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深夜,正在緊張施工的公司高黎貢山隧道I線到訪了一位尊貴而特殊的「客人」,它身材矮小,行動遲緩,憨態可掬,身著一身灰白色的外衣,小小的臉孔上鑲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它應該是在野外迷了路,於是趁著夜色的掩護,爬上了高黎貢山隧道出口高聳的風機架,並沿著連續皮帶,一路向洞內爬去。
凌晨兩點,值夜班的皮帶班保養工嶽宗陸,沿著皮帶機一路巡查。走著走著,突然,手電筒光芒的掃射處,嶽宗陸發現了機架上有一隻緩慢爬行的小動物,它有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在手電筒的照射下,反射出明亮的綠光,就像是兩隻亮綠的燈泡。他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隻像猴子模樣的動物,此刻正警覺地看著他。
正洞TBM隨時都可能掘進,這隻小動物待在皮帶機上,很可能會隨著渣土一起傳輸到洞外,最終傾倒進洞外的渣坑裡,那樣肯定很危險。嶽宗陸想到這裡,心裡焦急,他馬上找來一隻裝渣的編織袋,小心地把這隻小動物套進袋子裡。沒想到這隻小動物脾氣挺大,很不配合,在袋子裡還在四處抓扯。嶽宗陸把袋子提在手裡,但環顧四周,卻沒有找到可供存放的地方。這是什麼動物,嶽宗陸不清楚,但高黎貢山是野生動物基因庫,有很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就生活在工地周圍。嶽宗陸不禁擔心起來,他不僅害怕這隻小動物會從袋子裡爬出來受到傷害,也怕它待在編織袋裡太久會導致窒息。嶽宗陸思來想去,認為還是暫時存放在TBM主控室最為穩妥,於是他匆匆地向著TBM主控室趕去。直到把這隻小動物小心地倒出來,放在平穩的文件架上,嶽宗陸才總算舒了一口氣。
照顧這隻小動物的責任,就落在了值班的TBM主司機謝希傑身上。這隻小動物雖然行動遲緩,但看到周圍有人,受驚的它仍四處攀爬,一點也不老實。謝希傑就離它遠遠的靜靜地看著它,並和同事們利用主控室的網絡,百度搜索這到底是什麼動物。原來,這是一隻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懶猴,中國只有雲南中南部有自然分布,數量非常稀少,屬高度瀕危物種。2009年,中國國家林業局重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為630隻,野外存在數量仍在減少中。
閒不住的小傢伙
原來這是一隻珍稀的國家Ⅰ級保護動物!謝希傑和同事們商量決定,等天一亮,馬上向項目部領導匯報,儘快「歡送」這隻到訪的尊貴「客人」。但是慢慢地,這隻小懶猴沒有之前活躍了,靜靜地依偎在牆角裡,圓圓的小臉上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時不時幽幽地看著謝希傑和他的同事。謝希傑想,這隻懶猴晚上出來覓食,都過去幾個小時了,它一直沒找到吃的,是不是很餓了?網上說懶猴是雜食性,吃植物果實,也吃昆蟲。想到這裡,謝希傑和同事們試著給它一小塊進洞時準備自己宵夜的麵包,可這小傢伙只是淺淺地嘗了幾口;有的同伴拿過來一盒牛奶,插上吸管遞給它,沒想到這隻懶猴雙手接過牛奶,熟練地用吸管滋滋有味地喝了起來,可愛有趣的場面引得周圍的人們一陣歡笑。而且自接受了周圍人類朋友的麵包和牛奶後,這隻小懶猴也和周圍的人類朋友熱絡了起來,不再表現出金剛怒目、張牙舞爪了,而是表現的特別溫馴乖巧。
就這樣,謝希傑和同事們與這只可愛的小懶猴一起,度過了溫馨而難忘的值班時光。天亮以後,謝希傑、嶽宗陸和同事們立即聯繫了洞外調度室,並通過分部聯繫上了德宏州野生動物收容救助中心,依依不捨地將這只可愛的小懶猴——一位高黎貢山隧道尊貴而特殊的「客人」,送出了洞外。(何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