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產學研頂尖力量,海爾生物醫療助力國家病毒資源庫建成

2021-01-16 中國經濟時報

   12月4日,國家病毒資源庫揭牌籤約儀式在武漢舉行,這不僅標誌著湖北省特色生物資源的科學化管理與保藏邁上新臺階,還推動了我國生物樣本存儲進入自動化、智能化時代。現場,國家病毒資源庫2020年建設與運行研討會也同期召開,來自醫療疾控、檢驗檢疫和科學教育等多個領域共建單位的80多位專家代表參會。

  會上,國家病毒資源庫主任鄧菲和沈姝副研究員介紹了資源庫的建設目標、建設思路、建設內容等。海爾生物醫療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現場啟動「海爾生物鯤鵬」獎學金,匯聚國家病毒資源庫的前沿建設技術和創新能力,共築物聯網生物安全雲生態。海爾生物醫療副總經理王穩夫作為共建單位代表,分享了包括全溫域、全場景、全容積段「睿至」物聯網自動化在內的生物樣本庫場景方案,助力國家病毒資源庫建成。

  (國家病毒資源庫揭牌儀式現場)

  響應國家戰略需求,築牢國家生物安全底線

  會上,武漢病毒所副所長龔鵬介紹,國家病毒資源庫是集病毒資源保藏與儲備、科學研究、信息管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要進一步完善科技資源共享服務體系,為推動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共享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業務一處處長盧凡也強調,國家資源共享平臺是國家科技創新的基石、是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礎。國家病毒資源庫應進一步發揮科技條件資源保障作用,加強資源體系和保障能力建設,為國家科技安全底線的維護保駕護航。

  據了解,海爾生物醫療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通過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加快構築中國生物安全能力體系,通過設立「海爾生物鯤鵬」獎學金,儲備更多科研探索人才力量,做好中國生物安全產學研合作的領航排頭兵。

  (設立「海爾生物鯤鵬」獎學金,儲備科研探索人才力量)

  凝聚產學研頂尖力量,助力「中華牌」國家級病毒資源庫誕生

  作為參與共建的民族企業,海爾生物醫療是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品牌和唯一涵蓋-196℃到8℃全溫域、全冷鏈的全場景生態品牌,為國家病毒資源庫的建設提供科技助力。

  據了解,海爾睿至自動化場景方案和超低溫冰箱等是主體裝備設施,為國家病毒資源保藏提供千萬級生物樣本存儲及應用服務。其中,-80℃自動化生物樣本庫,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保障海量樣本管理好找不錯全追溯,解決傳統生物樣本庫人工存取「費時、費力、易出錯」問題,引領全球自動化深低溫存儲發展趨勢。

  (海爾睿至自動化場景方案保障海量樣本管理好找不錯全追溯)

  不僅如此,海爾生物醫療-86℃超低溫冰箱助力建成中華骨髓庫、國家基因庫、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庫等,此次國家病毒資源庫的建成,更是為海爾生物醫療生物樣本庫家族再添重磅新成員!在海外高端科研領域,海爾超低溫冰箱中標丹麥哥本哈根醫療機構全國採購項目等;而海爾全冷鏈自動化產品系列更是相繼保障包括上海張江生物銀行、武漢兒童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等海量樣本存儲服務。

  (-86℃超低溫冰箱服務國家病毒資源庫海量樣本存儲)

  當下,正值國家生物安全建設提速期,海爾生物醫療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響應國家生物安全的戰略需求,生態共創,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建設能力,提升防範風險和威脅的能力,更好地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相關焦點

