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 闢謠!「新冠病毒誕生於人為基因改造」是彌天大謊

2021-01-14 騰訊網

較真要點:

實際上,印度學者非正式發表的論文中的結論,是其提供的數據完全得不出來的,有非常多「硬傷」。已經有多個科學家進行驗證,所謂的「與HIV有近似基因片段」其實是湊巧,這些基因片段還廣泛存在於其他的常見病毒中。1月28日,已有正式發表的科研論文指出,根據全基因組進化特色的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進化的結果,而非人工合成。

查證者:勿怪幸 | 東京大學外科博士

陰謀論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東西,但凡出了個用現有知識無法解釋的新鮮東西,很快就會出現相應的陰謀論。這回的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也不例外。

自從去年12月「新冠病毒」開始肆虐以來,社交媒體上已經出現了多個相關的陰謀論。比如「新冠病毒」是美國人的生化武器專門針對中國人的。這樣的謠言很容易駁斥,因為謠言的源頭是非科學界的陰謀論人士,沒有什麼論據,純屬臆測。

但這兩天,有一則消息在中文和英文的社交媒體上瘋傳。

這個瘋傳的消息說,「印度的科學家通過基因測序,發現『新冠病毒』有其他冠狀病毒沒有的基因片段,而這些基因片段跟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很接近」,並下結論說「這些基因片段很可能是人為合成的」。這個說法,立刻傳開了。如果是人為合成的,那是誰合成的?目的是什麼?順著這個思維想下去,就會背心發涼,難道「新冠病毒」真的是人為合成的生物武器?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

印度學者的論文還不是正式發表的學術論文,也沒有經過同行評審

這個說法基於的論文被作者放在了bioRxiv的網頁上[1]。這個網頁專門發表一些還沒有經過學術論文正式發表的科研論文,也沒有經過同行評審。相當於一個讓大家在論文正式發表之前或者對於不發表的論文可以一睹為快的、嘗鮮式的網絡資料庫。

論文來自印度很知名的印度理工學院,題目叫做《2019「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有很不尋常的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極為相似的獨特的插入片段(inserts)》。

這個文章是專業論文,普通人很難讀懂。我來簡單解釋一下。

作者拿到「新冠病毒」病毒的基因圖譜(這要感謝中國科學家,第一時間分離出病毒並完成了完整的測序,然後公之於眾,提供給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研究),將「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進行比較,發現「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的基因圖譜有96%一樣,只有4%不一樣。

這4%大概有1200個鹼基對。而這1200個鹼基對所對應轉錄的胺基酸/多肽中,發現了4個插入片段有其他冠狀病毒所沒有的基因序列。再將這4個插入片段進行分析,發現它們形成的立體結構都很可能是存在於病毒表面棘突蛋白的尖端上,正是與宿主細胞最初接觸的部分。作者然後拿這幾個插入片段的基因序列與HIV病毒比較,結果發現它們至少跟一種HIV的基因序列非常接近。

作者於是下結論說,我們這個發現不太可能是大自然偶然產生的。

文章作者的話只說到了這裡。但這無疑讓人會開始聯想。如果這個新病毒有其他家族病毒沒有的結構,這幾個結構還是幫助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還跟HIV病毒很接近,還不太會是自然的產物。這太可疑了。難道真的是人為合成的病毒?

美國科學家進行驗證發現,印度論文中指出的「新冠病毒」的確有與HIV接近的基因片段,但絕不是獨有的,這些基因片段還廣泛存在於其他的常見病毒中

全世界都坐不住了。

美國科普網站Massive science的科普作者Dan Samorodnitsky是個前生物學家,現科學雜誌撰稿人,是個極其認真的人。他找來這篇文章,用文章提供的所謂獨特的,只與HIV相近的4個插入基因片段,用基因測序工具進行了再一次的研讀[2]。

結果如下:

第一個插入的基因片段,的確跟HIV的某一些基因序列非常接近,但文章作者不知是無意還是有意忽視了的是,這個基因片段也存在於其他許許多多的病毒中,絕非HIV和新型冠狀病毒所獨有。比如,這個基因序列也存在於最為常見的鏈球菌中,存活在人類支氣管的病毒中,還是很多種病毒都有這個基因片段。下圖是他貼出來的基因測序匹配的結果,列出的是跟這第一個插入基因片段100%匹配的其他微生物。

