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戰呂布,劉備開始為什麼不跟關雲長一起上去幫張飛

2020-12-05 書林外傳

《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戰鬥。描寫的是在曹操發矯詔聚集十八鎮諸侯聯盟討伐董卓時,劉備、關羽、張飛聯手打敗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故事。雖然是以多勝少,但劉、關、張從此更加威名大振,也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聯軍的士氣,頗為後人讚頌。

呂布雖然英勇,但此人因貪圖財物殺害義父丁原,依附奸相董卓,當時天下人人想得而誅之。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天下紛爭、奸人作亂、民不聊生,描寫董卓淫亂後宮、禍亂朝政,描寫呂布見利忘義、為虎作倀又那麼力大無窮、英勇無敵。在此時出現的「三英戰呂布」該是多麼大快人心的事啊。

呂布就是大家討伐董卓最大的障礙,是惡勢力的象徵。那麼多仁人志士、天下英雄都是呂布的手下敗將,就連聯軍的發起者曹操也是因為刺殺董卓時,拿出刀看見了呂布而不敢下手,謊稱獻刀躲過了一劫的。敢跟呂布交手的都是以生命做賭注的。

這時的呂布,天下無敵,又騎著最好的馬。他進入王匡的軍隊「左右衝殺,如入無人之境」;方悅不到五合就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穆順出陣還沒打呢就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孔融部將武安國稍好一點,但戰到十餘合就被呂布一戟砍斷了手腕。曹操就說:「若擒呂布,董卓易誅耳。」這時跟呂布打仗是正義跟邪惡的較量。

在公孫瓚親自跟呂布作戰敗走時,呂布趕上他「舉畫戟往瓚後心便刺」。這時張飛挺身出馬,跟呂布戰了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張飛是救主心切,怕呂布傷了公孫瓚。而張飛此舉既救下了公孫瓚,又讓聯軍看到了希望。他跟呂布戰了那麼長時間不分輸贏。「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兩人一起戰了三十合,還是打不過呂布。這時,劉備才「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三人戰呂布「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更大快人心的是,呂布招架不住逃跑了。這可讓聯軍士氣大振啊!

為什麼在張飛大戰呂布時,劉備不跟關雲長一起上來助戰,而是在他們倆快把呂布打敗時才上來呢?

在此之前,關羽就因為力斬華雄讓大家刮目相看。張飛戰呂布應該是立功心切,關羽和劉備都理解張飛的心情。張飛戰呂布那麼長時間沒人上去幫他,哥兒倆是看到了呂布一時半會兒勝不了張飛,讓他多表現一會兒。但戰了五十合還不分勝負,關羽就怕張飛吃虧,拍馬而上幫他一把。劉備是三兄弟中最不能打的一個,看到呂布不是張飛和關羽的對手,他趕緊上來跟他們一起打敗了呂布。但大家看到的是「三英」一起打敗的。

