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頂尖理工大學與中國等高校合作研究核聚變新材料

2020-11-30 中國網

中國網5月18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5月16日報導,俄羅斯頂尖理工大學託木斯克國立大學與中國大連理工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欲在今年協同合作,共同建立國際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以供專家們共同研究能夠導致熱核反應(核聚變)的新型材料。

俄羅斯託木斯克大學教授表示,三國高校共同合作研究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焦點,就是關於向核聚變的的第一壁(核聚變中緬對等離子體的一層固體結構,也就是真空室壁)投放凝結核(物質由氣態轉化為液態或固態的凝結過程中,或由液態轉化為固態的凝結過程中,起凝結核心作用的顆粒)的問題。就是這個關鍵的一步產生了巨大的輻射能。而將等離子體約束在磁場之中的這項工作,將在未來依託託卡馬克裝置(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容器,最初是由位於蘇聯莫斯科的庫爾恰託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加以實現。

此外,託木斯克的大學教授還表示,校方擁有完善的設備支持,如等離子設備、離子加速器等,而在白俄羅斯具有龐大的等離子體源,三方將會在實際操作取得實驗數據後共同研究產生的問題。校方還補充說明,此次三所高校的研究將超過當今世界對核聚變的研究水平。

託木斯克國立大學(原沙皇俄國託木斯克帝國大學)建於1878年。該校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第一所高校,其任務是以高等教育和基礎科學研究為基礎,已為前蘇聯和俄羅斯培養了10萬餘名優秀專業人才。託木斯克國立大學是一所集教育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大學。它是俄羅斯三所最頂尖的國立大學之一,僅次於莫斯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徐婧)

