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2020-12-03 騰訊網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這是司馬遷在《史記》裡對秦始皇陵的描寫,經過科學的勘探,秦始皇陵下方的水銀不是很多,是非常多。我第一次看到這句的時候,竟覺得這陵墓的設計者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人。

始皇帝為什麼要在陵墓中布滿水銀呢?

首先,水銀在秦始皇陵裡代表著江河,其次因為水銀含有劇毒,所以能夠非常有效地抵禦盜墓賊。而且水銀具有一定的防腐功能,能夠幫助保持細胞原本的結構防止腐敗。有沒有可能秦始皇仍然屍身未腐?

始皇帝和當時的工匠也還真是厲害。科技發展到了這水平了也不敢輕舉妄動去挖皇陵,更別說盜墓賊了。

秦始皇陵距今已經2000多年了,不禁有人在問,陵墓裡面的水銀還能流動嗎?

水銀

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水銀的存在。早期提取汞的原料是天然的硫化汞,它還有一個非常耳熟能詳的名字—硃砂,在很早以前就被古人當做顏料來使用了。最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找得到硃砂的痕跡了。

水銀在元素周期表中,叫汞。在常溫常壓下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水銀的化學性質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在常溫下是會蒸發的,而且含有劇毒。

揮發性

液體的揮發性和它的飽和蒸氣壓成正比。在密閉的條件中,一定的溫度下,液體處於相平衡的蒸汽所具有的壓強成為飽和蒸氣壓。在30攝氏度的條件下,水銀的飽和蒸氣壓是0.3702,而水的蒸氣壓則是4132.982Pa,因此汞的揮發性也比水弱多了。

但是經過了2000多年,而且加上秦始皇陵裡面的水銀體量那麼大,現在不僅還有很有液態汞存在著,而且空氣中基本上也瀰漫著汞蒸汽。

確保了秦始皇陵中還有液態水銀的存在,我們現在要搞懂的就是這些水銀究竟是如何流動起來的。

機相灌輸

司馬遷用及機相灌輸一詞來描述水銀流動的機理。基本上就是通過機械裝置來推動水銀流動。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如果秦始皇陵下面存在著一個永動機,那麼這些水銀至今應該還流動著。

永動機就是外界輸入一個初始能量就能永遠做功的機器。但凡有一點點物理學知識的人都知道, 人類已經想搞這玩意七八百年了,至今都沒人能搞出來。因為它的原理從根本上違反了能量手鞥定理和熱力學定理。

根據機械的原理,秦始皇陵的水銀應該在流動了一段時間之後歸於平靜了。

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大膽的猜測,假設那時候的工匠真的比21世紀的科學家還牛,創造出了永動機,它真的能歷經2000多年嗎?

古人最高級的金屬也就金銀銅鐵了,很多機關可能還是用木頭做的。這麼說來早就已經生鏽腐蝕得不成樣子了,更別說還要持續運轉了。

如果有一天秦始皇陵被打開了,裡面的水銀真的還在流動,那麼牛頓的棺材板可能就要按不住了。秦始皇已經給世界留下了太多的震撼,不知道秦始皇陵下又是怎樣的驚喜。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能夠看到秦始皇陵被打開。

小結:

司馬遷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後人腦補著秦始皇陵裡江河湧動。過了2000多年,秦始皇陵那據說有100多噸的水銀還在嗎?它們還像江河湖海一樣流動著嘛?

雖然水銀在常溫之下會揮發,但是水銀的揮發性不是很強,而且秦始皇陵是一個密閉的空間,加上水銀的原始體量很大,所以應該還有大量的水銀在,並且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著。

