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鍾雨恆
1992年7月28日,巴塞隆納奧運會莫萊特射擊場。當最後一聲槍響還迴蕩在空曠的山谷中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一位體型嬌小的中國女生身上,24歲的川妹子張山。歷史就此被改寫——奧運會男女混合項目中,張山是首位擊敗男對手而奪金的女將。
「我的槍一響,天空就多出一朵花。」28年過去,每當張山回憶起那天的情景,總會有這樣一副畫面浮現在她的腦海裡。從16歲第一次摸槍開始,張山心裡的那朵「煙花」就從未熄滅。2017年全運會上,49歲的張山「神槍不老」,為四川隊奪得了一枚寶貴的銀牌。
去年,張山多了一個新身份:四川排管中心主任
去年,這把蜀中「老槍」有了新的身份——四川排管中心主任。儘管從熟悉的射擊場「跨界」來到了陌生的排球館,張山作為一名「體育人」的初心卻沒有變,她用熱愛和奮鬥寫就的榜樣力量也將繼續鼓舞者著新一輩的未來。
選擇
從高中課堂走向射擊場
剛剛過去的9月1日,作為開學第一課的分享嘉賓,張山來到了成都石室中學。面對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孔,許久沒有踏足中學校園的張山有些感慨,三十多年前,也是在這樣的課堂上,張山做出了影響一生的命運抉擇。
9月1日,張山來到了成都石室中學為同學們講述成長故事
16歲時,在四川南充一中就讀的張山正全力備戰高考,因為成績優異,張山被父母和老師給予了莫大的期望。她和射擊這項運動本像兩條平行線,有著互不相交的軌道。然而當射擊隊來學校裡挑選隊員時,張山卻被意外地選中了。
「在那之前對射擊的了解基本是空白的」,張山回憶道,幾乎所有人都反對她放棄學業去訓練射擊。但經過一周的掙扎和思考後,性格要強的張山最終選擇接受新的挑戰,她向父親承諾道,「給我一年時間,如果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射擊運動員,我就安心回來參加高考。」
也許是因為天賦,也許是因為這份決心,出乎所有人預料,毫無基礎的張山去到射擊隊後僅用了半年時間就達到了全國冠軍的水準。
而這一切,僅是一段傳奇故事的開端。
24歲的川妹子張山改寫了奧運會歷史
成就
改寫歷史的「花木蘭」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雙向飛碟是男女混合參賽,60名參賽者中,只有7名女選手,張山就是其中之一。此前,該項目的金牌一直被歐洲男運動員所壟斷。
預賽,張山彈無虛發150靶全中,成為進入半決賽24人中的唯一女性。接著,她又在半決賽中50靶全中。200發200中,張山以平世界紀錄、破奧運紀錄的驚人成績殺入決賽。決賽中,在疲憊和高度緊張下,張山雖有兩發未中,但5位男選手都沒能趕上,最終她以總成績223中奪得金牌。
「打完最後一槍,我知道金牌已經到手了,那一刻其實很平靜。」張山回憶起當時的心情說,「但當我真正站上領獎臺上的時候,看見五星紅旗因為我高高飄揚在賽場上,所有的疲憊都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溢滿心中的驕傲和自豪」。
關於奪金,張山的記憶中還有一處難忘的細節。那時,中國正積極申請2000年奧運會的舉辦權,當國際射聯主席向她當面表示祝賀時,張山抓了住這個機會,為祖國「拉票」,「我對他說,請一定投中國一票,謝謝!」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獲得亞軍和季軍的兩位外國男選手將張山託舉起來
隨著現場觀眾的歡呼聲,獲得亞軍和季軍的兩位外國男選手將張山託舉起來,這一幕,被為中國奪得奧運首金的許海峰抓拍下,成為奧運史上的一處經典畫面。
跨界
堅守一顆體育人的初心
「我享受人、槍、飛碟完美結合的境界。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像飛碟射擊那樣,讓我如此著迷,如此享受。」因為這份熱愛,張山不斷創造著中國射擊的奇蹟。2017年天津全運會,已經49歲的張山以一中之差不敵小自己21歲的魏萌屈居亞軍,為四川隊奪得一枚寶貴的銀牌。
2017年全運會上49歲的張山「神槍不老」,為四川隊奪得了一枚寶貴的銀牌
如今,初心未變的張山又多了一層新的身份,四川排管中心主任,力在推動四川排球的復興之路。無論是射擊,還是排球,張山說,自己從沒有離開過競技體育。「一是因為我熱愛競技體育,二來也是更重要的一點,我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幫助到更多熱愛體育的青少年,幫助他們在這條路上走得更穩走的更好,將四川體育人的精神和成就,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從即日起,封面新聞將攜手四川省體育局,尋找四川體育的榜樣。我們會記錄和挖掘他們的故事,傳遞出四川體育人的精氣神、正能量,用他們的運動故事和成就影響更多的人。
在張山看來,艱苦奮鬥,永不放棄正是所有四川體育人的精神所在。「我們一直在堅守自我,不懼傷痛,不懼挑戰,更不懼失敗。」