再測第二個,情況也一樣。

第二個插入片段也的確跟HIV的某一段很接近,但也存在於最為常見的皰疹病毒、青少年非常容易感染的巨細胞病毒(引起接吻病的病毒)、還有感染西紅柿的病毒中。下圖是第二個基因片段匹配的其他微生物。

其他兩個片段也不例外。不只是存在於「新冠病毒」和HIV中,也存在很多種其他常見的病毒中,比如植物病毒黃症病毒、牛乳頭瘤病毒等等。

所以,這個文章有意或者無意忽視的事實是,雖然他指出的「新冠病毒」的確有與HIV接近的基因片段,但絕不是獨有的,這些基因片段還廣泛存在於其他的常見病毒中。而這4個所謂的獨特的插入片段,到底在這次的疫情中起到怎樣的作用還是個未知數。僅憑這個就推測這個「新冠病毒」病毒是人為製造的,甚至是生物武器的陰謀論只能說想像力太豐富了。

實際上印度學者論文中的結論,是它提供的數據完全得不出來的,有非常多「硬傷」

對這個論文再仔細研讀一下。

此論文的重點結論是:1.新發現的基因片段是全新的,其他冠狀病毒沒有,只有HIV有近似的;2.而且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的;3.這些新的結構幫助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產生攻擊力。

但這些結論根據文章所提供的數據完全得不出來。

1、首先,相同病毒家族間有不同的基因序列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人類的雙胞胎還有不一樣的基因片段呢。

2、與HIV近似的這些基因序列非常的短,而且是在病毒最容易產生異變的區域。跟整個病毒的基因圖譜相比,幾乎微不足道。如果因此而說「新冠病毒」與HIV有關聯,就如同說因為萬裡長城的某一段城牆跟另外一個城市的城牆用了類似的磚,就得出結論說萬裡長城跟這個城市城牆有家族關係。何況,這些片段基因序列絕不只是存在於「新冠病毒」和HIV中,還存在於大量的其他病毒中。

3、目前為止,對於「新冠病毒」的研究都沒有發現「新冠病毒」有什麼跟HIV接近的特質,或者有很異於其他冠狀病毒的特性。最近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們的發現都很一致:「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96%與其他冠狀病毒一致,生物特性也基本一致。它的生物特性、臨床特徵、傳染性,等等都與其他冠狀病毒極為相似。冠狀病毒的特點之一是從野生動物,比如蝙蝠,通過其他中間宿主感染到人類身體上,比如上次的非典病毒。「新冠病毒」也不例外。基因序列中這4%的差異很難說有多大意義,因為只是4%,而且還是極為容易出現變異的部位。

4、拿這所謂的4個新的插入片段的基因序列去基因庫找匹配的基因,就如同拿著一段城磚去跟浩如煙海的全世界的城牆去匹配,總能找出有相似的部分。這些相似絕非HIV獨有。除開上文提到的,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基因組學和傳染病學教授Trevor Bedford博士今天也做了相似的分析,結果發現這一些短的基因片段也廣泛存在於其他的病毒中。甚至在多種細菌、植物、真菌、果蠅中都找到了近似的片段[3]。附圖是經過簡單計算機分析所發現的,與這些基因序列幾乎100%接近的其他微生物的基因序列。

下圖是他分析「新冠病毒」、SARS和另一種與SARS接近的冠狀病毒的基因匹配結果。可以看出這三種病毒有明顯的進化痕跡,許許多多的部位都在進行了變異。這也說明,冠狀病毒因為變異快速的特徵, 在某一部位出現與其他冠狀病毒不一致,而與其他病毒接近的情形,實在是很普通而尋常的。

5、從病毒的生物特徵來說,「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跟HIV的gp120蛋白(印度文章中提到的,就是有相似基因片段的蛋白)也沒有什麼關係。冠狀病毒的棘突蛋白幫助病毒識別宿主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受體,進入宿主細胞。而HIV的該蛋白幫助病毒識別淋巴T細胞的CD4受體(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體),侵入T淋巴細胞。文章中指出的另一個HIV的蛋白是Gag蛋白,存在與病毒體內,不在表面。

