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S:應變穩定的氫氧化鎳納米帶高效分解水

2021-02-15 催化計

相比於HER,OER較慢的動力學使得其成為電解水的瓶頸。Ni(OH)2被普遍認為是潛在的OER電催化劑。近年來,研究者通過形貌與粒徑控制以期得到高效OER Ni(OH)2催化劑,然而普遍效果欠佳。

有鑑於此,新加坡國立大學的Junmin Xue、Stephen J. Pennycook,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Yonghua Du、Zhi Gen Yu合作採用電氧化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種2至3層厚、寬為2-5nm的新型應變穩定的Ni(OH)2納米帶(NR-Ni(OH)2)。

本文要點

要點1. 該NR-Ni(OH)2顯示了高效的OER活性,過電位為162mA,且在鹼性電解質中具有長效的穩定性能。

要點2. 研究表明NR-Ni(OH)2上過電位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由於活性四配位Ni邊緣位點更易於OOH*的吸附。

 

Xiaopeng Wang, Haijun Wu, et al. Strain Stabilized Nickel hydroxide Nanoribbons for Efficient Water Splitting,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DOI: 10.1039/C9EE02565K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EE/C9EE02565K#!divAbstract

為加強科研合作,我們為海內外科研人員專門開通了多個催化以及能源材料化學交叉學科的專業科研交流微信群。加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5280275174,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西平回收氫氧化鈷鎳鈷回收
    西平回收氫氧化鈷鎳鈷回收在氫氣火焰中強熱到900℃時,還原為金屬鈷。氧化鈷又稱氧化亞鈷、一氧化鈷,化學式CoO,淺灰綠色結晶粉末。相對密度為6.45,熔點為1935℃。不溶於水和醇,溶於稀酸成為淺紅色溶液,溶於熱濃氫氧化鈉時呈藍色。不溶於氨水,但有氧存在時,可與氨反應形成配合物而溶解。在空氣中焙燒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鈷。
  • 分解水分子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未來
    這項工作是發表在《自然催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的一部分,該研究解決了電化學水分解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的基本障礙,林實驗室展示了一種新技術,該技術可以重新組裝,活化和再利用可節能的催化劑水分解。光光,前林氏研究生,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化學研究生徐正瑞,胡安陽和楊志傑的合著者。 這項研究的核心思想可以追溯到一般化學課上的一個主題:催化劑。
  • 【貴金屬】廣西大學尹詩斌Appl.Catal.B Environ:負載泡沫鎳上鐵-銥合金納米粒子作為高效穩定催化劑用於全水分解
    發表題為「Bimetallic iron-iridium alloy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nickel foam as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catalyst fo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at large current density」的文章,文章利用採用水熱法製備了鎳泡沫上自支撐的
  • 水分解制氫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據新華社電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
  • 日本科學家用納米材料設計新型催化劑,讓陽光分解水更高效
    日本科學家用納米材料設計新型催化劑,讓陽光分解水更高效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日本科學家用納米材料設計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有效催化人工模擬天然光合作用的關鍵步驟——利用陽光分解水,有望提高氫氣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 化學所開發出新型高效電解水催化劑
    因此,發展廉價、易製備的高效電解水催化劑備受關注。因此,發展廉價、易製備的高效電解水催化劑備受關注。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胡勁松課題組科研人員在氫能的清潔獲取與應用研究方面開展了系列研究(ACS Nano 2016, 10, 851; Nano Energy 2016, 28, 319; Adv.
  • 新型納米材料可在陽光下分解水以獲得氫氣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由金屬氧化物納米片和吸光分子構建的混合材料,用於在陽光下分解水分子以獲得氫氣(H2)。由於H2可以作為無碳燃料使用,該研究為清潔能源的生成提供了相關的啟示。隨著化石燃料的枯竭及其燃燒帶來的環境問題,開發清潔能源發電技術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
  • 《美國化學會志》:新型鎳基催化劑誕生可通過電解水高效生產氫燃料
    最近,POSTECH的一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利用廉價且容易獲得的鎳作為電催化劑,通過電解水高效生產氫燃料的方法,開啟了氫經濟時代。他們共同開發出一種高效的鎳基催化劑體系,其中摻雜了oxophilic過渡金屬原子。研究人員表示,已經確定了催化吸附性能之間的相關性和氫進化(她)的反應動力學鹼性介質。近期,這些研究結果被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的封面文章所收錄。
  • 研究人員制高效催化劑 燃料電池至少穩定運行180小時
