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SEB J:線粒體「盾牌」可幫助癌細胞持續旺盛地存活

2021-01-07 生物谷

2015年3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年來科學家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去研究為何癌細胞如此具有「彈性」,即便是在其面對毒性藥物、放療甚至是機體免疫系統時依然可以死灰復燃;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由一種波形蛋白(VIF)形成的中間絲(intermediate filaments)可以使得癌細胞中的線粒體有效地被保護以免於損傷。

在正常情況下,VIF可以作為細胞的骨骼來幫助維持細胞的形狀,而在癌細胞中,VIF則會幫助保護癌細胞的能量供給中心—線粒體,其可以幫助癌細胞抵禦來自外界的各種攻擊,由於許多癌症療法可以靶向作用癌細胞的線粒體,因此本文研究或將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有效治療癌症的新型藥物。

研究者Alexander A. Minin博士表示,此前研究人員在某些腫瘤細胞發生惡性轉化的過程中發現了波形蛋白的表達,自從那時起這種蛋白就被用作臨床診斷的生物標誌物,然而波形蛋白在促進癌症轉移上的角色至今尚不清楚;我們的研究就解決了這一問題,研究者發現,腫瘤細胞能動表型的獲得需要線粒體增強能量的產生,而VIFs則會通過增加線粒體膜的跨膜電位(MMP)來完成這個任務。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潛在的螢光依賴性線粒體燃料來分析培養中細胞的MMP,這些燃料可以在線粒體中按照MMP的水平來按照比例積累,MMP水平越高,線粒體的染色就越亮;為了調查VIFs在MMP調節中的角色,研究人員對比了不含VIF的細胞和VIFs水平恢復的細胞中線粒體染色的螢光強度,在逆實驗中,研究者發現,在包含VIFs的正常細胞中通過RNA幹擾的方式可以抑制細胞中波形蛋白的表達,總的來說,MMP在VIF存在的時候水平會增加,同時VIF的缺失則會引發跨膜電位水平下降。

最後,雜誌主編Gerald Weissmann說道,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癌細胞會對有機體帶來災難性的破壞,而且其具有較強的「彈性」,而這項研究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為何癌細胞具有這樣的特性,如今我們都知道癌細胞的蛋白骨架不僅可以幫其維持形狀,而且還可以保護儲備能量的能量庫,後期科學家們獲將開發出靶向作用癌細胞的新型療法。(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is regulated by vimentin intermediate filaments

Ivan S. Chernoivanenko*, Elena A. Matveeva*, Vladimir I. Gelfand†, Robert D. Goldman† and Alexander A. Minin*,1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association of mitochondria with vimentin intermediate filaments (VIFs) measurably increases their membrane potential. This increase is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ly comparing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mitochondria stained with the membrane potential-sensitive dye tetramethylrhodamine-ethyl ester (TMRE) in murine vimentin-null fibroblasts with that in the same cells expressing human vimentin (∼35% rise). When vimentin expression is silenced by small hairpin RNA (shRNA) to reduce vimentin by 90%,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mitochondria decreases by 20%. The increase in membrane potential is caused by specif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 subdomain of the non-α-helical N terminus (residues 40 to 93) of vimentin and mitochondria. In rho 0 cells lacking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and consequently missing several key proteins in the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ρ0 cells), the membrane potential generated by an alternative anaerobic process is insensitive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VIF. The results of our studies show that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VIF is important both for determining their position in cells and their physiologic activity.—Chernoivanenko, I. S., Matveeva, E. A., Gelfand, V. I., Goldman, R. D., Minin, A. A.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is regulated by vimentin intermediate filaments.