而水銀是否還能流動就取決於秦朝的工匠是否製造出永動機了。如果沒有的話,那些水銀只是靜靜地布滿整個陵墓而已。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專家:看山上石榴樹多高,你就全明白了
    素有「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秦始皇35年開始修建從南到北長達700多公裡的秦直道,秦直道比聞名西方的羅馬大道還要早200多年,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但最為神秘的還是秦始皇陵。
  • 秦始皇陵墓十大詭異事件:水銀女屍暗藏九層妖塔
    這些在地下埋藏了2200多年的老古董開始地面生活後,一直面對氧化、水侵的威脅,現在出現了「水土不服」症狀。專家呼籲如果還不採取任何措施加以保護,那麼在100年內兵馬俑將會遭到更嚴重腐蝕,鼻子和髮型都有可能消失殆盡,雙臂也有可能從身體上脫落。到時兵馬俑坑看上去與煤田沒有什麼兩樣,不再有任何美學價值。
  • 秦始皇陵真的有那麼多水銀?別懷疑,看山上石榴樹就知道了!
    提及秦始皇嬴政,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政權」,功在千秋。除此之外便是跨越兩千多年遺留至今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秦始皇嬴政為自己所修建的陵寢,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 秦始皇陵地宮內的未解之謎:地宮內水銀有多少?地宮內有多大?
    秦始皇陵是秦漢帝王陵寢中最大的一座,從外觀上來看,就是一座山的樣子。但其實這些都是用人工堆起來的封土,而後為了掩蓋陵墓,也為了固土,在封土上植樹種草,經過了2000多年,現如今看來,已經變成了一座海撥50多米的高山。秦始皇,本來就是一位歷史上頗具爭議的帝王,他的身世之謎、他的突然死亡、他的皇后是誰等等,歷來爭論不休,他的巨大陵墓同樣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
  •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100噸水銀嗎?專家:看山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100噸水銀嗎?專家:看山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導語:一直以來,人們對於生老病死都非常的重視,在古代,墓葬文化更是很講究。這主要體現在皇帝以及皇權貴族的墓葬中,現如今我們所發掘出的古墓中,裡面都會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以及文物,它們都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
    千古一帝秦始皇特別的忙,原來被封印在驪山的他,為了復出統治世界,昨天還向我發了微信,要我轉1000塊錢給他,並且告訴我只要成功能讓我當個郡守。秦始皇他老人家如果知道自己被網絡騙子編進了騙局中,這位千古一帝一定會雷霆大怒,驪山的那塊棺材板都快關不住了。
  • 秦始皇陵內部究竟有多少水銀?看山頂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
    而現代因為水銀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所以一直都沒有測量行動。不過秦始皇墓中的水銀到底有多少,我們是可以從陵墓上面的植物看出個大概的。秦始皇陵墓上有很多的植物,最多的就是石榴樹,從這些石榴樹的生長情況,基本上墓中水銀有多少我們就能知道。秦始皇由於設計巧妙的原因,所以陵墓中的水銀呈現出一種「大江大河」的盛狀。
  • 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水銀又叫做汞。普通人很難接觸如此大量的水銀,更別說掉進水銀池。如果一個人不小心掉進水銀池,肯定不會被淹死,但是大概率會被毒死。 始皇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陵地宮就是秦始皇的地下陵墓,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 秦始皇陵地宮真有大量水銀麼?古代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談及秦始皇陵,總會有許多未解之謎,其中便包括地宮中浩如江海的水銀。與許多朋友一樣,初讀《史記》時,也曾被「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文字所震撼,並對古代如何獲取水銀而充滿了疑惑。秦始皇陵地宮假想圖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很容易被我們低估,甚至於完全忽視,其中便包括古人的智慧。比如,或許不少人都以為,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已然算是十分悠久了,甚至可以算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提鍊汞。