所以它們的作用機制完全不同。不然的話,「新冠病毒」就能感染T細胞了,或者HIV病毒可以感染任何細胞。但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感染淋巴細胞,或者HIV病毒可以感染普通的細胞。

6、最重要的一點,疫情發生後,中國的科學家們快速的基因測序,已經告訴我們「新冠病毒」極大可能還是來自野生動物[4],其他歐美國家的生物學家的進一步檢測也支持這一結論[5]。如果印度文章的結論能成立的話,那恐怕要全世界的生物學家們聯合起來造假,或者聯合起來製造生物武器滅絕人類了。

印度學者的這篇論文太草率,把「湊巧」的結論放大誇張。早有正式的科研論文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進化分析,推翻了該病毒為人類基因重組技術所合成的假說」

總結一下,這個來自印度的文章得出的「不太可能是自然產生的』的結論如果不是因為草率,那就是危言聳聽了。

測到的與HIV近似的基因片段既不獨特,也非「新冠病毒」和HIV所獨有,而且這也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情,在浩如煙海的基因庫中,找到近似的小片段的基因不是什麼很罕見的事情。結論不應該是「不太可能是自然產生的」,而應該是「不過是湊巧了而已」。

有意思的是,科學界也早料到會有這樣的謠言,在這個文章之前就提前出來闢謠了。1月28日《感染,基因學,進化學》雜誌上發表了來自希臘的學者的研究文章[6],文章題目直接就說「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進化分析,推翻了該病毒為人類基因重組技術所合成的假說」。 論文說,根據全基因組進化特色的分析,新型冠狀病毒與蝙蝠-非典類似病毒的基因序列高度重合,顯示該病毒是冠狀病毒進化的結果,而非人工合成。

本文編輯:dorili

想了解更多「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微信搜索「較真闢謠神器」小程序,點擊「問答」提問,較真妹24小時在線~

參考文獻

1.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30.927871v1.full.pdf+html

2.https://massivesci.com/notes/wuhan-coronavirus-ncov-sars-mers-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3.https://nextstrain.org/groups/blab/sars-like-cov

4.J Med Virol. 2020 Jan 22. doi: 10.1002/jmv.25682.

5.Lancet. 2020 Jan 24. pii: S0140-6736(20)30186-0. doi: 10.1016/S0140-6736(20)30186-0.