如果劉備不上去也是不行的,作為漢室宗親,張飛和關羽要幫他匡扶漢室,他空有名氣不行,得讓人知道他的本事。劉備單獨打呂布肯定勝不了,在兩個兄弟的幫助下他才火了一把。

相關焦點

  • 三英戰呂布是真的嗎?三英戰呂布誰贏了?
    關於三英戰呂布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裡的三英指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而故事發生的背景就是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那麼三英戰呂布是真的嗎?三英戰呂布誰贏了?行者今天就給您介紹一下。  說到三英戰呂布,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
  • 如果劉備換成趙雲的話,那三英戰呂布時,呂布會丟掉性命嗎
    了解三國時期故事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三英戰呂布是當時首場巔峰之戰,可以說絕對是歷史上的一大經典。然而面對三人的夾擊,呂布也只能殺出重圍。因此這場對決可以說誰都沒有佔到對方的便宜,然而如果劉備換成趙雲的話,那和關羽張飛一起出擊可以拿到呂布的人頭嗎?絕對是可以的。
  • 顏良文丑聯手能擊敗或斬殺呂布嗎,再加上袁紹,能否三英戰呂布
    呂布是三國演義第一猛將,在三國演義中,天下無敵,沒有任何人單挑能打贏呂布,如果想用對付呂布,用曹操的話說就是:呂布非一人能敵。想要打敗呂布就是幾個一起上,只能群毆才能打敗呂布,這不,前有三英戰呂布,後有曹營六將戰呂布,都把呂布打敗了。
  •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究竟是呂布贏了,還是劉、關、張三兄弟贏了?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無論是劉備、關羽,以及張飛等三人,還是呂布,都達到了雙贏。卻說曹操見董卓日益驕橫,不僅每夜入皇宮,夜宿龍床;還常帶兵出城搶掠,霍亂朝綱。當時還懷有大漢徵西將軍理想的曹操,便決定於獻刀之名去刺殺董卓。
  • 曹操派六員猛將圍毆呂布,長坂坡之戰,為何不敢圍毆張飛
    呂布不聽陳宮的勸告,親自迎敵。書中寫道: 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鬥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 「三國演義解析」第5回 曹公發矯詔 三英戰呂布
    今天我們繼續解析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上一回我們講到陳宮在曹操殺死呂伯奢後覺得曹操也不是什麼好人,於是想殺死曹操,但轉念一想:我為國家大義跟隨曹操,殺之不義,於是趁曹操睡著自己先跑了。曹操醒來發現不見了陳宮,也快馬加鞭回到了陳留。原來曹操獲罪,曹嵩帶著一家老小離開譙郡來到陳留避難。
  • 若袁紹加入顏良和文丑打袁紹,顏良、文丑三英戰呂布,結果如何?
    張飛、關羽、劉備三英戰呂布,用的是車騎戰法,張飛和呂布單挑50回合,沒有分出勝負,然後關羽和張飛二戰呂布,30回合後不敵呂布,最後劉備加入三打一,最終擊敗呂布,呂布以劉備為突破口,衝出三圍狼狽逃走。此外,呂布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兩次平手,都是和張飛平手,一次是在三英戰之前,張飛第一次挑戰呂布,50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次是和小沛平手,張飛又是主動挑釁呂布,單挑一百回合,也是不分勝負,張飛被稱為三國演義中單挑戰績最好的武將,沒有一次是和呂布平手,除此之外,呂布幾乎沒有平手戰績。
  • 三英戰呂布究竟呂布怕誰呢
    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吧,相信對三英戰呂布最清楚不過了,呂布雖然戰敗了,但他究竟怕他們當中的誰呢?東漢末年,各地諸侯接到曹操討伐董卓的檄文,紛紛率兵前來與曹操會盟。眾人大驚失色,都不敢出戰。關羽見沒人出戰華雄,便挺身而出請求出戰。袁術聽說關羽只是一名馬弓手,喝斥道:「諸侯面前,哪有馬弓手說話的資格?亂棍打出去!」曹操勸道:「此人一表非凡,華雄怎能知道他只是馬弓手?」於是,親自斟酒為關羽壯行,關羽說道:「等斬了華雄再喝不遲。」說罷,提刀上馬衝出陣去,只一刀就砍死了華雄,回來時那杯酒還冒著熱氣。
  • 宇文成都會三傑與三英戰呂布,兩個人誰更厲害?
    呂布和宇文成都都曾是叱剎風雲的豪傑,又都是兵敗被殺的末路英雄。兩個人都是手中兵刃無敵天下,胯下坐騎踏遍乾坤。那麼呂布和宇文成都的武力到底誰厲害呢?小編在此給大家捋一捋。武藝:兩個人都受過名人指導,高人傳授,相信武藝上面應該不分高下。
  • 他是三國唯一敢單挑呂布的人,兩次單挑呂布而不敗,為何他敢如此
    呂布雖然是天下第一,但是張飛只是聽說,並沒有見過呂布實戰,也沒有見過呂布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雖然呂布斬殺方悅、穆順,殺傷武安國,擊敗公孫瓚 ,但這些人在張飛眼中也不是什麼厲害的人,張飛是初生牛犢,想著有機會能跟天下第一的呂布較量一下,就算輸了也能揚名立萬,有什麼好怕的。
  • 三國時期,呂奉先、關雲長、趙子龍三人誰更厲害呢,你怎麼看?
    我就這麼跟你說,關羽和呂布比根本沒戲,正史上關羽砍個顏良沒什麼可炫耀的,呂布帶兵不到一百十幾天的衝殺把袁紹軍十幾天幾萬大軍拿不下的張燕(烏合之眾)給拿下了什麼意思?就是袁紹的手下都是酒囊飯飽之徒。這一戰搞得袁紹開始忌憚呂布,呂布帶著一千兵馬站著不動嚇退了紀靈三萬大軍。
  • 呂布沒殺過一個名將,為什麼還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
    一呂,即是呂布,可見在老百姓心中,他是三國時代獨佔鰲頭的猛將,無人可以匹敵。而老百姓的這一認知,可能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畢竟在這部小說中,呂布曾以一人之力,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關羽和張飛的武力值是何等水平,這三人加起來居然只能跟呂布打個平手,可見呂布的驍勇善戰,不愧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 三國力氣最大的不是典韋和許褚,關雲長可以排到第三
    最好看的莫過於裡面的打鬥場面了,如三英戰呂布 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許褚裸衣鬥馬超等,看完以後往往令人熱血沸騰,內心久久不能平復,但是這麼好看的一本名著裡面誰的力氣才是最大的呢,下面 小編給大家一起分析下。
  • 常識積累:《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中的「三英」是指?
    18 《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中的「三英」是指( 劉備)、( 關羽)、( 張飛)。 19 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作品是(《傷寒雜病論》)。
  • 三國中唯一能與呂布一戰的人,不是張飛,而是他!
    「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鏽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這是後世根據武將的戰鬥力進行的排名。 那麼排名第一的呂布真的是戰鬥力第一嗎?是不是沒人能與呂布一戰呢?
  • 虎牢關斬殺華雄的為何是關羽,而不是張飛?原來早就內定好了!
    他為人爽快耿直,劉備在招軍榜文前長籲短嘆時,他喊出「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這樣的話,得知原因後,僅僅只有一面之緣,他卻願傾囊相助,幫劉備成就一番偉業。 他嫉惡如仇,劉備被督郵陷害要挾時,他沒有選擇退讓,而是站出來鞭打督郵,為劉備出了一口惡氣。
  • 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到底有多麼重要?
    如果要談論《三國演義》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三英戰呂布一定會是很多人心中的頭號選擇。虎牢關下,萬軍叢中,劉關張大戰呂布。四員大將殺得有來有回,方天畫戟、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雌雄雙股劍在空中交織出美麗的火花。 那麼,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到底有多麼重要?
  • 除了三英戰呂布,呂布一生還有一次戰敗,把呂布打怕了
    說到三國武力第一人,小孩也能說出是「人中赤兔,馬中呂布」的呂布呂奉先。再說到呂布武力有多高,又都能說出耳熟能詳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故事。 確實,想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可以說是三國演義的華山論劍了。
  • 東萊太史慈,常山趙子龍,關羽為何從來不自稱河東關雲長?
    《三國演義》裡不少大將陣前交鋒或向對方喊話時都喜歡自稱自己是某某某,這種自稱大都是自己的籍貫加上姓名或者表字:比如張飛就喜歡自稱「燕人張飛」或「燕人張翼德」,又比如趙雲經常自稱「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再比如太史慈神亭嶺大戰孫策時也是自稱「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