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百強民營影視企業榜:光線傳媒、萬達電影、阿里影業排前三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20胡潤中國10強民營影視企業》(Hurun China Most Valuable Film Companies 2020),列出了中國10強本土民營影視企業,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0年7月31日的收盤價計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已公開的、最新一輪融資估值,或參考同類上市公司估值。這是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該榜單。本次榜單的編制範圍包括電影、電視劇投資、製作、宣發、票務及放映等環節。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中國最值錢的三家民營影視企業分別是電影製作、影院經營和網際網路宣發公司,這代表了電影產業鏈上三個不同環節,在影視產業中,網際網路仍然能夠凸顯出它的價值。」

「中國已經躍居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電影票房市場,並有可能成為第一大市場,尤其是在今年中國比美國防控新冠疫情更為有效的背景下。但是榜單上5年前已經上市的公司的總價值並沒有增長,反而縮水了50%,以範冰冰事件為標誌,中國的影視行業進入了一個調整期。」

「迪士尼現在的價值超過了1.6萬億人民幣,我們榜單十強的總價值只是迪士尼的十分之一多一些,迪士尼電影業務收入只佔總收入的16%,它的成功在於將影視IP通過迪士尼樂園和授權等多種方式變現。傳統電影企業迎來一個拐點,進入一個IP化時代,將電影IP與泛娛樂化方式相結合才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過去10年,中國電影票房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3%,到去年總票房突破了640億,觀影人次累計突破17億,這些都是歷史新高。新冠疫情讓電影行業的發展按下了暫停鍵,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和觀影人次都同比減少93%。據阿里影業統計,截至今年5月下旬院線票房損失接近300億,院線近50%的年度業績在疫情下消失。」

「中國的影視產業仍然有巨大的潛力,比如在電影方面,從傳統數據上看相較於北美地區的3.7(男性)/3.4(女性)次人均觀影次數,中國當前人均觀影次數僅為1.2次。」

「我一直在思考,新冠疫情對各個行業會在哪些方面帶來影響,在電影產業,我找到了一些答案。今年春節期間,《囧媽》成為首部由院線播放轉為線上放映的電影,據統計,截至今年1月27日零時,電影《囧媽》在頭條系四大平臺(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火山版)及智能電視鮮時光三日總播放量超過6億,總觀看人次1.8億;也就是說在春節期間,僅僅一部電影的線上觀看人次就達到了去年全年觀看人次的十分之一。」

「另外,近期中國的A股市場有所好轉,上榜企業中萬達電影和華誼兄弟都拋出了再融資計劃,金額分別高達44億和23億;當然也有一些企業陷入困境,比如港股上市的星美控股已經被頒令清盤,疫情對整個行業的打擊是巨大的,但是我們也會看到一些企業藉助這次機會繼續擴張。」

「經過多年的併購重組,全球5大電影工作室(二十世紀福克斯、雷電華、派拉蒙、華納兄弟和米高梅)大部分在娛樂集團旗下,中國已經有了個別案例,比如復星投資了好萊塢影視工作室Studio 8,未來中國影視企業可能也會經歷這一過程。」

