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尊貴而特殊的「客人」深夜造訪高黎貢山隧道

2021-01-19 中鐵隧道股份


8月26日深夜,正在緊張施工的公司高黎貢山隧道I線到訪了一位尊貴而特殊的「客人」,它身材矮小,行動遲緩,憨態可掬,身著一身灰白色的外衣,小小的臉孔上鑲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它應該是在野外迷了路,於是趁著夜色的掩護,爬上了高黎貢山隧道出口高聳的風機架,並沿著連續皮帶,一路向洞內爬去。


凌晨兩點,值夜班的皮帶班保養工嶽宗陸,沿著皮帶機一路巡查。走著走著,突然,手電筒光芒的掃射處,嶽宗陸發現了機架上有一隻緩慢爬行的小動物,它有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在手電筒的照射下,反射出明亮的綠光,就像是兩隻亮綠的燈泡。他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像猴子模樣的動物,此刻正警覺地看著他。


正洞TBM隨時都可能掘進,這隻小動物待在皮帶機上,很可能會隨著渣土一起傳輸到洞外,最終傾倒進洞外的渣坑裡,那樣肯定很危險。嶽宗陸想到這裡,心裡焦急,他馬上找來一隻裝渣的編織袋,小心地把這隻小動物套進袋子裡。沒想到這隻小動物脾氣挺大,很不配合,在袋子裡還在四處抓扯。嶽宗陸把袋子提在手裡,但環顧四周,卻沒有找到可供存放的地方。這是什麼動物,嶽宗陸不清楚,但高黎貢山是野生動物基因庫,有很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就生活在工地周圍。嶽宗陸不禁擔心起來,他不僅害怕這隻小動物會從袋子裡爬出來受到傷害,也怕它待在編織袋裡太久會導致窒息。嶽宗陸思來想去,認為還是暫時存放在TBM主控室最為穩妥,於是他匆匆地向著TBM主控室趕去。直到把這隻小動物小心地倒出來,放在平穩的文件架上,嶽宗陸才總算舒了一口氣。


照顧這隻小動物的責任,就落在了值班的TBM主司機謝希傑身上。這隻小動物雖然行動遲緩,但看到周圍有人,受驚的它仍四處攀爬,一點也不老實。謝希傑就離它遠遠的靜靜地看著它,並和同事們利用主控室的網絡,百度搜索這到底是什麼動物。原來,這是一隻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懶猴,中國只有雲南中南部有自然分布,數量非常稀少,屬高度瀕危物種。2009年,中國國家林業局重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為630隻,野外存在數量仍在減少中。


閒不住的小傢伙


原來這是一隻珍稀的國家Ⅰ級保護動物!謝希傑和同事們商量決定,等天一亮,馬上向項目部領導匯報,儘快「歡送」這隻到訪的尊貴「客人」。但是慢慢地,這隻小懶猴沒有之前活躍了,靜靜地依偎在牆角裡,圓圓的小臉上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時不時幽幽地看著謝希傑和他的同事。謝希傑想,這隻懶猴晚上出來覓食,都過去幾個小時了,它一直沒找到吃的,是不是很餓了?網上說懶猴是雜食性,吃植物果實,也吃昆蟲。想到這裡,謝希傑和同事們試著給它一小塊進洞時準備自己宵夜的麵包,可這小傢伙只是淺淺地嘗了幾口;有的同伴拿過來一盒牛奶,插上吸管遞給它,沒想到這隻懶猴雙手接過牛奶,熟練地用吸管滋滋有味地喝了起來,可愛有趣的場面引得周圍的人們一陣歡笑。而且自接受了周圍人類朋友的麵包和牛奶後,這隻小懶猴也和周圍的人類朋友熱絡了起來,不再表現出金剛怒目、張牙舞爪了,而是表現的特別溫馴乖巧。


就這樣,謝希傑和同事們與這只可愛的小懶猴一起,度過了溫馨而難忘的值班時光。天亮以後,謝希傑、嶽宗陸和同事們立即聯繫了洞外調度室,並通過分部聯繫上了德宏州野生動物收容救助中心,依依不捨地將這只可愛的小懶猴——一位高黎貢山隧道尊貴而特殊的「客人」,送出了洞外。(何宗政)

