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載非貴金屬、原子級分散催化劑、晶格應變、鈷硫化物/氮化物

2020-12-07 騰訊網

01

碳載非貴金屬作為能源相關電催化劑

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和電解槽等可持續能源轉換和存儲設備的發展高度依賴於催化氧氣還原反應(ORR)、氧氣析出反應(OER)、氫氣析出反應(HER)和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具有可變金屬尺寸(單原子、團簇和納米顆粒)的碳負載非貴金屬(C@NPMs)引起了人們對催化這些反應的極大興趣。因此,有必要對該領域的最新進展進行系統總結。但是,很少有關C@NPMs的全面綜述。在此,韓國首爾國立大學Jongwoo Lim/Jian Wang團隊綜述了C@NPMs催化ORR/OER/HER/CO2RR/的最新進展(2015-2020)。本綜述首先介紹了C@NPMs的各種合成方法。接下來,闡述了調節C@NPMs電化學性能的潛在設計策略,包括缺陷設計、孔隙率調製、金屬尺寸調節,碳殼調整和多金屬耦合。隨後,分析了C@NPMs在ORR、OER、HER和CO2RR催化的最新進展,涵蓋了這些反應的基本原理(基本步驟、性能指標和催化機理)。這篇綜述不僅分析了該領域的進展,而且還傳達了方法並提供了見解,可以指導C@NPMs的未來發展和實際應用。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td.202000621

02

選擇性負載原子Pt,穩定實現HER

對於實現氫氣析出反應(HER)的高性能電催化劑在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中起著重要作用。Pt仍然是已知最有效的HER電催化劑。因此,有必要找到在實際應用中使Pt利用率最大化的方法。在此,北京化工大學王峰/張正平團隊展示了一種在環境溫度和壓力下通過光活化合成RuCeOx負載的、選擇性負載原子Pt(0.49 wt. %)(表示為Pt/RuCeOx-PA)的簡便策略。通過RuCeOx中Mott-Schottky異質結處的光電子轉移,Pt原子嵌入了RuO2晶格中。在Pt/RuCeOx-PA中選擇性負載的Pt-O-Ru分子比通過化學活化或熱活化隨機負載的Pt配合物具有更強的氫氣析出效果。結果,Pt/RuCeOx-PA在隨機負載的材料上顯示出優異的HER性能,甚至在高電流密度(50–600 mA cm-2)下比商用Pt/C催化劑(具有更高Pt載量,20 wt. %)具有更好的性能。

03

原子級分散催化劑的直接表徵

金屬,氮-摻雜碳材料作為非均相催化劑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該催化劑含有類似於分子催化劑的MNx活性位。Ni,N-摻雜碳是一類特別令人感興趣的催化劑,它是一種將CO2電化學還原為CO的活性催化劑。了解這些材料的關鍵是如何證明單原子位點以及表徵金屬原子周圍的環境。然而,直接探索這種配位仍然充滿挑戰。在此,美國史丹福大學Thomas F. Jaramillo/鮑哲南團隊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Christopher Hahn課題組合作,通過結合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單原子電子能量損失譜(EELS)和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ToF-SIMS)可以解決這一挑戰。通過STEM成像,可以確定Ni在碳骨架中的原子分散性,並通過圖像分析對Ni原子的鄰近距離分布和位點密度進行了半定量估計。原子分辨EELS證明了N和Ni共同位於單個Ni原子位點,表明Ni-N配位。ToF-SIMS揭示了NiNxCy-碎片的分布,其反映了Ni,N-摻雜碳中的Ni-N鍵合環境。Ni,N-摻雜碳的碎片類似於Ni酞菁,表明存在異質的分子狀NiN4活性位點,這激發了利用分子催化設計洞察力開發下一代非均相催化劑的未來研究。

04

晶格應變實現高效全解水

開發用於分解水的高效非貴金屬電催化劑對於發展清潔和可逆的氫能至關重要。引入晶格應變是開發高效電催化劑的有效策略。但是,晶格應變通常是與異質結構、空位或底物效應共同產生的,這使應變活性相關性的識別變得十分複雜。在此,天津大學鄧意達/韓曉鵬團隊設計合成了一系列晶格應變的均相NiSxSe1-x納米片@納米棒雜化結構。具有約2.7%晶格應變的NiS0.5Se0.5表現出出色的氫氣和氧氣析出反應(HER/OER)活性,在10 mA cm-2時可分別提供70和257 mV的低過電位;即使在100 mA cm-2(300 h)的大電流密度下也具有長期耐久性,大大優於其他基準和貴金屬催化劑。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表明,所產生的晶格應變減少了金屬d-軌道的重疊,從而導致更窄的帶寬和更靠近費米能級的d-帶中心。因此,NiS0.5Se0.5對HER具有良好的H*吸附動力學,對OER具有較低的能壘。這項工作為調節先進催化劑材料的晶格應變並進一步提高能量轉化技術的性能提供了新的見解。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000231