相關焦點

  • 癌症研究探秘:線粒體與癌症
    研究者表示,在癌細胞存在的情況下,線粒體會被驅動進行不自然地分裂從而失去其正常的形狀,並且在細胞核周圍被瓦解,最終的結局就會產生對癌細胞生長較適合的環境;如果可以阻斷該過程,醫生們終有一天就會開發出新型策略來阻斷腫瘤的生長。
  • 新研究:癌細胞形成腫瘤離不開線粒體
    新華社雪梨11月24日電線粒體是細胞中提供能量的細胞器,被稱作細胞的「能量工廠」。但科學家現在發現了線粒體在腫瘤發展過程中扮演的一種全新角色,被剝奪線粒體的癌細胞無法形成腫瘤。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代謝》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癌細胞需要線粒體才能存活並增殖。這項研究增進了對線粒體在腫瘤形成過程中所發揮作用的認識,為癌症研究和治療指出了新方向。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研究人員曾於2015年發現,癌細胞在其線粒體受損後,會從周圍健康細胞那裡奪取線粒體,以恢復功能。
  • FASEB J:癌細胞的新型分子機制
    2019年6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發表在FASEB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一些癌細胞通過轉換替代分子機制來逃避到現有抗癌藥物的治療。來自德勒斯登工業大學(TechnischeUniversitätDestden)的生物技術企業Innate Repair的一個研究團隊開展了這項研究,該研究團隊開發了治療癌症幹細胞的新療法。
  • 老藥新用,同時抑制癌細胞線粒體和血管生成,可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ATP合酶的活性受到其生理抑制劑ATPase抑制因子1(IF1)的調節,該因子是一種小的核編碼的線粒體蛋白,在某些人類癌症中高度表達。在人類癌症中,IF1主要是去磷酸化的,因此可作為ATP合酶的抑制劑,有助於將細胞代謝重編程為增強的糖酵解表型。
  • Nat Struct & Mol Biol:科學家發現能幫助癌細胞存活且惡化的特殊...
    2020年5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細胞分裂期間RTEL1蛋白的兩個主要功能,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癌症療法。
  • Cell Rep:癌細胞劫持DNA修復通路而保持存活
    2016年11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出癌細胞如何劫持DNA修復通路阻止位於染色體末端的端粒變短,因而允許腫瘤擴散。在一個細胞形成的時刻,一種倒計時鐘開始嘀嘀作響,從而確定著這個細胞能夠存活多長時間。這個倒計時鐘是端粒,即位於細胞每條染色體末端的一系列重複性DNA鹼基。然而,癌細胞聰明地劫持這種端粒時鐘,對它進行重置,每當端粒縮短時使之延長。這導致細胞認為它仍然是年輕的,而且能夠分裂,從而讓腫瘤擴散。大多數癌症通過增加一種被稱作端粒酶的酶的活性來延長端粒。
  • 科學網—細菌通過誘導線粒體自噬求存活
    本報訊(記者陸琦 見習記者谷雙雙)線粒體自噬與感染類疾病有關。
  • 試試改變癌細胞存活環境
    據《科學美國人》8月5日報導,最近一個美國科學家團隊基於達爾文進化論,通過生物實驗發現,控制癌細胞存活環境,防止其獲得競爭優勢,可有效治療癌症。人為什麼會得癌症幾乎所有醫生或癌症研究人員都認為,癌症與衰老、吸菸或輻射有關,這些因素會導致突變。
  • FASEB J:科學家成功揭示促進機體糖尿病和老化發生的機制
    ,這些疾病均與損傷線粒體的清除或線粒體的破損有直接關聯。研究者Robinson說道,本文研究或能幫助我們優化集體的健康,比如肌肉和線粒體的健康,這樣或許就有望促進機體抵禦諸如肥胖、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和進展,同時研究人員也能開發出新型策略來幫助改善線粒體的功能,並維持其健康狀態。
  • 研究發現線粒體可能會在化療過程中保護癌細胞
    這項工作是在索爾克研究所的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實驗室進行,在那裡,由Gerry Shadel領導的醫學科學家著手研究線粒體在化療有效性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眾所周知,線粒體是絕大多數細胞的能量來源,但科學家們發現,它也可以作為一個早期預警信號。