相關焦點

  • 俄七大城市高校留學指南
    怎樣才能在俄中最好的教授旗下學習?本文為你介紹俄7大城市高校的國際化經驗。俄羅斯2013年開始實施旨在使本國高校躋身世界百強大學以及在國際教育服務市場推廣本國教育體系的「5—100計劃」。全國共有21所高校參與該計劃。參加「5—100計劃」的俄羅斯高校都在與中國科研中心和教育機構擴大合作和發展夥伴關係。
  • 中國高校之華北理工大學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在U.S.News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華北理工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154位,河北省第2位。河北理工大學前身為創辦於1895年的北洋西學學堂礦務學學門,1958年建校,1959年天津大學礦冶系併入,曾沿用唐山礦冶學院、河北理工學院等校名;華北煤炭醫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926年的開灤高級護士職業學校,1963年由原北京醫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天津醫學院等抽調一批骨幹教師成立唐山煤礦醫學院,1984年更名為華北煤炭醫學院
  • 金意陶與武漢理工大學,共建建築陶瓷新材料研究院
    11月29日,金意陶與武漢理工大學產學研戰略籤約暨金意陶-武漢理工大學建築陶瓷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揭牌在佛山金意陶總部舉行,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乾及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武漢理工大學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吳建鋒、佛山市佛山市工信局局長劉銘恩、佛山市市科技局調研員賈煊、佛山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昌群
  • 獨家溯源無機非金屬材料 全球頂尖實驗室
    在記者探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的過程中,也頻頻發現了美國國家能源部的身影,其在贊助各大高校研究所方面起到了「統領全局」的作用。可以說美國能源部才是綜合實力最為頂尖的機構。  能源部是美聯邦政府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最主要的管理和資助機構,下設24個國家實驗室和技術中心,如世界一流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
  • 高校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 106所高校共同探討
    本屆論壇以「匯聚、碰撞、變革」為主題,探討新形勢下一流材料學科建設策略、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科研與技術服務社會等方面的問題,交流在新形勢下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強化各高校材料學院間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協同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
  • 2016(第七屆)中國高校材料院長及博士生導師論壇會議通知
    新挑戰、新思路、新方法  2016(第七屆)中國高校材料院長及博士生導師論壇  會議通知  中國高校材料院長論壇前六屆分別於2004年在浙江台州、2006年在雲南昆明、2008年在浙江餘姚、2010年在江蘇太倉、2012年在廣東東莞、2014年在浙江寧波成功召開
  • 專家聚焦異質材料新技術:校企合作解技術難題
    (資料圖) 蘭州理工大學供圖中新網蘭州9月26日電 (記者 劉玉桃)「此次論壇主要圍繞異質材料焊接與連接先進技術發展及應用相關領域,共聚焊接領域的專家學者研討焊接與連接的未來發展趨勢和亟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蘭州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丁虎生表示。
  • 教育部:中國14所頂尖「化學工程」大學,天大、浙大、哈工大競爭
    導語-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質專文:「在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國14所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的頂尖高校進入A類高等成績的行列,其中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獲評A+頂尖成績,清華、北京化工大學、浙大、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獲評A檔成績,哈工大、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獲得
  • 中英科學家可控核聚變領域獲新突破:可有效獲取高純度氘材料
    新華社南京1月7日電 記者7日從西交利物浦大學了解到,該校與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取得突破,研究出一種可有效獲取高純度氘的材料。相關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 「CCF-NLP走進高校」系列高校NLP研究分享報告會(華南理工大學站...
    6日,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委員會(CCF-NLP)發起、聯合AI研習社及各個知名高校開展的「CCF-NLP走進高校」系列高校NLP研究分享報告會——華南理工大學站,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隨後,另一位開場嘉賓、東道主華南理工大學蔡毅教授也介紹了華南理工大學及其團隊在NLP領域的研究情況。
  • 2020中國最頂尖的42所高校匯總:上海財經大學上榜!考上就是賺到
    那麼對於數量眾多、特色各異的高校而言,哪些高校是中國最頂尖的高校呢?哪些高校的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中國最頂尖的41所高校,考上就是賺到,看一看你的學校有沒有上榜呢?考生和家長可收藏!
  • 江西理工大學《JACS》稀土新材料研究領域又一重要突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青年科學基金,無序物質科學研究中心啟動基金,江西省雙千計劃和江西理工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經費的支持下,江西理工大學無序物質科學研究中心張毅和葉恆雲教授團隊在稀土新材料研究領域取得又一重要突破,最新成果近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志》)以「Large Piezoelectric
  • 2018年,俄羅斯高校的哪些亮點可以吸引中國學生的目光?
    俄中兩國大學生交流:每年可達10萬人中國學生很願意來俄羅斯讀書。俄中兩國不斷探討與推動聯合學習項目、學術交流、科技與創新合作等事宜。俄羅斯統計局2016年數據顯示,共有1.2多萬中國留學生就讀於俄羅斯高校,且這個數字逐年遞增,在「5-100」規劃參與高校讀學歷項目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呈現上升趨勢。在談及同中國合作計劃時,高等教育國家政策司司長亞歷山大•索博列夫稱,到2020年俄羅斯希望使每年學生交流規模增加到10萬人。
  • 大連理工大學在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2006年,全世界7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歐洲、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籤署了國際上最大的多邊科研合作項目——國際熱核反應堆計劃(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ITER計劃將歷時35年,其中建造階段10年、運行和開發利用階段20年、去活化階段5年。
  • 武漢理工大學與廣東金意陶陶瓷集團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
    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吳超仲、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吳建鋒、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中心有關負責人,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乾及公司全體中高層管理人員,佛山市工信局、科技局、中科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禪城區、南莊鎮等單位領導參加了本次籤約。
  • 中俄合作開發,用於製造廉價氫能源電池的新材料
    中俄科研人員正在研發用於製造廉價氫能源電池的新材料。與傳統電池不同的是,這種氫能源電池更為有效和環保,使用過程中僅向周邊環境排放水或水蒸氣。薩馬拉科羅廖夫院士國家研究型大學物理化學與色譜學系項目負責人安哲拉·布拉諾娃稱:「目前,氫能電源用於飛機、航天儀器和工業生產中。氫能源效率高,生態效果好,因為其中使用了白金做催化劑。這種金屬是最好的催化劑,可恢復氧氣。
  • 華南理工大學校企合作共建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
    華南理工大學-華大九天-慧科集團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揭牌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但高水平領軍人才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等問題尚未解決,為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環境,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提出加強高校集成電路和軟體專業建設,加強師資隊伍、教學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鼓勵校企合作加快推進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
  • 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新合作|中國汽研聯手十大高校,共...
    然而,來自人才研究機構的統計表明,智能網聯人才缺口超過上百萬,高校的常規培養模式往往跟不上產業對複合型多層次人才的要求。現場,相關領導向本次計劃合作的重慶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南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重慶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西華大學等十所高校授牌。
  • 中國航天科工與北京理工大學籤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12月14日,中國航天科工與北京理工大學籤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依據協議,雙方將依託各自優勢,圍繞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領域,拓展更加廣泛和深入的合作空間。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黨組副書記陳國瑛;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黨委常委、副校長龍騰;雙方有關部門及單位領導出席活動。
  • 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共同打造吉林教育科技國際合作新高地
    劉錦表示:「未來,中國政府將繼續支持會議建設,同各方一道積極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力化發展趨勢,消除數字鴻溝,推動務實合作。」面對國際科技發展新形勢,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校長維克多•薩多夫尼奇表示,莫斯科國立大學願同中國高校進一步加強合作、迎接挑戰、戰勝困難。本次會議共設「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產學研用合作」「長春理工大學光電子與雷射技術論壇」等7個主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