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2020-05-09 科學探索菌

水銀又叫做汞。普通人很難接觸如此大量的水銀,更別說掉進水銀池。如果一個人不小心掉進水銀池,肯定不會被淹死,但是大概率會被毒死。

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始皇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

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地宮內「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秦始皇陵地宮就是秦始皇的地下陵墓,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而整個秦始皇陵的修建過程耗時39年,動用了70多萬的人力。

我國科學家曾經對秦始皇陵的地下宮殿進行過地球物理勘探,發現秦始皇陵的封土中存在明顯的汞異常,這說明秦始皇地宮下面確實存在大量的水銀。由於地宮埋在30多米深的地下,且並沒有開封,究竟有多少水銀仍然是未解之謎。好在地宮中存在石質墓室,並且深埋地下,使得水銀不至於大量滲透至周邊地區。

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上圖是根據物探和遙感技術繪製的秦始皇陵地宮模型。

除了以水銀為江河湖海,還有另一個重要作用。由於水銀對人體來說是劇毒,還可以防止盜墓賊的侵擾;水銀本身具有殺菌防腐的作用,大量的水銀蒸汽瀰漫在墓室中,能夠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秦始皇陵地宮歷經2000多年仍然沒有被盜,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水銀屬於劇毒重金屬

水銀學名叫做汞,在元素周期表上屬於第80號元素。在常溫常壓下,呈銀白色液體,屬於重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汞的沸點為358℃,在零下39℃時凝固成固態金屬。汞的密度通常為13.6克每立方釐米。

汞在常溫下也可以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大多數有劇毒(慢性),因此屬於管制品。而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不僅土壤和水中含有微量的汞,大多數動植物的體內也都含有極其微量的汞。富含硫化汞的礦物又叫做硃砂,古人常用它來提鍊汞。硃砂在古代曾被用來當做顏料。

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上圖為硃砂礦石。

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如圖所示,水銀溫度計中就含有汞。當水銀溫度計摔碎後,要謹慎處理水銀。

汞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富集,超過一定的濃度,就會致病甚至死亡。口服、吸入,甚至接觸都是危險的行為,因為汞很容易被皮膚、消化道、呼吸道吸收。汞能夠破壞中樞神經系統,長時間暴露在高汞環境中,很容易發生腦損傷及死亡。中國古代一些人為了追求長生不老,長期食用含汞的丹藥,最終反而導致早死。

二甲基汞是最危險的汞有機化合物,僅僅幾微升接觸在皮膚上,就能致人死亡。二甲基汞很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具有親脂性。1997年,美國一名叫做卡倫·韋特豪恩的化學教授,在實驗中不慎將二甲基汞灑在帶著乳膠手套的手上,二甲基汞滲過手套後與皮膚接觸,幾個月後,該女教授因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而死亡。

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最著名的汞中毒事件當屬日本水俁(yu,讀三聲)病事件。水俁病因1953年首先發現於日本水俁灣附近的漁村而得名,是因為食用了被有機汞汙染的水產品而引起的慢性汞中毒。先天性水俁病是母親攝入了被有機汞汙染的食物,引起胎兒發育異常。這種疾病是最早出現的因工業廢水排放造成的疾病。

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若人掉進水銀池會發生什麼?

上圖為先天水俁病患者的手。

總結

水的密度為1克每立方釐米,人的密度只比水的密度多一點。如果人掉進水銀池中,最終都會浮上來,但在這個過程中,皮膚與水銀會發生大量接觸,還有可能通過鼻孔、嘴巴進入人體。

如果沒有極其嚴格的防護,人掉進水銀池中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僅僅水銀蒸氣就能在短時間內要了人的命,且與汞大量接觸後,還會造成慢性中毒。汞對人體神經的損傷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最終結果就是痛苦的死亡。

