻遭遇搶註和碰瓷,似乎一用上「天眼」的名號,就什麼都靈作為國家耗巨資興建的大國重器,「天眼」浸透了南仁東等一大批科學家的心血,也承擔著重要的科學使命。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它將引領中國天文走向「黃金時代」。面對這張名副其實的世界名片,面對這個實實在在的中國驕傲,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加以呵護。只有把「天眼」擦亮了,才能讓它煥發光芒,才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 菸草「天眼」能否宣告為無效商標
    沒錯,歷時22年,耗盡科學家南仁東一生的心血,這才有了足以領先世界二三十年的「中國天眼」。可如今,這個世界級的IP,竟然被用在了菸草上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於2019年6月4日申請並註冊了「中國天眼」商標,商標類別覆蓋共計20項商品和服務內容。然而前述菸草企業早在2017年就申請註冊了「天眼」中文商標。
  • 韓國神級「碰瓷手」YouTube走紅,別再說只有中國人愛碰瓷了
    如果一手導演了156起「碰瓷」詐騙案的66歲「最牛碰瓷老漢」孫萬祥讓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創傷的話,那麼韓國鄰居這回終於讓我們找回了一點自信。不過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日本其實也不乏碰瓷手的存在,手段也相當與時俱進。
  • 警惕代駕碰瓷
    事後王先生感嘆自己運氣不佳,殊不知,他其實是遇著「碰瓷」新招數了。像王先生這樣被代駕「做局」的受害者還有不少,無奈的是因為自己酒後駕車錯誤在先,結果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所以今天老編要跟大家討論的話題是——警惕代駕碰瓷。今天請到的嘉賓有交通隊的吳警官、城管幹部紀先生、律師事務所的黃律師和有30年駕齡的張師傅,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 外媒:中國將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七年都沒用過,還想「碰瓷」?
    不會的,請不要「碰瓷」好嗎?我們有點「扶」不起呀!「封存」的衛星地面站,而吉里巴斯更是去年剛巧和中國恢復了外交。不得不說,塗蘇也是很喜歡吃瓜的,瑞典這家空間研究中心「終極碰瓷」結果被拆穿的喜劇效果也是槓桿的,就是不知道,澳大利亞官方對這件事情又知道多少呢!
  • 什麼是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在哪裡
    什麼是中國天眼?竟然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天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十幾年籌備,五年半施工,2016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在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的窪坑中落成啟用
  • 小米金融被碰瓷?「李鬼」被立案,曾因商標糾紛打官司,上當者幾何?
    樹大招風,在「雷布斯」的光環之下,小米金融也遭到「李鬼」碰瓷,不得不「現身說法」。此次「碰瓷」風波何時能得到徹底化解,仍有待觀察。小米金融官宣被「碰瓷」在昔日前來碰瓷「李鬼」身陷囹圄之際,小米金融終於現身發聲,對「涉嫌非吸」一事進行說明。日前,小米金融在其官微掛出澄清聲明。近日「山東小米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山東省淄博市警方立案偵查,小米金融與該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文/行走天涯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我國天眼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能發現到外星生命的天文望遠設備。這是在2016年的時候首次面世,如今已經找到了數十顆的脈衝新星。
  • 「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據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從國家天文臺獲悉,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
  • 中國天眼是星辰大海,豈是美國天眼能比的?
    不過我國並沒有放棄,經過不斷的努力,中國還是得到了不錯的發展,如今已經成功擁有了世界上最靈敏、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直接領先其他國家20年時間。目前全球最大天眼在中國,就是位於貴州平塘縣的「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是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500米。球面電磁波接收面積超過30個足球場,建成以來已經尋找到數百顆脈衝星。
  • 常識|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
  • 這包煙也叫「天眼」?大科學工程商標竟被搶註,看看「神舟」「天宮」怎麼做?
    大科學工程遭遇商標碰瓷,這包煙也叫「天眼」提起「天眼」,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貴州山窩裡的那口「大鍋」。沒錯,歷時22年,耗盡科學家南仁東一生的心血,這才有了足以領先世界二三十年的「中國天眼」。可如今,這個世界級的IP,竟然被用在了菸草上面。
  • 「中國天眼」的晝與夜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不同的光線環境下,呈現出別樣的美麗。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即將迎來落成三周年。
  • 美國天眼正式退役,中國天眼成了唯一的一隻天眼
    對於這個前輩級別的望遠鏡,它的作用是無可置疑的,它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現在美國這一天眼正式拆除,那地球上就剩下中國貴州一個唯一的天眼了。究竟這個天眼有多重要呢?這個天眼的目標就是尋找和發現脈衝星。就今年天眼就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這個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四千光年的毫秒脈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