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時,有多少媽媽被唐篩嚇哭過?其實都是自己嚇自己

2020-11-25 十月呵護

每次提起唐篩,孕媽們都咬牙切齒,不做吧怕對寶寶不好,做了吧又要每天擔驚受怕,真是糾結n次方。

其實大家主要還是被這幾個誤區影響了:

1.唐篩高危,寶寶就患有唐氏症候群?

這種說法大錯特錯,孕媽們要對自己和寶寶有信心,唐篩只是一種篩查,篩查出患唐氏症候群可能性較大的胎兒,並不是診斷。

唐篩結果高危就說明寶寶一定是唐氏兒?答案是否定的,有的孕媽看到唐篩結果高危就嚇得驚慌失措,完全沒必要。如果高危,醫生會建議做羊水穿刺或無創DNA進一步確診。

2. 只有高齡孕婦和有家族病史的孕媽才需要做唐篩?

錯!

從理論上講,不管是否有家族史,妊娠年齡多大,所有懷孕的人都應該做唐篩,因為正常人懷孕均有可能發生唐氏症候群。所以要對寶寶負責,不可存有僥倖心理。

3. 羊水穿刺會流產?

之前有一孕媽在華大基因做無創結果生出來病兒,其實就目前來說羊水穿刺是最有效、最保險的確診方法。

在胎兒染色體檢測方面,準確率高(幾乎可以達到 100%),檢測內容廣泛(既能檢測染色體數目是否異常,還能檢測染色體片段的情況),價格便宜,是無創DNA無法相比的。

