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米飯麵條加熱完後就忘吃了」
新華社天宮二號10月19日電 題:「米飯麵條加熱完後就忘吃了」 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 景海鵬 今天是神十一飛行乘組在組合體的第一天,我是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景海鵬。現在是晚上十點零五分,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聽說大家很關心我們的生活,新華社客戶端網友「兔兔平安」問我們睡覺、吃飯的情況。
-
神舟十一號景海鵬太空日記:米飯麵條加熱完後就忘吃了
據新華社10月20日報導,今天是神十一飛行乘組在組合體的第一天,我是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景海鵬。現在是晚上十點零五分,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10月19日,景海鵬、陳冬進入天宮二號,兩人一起敬禮,向全國人民問好。
-
景海鵬第一天太空日記:米飯麵條加熱完後就忘吃了
進入組合體第一天,航天員景海鵬作為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發回日記,記錄他們當天的工作生活。太空生活究竟是什麼狀態、如何度過?曾於2012年6月搭載神舟九號飛船完成飛天任務的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曾在國際空間站駐站的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熱列茲尼亞科夫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景海鵬太空日記:工作較忙 米飯麵條加熱完忘吃了
今天是神十一飛行乘組在組合體的第一天,我是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景海鵬。現在是晚上十點零五分,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聽說大家很關心我們的生活,新華社客戶端網友「兔兔平安」問我們睡覺、吃飯的情況。工作比較飽滿,現在特別想睡覺。早飯和午飯是合併吃的,因為前期在對接,進入組合體,工作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吃飯。我們準備晚飯好好吃一頓。
-
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首次穿上特殊實驗服 寄語海內外小朋友
10月26日是神舟十一號進入組合體的第八天,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航天員景海鵬首次穿上特殊實驗服,寄語海內外小朋友。> 10月26日是神舟十一號進入組合體的第八天,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航天員景海鵬首次穿上特殊實驗服,寄語海內外小朋友。
-
航天員在太空都吃什麼?中國太空人吃的,讓美俄同行羨慕
太空中吃東西有個很大問題,就是沒有重力。所以食物不能有碎屑,一旦吃出來碎屑,就會在空氣中飄蕩。航天員一不小心就將碎屑吸入肺部,那可不是開玩笑的,甚至會致命。這種一口一個小麵包,就是第二代航天食品。航天員一口可以吞下一個,保證不會因牙齒咬而產生碎屑。
-
天宮二號航天員首次同步收看《新聞聯播》
兩位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已經在天宮二號生活了近4天,他們已經開展了多項太空實驗。「很憧憬從太空看我們的地球,我們的祖國。」陳冬說,把任務完成好之餘想「拍拍照,多看看窗外的風景」。景海鵬說,他第一次執行太空任務時忘了拍照,第二次才得以如願。這幾天他們在太空生活怎樣?經歷了哪些事情?有沒有看到外星人?
-
「新華社天宮二號電」是這樣煉成的 ——「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
具體來講,新華社這次報導開創了「天地結合」的報導形式——首開世界新聞史上記者從地球之外發回報導的先河,兩位航天員以「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的身份在太空進行現場報導;三名85後年輕航天人擔任地面「航天主播」,推出「天馬行空33天」系列進行解釋性、揭密性的微視頻報導。 事後回顧,新華社幾乎是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神十航天員太空生活揭秘:可吃粽子喝米粥
人們不禁會對航天員的太空生活產生好奇:處於失重狀態下的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中如廁的?又怎樣洗澡?他們是否跟地面上一樣使用衝水馬桶,是站著還是蹲著?1是否睡覺?觀太空美景聽音樂張曉光介紹,在太空中他們會通過攝像機、記日記等方式記錄每個美好的瞬間。業餘時間可以觀看太空美景、聽音樂等。3怎樣如廁?
-
饅頭,米飯,麵條哪種主食含糖量最低?