「除了榜單上的企業,還有一些大的企業集團也進入了影視產業,比如騰訊設立了騰訊電影,蘇寧設立了蘇寧院線,這些企業目前還不是獨立的企業,因此沒有在榜單中。」

「有趣的是,阿里和騰訊在其他領域極少同時投資一家企業,但在電影這個領域,他們同時都參股了博納影業和華誼兄弟」,胡潤補充道。

相關焦點

  • 2019年各大影視公司電影片單已出,萬達光線將破穩突起?
    趁著這股強勢的東風,不少影視公司紛紛公布了2019年片單,嶄新布局清晰可見,其中,博納影業、萬達影業、光線傳媒、新麗傳媒等老牌公司廣撒網,新片種類較為豐富;騰訊影業專注於奇幻電影和科幻電影,而因為精準投資《戰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等影片一躍成為行業新貴的北京文化和「快樂製造工廠」開心麻花的新目標依然神秘。
  • 騰訊投資17家、厚德前海投資16家、光線傳媒投資13家 | 揭秘影視...
    其中騰訊投資了包括博納影業、華誼兄弟、貓眼娛樂、微影時代、檸萌影業在內的17家影視類公司,厚德前海基金投資了耐飛影視、郭帆傳媒、壞猴子影業等16家影視公司,光線傳媒投資了貓眼娛樂、可可豆動畫、新麗傳媒等13家影視公司。 在電影工業化進程中,電影與金融始終交織在一起。
  • 光線傳媒淨利大幅下滑,慘遭三連跌,萬達電影也「躺槍」?
    來源:雪球1月20日快訊,光線傳媒最新業績預告稱,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大約在9億至11.5億元之間,同比下滑大約16%-34%左右。受到利空消息,光線傳媒今日開盤大跌逾8%,也拖累其他影視大盤股如萬達電影下跌。
  • 阿里影業董事長任光線董事,阿里、光線進入「蜜月期」?-虎嗅網
    光線和阿里要進行「深度捆綁」。根據今天傍晚的消息,阿里影業董事長邵曉鋒將擔任光線傳媒董事,阿里和光線還達成了7項戰略合作,這包括:每年互投對方的5部電影,3年內還將聯手製作或發行5部電影。阿里和光線7項合作落地我們先來看一下阿里與光線的7項合作,雖然這號稱是「框架性合作」,但已經刀刀見肉,可執行性很強1、投資:未來光線傳媒每年將投資阿里5部電影,阿里每年投資光線5部作品;2、製作:未來3年內,光線與阿里影業共同製作或投資
  • 春節檔背後的影視上市公司 光線傳媒會是大贏家嗎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流浪地球》背後的出品方及聯合出品方共有27家公司,且除了以上公布收益的影視上市公司外,還有阿里影業、騰訊影業、芒果娛樂等公司。反觀《瘋狂的外星人》,出品及聯合出品方共有17家,不僅較《流浪地球》減少10家,這17家公司裡還有不少是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的關係。
  • 《哪吒》「封神」也保不住:馬雲虧9億也要減持光線傳媒!影視股還有...
    對於此次減持計劃,阿里影業有關負責人向每經記者表示:「請參考減持公告裡的減持原因。出於阿里自身安排,減持完成後阿里仍將是光線的第二大股東,雙方都願意繼續探索各種合作的可能性。截至2019年9月3日午間收盤,光線傳媒股價僅剩下8.77元,阿里創投此時退出,將損失相當一筆收益。雖然阿里創投明確表示,減持價格根據減持時的市場價格確定,但有匿名分析師告訴每經記者,對於影視板塊來說,此時光線傳媒已處在相對高點。   若以當前股價8.77元計算,阿里創投擬減持不超過58672168股,將大約損失9.06億元。
  • 阿里巴巴24億元入股光線傳媒 馬雲已經掌握了電影產業的各個環節
    於是,從入股華誼、優酷、微博,到開發娛樂寶眾籌,淘寶網賣電影票,再到成立阿里影業,籤約王家衛,馬雲在電影行業的動作停不下來。昨天,他又出手——阿里巴巴認購了光線傳媒24億元的股票,成為光線傳媒的第二大股東。光線傳媒當日在A股市場上也是應聲漲停。  這是馬雲在過去一年中,對文化產業完成的第四筆重大交易。
  • 光線傳媒玩轉影視投資:轉手新麗傳媒大賺22億元再出手押寶《紅海...
    同一天,光線傳媒子公司光線影業擬以自有資金出資3000萬元認購蘇州藍白紅影業有限公司的股權。時至2013年10月26日,半年前已辭去董事和總經理職務的王子文將手中股權全部轉讓給光線傳媒,27.64%股權對應的價格是8.29億元,溢價是586.16%。  也就是說,僅3年時間,王子文4560萬元的出資最終變成約9.2億元並實現套現離場!
  • 七夕檔電影火爆!光線傳媒一度漲超9%
    資料顯示,光線傳媒子公司光線影業為《蕎麥瘋長》的出品方之一,同時,光線傳媒也參與影片電影《八佰》的出品。受利好消息刺激,今日光線傳媒一度漲超9%,其他影視個股也有所異動,如北京文化、中國電影等皆出現小幅拉升的走勢。隨後受大盤走弱影響,影視相關個股也有所回落。此前,受疫情影響,院線行業表現較為慘澹。
  • ...美人魚,票房,周星馳,發行方,光線傳媒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下...
