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方法研究」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2021-01-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09年2月20日,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在京組織召開「生物科學創新方法」工作會議。項目負責人生物中心王宏廣主任出席會議並對生物科學領域創新方法的研究和編寫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來自國內近三十家單位的四十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介紹並深入探討了生物科學二十個相關技術領域創新方法的研究工作。
   
    科學創新方法的研究工作一直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世界科學研究範圍內具有重要的地位。生物科學方法的創新工作,事關我國生物科技能否搶佔國際制高點、引領生物經濟的發展。通過開展此項研究工作,系統梳理生物科學領域的主要方法,比較分析不同方法的特點,找出方法改進和創新的途徑,通過案例研究,開發出一批生物科學領域的新方法、新儀器。

    華中科技大學的駱清銘、李鵬程教授,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張旭教授,江南大學的堵國成教授分別就生物成像、神經科學、發酵工程等方面創新方法研究的前期工作做了匯報,也提出了研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代表也紛紛就生物科學方法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工作內容和方式方法、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座談討論。

    本次會議的召開,進一步明確了生物科學創新方法工作的定位、工作的內容和方式,標誌著生物科學方法研究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各分支學科負責人將根據討論提出的總體框架,分別提出各分支學科具體研究編寫的主要內容。

相關焦點

  •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原標題: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我國將於今年(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 【豬譯館】生物安全科學:了解病原體進入豬群的機制以及如何實施有效的生物安全改進計劃(上)
    但,自然科學終究是要回到事實的本質或者無限接近本質—科學地應用生物安全:通過病原載體進入事件組織流行病學調查和風險評估,遵循正確的「準備-瞄準-開火」順序,以此為基礎進行/改進實踐方可達建立和實施「生物安全」之初衷。
  • 廣州中考明年正式進入實施改革的階段
    ■廣州市中考 26 日結束 , 明年起廣州中考改革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 實習生 曾潤垟 / 攝。實行 " 全科開考 "; 簡化錄取批次 ; 部分非示範性高中也可自主招生7 月 26 日 11 時 50 分 , 鐘聲敲響 ,2020 年廣州中考落下帷幕 , 這也意味著廣州度過中考改革過渡期 , 正式進入實施改革的階段。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大設施項目進入可研階段(圖文)
    該項目建議書2月1日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後,自此進入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階段。  校長柯炳生在推進會上致辭。他代表學校對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和中科院給予這一「大設施」立項給予的支持和指導表示感謝,對項目參與機構、專家表達謝意。他說,剛剛結束的「兩會」突出創新主題,大設施建設是體現和支持創新的重要方面。
  • 總結學習調研階段工作研究分析檢查階段任務(2009-5-6)
    市委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會議總結學習調研階段工作研究分析檢查階段任務靳克文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2009-5-6會議學習貫徹全省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單位第一次轉段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總結我市學習調研階段的工作,研究分析檢查階段的任務。市委書記、市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靳克文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市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市委副書記張社魁主持會議。
  • 我國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2020-10-06 20:37:55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記者從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空間應用系統正在開展空間站科學實驗設施研製以及運營階段應用任務論證工作。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每個乘組三人,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
  • 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生物統計學家:臨床研究的幕後高手
    隨著對分子通路改變、疾病預後和治療效果的認識不斷增加,癌症治療進入了靶向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新紀元。然而在臨床腫瘤研究中,與生物標記物的快速發現相比,靶向治療藥物的發展卻屢屢受挫。 臨床腫瘤學研究需要多學科專家的合作,這已經成為共識。在這些專家中,有一個人們比較陌生的群體:致力於癌症治療與多學科協作的生物統計學家。本文將針對腫瘤研究領域中生物統計學家的重要作用做一個大概的介紹。
  • 歐洲航天局Ariel計劃進入飛行實施階段
    歐洲航天局宣布旗下的Ariel計劃進入飛行實施階段。Ariel全稱是大氣遙感紅外系外行星大型勘測,這項任務將選擇工業承包商來建造相關探測器。Ariel任務是研究系外行星的構成以及它們是進化和演化。Ariel任務還將研究不同恆星類型是否推動了行星物理和化學進化。探測器觀測數據,將讓科學家深入了解行星大氣層形成初期情況以及隨後演化過程。歐洲航天局認為研究這些系外行星,將為了解太陽系如何融入整個宇宙提供相關數據。