  • 走近新冠病毒樣本庫 海爾生物超低溫技術讓病毒「沉睡」
    海爾生物研發負責人介紹,他們的產品已在-80℃和-190℃的自動化存儲上取得突破,在溫度均勻性方面能夠做到保持在正負3℃的水平,由於採用了物聯網技術,在管理上更加便利和人性化。除了在金銀潭醫院生物樣本庫裡大顯身手,海爾生物的超低溫存儲設備還助力針對病毒的科學研究。
  • 突破-196℃核心科技,海爾生物醫療助力長徵五號淬鍊「鋼筋鐵骨」
    而在這一舉世矚目的壯舉背後,有眾多民族自主創新品牌傾盡全力的奉獻,其中,海爾生物醫療子公司——四川海盛傑低溫科技有限公司為「長徵五號」創新研發深低溫測試系統,助力「長徵五號」飛行過程表現優異,為航天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 海爾生物醫療劉佔傑博士榮獲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目前,海爾生物醫療超低溫存儲產品走進了歐美及「一帶一路」沿線在內的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88項專利,34項美國能源之星認證,牽頭或參與起草9項國家、行業標準,1項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在生物安全賽道上,不斷搶佔生物醫療科技制高點。
  • 海爾生物持續領跑物聯網醫療新格局 解決方案可複製、生物安全體系...
    而「物聯網生物樣本庫管理解決方案」則成功中標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項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項目等大型生物樣本庫項目,突破歐美市場方面,該方案則中標丹麥哥本哈根大區醫療系統生物樣本庫項目、愛爾蘭農業部項目等發達國家重要項目。其次,物聯網觸點也迅速覆蓋城市。
  • 海爾突破超低溫製冷核心技術 呵護疫苗安全
    海爾生物醫療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進口替代與國際範圍技術領先,成為我國低溫冷鏈行業唯一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企業。其復疊式低溫製冷系統設計、多級製冷混合製冷劑製備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布局處於行業領先水平。而自主創新的基於碳氫製冷劑的製冷系統等核心技術,更是實現了對國外品牌的超越。
  • 海爾生物醫療與美國Brooks戰略合作,共推中國自動化生物樣本庫新發展
    近日,海爾生物醫療與美國知名生命科學儀器品牌Brooks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海爾獲得該品牌自動化樣本存儲方案在大中華區的唯一總代理授權,雙方將在自動化生物樣本庫領域攜手共贏,並推進中國生物樣本庫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
  • 疫苗概念新秀:海爾生物研發費用裡工資多
    雖然中國的疫苗在國際上被喧囂聲隱藏了,但實際上,中國的滅活疫苗技術可靠,產量穩定,已經在巴西、土耳其、阿聯、印尼等國家廣泛接種,並且反響良好。需要明白的是,發生最強勁的那個,並不一定是療效最好的那個,往往是資本的力量。比如,資本加持下的神藥瑞德西韋還記得嗎?
  • 2020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京召開
    大會瞄準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創新發展的「四個面向」,助力科技自立自強,著眼學術前沿發展,聚焦醫療器械創新。學會副理事長胡盛壽院士、學會副理事長程京院士分別做了題為「智慧醫療――離我們很近,也很遠」和「面向中西醫,守正加創新」的主旨報告。
  • 海爾生物醫療智慧血液網、智慧疫苗網等四項科技成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這標誌著海爾生物醫療持續引領全球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轉型和自主創新突破的發展方向,並建立了中國民族品牌在該領域全球話語權,更是科技生態模式生生不息的最好詮釋。特別是新冠疫情後,大健康需求尤為迫切,海爾生物醫療率先創新,將新型信息技術、物聯網及大數據技術應用於血液安全、疫苗安全及生物安全等醫療健康多個領域,成果豐碩,體現了時代性和先進性。
  • 「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在蘇州舉辦
    當前,現代生物技術的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正在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展現出廣闊市場前景。4日上午,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在蘇州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2個項目代表及多家投資企業代表參會,探討生物技術成果產業化之路。據悉,這是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首次舉辦的「十三五」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推介會議。
  • 廣州生物醫藥添「新名片」:產學研合作共建類器官樣本庫
    「此次合作讓類器官技術在廣州落地,將成為廣州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優勢名片。」 11月16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的「類器官前沿技術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說。
