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先攻關再論證,目的不同於美國

2021-01-20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回答「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提問時說,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

他同時表示,未來即便論證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也不同於當年美國的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而中國的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

「目前我們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吳豔華說。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中國是否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等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論證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再發布會上表示,未來關於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吳豔華指出,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就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國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
  •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航天局:先搞技術攻關再論證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航天局:先搞技術攻關再論證2020-12-18 11:15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       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成功,國內的無人探月計劃已經完成了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
  •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航天局回應:先搞技術攻關再論證
    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成功,國內的無人探月計劃已經完成了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對於外界關心的載人登月問題,國家航天局表示要先搞關鍵技術攻關,之後再論證是否載人登月。據央視消息,12月17日下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答了記者提問。
  • ...有哪些進展?未來有沒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曬出下一步計劃表
    如果按照預定計劃,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測。明年5月中旬,計劃著陸火星巡視探測。這之外,我們還規劃了三次行星探測任務,包括一次小行星的探測和取樣,一次火星的採樣返回,還有一次木星系環繞探測和行星穿越探測。第三,大家非常關注中國載人航天。
  • 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有何規劃?國家航天局回應
    針對「未來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一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吳豔華稱,「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媒體朋友們都清楚,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就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
  • 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因為美國此次的載人登月計劃並不是1972年之前的阿波羅計劃的簡單重複,而是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也可能體現了阿爾忒彌斯計劃在理念和模式上與阿波羅計劃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目前已有10多家美國公司合力研發這套載人登月系統,但具體成果還未見公開報導。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針對人們關心的中國載人登月規劃問題,吳豔華表示,中國載人航天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吳豔華說,「當時美國和蘇聯搞太空競賽,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對於有媒體問「能不能搞載人登月旅遊」,吳豔華認為在技術上沒問題,關鍵是很貴。
  • 中國載人登月開啟倒計時,兩個登月計劃誰更優?
    坦言說,最有希望的是中國。  中國探月工程非常宏偉,堪稱當前科技水平下的「流浪地球」計劃,其總共分為三大階段。  第二階段是實現載人登月,中國人,應該踏上,也必須踏上月球的土地。  第三階段則是要實現人類從未有過的壯舉——建立月球基地!  注意,這並非是在講科幻小說,而是我國「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親口說出的預期計劃。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嫦娥五號採樣順利完成後,距離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17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就載人登月計劃進行了回應。
  • 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12月1日在月球開展採樣工作,再到12月17日重返地球,20多天時間裡,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17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 中國發布丨中國未來是否進行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回應
    針對中國未來是否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按照中國政府目前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待近地球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否要進行載人登月。吳豔華表示,不同於美國載人登月,我國的載人登月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目前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2019年發表的文章中也透露,「嫦娥 5 號」從月球採樣返回的成功,將驗證除太空人生存以外的載人登月主要關鍵技術。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美國進行了重大的慶祝活動,我國國內也有報導。儘管美國贏得了載人登月的勝利,但經濟代價是巨大的。雖然有專家統計阿波羅計劃產生了大量的間接效益,但同樣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觀點。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2019年發表的文章中也透露,「嫦娥 5 號」從月球採樣返回的成功,將驗證除太空人生存以外的載人登月主要關鍵技術。 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美國進行了重大的慶祝活動,我國國內也有報導。儘管美國贏得了載人登月的勝利,但經濟代價是巨大的。雖然有專家統計阿波羅計劃產生了大量的間接效益,但同樣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觀點。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他說:「無人月球探測的實施將為我國載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設積累技術和經驗,但我國載人登月計劃目前還沒有確切時間表。」其實,早在2012年5月,被稱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做客江西社科聯舉辦的某社科大講堂時,面對聽眾提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實現載人登月?」就曾稱:「當前有很多傳說,有說中國人2020年可以載人登月的,也有說2025年、2030年。
  • 載人登月造假?美國給了中國1克月壤,成分對比有了答案
    你美國60年代末就可以載人登月,50年後的其他國家依舊沒有這個實力,除非你美國有外星科技? 凡是和美國有航天合作的國家必須遵守這部法律,否則將受到嚴厲的制裁。 法律出臺後,國外網友炸開了鍋。有人說,美國登月本來就是偽造的,現在看見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採樣回來已經慌了,為了使謊言不被揭露,才出此下策。這完全是擔心中國造訪阿波羅計劃的「遺址」,以驗證美國登月的真假。 中國登月計劃分為繞、落、回。
  • 中國正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認證 計劃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電 (郭超凱)在18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表示,目前中國正持續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能夠將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周雁飛介紹道,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規模大,可考慮在文昌發射場發射。
  • 為實現載人登月,美國、蘇聯花了多少錢?
    為搶在蘇聯之前載人登陸月球,美國共投資250多億美元幾任美國總統對登月重視程度不同,決定了登月計劃的曲折命運美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水星計劃」,需要解決人類在外層太空長期停留,以及從月球返回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問題,耗資約4億美元;第二階段是「雙子座計劃」,需要解決太空飛行器對接、太空人太空行走等問題,耗資約12.8億美元;第三階段
  • 業內人士稱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可能已取消—新聞—科學網
    『嫦娥三號』是無人月球探測器,但是中國計劃在未來幾年通過向地球送回月球樣本等方式進行準備工作,以便在未來10年發射載人月球探測器。」 不管是否進行載人登月計劃,不管載人登月計劃何時進行,載人登月所面對的困難巨大。
  • 美國自阿波羅後再無登月,他們是否失去了再次登月的技術?
    阿波羅計劃 (Apollo program)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進行技術準備。阿波羅11號的這段時間內,美國進行了好多次無人測試飛行(阿波羅4號到阿波羅6號),直到1968年10月11日阿波羅7號終於進行了第一次載人飛行,3名太空人繞地球飛行了163圈。
  • 中國登月計劃的真實目的
    2014年10月,中國嫦娥5號T1月球探測器繞月飛行的成功實現標誌著中國登月計劃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載人登月工程規劃2020年前將實現「回」的任務,也就是說飛行器不但能夠在月球表面降落,還能取一些東西帶回地球,並計劃在2030年前後實現航天員登月。到底是需要取回哪些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