6.Infect Genet Evol. 2020 Jan 28:104212. doi: 10.1016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較真丨腳上起「水痘」?失去嗅覺和味覺?這些真的是新冠病毒「新...
    較真要點: 1近日,西班牙醫學專家發現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的腳部出現了「水痘」樣病變,病灶為紫色。 2 在其他的研究中,嗅覺和味覺的喪失、頭痛頭暈等症狀也在一些新冠肺炎患者中出現,但關於這些症狀與新冠病毒的確切關係,尚缺乏病毒學致病機制等方面的深層研究支持,不能確定它們是否為新冠病毒感染所引發的症狀。
  • 較真| 吃XX能防治新冠肺炎?20條闢謠一次性奉上
    1、洋蔥可以吸附新冠病毒?謠言 較真要點:洋蔥能散發刺鼻的氣味,但產生這種氣味的物質(硫化丙烯等)對於新冠病毒並沒有吸附能力。謠言 較真要點:通過水果傳染新冠病毒,需要三個條件:水果上有足夠量的病毒(比如感染病人對著它打噴嚏或者呼氣);病毒在失去感染能力之前被接觸到(李蘭娟院士表示,新冠病毒在空氣中可以存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但兩小時就傳染能力就下降了);手接觸到病毒然後又接觸了眼睛、鼻子或者嘴。
  • 較真| 有研究從母乳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母乳餵養還能繼續嗎?
    較真要點: 1德國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從母乳中首次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但這僅是檢測出病毒片段,病毒片段未必能夠傳播疾病。據此尚不能得出母乳能傳播新冠病毒的結論。
  • 較真丨單次注射就產生抗體的mRNA新冠疫苗,會是最大希望嗎?
    較真要點: 1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科研團隊,發表了疫苗研究的進展報告,表明所設計的mRNA新冠疫苗可以誘導動物產生中和抗體。
  • 較真丨「新冠病毒已經發生變異」,如何解讀這個最新研究?
    較真要點: 1研究者通過對新冠病毒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了149個突變和L、S兩個亞型。S型與蝙蝠來源的冠狀病毒在進化樹上更接近,相對更古老,L型則相對年輕。
  • 【網絡闢謠】打新冠疫苗改變基因?放心打!改變不了!
    【網絡闢謠】打新冠疫苗改變基因?放心打!改變不了!連細胞核都不能進入,怎麼會有機會整合到人的基因組裡呢? ——張洪濤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名藥劑師故意將500劑mRNA疫苗長時間放置於室溫,導致疫苗失效。據調查人員的報告,該藥劑師故意毀壞疫苗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攜帶有新冠病毒基因片段的疫苗會通過改變人們的DNA而導致傷害。
  • 較真丨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有多少種疫苗?最新進展如何?
    比如今年4月20 日中國的科興生物技術公司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表預覽文章,公布該團隊開發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活疫苗的動物實驗結果。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這個病毒就是典型的滅活疫苗。滅活疫苗顧名思義,就是拿被滅掉了活性的病毒來做疫苗。因為本身就是病毒,所以一旦注入人體後,產生的免疫反應強烈持續。這也是最為傳統和經典的疫苗。
  • 較真丨有報導稱新冠病毒能在康復者體內存留數周但傳染力變弱,該...
    查證者:韓越丨劍橋大學病毒學博士後一、原研究到底說了什麼3月5日,有報導稱「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在康復者體內存留數周,但傳染力變弱」。乍一看,大多數人可能會理解為——雖然患者已經康復了,但是患者自身還會攜帶一定數量的病毒,而這種狀況可能維持數周,在這數周的時間內,康復者還存在將病毒傳染給身邊人的風險,但是風險較低。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這篇2月27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論文,內容只有一頁。文章的原意為:四名中國的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被新冠病毒感染,為輕度或中度患者。
  • 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洩漏?新謠言錯在哪裡?
    撰文 | 李晶編輯 | 陳曉雪在經歷了「新冠病毒是插入了HIV基因的人造病毒」謠言風波之後,「新冠病毒是國內科學家製造並洩漏出來的註:上圖左為病毒在人肺癌細胞系Calu-3 2B4細胞中的增殖情況,右圖為病毒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中的增殖情況。黑色曲線為SARS病毒,綠色曲線為改造後的嵌合病毒。
  • 《衛報》:科學界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源於基因改造
    據央視新聞報導 當地時間5月1日,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新冠病毒來自哪兒?我們所知道的新冠病毒起源》,文章稱,科學界對於「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是基因改造而成」的共識是一致的。在三月份寫給《自然》的一封信中,由微生物學教授克裡斯蒂安·安德森(Kristian Andersen)領導的加州研究小組說:「遺傳數據無可辯駁地表明,新冠病毒並非源自以前使用的任何病毒,這種病毒更有可能源於自然,並通過自然選擇變得更強。