  • 科普--沒想到硒元素對線粒體有這麼多的作用!
    線粒體是真核細胞物質和能量代謝的「超級工廠」,可全方位接收和處理應激信號,調整細胞內環境以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近年來,關於癌症有更多新發現:癌的根源不是DNA受損,而是線粒體失效。DNA受損只是線粒體失效後細胞癌變過程中發生的現象之一。
  • 科學家研發出人造子宮 可幫助早產兒在子宮外更好地存活
    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人造子宮,可以幫助早產兒在子宮外存活。目前,這種人造子宮已成功讓早產羔羊得以在其中存活並持續發育。 據新華社4月27日報導,如果進展順利,這一發明或有望在3至5年內展開人體實驗,用以提高早產兒存活率。
  • 線粒體融合介導氧化磷酸化,促使癌細胞永生化
    線粒體融合介導氧化磷酸化,促使癌細胞永生化 2020-09-15 0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神奇的線粒體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doi:10.1016/j.ebiom.2018.08.036大約15億年前,微小的訪客來到細胞中生活,隨後這些細胞進化成為植物和動物生命(包括人類),這些訪客就是線粒體,其是一種小型的細胞器,能夠產生細胞生存所需要的大約90%的化學能量,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講,人類、動物和植物實際上是兩種有機體的完美結合。
  • Mol Cell:新研究揭示細胞線粒體壓力反應
    2019年10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胞需要被稱為「線粒體」的細胞器來利用食物中儲存的能量。實現這一功能所需的大多數蛋白質在細胞核中編碼,在細胞質中合成,隨後被轉運到線粒體中。蛋白質進入線粒體需要有信號序列的存在,而一旦蛋白質到達後,信號序列就被去除。
  • 癌細胞有4大特徵,你所不了解的癌細胞很可怕!
    原標題:癌細胞有4大特徵,你所不了解的癌細胞很可怕!   一提到癌細胞人們就惶惶不安,癌症主要是因為自身細胞出現了異常,癌細胞具有很強的複製能力,從而以各種症狀表現出來,必須要了解癌細胞相關的問題。   癌細胞有哪些特徵?
  • 關於線粒體的重要作用,這些研究值得一讀!
    最近,來自Wi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線粒體裂變因子(MFF)在控制癌細胞存活中的作用,表明該蛋白可能代表了有希望的治療靶標。他們還發現,MFF的表達受到Myc的調控。這些結果在線發表在《EBioMedicine》雜誌上。線粒體是向我們的細胞提供能量的細胞器,它還控制多種細胞死亡機制,並在癌症中扮演著複雜的角色。
  • 線粒體circRNA SCAR可減輕NASH
    線粒體circRNA SCAR可減輕NASH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5 21:55:45 中山大學蘇士成等發現靶向線粒體定位的環狀RNA(circRNA) ATP5B調控子(SCAR)通過降低線粒體ROS
  • 盤點:從線粒體看衰老與癌症
    癌細胞在一些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和蛋白表達推動了代謝上的變化。科研人員認為癌細胞通過有氧糖酵解可以獲得更多的生物大分子合成原料。這些生物分子為癌細胞快速分裂增殖提供物質基礎(蛋白質、脂質、核酸和碳水化合物)。這些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表達的蛋白還調控著線粒體的功能,控制了細胞的能量產生、氧化還原平衡,進而影響機體的先天免疫系統以及細胞凋亡等。
  • PNAS:抗癌藥物分子可能會誘導癌細胞侵略性增加
    在癌症領域,癌細胞的抗藥性始終很難解決。有的理論認為這些癌細胞能主動地重編程自己的信號通路(網絡),來減輕抗癌藥物帶來的壓力,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更加惡性的特徵,比如侵略性增強。由美國費城威斯塔研究所領銜的一個聯合課題組發現,一種針對PI3K(磷脂醯肌醇(-3)激酶)的抑制劑,能夠誘導癌細胞的轉錄和信號通路被重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