相關焦點

  • 五網通|大臨鐵路都通了,為何高黎貢山隧道仍然遙遙無期:這可能是全球難度最大的隧道
    十幾公裡的隧道目前在國內比比皆是,施工12年以上的卻幾乎沒有。2015年,保(山)瑞(麗)段全面開始建設,主要原因就是直到2014年才找到一個稍微適合高黎貢山隧道建設的線位。由大保段的施工情況可以想像滯後7年開工、隧道長度達34.538km的高黎貢山隧道的難度。
  • 高黎貢山古樹茶
    >高黎貢山古樹茶2012-01-10 15:55: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高黎貢山古樹茶  高黎貢山古樹茶生長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雲南獨有的大葉種喬木王,茶樹生長在海拔2000m —3000m之間,樹齡在280多年以上,本品採摘古樹茶上的一芽二葉、經過手工曬青、再加上普洱茶的特殊工藝製作而成。
  • 鳥池裡的高黎貢山 - 雲南經濟新聞網
    旁邊一位大爺若有所思地看著我——認識的人?我仔細看了看大爺……不認識。但是我也深知,自己臉盲的程度很嚴重,所以,在大爺又看著我的時候,我負責任地再次辨認……真不認識。那麼,問題來了,他這表情啥意思呢?高黎貢山是亞洲鳥類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已知分布的鳥類有19目58科525種,佔雲南鳥類總數958種的54.8%,佔中國鳥類總數1400種的37.5%,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鳥類49種。依託豐富的生態資源,高黎貢山成了五星級觀鳥聖地。百花嶺的觀鳥線路有四條,一條通往溫泉,一條能往大平臺,一條通往舊街和二臺坡,一條通往金廠河、南齋公房。
  • 高黎貢山微傳
    每年5月,如期而至的印度洋暖溼氣流就會將豐沛的水分帶到高黎貢山,雨季也隨之開始。一直到10月底雨季結束前,高黎貢山常常籠罩在雨霧之中,綿綿不斷的降雨浸潤著大山。由於花崗巖、片巖和片麻巖組成的山體的特性,加之附著其上的豐富植被,高黎貢山形成了良好的地下水涵養和滲出條件。
  • 中國鐵路第一長隧高黎貢山隧道16個掘進通道全部打通
    9月25日,歷經1533個晝夜交替施工,由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的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1號豎井副井掘砌到底。
  • 「秘境之眼」下的高黎貢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高黎貢山上的瀑布高黎貢山,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特殊,氣候類型特殊,孕育著豐富多樣的動植物。但高黎貢山山高坡陡路難行,以往大多數野生動物很難見到蹤影,直到紅外相機的出現。高黎貢山山脈地勢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最低點海拔僅523米,相對高差4600多米。因複雜的地形地貌,較大的高低落差,加之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山腳夏日炎,峰頂冰雪寒,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成為高黎貢山的真實寫照。
  • 高黎貢山「鳥人」:爬山涉水很辛苦 但有大山和鳥類相伴值當
    高黎貢山素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生命的避難所」「野生動物的樂園」「哺乳類動物祖先的發源地」「東亞植物區系的搖籃」等美譽。「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正是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兒成為了鳥兒繁衍和棲息的天堂。我叫彭強武,出生在騰衝曲石姜家寨。
  • 遊記 | 深入高黎貢山,重走遠徵軍之路
    二戰時期 中國遠徵軍翻越高黎貢山,入緬對日作戰。
  • 號外|高黎貢山走進北京王府井大街
    野性高黎貢是「到王府井看美麗中國」系列戶外主題展覽的第一季。王府井是北京最繁華的街區,全國著名的商業地標,這裡每天來自國內外四面八方的遊客川流不息。把高黎貢山的野性美搬到首都,到王府井看美麗中國,是別出心裁的創意。