熱愛科學的朋友,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地宮真有大量水銀麼?古代是如何提煉水銀的?
    談及秦始皇陵,總會有許多未解之謎,其中便包括地宮中浩如江海的水銀。與許多朋友一樣,初讀《史記》時,也曾被「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文字所震撼,並對古代如何獲取水銀而充滿了疑惑。秦始皇陵地宮假想圖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很容易被我們低估,甚至於完全忽視,其中便包括古人的智慧。比如,或許不少人都以為,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已然算是十分悠久了,甚至可以算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提鍊汞。
  • 秦始皇地宮到底有沒有水銀?考古挖掘被證實,專家:我們想簡單了
    陝西省西安市臨潼一帶自古為十三朝古都的東大門,自周秦到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這裡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發生地,鴻門宴為歷史所傳故事;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在此沐浴纏綿,有著名華清池;近代被人熟知的,1936年,在臨潼兵諫亭曾發生過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對蔣介石「兵諫」事件。
  • 秦始皇陵地宮內的未解之謎:地宮內水銀有多少?地宮內有多大?
    地宮究竟有多深?是否被盜掘?秦始皇陵呈覆鬥狀,根據《漢書》中的記載秦始皇陵原本高50餘丈,如今封土堆僅剩51.668米。根據勘探,地宮內部應該是保存完好的,地宮內也沒有坍塌。地宮內的大致模擬圖如下:地宮內真有巨量的水銀嗎?這些水銀又是如何而來?
  • 秦始皇陵中究竟灌入了多少水銀?看看山坡上的石榴樹,就能知道
    然而,已經被發掘的秦兵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叢葬坑,規模龐大、設計精巧,內藏金銀珠寶與文物無數的秦始皇陵,至今都沒有被發掘,歷經千年保存完好,陵寢地宮裡具體情況也都多出自於史料記載,這種情況實屬罕見,究竟是為什麼呢?
  • 秦始皇陵裡的水銀從哪來,又是誰提供的呢,僅憑一個寡婦?
    秦始皇陵一直都是無數專家嚮往的地方,大家都想看看這地宮裡面究竟藏著什麼,作為千古一帝的他,地宮肯定也是秘密甚多。但是秦始皇陵從發現至今,已經很多年,專家們卻一直不敢進行挖掘,這不得不歸功於秦始皇陵裡面數萬噸的水銀。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水銀?專家:看山上石榴樹多高,你就全明白了
    說起秦始皇,必然會想到暴君二字,「焚書坑儒」就是其中之一,《史記·卷121·儒林列傳》記載: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從公元前213年好212年坑殺犯禁者460餘人。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秦始皇陵來展開的。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座陵墓,由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大將軍章邯監工,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總共徵集了72萬人力,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 喝口水銀的危害大,還是掉進水銀池的危害大,猜到的都不是一般人!
    水銀這種看起來晶瑩剔透的東西,實在是太漂亮了!但必須要提醒一下的是就是這種無與倫比的液體卻能帶來恐懼與死亡!如果人掉進水銀池裡會發生什麼?水銀的學名就是汞,這是一種劇毒金屬,化學符號Hg,原子序數80,是一種密度很大、銀白色、室溫下為液態的過渡金屬,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水銀這種液體為什麼也能是金屬?
  • 秦始皇陵裡面為何有水銀,且深度達到35米深,當時是如何得來的?
    所以,地宮內水銀的深度很可能不超過10釐米。並且,除了墓室外,地宮內很可能還有其它的陪葬之類的,也會佔據一些空間,所以,考古學家推測,地宮內的水銀可能在100噸左右。秦始皇13歲登上王位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選好了陵墓所在地派人營建陵寢,秦始皇陵修建工作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統一六國前、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整整花了39年時間,而為了修建秦始皇陵
  • 秦始皇墓中的水銀,其實不是為了防盜,專家:這才是真實作用
    那麼在真正的歷史裡面,秦始皇的墓葬中有許多的水銀,這是大家都非常耳熟能詳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在秦始皇的墓葬中,究竟是不是真的有水銀存在呢?這或許只是人們的一種想像罷了。在秦始皇的陵墓中有許多的水銀,也正是因為這樣,使得盜墓賊都沒有辦法進入到他的墓葬中進行盜取,那麼這個水銀究竟有什麼作用呢?它的作用真的是為了防盜嗎?那麼就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秦始皇陵墓十大詭異事件:水銀女屍暗藏九層妖塔