    (圖源:greencarcongress)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國際研究小組合成具有鉑皮結構的一維串狀鉑鎳合金納米籠,用作燃料電池中氧還原反應的催化劑。這種納米籠催化劑的質量活性高達每毫克鉑3.52安培,比活性也很高,達到每平方釐米鉑5.16安培,幾乎分別是商用鉑碳催化劑的17倍和14倍。該催化劑經過5萬次循環後,表現出高穩定性,幾乎沒有任何活性衰減。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表明,應變和配體效應導致的強鍵合鉑氧位點較少。在這種催化劑的支持下,燃料電池在0.6V電壓下的電流密度達1.5A/cm2,並能穩定運行至少180小時。
  • P摻雜g-C3N4納米片的功能自組裝及其高效穩定可見光催化制氫
    均勻分布的廉價、穩定且高電子遷移率的n-型金屬氧化物能夠對g-C3N4產生的光生電子進行快速提取和傳輸,在低Pt/無Pt負載情況下實現高效穩定分解水制氫。背景介紹近年來,氫能利用技術(如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不斷成熟加大了氫能的需求量,發展高效清潔的制氫技術成為世界範圍內的共識。
  • 碳載非貴金屬、原子級分散催化劑、晶格應變、鈷硫化物/氮化物
    04 晶格應變實現高效全解水 開發用於分解水的高效非貴金屬電催化劑對於發展清潔和可逆的氫能至關重要。
  • 任縣回收氫氧化鈷深圳回收
    任縣回收氫氧化鈷深圳回收在氫氣火焰中強熱到900℃時,還原為金屬鈷。氧化鈷又稱氧化亞鈷、一氧化鈷,化學式CoO,淺灰綠色結晶粉末。相對密度為6.45,熔點為1935℃。不溶於水和醇,溶於稀酸成為淺紅色溶液,溶於熱濃氫氧化鈉時呈藍色。不溶於氨水,但有氧存在時,可與氨反應形成配合物而溶解。在空氣中焙燒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鈷。
  • 廉價電催化水分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催化效率大幅提高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   劉小鶴團隊開發了一種負載氧化鎳納米晶粒的聚合物氮化碳二維納米材料,通過構建具有金屬性的鎳-氮鍵形成高導電界面,大幅提高其催化效率。該策略拓展至其他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如四氧化三鈷、三氧化二鐵、氧化銅等也獲得了成功。
  •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電催化分解硫化氫是一種溫和高效的方法,可以通過陰極析氫、陽極產硫,同時實現氫氣和硫粉的分離與回收。然而,目前報導的催化劑中,貴金屬價格昂貴,過渡金屬及其氧化物易被反應介質毒化或腐蝕而失去活性,極大地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所以,亟待開發一種價格低廉、活性優異、耐腐蝕的催化材料,用於高效電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  鄧德會團隊基於其前期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鎧甲催化概念(Angew.
  • 貴金屬磷化物的合成及電催化分解水的研究進展
    然而, 鉑在鹼性溶液中的HER動力學比在酸性溶液中約低2~3個數量級, 開發在所有pH條件下高效且穩定的電催化劑十分有必要. 除了鉑以外, 釕(Ru)、銠(Rh)、銥(Ir)等貴金屬也具有優秀的催化性能. 目前研究得到的一些貴金屬磷化物用作電解水催化劑, 其性能與Pt相近甚至優於Pt. 相比於其他金屬, 貴金屬在酸性、鹼性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更好.
  • JMCA:納米複合導電水凝膠基柔性應力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大量paper致力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設計,製備和應用。這篇綜述主要探討了:(1) 基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應變和壓力傳感器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碳納米管基、氧化石墨烯基、MXene基、聚合物基和其他納米填料基的五種納米填料的水凝膠傳感器的設計策略,製備方法和應用。
  • 澳發明高效電解水制氫技術
    新華網雪梨3月20日電(萬思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電極,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電解水,有望用於大規模生產清潔燃料——氫氣。    該技術採用了一種價格低廉、有特殊塗層的泡沫狀多孔材料,能使電解水產生的氧氣氣泡快速逸散,從而促進更有效地製取和收集氫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高效電解水制氫電極材料的「化學嫁接」獲得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研究組發展了一步法合成技術,成功實現了二硒化鈷和二硫化鉬材料的「化學嫁接」,研製了具有析氫性能接近貴金屬鉑的水還原高效複合催化劑。當前95%以上的氫氣來自於化石燃料,而水作為氫的重要來源之一,從其提取出來的氫的總能量是地球化石燃料熱量的9000倍。將水電解制氫涉及兩個重要的基本反應,即陰極水的還原和陽極水的氧化。然而,反應動力學的限制要求提供高於理論分解電壓的過電壓來加速兩極反應,導致嚴重的電能損失。一些貴金屬如鉑、氧化釕、氧化銣等能有效地降低反應活化能壘,提升反應速率,但是昂貴的價格限制其在電解水工業中的規模化使用。
  • 太陽能分解水 構建一片「氫農場」
    李燦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他們的研究就是把光催化劑做成納米顆粒分散到水裡,經太陽光照射水分解就可產生氫氣和氧氣。不過,據記者了解,這種制氫方式目前要想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仍然面臨挑戰。太陽能分解水制氫,目前主要有三條途徑,第一條以太陽能電池發電為主,利用電解等技術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第二條為光電催化分解水制氫;第三條就是光催化分解水。該途徑雖然工藝簡單,但實現規模化生產的技術難度較大。「氫農場」策略就屬於第三條途徑。
  • 吉林大學孫俊奇教授團隊:動態納米疏水相區助力高強度水凝膠實現高效自修復
    賦予水凝膠自修復能力是提高水凝膠的可靠性及延長其使用壽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高強度水凝膠網絡中強且穩定的交聯作用極大地限制了聚合物鏈的運動能力,進而降低了其自修復能力。這使得高力學強度和高效自修復對水凝膠如魚和熊掌,難以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