  • 秦始皇陵為何遲遲不被發掘?
    如果貿然挖之,很多珍貴的文物會因為氧化在幾分鐘之內迅速變色甚至變形毀壞。要知道當年兵馬俑剛剛被挖出來的時候,身上都是披著光鮮奪目的鎧甲,然而上面的顏料因為接觸到了空氣而迅速褪色,現在我們已經完全看不出來了。你知道秦始皇陵有多大嗎?
  • 秦始皇陵中究竟灌入了多少水銀?看看山坡上的石榴樹,就能知道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也就是說,秦始皇陵內有大量的水銀,無獨有偶,《吳越春秋》也同樣描述,吳王閭闔死後,他的陵墓中「傾水銀為池」。為什麼古人要以水銀來灌於陵墓之中呢?那麼秦始皇陵中究竟灌入了多少水銀?看看山坡上的石榴樹,就能知道了。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為何歷經兩千多年一直保存得如此完好?
    也就是說秦始皇的棺槨,是通過了多層地下水層的,可見,其深度是普通陵墓難以達到的這樣的一個深度。 現在的考古專家們經過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從表層到秦始皇的棺槨,大概有26米的深度。如此大的寬度和深度,怎樣施工呢? 3、比較危險,陵墓裡有大量的汞
  •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
    趣談答案:秦始皇陵裡面有水銀是真,但是35米就有點扯犢子了。35米深的水銀是什麼概念?大家在上初中的時候或者上小學的時候曾經學過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叫做力與壓強。原因很簡單,因為伴隨著大壩越來越深,伴隨著水的深度越來越深,那麼這個大壩他所受的力就非常的大,如果大壩不牢靠的話,就很容易造成決堤和崩潰。同樣的道理,水銀和水的性質相差不大,如果他們都當作一個流動的液體而不是固體的話,同樣的道理深度越深,壓強越大,壓強越大越不容易牢靠。
  • 秦始皇陵內部是什麼樣的?《史記》裡為何還會有陵墓內部的描寫?
    秦始皇為了讓自己的陵墓關卡嚴密,防止有人進行盜竊,就把所有參與修建皇陵的人給殺了。既然修秦始皇的人都被殺死了,那為什麼司馬遷可以詳細描述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是不是有僥倖逃出的工匠留下了記載?這些我們不得而知,因此不能判斷司馬遷正確與否。
  • 秦始皇陵中到底藏有多少水銀?專家:周邊的石榴樹已說明一切
    秦始皇陵在《史記》中亦記述一二,傳言,秦始皇為其他之人不堪其擾,為了讓自己死後可以在陵墓裡安息,他在自己陵墓裡面放了大量的水銀,如此便可以讓後人不敢闖進他的陵墓。至於,水銀數量的多和少,其實史料上並無記載,因為直到現代,秦始皇陵也並沒有被完全挖掘,所以,沒有人可以知道非常精確的數量。但,可以預見秦始皇陵的奢華和背後的危險。
  • 秦始皇陵裡的水銀從哪來,又是誰提供的呢,僅憑一個寡婦?
    秦始皇陵一直都是無數專家嚮往的地方,大家都想看看這地宮裡面究竟藏著什麼,作為千古一帝的他,地宮肯定也是秘密甚多。但是秦始皇陵從發現至今,已經很多年,專家們卻一直不敢進行挖掘,這不得不歸功於秦始皇陵裡面數萬噸的水銀。
  • 秦始皇地宮到底有沒有水銀?考古挖掘被證實,專家:我們想簡單了
    而來到兵馬俑,被2千多年前秦始皇龐大的隨葬所震撼,此陵墓非一般陵,在陵園處的一塊墓碑上寫著,秦始皇陵被保護範圍20.32平方公裡。也就是說,方圓40裡內都是秦始皇陵,地下有可能埋葬的都是珍寶。我們今天看到的兵馬俑三個墓坑,其實只是墓園中的冰山一角。
  •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
    李斯沒有辜負皇帝的厚望,帶著這些囚徒、民夫和軍人組織成的修陵大軍,在驪山旁開始向地下挖掘。假使水銀的深度達到1米,那就有155040×10×3千克了,也就是155040噸!這是當時的生產力遠遠達不到的。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千百年來關於它的傳說就不斷,而《神話》這部電影也就因此而來。
  • 秦始皇陵有「萬噸」水銀,究竟是從哪來的?「野人洞」給出了答案!
    秦始皇光是為了修建陵墓,就已經將整座驪山都挖空了,《史記》裡甚至還記載,在整個秦始皇陵裡,用了不知多少水銀但是隨著考古的研究進展,就有人開始懷疑起來,這麼多的水銀,值那麼多水銀,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學家就曾經討論過,認為陵墓裡面有水銀,的確是真事。在當時,專業人員利用先進的科技設備,就對整座陵墓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考察。而研究完,考古人員發現,這周圍的確存在著汞含量超標的情況,因此這裡面肯定是有大量水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