2、米飯中的糖類米飯是以大米和水為主要原料,經過淘洗、煮或蒸熟後得到的米類食品。100克米飯(碗蒸)中含有糖類約27克,水分約69克。經計算,100克米飯(碗蒸)需要大米約35.5克。2、麵條中的糖類麵條是以小麥粉和水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的食鹽或食用鹼,經過和面、醒面、壓面和出條等步驟製成生麵條,然後再經過煮或蒸熟後做成的面類食品。100克麵條(煮)中含有糖類約26克,水分約70克。經計算,100克麵條(煮)需要小麥粉約36克。
-
航天員在太空吃米飯木須肉豬排 不能吃產氣食品
主持人:現在航天員準備的怎麼樣、飛船情況怎麼樣,現在連線北京航天城記者趙海燕。 海燕:在前面節目連線當中,我一直特別關注三位航天員醫學檢查情況,目前為止醫學檢查已經進行完了,三位航天員穿上特製背心,數據很快傳到北京飛行控制中心醫監專家那裡,專家正在對匯總數據進行商討,目前結果還不能公布。
-
【時政宣講】聚焦丨開啟天宮第一天,航天員們有點忙!
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順利進駐天宮二號。天宮生活第一天,兩名航天員有點忙碌。航天員開啟忙碌的第一天 位於北京航天城的航天員與空間應用支持室,負責指揮和支持航天員每天的在軌生活,自飛船入軌,這裡就是飛行支持最忙碌的地方,航天員進入天宮後,這裡又成了離航天員最近的地方。
-
太空人在太空都吃什麼?美國吃「牙膏」,中國讓人意外!
這些年來我國不斷向太空發射宇宙飛船等,我國在航天事業上越來越成熟了,那麼也會有很多人會好奇,這些太空人在太空上都吃什麼食物呢?畢竟失去地球引力後,想要吃個食物都沒有那麼容易。接下來,我就跟大家來揭秘看看太空人在太空都是吃什麼食物的。太空人吃飯並不像我們常人,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成功返回後,第一餐吃了這些
在經歷了33天的太空遨遊後,神舟十一號終於回家了。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於今天下午14點07分左右返回闊別一個月之久的地球!景海鵬陳東走出艙門,向祖國報平安:「感覺良好」!那麼,他們落地後第一餐想要吃些啥呢? 據央視新聞18日報導,航天員安全返回後進入醫監醫保直升機,換下航天服,檢查完身體,緊接著就要吃上一餐飯。
-
【盤點】中國航天員太空都吃啥了?
、航天員景海鵬11月4日從太空發回的報導,航天員海景鵬和陳冬在太空過得也沒有那麼的無聊,起碼還有地道的中餐,而不是像美國、俄羅斯航天員那樣每天都吃的是牙膏一樣的食物。一些國外媒體對於中國航天員的太空食譜表現出了很大的關注。話說不僅是老外們,國內吃瓜群眾們也甚為關注。那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太空食譜吧。五十年太空食譜的變遷蘇聯太空人Yuri Gagarin是第一位在外太空吃到太空食物的地球人。1961年,他達成Vostok宇宙飛船進入外太空,他的食物是三管牙膏一樣的東西,分別是兩管160g的肉醬和一管巧克力醬。
-
航天員在太空一般都吃什麼?
很多小夥伴都很奇怪,航天員一般在太空都吃什麼?蓋飯餃子還是來一碗紅燒牛肉麵?首先我們要了解,航天員的一個生存環境,在太空艙內,航天員是處於失重狀態,在失重狀態下,優雅地吃東西就成了一種奢侈,比如餅乾這類容易掉渣的食物,必須先用明膠包裹住才行,不然吃完就是滿艙的餅乾渣。而最早的航天食品,由於技術和安全因素考慮,帶的都是類似牙膏狀半流體食物,通過擠牙膏一樣擠到口腔內。
-
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
原標題: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記者餘曉潔)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寒假期間正在中國科技館展出的「中國夢·科技夢——航天主題科普展覽」,為觀者答疑釋惑。 航天員在飛船哪個位置吃飯呢?答案是軌道艙。因為軌道艙裡有食品加熱設備,可以讓航天員吃上熱飯喝上熱水。
-
航天員是如何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
執行完飛行任務後,航天員會進行恢復性訓練。可見,航天員隨時準備著執行航天飛行任務,訓練是地面上班的主線。當然,航天員也會承擔一些其他工作,如對太空飛行器產品的設計要求提出建議,參與產品性能的評價,參加社會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