  • 海爾施基因科技核酸檢測方案,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13種呼吸道病原體多重檢測試劑盒(國械注準20183400518)」,配合其新推出的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可助力鑑別診斷、協助新冠確診;明確病因、防止交叉感染。目前兩款產品已獲得歐盟CE認證。1.
  • 頂尖專家雲集,共論病毒學發展!2020全國病毒學會議舉行
    我國病毒學科如何進一步發展?2020年10月17日至18日,2020全國醫學病毒學會議在上海隆重舉行。來自全國病毒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齊聚線上線下,交流我國醫學病毒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尤其是抗擊新冠病毒與疾病的中國經驗,同時展望中國病毒學發展的未來。
  • 把握規律 崇尚科學 ——凝聚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④
    秉持科學態度、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科學認知、實施科學舉措,讓科學精神的陽光穿越疫情陰霾的籠罩,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堅實力量讓尊重規律、崇尚科學成為一種習慣,讓我們在科學的土壤裡汲取經驗和智慧,在自強的信念中凝聚勇氣和力量近段時間,中國科學技術館上線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網絡專題展覽「新的對決」
  • 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啟動成立
    閔行區副區長吳斌,張路加主任,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院士,閔行區經委主任林藝,區科委主任李麗,區南濱江公司黨委書記、研究院理事餘建源,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理事會、管委會秘書長季波,復旦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院士, KUKA、海爾、美敦力、億嘉和、KINOVA等企業以及閔行區和上海交大相關領導、教授、醫生和學生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與深圳普門科技產學研籤約儀式暨「普門科技...
    2020年12月18日,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與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學研籤約儀式暨「普門科技獎學金」揭牌儀式在學校主教學樓506會議室舉行。深圳普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先成、醫學部主任劉國祥、國內合作與交流辦公室主任、校友辦主任胡友強、機關黨委書記郭興明、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普門科技代表、生物工程學院教師、學生代表參加。本次會議由生物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貴學主持。會前,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會見了劉先成一行。劉國祥致歡迎辭。
  • 生態戰「疫」 海爾榮膺年度特別貢獻企業大獎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海爾全員自主驅動,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行動,通過捐款、捐物、援助抗疫醫療隊、搭建醫療物資供需平臺等多種方式,整合全球生態資源投入抗疫一線,成為行動最早、援助最立體的企業之一。
  • 海爾盈康科技產業園落地成都,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醫療健康新生態
    從關注生活到關愛生命,盈康一生從品牌成立伊始就依託於科技驅動、智慧醫療、大數據和線上線下綜合服務核心能力,以一體化健康平臺為基礎,不斷深耕與開拓創新,根據用戶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需求,構建起「孕生幼長康護養」七大場景生態服務。在圍繞用戶需求不斷迭代的進程中,盈康一生已孵化出海爾生物、盈康生命、盈康醫療平臺、海爾國際細胞庫等品牌,形成生態場景互補。
  • 澳門大學鼓勵人才留澳發展 為大灣區凝聚力量
    澳門大學數據科學中心主任賈維嘉教授表示,此次澳大推出的全新理學士學位課程將會包括金融、教育、語言、法律和精準醫療等多個方向,「核心就是讓澳門的人才提升自己,在自己的領域直接運用大數據」。澳大校方表示,澳大向來著重招攬本地人才,為他們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 紐西蘭中國商會心繫祖國疫情 凝聚力量做貢獻
    凝聚力量 暢通渠道1月24日除夕,紐西蘭中國商會得知國內疫情肆虐的時候,立刻組織全體理事會單位召開電話會議,一是及時了解會員單位是否有人員感染的情況,就如何預防做出了明確指示;二是指派專人負責隨時掌握國內疫情發展情況,就災區匱乏物資種類進行登記;三是向會員單位發出捐款捐物倡議書,號召商會企業和華人華僑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