    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他的陵墓也如埃及金字塔一樣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考古學家和歷史愛好者們神往。關於秦始皇陵裡種種離奇詭異的事件,總會在即將被人遺忘時又再次爆發,引起人們的關注。不知道這只是巧合,還是真的存在那些讓人汗毛倒豎的靈異之事。
  • 秦始皇陵內部究竟有多少水銀?看山頂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
    秦始皇可能在他那個年代評語不怎麼樣,但是不得不說,秦始皇的所作所為,對於華夏文明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秦始皇死後陵墓十分的宏偉,除了跟其他帝王一樣的陪葬品之外,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秦始皇的陵墓有著很複雜的機關。在秦始皇陵墓中的機關中,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水銀了,那麼在秦始皇的陵墓裡面,究竟有著多少水銀存在呢?這個問題可能除了秦始皇自己之外,就只有當年修建陵墓的工匠知道了。
  •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這是司馬遷在《史記》裡對秦始皇陵的描寫,經過科學的勘探,秦始皇陵下方的水銀不是很多,是非常多。我第一次看到這句的時候,竟覺得這陵墓的設計者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人。
  •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100噸水銀嗎?專家:看山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
    今天我們來聊聊秦始皇陵。人們在各個領域都容易記住第一個人,而秦始皇作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很值得研究。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對於秦始皇陵墓的發掘與研究進度特別慢,研究周期很長,最早的時候在1962年就有記錄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很早的一次陵墓研究當中。人們發現秦始皇陵不僅建造豪華,裡面別有洞天,而經過科學檢測,空氣汞含量非常高。
  • 守護秦陵地宮2000年的水銀出自她的手筆?謎團遠遠不止這些|巴清
    秦始皇陵自嬴政繼位起便已施工,修建了39年,貫穿了他執政的全過程。不但動用了七十餘萬戰俘奴隸,如此規模宏大又耗費精力的帝王陵墓,他幾乎是舉全國之力修建。據傳,秦始皇把他生前所有的榮華富貴,悉數帶入了地下,而整個陵園的布局是仿照秦國都城襄陽來建造的,內部機關重重,尤其水銀遍地,多達百噸。地宮中如此大量的水銀,來自哪裡?
  • 秦始皇陵中到底藏有多少水銀?專家:周邊的石榴樹已說明一切
    秦始皇陵在《史記》中亦記述一二,傳言,秦始皇為其他之人不堪其擾,為了讓自己死後可以在陵墓裡安息,他在自己陵墓裡面放了大量的水銀,如此便可以讓後人不敢闖進他的陵墓。至於,水銀數量的多和少,其實史料上並無記載,因為直到現代,秦始皇陵也並沒有被完全挖掘,所以,沒有人可以知道非常精確的數量。但,可以預見秦始皇陵的奢華和背後的危險。
  • 水銀對人體是有害的,喝一口水銀嚴重,還是掉進水銀池裡嚴重?
    水銀是元素周期表汞的俗稱,除此之外還有元水、神膠、元珠等神奇的稱呼。想要知道如何將灑落在地上水銀處理掉,那還是得要清楚知道水銀的特性。在常溫常壓下,它通常都是保持著一個液態的金屬,密度很大,因為它自身銀白色閃亮的外觀,被人們讚譽為「銀珠」。水銀的化學性質是比較穩定的,不會跟那些酸鹼發生反應。
  • 秦始皇死後在墓中以水銀充當帝國水域?別不信,看山上的樹便知
    建造秦始皇陵之所以花費那麼長時間,是因為秦始皇想把世間一切統統帶到地下去,即使死去,他也要成為陰間的皇帝,那大量的兵馬俑就是為他徵戰的軍隊。>要知道修建埃及胡夫金字塔時,修建人數才10萬多人,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數足足有其8倍之多,可想而知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大。
  • 秦始皇陵為何遲遲不被發掘?
    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在20世紀70年代被發掘,出土了著名的兵馬俑。而後數次規模不等的發掘也是對陪葬坑的揭露。雖然古代文獻中,記載了秦始皇陵被數次盜掘的情況,但是在現代,地宮部分迄今為止一直沒有被考古發掘過。
  • 秦始皇陵真的有那麼多水銀?別懷疑,看山上石榴樹就知道了!
    提及秦始皇嬴政,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中央集權政權」,功在千秋。除此之外便是跨越兩千多年遺留至今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秦始皇嬴政為自己所修建的陵寢,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