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機器學習證實發現了50個新的行星!

2020-09-05 改變自己YH

目前地外行星探索是非常熱門的一個研究方向,畢竟地球資源有限,萬一哪天地球要滅了,我們人類總得找個地方搬家吧

最近,天文學家第一次使用機器學習算法,去分析一批潛在行星的樣本,計算出樣本中真假行星的概率,以此確定哪些是真正的行星。

天文學家為了尋找地外行星,會通過望遠鏡去觀測,由於行星本身不發光,所以需要一些巧妙的方法來判斷。比如有一種使用最廣泛的方法,叫做transiting(中文可能翻譯成橫穿吧),就是當一顆行星從望遠鏡和宿主恆星中間穿過時,望遠鏡探測的光會變暗。聽起來很簡單吧,三歲小孩子都懂。但是呢,我們沒法確定這個變暗真的就是一顆行星造成的。有可能是雙恆星系統,一顆比較暗的恆星繞到前面來了,也有可能是這個恆星本身在發生一些效應,比如星震,甚至還有可能是攝像頭的微小誤差。這麼多可能性,讓天文家人工手動逐條去分辨,麻煩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來自Alan Turing Institute(阿蘭圖靈研究所)的科學家就想著偷懶了,開發了一個機器學習算法,然後拿已知數據訓練它,使得它能夠分辨出真假行星。以前的機器學習算法只是輔助從海量樣本中挑選出比較有可能是行星的候選者,而這個不一樣了,是直接像給出決定,是與否,簡直太強大了!

這次只是發現了50個行星,經過更加嚴格的訓練,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發現,同時也解放了天文學家的雙手

人工智慧真的越來越強大了,幾乎滲透進任何一個領域,未來人類的很多活動都要依賴於人工智慧。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多多關注學習,一定會有你的用武之地!