  • 尋味騰衝高黎貢山茶博園不一樣的美食體驗
    尋味騰衝高黎貢山茶博園不一樣的美食體驗 2020-03-24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卡「高黎貢山茶博園」,是這個十一最美的記憶
    打卡「高黎貢山茶博園」,是這個十一最美的記憶 2020-10-08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黎貢山茶業榮獲中國茶葉百強企業
    2007年至今,高黎貢山茶業已經連續 來源:高黎貢山
  • 高黎貢山「領路人」 退而不休老幹部
    來源:雲南法治網原標題:高黎貢山「領路人」 退而不休老幹部 ——騰衝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麻萬德退休生活紀實麻萬德,男,傈僳族,1950年生。為了給偏遠落後的官田村修建道路,麻老的身影不斷徘徊在騰衝縣城與官田山林之間,經過不懈努力,心繫高黎貢山的麻老在騰衝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黃佳斌的幫助下,爭取到了騰衝縣林業局資助的高黎貢山「護林通道」項目資金5萬元。官田村也終於有了一條可以連接四個村民小組的「友誼之路」,不僅為官田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便利,也為高黎貢山的林木保護開通了一條「綠色通道」。
  • 「美文悅讀」高黎貢山之百花嶺
    清代文學家、詩人趙翼曾寫了《高黎貢山歌》詠[雲南]:巨靈開荒劃世界,奇山驅出中原外。聽它豪踞蠻徼中,負地掀開逞雄怪。高黎貢山潞江畔,萬仞孱顏插穹漢......以此詩來記錄他翻越高黎貢山的見聞感受。從這首詩中讓我們感受到高黎貢山的高峻橫衍,以及它的形勢險峻。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它那雲霧升騰繚繞,變幻無窮,景色雄奇壯觀的綺麗景象。
  • 我在高黎貢山見到的動物保護色
    ——國家動物博物館在2016年暑假期間舉辦的雲南高黎貢山科考親子營順利的結束了,參加活動的很多營員給我們寫來了他們的感想和體會。
  • 視頻| 走進美麗高黎貢山 探訪「世界物種基因庫」
    視頻 | 走進美麗高黎貢山 探訪「世界物種基因庫」 2020-07-12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山高黎貢山西南絲綢之路二天徒步穿越線路
    保山市--百花嶺:坐芒寬【上江鄉】的班車,崗黨下車,2小時  從百花嶺徒步到騰衝曲石林家鋪護林站10小時(徒步主體)  林家鋪護林站乘車到騰衝縣城2小時  騰衝至昆明,至全國幾個城市有直達飛機  氣候狀況:高黎貢山怒江邊溫度25-30度,百花嶺海拔1500米,南齋公房埡口海拔3145米,山頂0-5度左右,」一山分四季
  • 高黎貢山瀘水段物種分布再添「新成員」
    2020年7月24-30日,在西南林業大學李雙智老師的指導下,高黎貢山瀘水管護分局工作人員深入片馬、洛本卓、姚家坪、大南茂管護站等多個轄區進行為期一周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並採集到了兩種在高黎貢山瀘水段新分布的物種,分別是頂果木和中華雙扇蕨。
  • 雲南高黎貢山鼯鼠,不冬眠不遷移,南方真正的抗凍「高手」
    01   緣起高黎貢——撲朔迷離的飛鼠身世   我和鼯鼠的結緣始於2014年在高黎貢山進行的一次考察。11月的一天,我來到高黎貢山西坡的一個村子,一位老鄉送給我一隻典型的黑白飛滑鼠本。1個月後,我來到東坡的另一個村子,當地人又送給我一隻有點像黑白飛鼠,但顏色明顯偏黃的標本。
  • 雲南高黎貢山瀘水段首次發現「印緬石蝴蝶」
    18日,總臺央視記者從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獲悉,高黎貢山瀘水段植物種類豐富多樣,多年來國內外的專家對它們都在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但依然有「漏網之魚」。印緬石蝴蝶的發現,為高黎貢山瀘水段植物「家族名單」增添了新紀錄,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來源:貴州廣播電視臺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