  • 茶葉可以殺死新冠病毒?平臺闢謠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宋沛珊 整理報導一則「奈良醫科大學研究發現:茶葉可以殺死新冠病毒」的信息在自媒體裡快速傳播,圖為該信息配圖。近日,不少自媒體摘選了一則亞洲太平洋通訊社的信息,該快訊表示,用一般市場銷售的茶葉飲料,就可以殺死新冠病毒,讓新冠病毒變得無害化。這一項試驗是由該校的微生物感染症學教授矢野壽一帶領的研究小組實施的。該研究小組從超市裡購買了10種茶葉飲料,然後在試管裡混入新冠病毒,發現1分鐘後,病毒會失去最多99%的感染力。
  • 茶水能殺新冠病毒?專家發視頻闢謠卻變「被傳謠」
    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我們採訪了「被傳謠」的專家……  原視頻是呼籲「切勿盲從」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新年伊始,醫學科普大咖「胸外科喬貴賓醫生」沒想到自己「爆紅」了——各種時長的小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內容全都是他在說「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
  • 史丹福大學:能憋氣10秒就沒感染新冠病毒
    流言:有消息稱史丹福大學發布新冠病毒自我檢測方法,能夠憋氣10秒就是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真 相史丹福大學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闢謠信息稱,網上傳播的自我檢測新冠病毒方法(憋氣10秒自測等)都是虛假信息,並非來自史丹福大學。
  • 臺灣網絡流傳「新冠疫苗會改變患者基因」,臺闢謠機構:假的
    據臺媒12月31日報導,近日,在臺灣社交網絡上出現了一種說法,稱「新冠疫苗(mRNA)會幹預患者的遺傳物質,改變基因,造成永久損害」,對此,臺灣一家闢謠機構表示:經查這是假的。最後一代mRNA疫苗直接幹預患者的遺傳物質,改變基因,這是一種已經被禁止並被視為犯罪的行為,極具爭議,這種損害將是不可逆轉和無法彌補的,基因缺陷是永遠的!」「mRNA是遺傳物質,一旦變成你的遺傳物質,蛋白生產,是你自己身體的了,就再也沒有藥可以治了!」針對這一傳言,臺灣一家闢謠平臺發布查核報告指出,經查,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 較真| 印度研製出納米噴霧,噴一噴就能防新冠病毒?
    報導中指出,使用該納米噴霧後,物品表面的微生物載量顯著下降,但這裡存在的問題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病毒本身不產生ATP,所以用ATP測試儀來檢測病毒殘餘量並不準確,此處ATP測試的數值下降很可能是其他微生物減少引起的,也就是說,這個ATP測試並不能說明噴霧對新冠病毒有效,該產品對於新冠病毒的防護作用存疑。
  • 新冠病毒引發的基因武器思考
    新冠病毒讓地球按下了暫停鍵,人類不得不忙於自救,有人說新冠病毒是生物武器病毒洩露,並非來自大自然,但是國內外眾多科研單位都給出否定,雖然我們暫時還不知道新冠病毒來自哪裡,可是不得不引發人類的新思考。2003的非典讓人們恐慌了幾個月,有了非典的案例,人們以為新冠病毒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自然消失,然而事實讓人們更加的擔心,全球的傳播已經讓人們在思考以後怎麼辦,雖然病毒終會被戰勝,但是我們都知道基因對地球生物至關重要,它是一個巨大的生物信息庫,隱藏著人類進化的奧秘,甚至決定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假如新冠就是生物武器,那我們人類的命運究竟掌握在誰的手裡。
  • 科學家們的基因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而非實驗室
    也許在2個月以前誰也不會想到,新冠肺炎病毒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大爆發,並且引發如此大的傳染性和討論度。而關於他究竟是如何出現的,至今依舊是個謎。關於新冠肺炎的陰謀論也層出不窮,有人說新冠病毒來源於實驗室,也有人說是因為亂食用野生動物所致。但是,根據一些研究推測全球範圍內的冠狀病毒大流行是由天然病毒引起的,而不是實驗室製造的。
  • 新冠病毒出現潛在「耐藥性」基因突變,對控制疫情有何影響?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日前,丹麥政府宣布,將殺掉全國水貂農場中的超過1700萬頭水貂,以預防新冠病毒突變株的潛在傳播。並且,至少有12人被這一名為「cluster 5」的病毒突變株感染。
  • 新冠病毒人工合成?美《科學家》總編親自闢謠譴責「陰謀論」
    難道……難道微信上那些「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實驗室洩露的」、「新冠病毒是一種基因戰」的傳言是真的? 當然不是! 這截圖,原本是2015年發表在美國《自然》(」Nature」)和《科學家》(「The Scientist」)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最近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被好事的網友翻了出來,與「2019-nCoV」新冠病毒加以聯繫。 截圖最先出現在國外社交平臺,很快就蔓延到國內的微博和微信。
  • 《自然》刊發歐洲研究:根據基因序列一周內人工合成新冠病毒
    團隊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礎上,首次在試驗中通過反向遺傳學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論文通訊作者為瑞士伯爾尼大學病毒學與免疫學研究所的Volker Thiel以及該校獸醫學院傳染病與病理生物學學系的Joerg Jores。該研究工作早在當地時間2月21日在線發表於預印本網站BioRxiv,當時未經同行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