剛開始分享科普新聞,不知道應該科普到多具體,希望喜歡的朋友給予建議,我會努力改進。寫得不好請多多包涵。歡迎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發現50個新行星,其中一個大如海王星
    導讀:最近,由英國華威大學的大衛•阿姆斯特朗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NASA的數據中識別出「系外行星」——即太陽系外的行星。該團隊已通過這一工具對一批「潛在行星」進行了識別,並從這些天體中確認出了50個新的行星,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天文學領域。
  • 該AI剛剛在龐大的NASA數據集中發現了50個新行星
    一種算法已經確認,存在世界上第50個新行星,用於天文學的機器學習。沃裡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分析諸如NASA克卜勒和TESS等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發現了這一發現。它發現的50顆行星的範圍從一個與海王星一樣大,到另一個與地球一樣小,其軌道長達200天而短至一個。「就行星驗證而言,以前沒有人使用過機器學習技術,」沃裡克大學物理系的戴維·阿姆斯特朗博士說。
  • AI 找星星,發現了50顆
    直至1990年代人類才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過20個新發現的系外行星。許多太陽系外行星調查都通過望遠鏡中的大量數據來搜索行星在望遠鏡與恆星之間通過的跡象,這就是所謂的過境。華威大學(Warwick U)物理系和計算機科學系以及艾倫·圖靈學院的研究人員建立了一種基於機器學習的算法,該算法可以在NASA的克卜勒和TESS等望遠鏡任務發現的數千個候選行星的大樣本中區分出真實的行星和虛假的行星。
  • 歷史性突破:AI系統利用NASA老數據確認50顆新行星
    據外媒報導,我們的行星搜尋望遠鏡已經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它們的工作,它們已經確定了太陽系外數千個可能的行星位置。不過這意味著科學家們必須篩選大量的數據以確定哪些是真正的行星、哪些什麼是假扮的行星。由英國華威大學的David Armstrong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研究出如何利用人工智慧(AI)來處理一些繁重的行星確認工作,這給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幫助確認遙遠世界的新工具。
  • 歷史性突破:AI系統利用NASA老數據確認50顆新行星
    據外媒報導,我們的行星搜尋望遠鏡已經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它們的工作,它們已經確定了太陽系外數千個可能的行星位置。
  • 科學:HARPS發現了50個新的系外行星
    【科學:HARPS發現了50個新的系外行星】由瑞士日內瓦大學Michel Mayor領導的HARPS團隊宣布發現了50多顆新的系外行星,這些系外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行,其中包括16顆超級地球,其中一顆位於其恆星可居住區邊緣的軌道上。
  • AI首次「淘寶」宇宙:從NASA舊數據中確認50顆新行星
    雖然行星搜尋望遠鏡們能夠非常出色地完成人類交託的工作,它們已成功確定了太陽系外數千個「候選行星」的位置。但這背後,還少不了科學家們從海量數據中進一步「去偽存真」——確定那究竟是真正的行星,還是小故障、小行星、塵埃或是碰巧遇上的雙子星。
  • 科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擁有水的巖石行星
    科學家首次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擁有水的行星,這是在探索適宜居住的世界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人類在距離地球11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水蒸氣,這顆名叫K2-18b的星球是地球大小的兩倍,質量是8倍。據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稱,K2-18b還有大氣,活物的溫度範圍是正確的。
  • 人工智慧剛剛通過瀏覽NASA數據確認了50個行星的存在
    科學家們希望他們的研究能夠為未來的行星驗證技術鋪平道路。當前的用於發現和確認其他行星存在的技術很容易受到噪聲,背景中物體的幹擾甚至相機誤差的影響。然後,他們將其釋放到一個尚未經過行星候選驗證的單獨數據集上。 研究小組說,該算法能夠確認50個新行星,這在天文學史上尚屬首次。
  • AI 從 NASA 的舊數據裡識別出 50 顆新行星
    英國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 AI 從 NASA 的舊數據裡識別出 50顆新行星。華威大學的天文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構建了一個機器學習算法,用 NASA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訓練,一旦算法學會區分真實行星和假陽性,他們將其用於分析尚未證實的舊數據集,識別了 50 顆新的系外行星
  • 美媒:天文學家利用機器學習算法確認50個新系外行星
    美媒稱,天文學家首次使用一種機器學習算法——一種自學的人工智慧技術——通過分析現已退休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證實系外行星的存在。據美國新地圖集網站8月25日報導,該算法旨在辨別望遠鏡數據中的誤報,它已證實50顆系外行星的存在,它們之中既有與海王星大小差不多的氣態巨行星,也有比地球小的系外行星。
  • AI從舊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
    來源:科技日報延伸閱讀AI從舊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近日,由英國華威大學的大衛·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NASA的舊數據中識別出該團隊已通過這一工具對一批潛在行星進行了識別,並從這些天體中確認出了50個新的行星。該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天文學家有2種方法可以用來探測系外行星。一種是徑向速度方法,它用來監測恆星是否有行星引力引起的小反運動。第二種是更敏感的技術, 也是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和克卜勒採用的技術, 它主要依靠宿主星的亮度變化。
  • 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發現一顆新的矮行星
    2006年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冥王星被「開除」出九大行星序列。轉過身來,它又成了新的天體分類「矮行星」的一員大將,加上穀神星、鬩神星、鳥神星及妊神星,當前獲得「官方認證」的太陽系矮行星已有5顆。
  • 新機器學習算法確認50顆系外行星
    2020-08-27 04:57:03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已用其確認了50顆系外行星。這是天文學家首次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潛在行星樣本,並確定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假」或假陽性,從而計算出每顆候選行星為一顆真正行星的概率。最新研究結果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該研究還首次對此類行星驗證技術進行了大規模比較。
  • 天文學家使用人工智慧算法確認了50顆新系外行星
    該算法旨在區分現實世界和望遠鏡數據中的假陽性,確認了總共50個系外行星,範圍從海王星大小的天然氣巨人到小於地球的外星球。 1995年,一組歐洲天文學家發表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聲明,宣布他們發現了第一個被證實繞著外星運行的世界,這是一顆大約是木星一半大小的熱氣巨星,稱為51 Pegasi b。
  • 突破性:AI從舊NASA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
    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發現了50個新行星,這標誌著天文學的技術突破。一旦該算法學會了準確地將真實的行星與假陽性的行星分開,它就可以用於分析尚未得到確認的舊數據集,這是找到50個系外行星的地方。該大學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50顆系外行星圍繞其他恆星運行,大小範圍從海王星到小於地球。它們的某些軌道長達200天,而某些軌道則短至一天。現在,天文學家知道行星是真實的,他們可以將其優先級進行進一步觀察。
  • 英國科學家從NASA老數據中發現50顆新行星
    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識別出了50顆新行星,標誌著天文學技術迎來重大突破。英國科學家從老數據中發現50顆新行星來自沃裡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天文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建立了一個計算機學習算法,來挖掘包含有數千個潛在行星的NASA老數據。
  • AI從舊數據中識別出50顆新行星 該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
    近日,由英國華威大學的大衛·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NASA的舊數據中識別出系外行... 近日,由英國華威大學的大衛·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NASA的舊數據中識別出系外行星——即太陽系外的行星。該團隊已通過這一工具對一批潛在行星進行了識別,並從這些天體中確認出了50個新的行星。
  • 英國科學家開發機器學習新算法 已用其確認50顆系外行星
    新機器學習算法確認50顆系外行星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已用其確認了50顆系外行星。這是天文學家首次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潛在行星樣本,並確定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假」或假陽性,從而計算出每顆候選行星為一顆真正行星的概率。最新研究結果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該研究還首次對此類行星驗證技術進行了大規模比較。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結論為未來使用多種驗證技術(包括他們的機器學習算法)統計並確認系外行星的發現提供了堅實基礎。
  • 人工智慧從開創性的NASA數據確認了50顆新行星
    機器學習為從可能的行星瞄準中發現有意義提供了希望。我們的尋星望遠鏡在工作中表現出色,以至於它們已經將數千個可能的行星定位在太陽系之外。這意味著科學家必須篩選大量數據以找出什麼是真正的星球,什麼是偽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