  • 厭氧生物處理機理研究厭氧反應四個階段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在水處理行業中一直都受到環保工作者們的青睞,由於其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更高的反應速率和對毒性物質更好的適應,更重要的是由於其相對好氧生物處理廢水來說不需要為氧的傳遞提供大量的能耗,使得厭氧生物處理在水處理行業中應用十分廣泛。
  • 實施鄉村振興開局之年: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原標題:【回眸2018】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之年: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題要:2018年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以鄉村振興為起點,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說,鄉村振興既是鄉村發展到今天的歷史契機,也是今後繼續推動鄉村變遷的基本方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深入研究鄉村,激發發展活力,引導加快變遷,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冷凍電鏡發展進入全原子動力學分析階段
    冷凍電鏡發展進入全原子動力學分析階段 2019-01-21 科技日報 馬愛平 【字體:大 中 小】 ,標誌冷凍電鏡的發展開始進入全原子動力學分析的新階段。」
  •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中國認知科學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許航副研究員致辭許航所長助理代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發言。他介紹生物物理所作為國家級研究機構,對於生命科學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教育非常重視。也希望以此作為黨群團組織建設工作中開展科學普及、調研國情、了解基層的窗口和基地,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為科技興國戰略的實施作出努力和貢獻。邵新貴同志在致辭中代表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對蒞臨地方的中科院領導、科學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感謝,並向華盛實驗學校的師生提出了三點希望。
  • 創新微黨課 | 全球科學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國際合作成必然
    ,正式轉換到裝置組裝階段。目標是通過建造反應堆級核聚變裝置,驗證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把「人造太陽」從夢想變為現實。可以說,這一計劃承載著人類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願望。當前,全球科學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許多科學問題的範圍、規模和複雜性不斷擴大,遠遠超出單一國家的能力,國際大科學合作成為一種必然。
  • 華中大生物科學專業強基計劃登峰班解讀
    2本碩博銜接培養模式由學院國際一流師資一對一全程指導,按照本碩博銜接培養,8年可獲博士學位:前3年按照本科生強基計劃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學習,夯實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課題組輪轉雙向確定學術導師,本科畢業設計與研究生科研課題相銜接,提前進入研究生課題研究。大四和研一完成原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研二進入博士研究生培養階段。
  • 歐盟人腦計劃進入最後階段,2020獲1.5億歐元預算
    人腦計劃(HBP)源於歐盟的「未來與新興技術」計劃,是歐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研究計劃之一,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 HBP負責人Pawel Swieboda說到:「我們正在將科學工作項目集中在更高層次的大腦功能上,比如意識。在此基礎上,我們想要開發有助於理解大腦和大腦結構的模型。
  • 嫦娥四號探月進入科學探索階段,人類離月球建房還有多久
    此外,吳豔華介紹,此次任務還實現了多個方面的創新: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的中繼測控通信;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器和月球軌道微衛星的甚低頻科學探測,運載火箭多窗口、窄寬度發射和入軌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首次進行超地月距離的雷射測距技術試驗;首次在月面開展生物科普展示;首次開展國際合作載荷搭載和聯合探測。
  • 信息科學引領未來生物醫學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信息科學應引領未來的生物醫學研究》一文,在回顧生物醫學研究與數據科學和人工智慧的關係的基礎上,對未來生物醫學研究進行了展望。文章指出,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現代生物醫學的發展持續加速,由於所有生命系統基本上都受其自身DNA中信息的支配,因此信息科學對生物醫學的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數據科學和人工智慧將在未來的精密醫學中起主導作用。
  • 2021年中國宇航發射任務有望突破40次 空間站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中新社北京1月4日電 (郭超凱 陳立 趙聰)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1月4日召開2021年度型號工作會。會議指出,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達39次,與2018年持平。
  • 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我國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央視網消息:「十三五」期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圍繞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和空間站研製建設等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和重要成果。目前工程全線正在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