網上流傳羊水穿刺會流產其實只是將小概率事件放大化了,現在醫療技術這麼先進,只要大家在正規醫院做的,根本沒那麼可怕。

孕期放鬆心情最重要,大家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要相信醫生和現在的醫療技術。

相關焦點

  • 孕媽聞唐篩「色變」,唐篩真的有這麼嚇人嗎?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
    所以,在懷孕期間,要求孕媽們孕12周去醫院建檔,然後開始定期產檢,而在這些產檢項目中,最讓媽媽們害怕的一項檢查就是唐篩。唐篩又稱唐氏症候群產前篩選檢查,這種檢查的目的是通過檢測媽媽血清中的相應物質,結合媽媽的年齡、體重、孕周、身高,來判斷孩子是否有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
  • 醫生為啥告知產婦:唐篩產檢都不用做,這些檢查毫無意義嗎?
    同時,作為孕婦的我們也深知孕檢和產檢的重要性,生怕一不小心一個小「妖怪」出生,給自己的整個人生蒙上陰影。但昨天小高再去做檢查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個倒黴的醫生,她竟然告訴小高:「你不用做唐篩和產檢,做了也沒有意義」。這讓小高好一陣上火,想不開就把他和醫生之間的事掛在了網上。於是網友們炸了鍋:@米琪IQ:這個醫生要瘋啊,這是要下崗的節奏啊。
  • 孕婦唐篩高危,可以不做無創或羊穿嗎?看看一位唐氏兒媽媽的忠告
    文|媽咪育兒微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很多準媽媽都說,懷孕後的每次產檢就像打遊戲一樣,順利闖關一次就輕鬆一次,可只要有一次通不過,就會各種擔心和害怕,那種心情簡直跟「坐過山車」一樣。其中孕15周至孕21周之間,就有一個產檢項目叫做唐氏篩查,是通過抽取孕婦的血液檢查胎兒患唐氏症的風險程度。很多人都反映「十個唐篩九個高危」,當準媽媽收到唐篩高危結果時,心情是七上八下,有的甚至嚇得天天哭。
  • 多少孕媽被唐篩嚇哭,高危就說明是個「傻孩子」?看完你就明白了
    先來看看整個孕期的產檢安排,下面這張圖片是一份「全面的產檢時間表」,從圖中可以看出,懷孕16-20周,有兩次產檢,分別是: 懷孕16周:唐篩檢查,為了排查「唐氏症候群」; 懷孕20周:排畸B超,主要是通過B超檢查,篩查胎兒是否有先天畸形。
  • 關於唐篩,你知道多少?
    很多準媽媽不理解這個結果的定義,以為低風險就萬事大吉了,一聽說高風險就嚇得不得了,其實這些都是對唐篩的檢測結果不了解造成的。唐篩是根據母血指標來推測胎兒罹患唐氏症候群的情況,母血中的生化指標會受到很多因素幹擾,而且孕婦年齡也是一個幹擾因素,年齡越大風險越高,這些因素使得唐氏篩查的結果不可能很精確。所以,想確認是否是唐氏兒,篩查結果是高風險的孕婦還需要做羊水穿刺作進一步的檢測。
  • HI,孕媽媽該做「唐篩」啦!
    沒有家庭能夠接受「蜜糖天使」的降生,大家都期待自己的寶寶是健康聰明的。很多人會問醫生:「我們家庭沒有這種遺傳病,我們夫妻孕前檢查很健康,是不是不會有生育唐氏兒的風險?」
  • 懷孕4個月,醫生說唐篩結果高風險,準媽媽的心情有些複雜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醫療條件逐漸發達,胎兒的成長發育狀況都可以通過產檢檢測到。 孕媽們也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產檢基本都不落下,甚至稍微感覺一點不對勁,就想查個B超,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
  • 美國準媽媽的第一次產檢指南(第一次產檢時間&檢查項目)
    原標題:美國準媽媽的第一次產檢指南(第一次產檢時間&檢查項目) 從媽媽發現自己懷孕直到寶寶出生,媽媽們都需要定期去醫院做產檢(Prenatal Visit),產檢的項目通常包括身體檢查、體重檢查和各種測試項目。
  • 無創DNA檢測結果低危,媽媽仍然生了唐氏兒:這才是最坑的檢查
    孕之後,媽媽的心情是興奮有忐忑,每次到醫院產檢,心裡都在打鼓,生怕孩子檢出點啥不正常。回憶小編第一次生孩子產檢的時候,每次都是嚴格按照醫生的話,讓啥時候去去啥時候去,不敢有一點差錯。每次檢查的時候,只要醫生看結果的時間有點長,我就懷疑會不會結果有啥問題。現在想來,實在是太緊張了。
  • 特殊時期,哪幾次產檢可以忽略,哪幾次產檢不可省?一次說明白
    這個春節有點特殊,幾乎所有人都實現了「啥都不幹就是為國家作貢獻」的願望,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好好待在家裡才是最有效的隔離方式,可是總有人比較特殊,需要出門,其中就包括產檢期到了的孕媽媽們。
  • 孕媽唐篩高危,專家說孕期唐篩不值得相信
    孕期產檢成了很多媽媽的心魔,今天想著檢查這那項,明天想著檢查哪。沒有問題還好,如果篩查有風險,那顆懸著的心一直提到嗓子眼。根據醫學的發展,對唐篩的質疑聲越來越高,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家庭,在選擇上更應該選擇準確率比較高的檢查項目。唐篩or無創前段時間表姐懷孕做產檢,問起唐篩還是無創?
  • 孕媽在這幾種情況下,可能不適合做「唐篩檢查」早了解心中有數!
    小雪和老公是大學同學,畢業之後直接進入了一家外企公司,一幹就是10多年,經過很多年的努力,夫妻兩人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在公司裡都做到了管理層,這時夫妻兩人考慮到是不是該要孩子了,幸運的是備孕沒多長時間小學就成功的懷上了,前幾天去做產檢時想起來做唐篩檢查。
  • 家裡人都很健康,可以不做唐篩嗎?
    沒有家庭能夠接受「蜜糖天使」的降生,大家都期待自己的寶寶是健康聰明的。很多人會問醫生:「我們家庭沒有這種遺傳病,我們夫妻孕前檢查很健康,是不是不會有生育唐氏兒的風險?」 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 孕婦唐篩結果是高風險,孩子還能要嗎?3個分析1個辦法來解決
    朋友恬恬懷孕4個多月,剛去做了唐氏篩查,那天接到醫生的電話,醫生說「唐篩結果是1/247,是高風險!」恬恬接到電話就被嚇哭了,1/247真的好害怕。她哭著問我「唐篩高風險應該怎麼辦啊?」我身邊不止恬恬一個孕媽媽遇到這個情況,好幾個孕媽媽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看到那個檢驗結果,臉都變黃了,平增了一份緊張氣氛。1個同事的媳婦、2個同事,當時就檢查出唐篩高風險。有的去做了羊水穿刺,排除了風險。有的是做了無創DNA排除了風險。後來都生了健康的孩子。
  • 唐篩、無創DNA、羊穿,到底檢查啥?看完這3項孕媽再考慮
    在做產檢的時候,遇到標題上三個檢查項目,孕媽咪都會有些懵圈,感覺不知道自己如何做才好?說實話,我自己當時也有這樣的情況,比較猶豫。但我懷大寶時剛24歲,醫生說做唐氏篩查就可以,不必要做無創,不知道你們當時,做的哪項檢查呢?唐篩、無創DNA、羊穿到底檢查啥?
  • NT值偏高,唐篩低風險可以放心嗎?建議孕媽重視一下這幾個產檢
    有孕媽媽諮詢說:做NT值為2.6,屬不屬於高風險?沒做無創,只做了早期唐篩低風險?很多孕媽媽都在NT檢查上有過糾結,很擔心NT值偏高會對胎兒有不良的影響。在我們國家,NT值2.5mm是臨界值,也就是說2.6是高於臨界值的,有一定的風險,需要密切注意後續的產檢。因為NT值偏高,可能意味著有唐氏症候群的風險。同時,胎兒的心臟、腸道及其他結構異常的機率也會很增加。所以提示孕媽媽要注意後期的唐氏篩查,和20周以後的大排畸檢查。
  • 不要自己嚇自己!胎寶寶比你想像中要堅強
    不過很多信息真真假假,媽媽們要擦亮眼睛,不要自己嚇自己。只因為打了一個噴嚏,她失去了自己的寶寶……關於打噴嚏會流產的傳聞一直在流傳,那麼打噴嚏真的會流產嗎?一般來說,打噴嚏是不會造成流產的,準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 無創基因檢測:孕媽媽的唐篩首選
    這位孕媽媽就是山東科技大學的美女教授孔寅,懷上女兒能能時她已經38歲了,聽說35歲以後的高齡孕婦需要做羊水穿刺來排除染色體異常的出生缺陷,她和家人都非常擔心羊水穿刺所帶來的風險。在我國,平均每30秒就要有一個缺陷兒出生,許多孕媽媽都在體會著和孔老師一樣的憂心。使事情發生轉機的是孔老師與基因檢測技術的邂逅。
  • 關於唐篩,90%的準媽媽都曾有過這幾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原標題:關於唐篩,90%的準媽媽都曾有過這幾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點擊上方 「半米產科」訂閱哦! 什麼是唐篩?什麼時候做唐篩?怎麼做唐篩?唐篩對寶寶有害嗎?
  • 我的無創經歷,唐篩、無創、羊穿你了解多少?怎麼選?
    即使第一次大排畸NT檢查沒通過,也並不能說明寶寶一定有問題,孕媽媽也不要太過擔心,在孕16左右再進行唐篩或無創DNA檢查,準確率會相對高一些,聽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