05

鈷硫化物/氮化物複合材料作為高效雙功能電催化劑

中山大學奚斌/ Zhixin Wan團隊綜合研究了用於全解水的高活性和穩定的鈷催化劑。這種SFCNF/Co1-xS@CoN複合材料是通過靜電紡絲和原子層沉積(ALD)技術集成而製備的,其由S-摻雜的柔性碳納米纖維(SFCNF)基質、Co1-xS納米顆粒和CoN塗層所組成。代表性的結果包括以下內容:1)通過ALD將超薄CoN層沉積在柔性基底的表面上,而沒有犧牲SFCNF和Co1-xS;2)複合材料在酸性和鹼性溶液中均表現出強的電催化活性。在鹼性介質中,電流密度為10 mA cm-2時,氫氣析出反應(HER)和氧氣析出反應(OER)的過電位分別為20和180 mV。在0.5 M H2SO4電解液中觀察到54.4 mV dec-1的小Tafel斜率;3)作為整體水分解電極進行測試,該複合材料在1.58 V的相對較低電壓下記錄的電流密度為10 mA cm-2,在最大電流密度為50 mA cm-2的情況下可維持20 h的長期穩定性。全解水的優異性能可能歸因於Co1-xS和ALD CoN的協同效應。具體而言,可以將ALD的實施擴展到創新納米結構材料,以用於全解水甚至其他可再生能源方面。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ll.202002432

(本期作者:毛毛的維)

