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峰
話說,就在1941年6月22日的佛曉,由於德國法西斯背信棄義自動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協議,不宣而戰。所以,直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和規模的改變。那麼,這究竟是咋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當時,當時光的腳步悄然走到了6月22日的凌晨之後,德國空軍就對蘇聯邊境地區的軍用機場、鐵路中樞,以及摩爾曼斯克,考納斯、明斯克,基輔、敖德薩、塞瓦斯託波爾等城市發起了大規模的襲擊。同時,德國的炮兵部隊也開始猛烈轟炸蘇軍的邊境工事,以及蘇軍邊防部隊的一些重要配置地域。然後,德國陸軍就開始從波羅的海,並沿著喀爾巴山脈實施了對蘇軍的地面進攻。
本來,當時的蘇聯是想在這場戰爭中獨善其身,反對將戰爭作為解決世界問題的唯一途徑。然而,最終卻由於德國的這場侵略進攻,使蘇聯被迫放棄了想實行和平發展的戰略,並與德國侵略者馬上展開了一場具有正義性質的反侵略戰爭。
於是,這場蘇聯抵抗德國侵略者的衛國戰爭大戲就正式拉開了帷幕。當然,作為當時第三帝國的德國,它不但要發動戰爭,還想要佔領道德的制高點。換句話說,「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所以,它就一再向世界宣布,他們進攻蘇聯的目的是,「拯救世界文明,為歐洲社會的真正繁榮開闢發展的道路」。甚至,當德軍在入侵蘇聯領土一個半小時之後,德國最高統帥部還又發表了一份申明,說:我們是害怕蘇軍會首先背信棄義,在我們身後發動襲擊,所以,才被迫發動了這場對蘇聯的戰役。」
對此,當時不僅僅是蘇聯,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對德國發出了聲討,並共同認為,德國的發言,是自欺欺人的一場謊言。所以,當二戰結束以後,在紐倫堡判決書中,曾經就此明確指出:「1941年6月22日,由德國法西斯所發動的這場戰爭,完全是按照其自己的意圖,想要掃清它繼續向東擴張的道路障礙。」最終目標,不但妄圖佔領蘇聯,同時,還想佔領全世界。
對此,蘇聯的作曲家列別傑夫——庫馬奇,還特意創作了一首歌曲,即:崇高的憤怒
像浪潮一樣翻滾
人民的戰爭,神聖的戰爭
到處奔騰
總之,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是由於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所發起的這場戰爭,而直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和性質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呂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