    《美人魚》背後的上市公司遠遠不止兩家,從《美人魚》出品方、聯合出品方和發行方名單中可以看到,除了導演周星馳掌控的星輝海外有限公司和比高集團之外,阿里影業、奧飛動漫均參與其中。此外,和和(上海)影業有限公司、光線傳媒和新三板公司龍騰影視3家公司成為《美人魚》的保底發行方,總保底金額約為16億-18億。
  • 影視公司2017年上半年年報: 萬達電影營收66.54億元, 華策盈利近3億
    7月3日,萬達電影公布2017年半年度經營簡報,簡報顯示,2017年1—6月,萬達電影實現營業收入66.54億元,同比增長16%。截止2017年6月30日,公司已開業影院455家,4000塊銀幕。在院線方面,萬達當之無愧是老大。今年5月,萬達電影還3億元入股博納影業,博納旗下的博納影院,也將加盟萬達院線,院線的版圖又擴大了。
  • 萬達院線擬372億收購萬達影視 打通電影全產業鏈
    資料顯示,萬達影視成立於2009年,是中國領先的民營電影製作公司。萬達影視主要通過投資、製作電影,取得影片的票房分帳收益和衍生收入獲得利潤,主要產品為電影片,所發生的成本主要為影視作品的製作成本、宣傳和發行支出等。萬達影視與業內眾多知名導演、編劇、監製、演員及多個影視工作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代表作品包括《尋龍訣》、《唐人街探案》、《滾蛋吧!
  • 國慶檔電影大賣!光線傳媒卻一度暴跌17%,蒸發66億!發生了什麼?
    光線傳媒出品的《姜子牙》與於國慶假期正式上映,這部動畫片是光線傳媒神話三部曲之一,由光線影業、彩條屋、中傳合道出品,從2015年籌備至今。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上映首日,該片票房3.58億刷新紀錄,但卻未能延續光線傳媒前作《哪吒》獲得滿堂彩的歷史。最終,《姜子牙》只在國慶檔冠軍寶座坐了3天,就被同檔期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反超,口碑方面更是兩級分化嚴重。
  • 博納影業:被偷走的那五年
    但更讓於冬意想不到的是,在博納遠赴美國的這五年,國內資本市場卻對影視傳媒概念股瘋狂追捧,掀起了一場風起雲湧的資本浪潮。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等公司飛速發展,市值早已是博納的數倍以上。2016年4月,博納影業集團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宣布停止其ADS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阿里、騰訊、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資本、軟銀賽富和創始人於冬一起成為了博納的買家。
  • 「沙漠駱駝」王長田和他的光線傳媒
    企業的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練好「內功」的企業,才能經得住風霜洗禮。在中國的主要影視公司裡,光線傳媒稱得上是一家頗有「內功」的企業。但在去年電影整體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市場開始對光線呈現出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屢造爆款的光線,價值如何體現?不缺「產品高峰」的光線,又如何成為真正的「高原」?凌晨兩點,空氣有些凝重。
  • 國內六大電影公司洗牌:光線市值破500億元居第一
    2017年之前,國內六大電影公司的排位,從總市值和年度盈利綜合來看,萬達電影高居第一;中國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基本相當,處在第二梯隊;博納影業和北京文化次之。
  • ...胡潤富豪榜的實控人瘋狂套現,市值一度超過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
    員工大面積離職,發公告的人都沒了……曾上胡潤富豪榜的實控人瘋狂套現,市值一度超過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的明星公司退市已成定局 中國證券報
  • 光線傳媒控股貓眼,王長田10年來最正確的決定
    而這一次,光線幾乎是奮力一搏。與不久前博納影視參投淘寶電影相比,光線充分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優勢,以換股的方式拿到了貓眼的控股權,走了「裡程碑式」的一步。而王興,這位極端強調邏輯和戰略思考的網際網路大佬,在一手推動貓眼成為市場第一之後,最終決定讓貓眼真正走進娛樂產業。畢竟,如果不能進入電影上遊產業鏈,光賣電影票,根本無法掙錢。
  • 萬達影視作價372億元注入 萬達院線劍指全產業鏈
    繼樂視影業之後,國內民營影視巨頭萬達影視也將以資產注入的方式曲線登陸資本市場;而作為資產承接方的萬達院線,將由此實現對電影產業鏈的全方位布局。  萬達院線籌謀許久的資產收購方案今日揭開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