點擊「分享,點讚,在看」,讓好內容被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原子級分散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北京大學、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研究團隊通過合作,實現了原子級分散銅催化劑有效催化乙炔高效選擇性加氫
  • 「科技」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非貴金屬催化劑研究進展,及鍍膜方式
    目前有幾類非貴金屬氧還原反應(oxygenreduction reaction, ORR)催化劑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金屬氮碳催化劑(M-N-C),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過渡金屬碳化物和氮化物等。1.金屬氮碳催化劑在非貴金屬催化劑中,M-N-C具有比表面積大、孔徑分布合理和ORR催化活性較高等優點。
  • Commun.非貴金屬氮化物基電催化劑高效海水電解
    【文章簡介】有鑑於此,華中師範大學餘穎教授聯合休斯頓大學任志峰教授和Shuo Chen教授報導了一種由NiFeN納米粒子組成的三維核-殼金屬氮化物催化劑,適用於鹼性海水電解析氧,並結合NiMoN納米棒催化劑進行高效的析氫反應。
  • 湖南大學JMCA報導高性能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
    近日,湖南發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碩士研究生洪敏在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上獲得重要進展,採用富氮石墨烯碳氣凝膠負載FeNx原子簇(FeNx-CN/g-GEL)為燃料電池應用合理設計並規模化製備低成本、高金屬利用率的原子尺度催化劑提供了新的方案
  • JACS:合肥工業大學孔祥華團隊研發鋰硫電池高效單原子鈷催化劑
    點擊上方小程序報名加群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孔祥華副教授與有關單位合作,通過嵌入氮摻雜石墨烯中的單分散鈷原子觸發單質硫和多硫化鋰的表面介導反應
  • 澳門大學潘暉教授課題組:多金屬氮化物促進電催化析氧
    (CoVFeN@NF),具有超高的OER活性,其性能優於基準催化劑RuO2和大多數最先進的3d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背景介紹目前報導了基於非貴金屬的過渡金屬化合物作為OER催化劑,例如硫化物,(羥基)氫氧化物,氧化物,和磷化物。因為他們具有可調的電子結構和豐富的活性位點。近年來,研究者發現3d過渡金屬氮化物適合作為OER催化劑由於其高電導率和豐富的活性位點,它優於氧化物,氫氧化物和硫化物。
  • 楊明輝:高性能金屬氮化物水氧化催化劑設計關鍵——氧化活性層
    儲量豐富的3d過渡金屬基(特別是Ni基)材料有利於含氧中間體的吸附作用,有望克服OER的動力學遲緩,實現較高的催化活性。金屬氮化物具有較高熔點與硬度,優異的抗腐蝕性與化學穩定性,較好的電導性能與熱導性能。特別是一些金屬氮化物,由於N原子嵌入導致的晶格擴張,引發獨特的電子結構,使其在多種催化反應中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活性。
  • 【技術】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研究進展
    對於鉑基貴金屬二元合金催化劑,鉑與其它貴金屬形成的催化劑相較於鉑與普通金屬合金催化劑具有更好的熱力學穩定性,並且不易溶出。鉑基過渡金屬二元合金催化劑。雖然鉑基貴金屬合金催化劑有較好的性能,但要最大限度降低催化劑成本需要將貴金屬用量降到最低,因此鉑與普通過渡金屬催化劑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鉑與3d過渡金屬(鐵、鈷、鎳、鈦、鉻、釩、銅和錳等)形成的二元合金催化劑,能夠有效降低鉑載量、提高催化劑活性[20-22]。
  • 一種高效高穩定性的低鉑催化劑——小尺寸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
    ,有效抑制了高溫下有序化相變過程中納米顆粒的遷移和團聚現象,製備出的小於三納米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低鉑電催化劑在酸性條件下表現出了優異的氧還原電催化活性和穩定性。貴金屬鉑的高成本以及酸性條件下鉑基合金中非貴金屬(鐵、鈷、鎳等)的腐蝕流失導致的穩定性降低均是燃料電池產業化需要克服的挑戰。提高鉑基催化劑中貴金屬鉑的利用效率和鉑基電催化劑的長期穩定性是降低PEMFCs成本,並滿足燃料電池壽命要求的關鍵。
  • 綜述: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的氧還原性能研究進展
    二、文章簡介: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孫旭平教授團隊對近幾年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氧還原性能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文章系統闡述了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氧還原性能的研究進展,包括雜原子摻雜碳納米纖維、過渡金屬/碳納米纖維複合材料和無碳納米纖維的合成策略、構效關係和反應機理,並總結了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在ORR中所面臨的挑戰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 【催化】解析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催化劑、載體和前驅體
    LDHs 的生長,且克服了LDHs 導電性差和活性位點不能充分裸露的問題。有機小分子電催化氧化研究C1、C2燃料小分子電催化氧化對發展低溫燃料電池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Pt、Pd 等貴金屬納米催化劑對於有機小分子電催化氧化具有優良的催化活性而被廣泛研究。在有機小分子電催化氧化反應中,雙路徑機理的提出對催化劑設計合成起到了指導作用。
  • 原子級分散Ni–Ru–P界面位點用於高效全pH電催化產氫
    在此,開發高性能、價廉、穩定的HER電催化劑對氫能源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過渡金屬磷化物(TMPs)已成為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非貴金屬電催化產氫催化劑。然而,TMPs材料的電催化活性和穩定性仍然不如鉑基催化劑,尤其是在鹼性介質中。此外,鹼性介質中還存在的額外水解離過程以及催化機理不明確等問題。因此,實現TMPs催化劑的合理設計與精準合成,對提高電催化性能和理解催化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青島大學楊東江課題組在非貴金屬ORR催化劑研發取得重要進展
    目前,貴金屬鉑(Pt)基材料仍是主要的ORR催化劑。然而Pt的儲量稀少且成本高等問題限制了其大規模使用。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高活性、低成本的非貴金屬ORR催化劑。目前,含有金屬-氮-碳(M-N4-C)活性位點材料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取代Pt的ORR催化劑。
  • :過渡金屬氮化物在電化學能源中的應用
    然而,塊狀的過渡金屬氮化物通常會受限於有限的活性位點數量,遲緩的離子動力學以及並不出色的電化學性能。設計具有可控形貌和良好分散性的納米結構TMNs被證明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策略,因為優化的設計可以使過渡金屬氮化物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更充足的活性位點以及更短的離子傳輸距離。
  • ACS Nano|非貴金屬燃料電池催化劑製備及表徵【附儀器清單】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楊喜昆課題組在非貴金屬燃料電池催化劑製備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Bottom-Up Construction of Active Sites in a Cu-N4-C Catalyst
  • 氮化鈷催化劑大幅提高二氧化碳加氫反應效率—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曾傑課題組對鈷基催化劑在二氧化碳(CO2)加氫反應中的活性物相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 華南理工崔志明:組分可調控的鎳基反鈣鈦礦氮化物高效析氫催化劑
    所得最佳活性的Cu0.4In0.6NNi3催化劑在10 mA cmgeo−2 的電流密度下過電位僅42 mV,且在100 mA cmgeo−2的大電流密度下經過60小時的測試後,其活性幾乎未衰減。DFT計算表明,經過對催化劑中A位金屬的部分取代,可降低水解離過程的能壘、優化氫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從而提高電催化析氫活性。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t基催化劑研究進展
    採用 Pt 和過度金屬Ti、Cu、Ni、Co、W、Sn 等的合金作為ORR催化劑可提高燃料電池性能,同時減少Pt的用量,降低成本。合金種類以及合金化程度顯著影響Pt的電子結構,從而提高催化劑的分散性和活性。
  •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2018-06-22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字體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邢巍課題組以「雙原子中心提高非鉑催化劑本徵活性」為理念,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姜政及武漢大學教授陳勝利深入合作,利用有機金屬框架為前驅體,通過調節活性組分Co的含量,精準製備具有高活性結構的雙原子中心催化劑,活性提高一個數量級以上,達到目前單原子活性位催化劑的
  • 基於二氧化鈰的非貴金屬混合氧化物納米催化劑的合成與應用研究獲...
    非貴金屬CeO2基混合氧化物作為潛在的替代材料,能夠有效地提高氧氣儲存/釋放能力克服在高溫下失去穩定性和活性的限制。然而,摻雜的組分、濃度、納米結構的形貌和尺寸均對催化性能有較大的影響,近年來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於這些方面的研究。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宋術巖和中科院院士張洪傑團隊系統總結了非貴金屬CeO2基混合氧化物納米催化劑的研究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